《新聲韻》淺議
——張首賢
近體詩之所以被譽為華夏之國粹、民族文化之瑰寶,它講究嚴謹的聲韻格律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即通過押韻調聲,使同類韻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複,構成聲音迴環的音韻美,再輔之句子中的平仄互換,起到抑、揚、頓、挫節奏鮮明的效果,這是格律詩詞的藝術體現。所以,千百年來這種調聲押韻的規則未曾更改,現在乃至將來亦不可能更改,更改就失去了近體詩這一精美的文學體裁。而聲韻(文字讀音)則是伴隨著語言的變化而變化的。世間萬事萬物皆有新陳代謝,語言聲韻也概莫能外。它從一產生就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演化著。我們這裡所說的語言演化主要是指標準語(或稱通語、正音)及其聲、韻、調的演化,這直接關係到不同時代寫詩、填詞的規範用韻。下面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自格律詩產生以來,通用語(官話、雅音)的演化以及為之審音、正音的韻書相應的更替情況。
一、古代官話、雅音的演化及古韻書的創製與更替。
古稱雅音、正音、官話今稱普通話是同時期不同地區間的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洪武正韻·凡例》認為「欲知何者為正聲?五方之人皆能通解者斯為正音也」。各個時期的通用語言是語言演化的結果。也是人們各種活動社會化程度提高的產物,它的形成與更替大致與語言演化及國家的統治區域、國都、政治文化中心有關。若討論這個話題應該從東周談起,《三字經》中記述「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東周以前的春秋時期天下各國基本上過著相安無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調,基本上沒有通用語的客觀需求。到了周朝將國都東遷洛陽,歷史進入戰國時期,此際戰爭頻繁,遊說興起,戰爭與遊說促進了人們的交際和語言交流。要想順暢地進行語言交流,就要有大家都能說得通、聽得懂的語言。所以東周國都洛陽的讀書音便成為「正音」。以洛陽為標準音的華夏語後來成為東周通用全國的雅言,進而發展成為 「通語、凡語」。 故我國自古以來基本上以洛陽讀書音為正音(標準音)。一般情況下一個時代通用語的形成,為之正音、審音的韻書便會問世。但東周時期音韻學還不夠發達,還沒有韻書產生。
韻書始於六朝,該時期漢語四聲的現象被音韻學家們發現,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學創作特別講究聲律。加之有了反切注音法,這為韻書的產生具備了條件。據傳當時的音韻學家李季節、沈約、夏侯詠、周顒等著有《音譜》、《四聲譜》、《韻略》、《四聲切韻》等韻書二十多部,但是這個時期的韻書大都依據中原語音與當時南方方言的融合定韻,它只是在江左一隅行得通,雄踞江漢流域以北幅員遼闊的北朝仍用中原語音。所以,這些韻書在當時很難普及,於後世亦無廣泛、久遠地傳承,故盡亡佚。
隋朝統一南北朝以後,為適應當時政治統一的需要,在語言、語音上也有了同一的客觀要求,當時以中原洛陽讀書語為通用的官話,公元601年音韻學家陸法言以洛陽讀書音定韻編著了206韻的《切韻》;唐代延續了隋朝的官方語言和音韻,唐初仍沿用《切韻》,公元732年音韻學家孫愐在《切韻>的基礎上著述195韻的《唐韻》;宋代的北宋定都開封,開封話和洛陽話極其近似,汴洛語便同時成為官話,洛陽讀書音仍然被稱為中原雅音,公元1008年音韻學家陳彭年等人奉詔以汴洛語定韻編著了206韻《廣韻》;此後在廣韻的基礎上又著述了《韻略》、《集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等韻書,到南宋時期的公元1252年劉淵在《廣韻》的基礎上修訂出107韻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因在山西平水刊印故稱平水韻已佚失;同期金代官員王文郁(山西平水人)於公元1227年編寫的《平水新刊韻略》分106個韻部,這就是後來通行的平水韻;元代建都大都即北京,規定大都語是天下通語,公元1324年文學家周德清以純粹的北音系統定韻編著《中原音韻》即散曲韻;明初建都金陵,採取雜采古、今韻書又參雜了南方方音的定韻方法,於公元1375年宋濂等人奉詔編著了76韻的《洪武正韻》,取代平水韻和《中原音韻》;清朝定都北京,北京語自然是清朝的官話,但寫詩用韻沿襲了平水韻,公元1711年文臣張玉書等奉詔編著了《佩文韻府》,此後在《佩文韻府》上節略出清代的官韻書《佩文詩韻》,它是對 106韻的平水韻的沿襲;清中葉文人戈載編撰出十九個韻部的《詞林正韻》,該韻書被大家公認是對前人作詞用韻的歸納、審定。但戈氏的歸納與審定無不受到當時官話的影響。略覽韻書更替史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音韻(文字讀音)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伴隨著通用語的演變而變化的。二是古聲韻並非平水韻一種,平水韻亦非創作格律詩的金科玉律,近體詩產生與興盛的唐代恰恰使用的不是《平水韻》而是《切韻》、《唐韻》。就是在當代的詩壇上用古聲韻寫近體詩的也是在想方設法的擺脫平水韻的束縛,多用《詞林正韻》或「寬韻」,真正嚴格遵循《平水韻》的已寥寥無幾。客觀地分析,聲韻求寬向新已成無容置疑的定勢。
二、現、當代國語、普通話的產生及新聲韻的形成
辛亥革命成功後,實現了公天下的民族理想,改變了皇家一言堂的語言環境。1913年2月,中華讀音統一會在北京立會審定一切漢字的國音發音和采定注音字母。會上,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確定了「標準國音」,這個國音後來被稱為老國音。到1932年5月7日,國民政府正式以「新國音」取締「老國音」,漢語改采以北京音為標準音。1941中華民國政府以「新國音」編製頒發的《中華新韻》分十八個韻部,仍保留入聲,這個「新韻」與當代普通話的聲韻是有差別的。但,有些人往往與現行的新聲韻混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家實現高度統一。但,新中國成立之初嚴重的方言分歧妨礙了人們的溝通與交流。據說南方有的縣一個縣裡就有5種方言,出門買件東西,要比劃半天才能弄明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和落實,更影響到全國掃盲工作的推進。基於此,黨和國家確立了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三大任務。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通過並批准公布推行普通話和《漢語拼音方案》。普通話,即當代標準華語,是中國不同民族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它以當代北方話為基礎語,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北京近千年來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北京語音也是中國地域最遼闊、人口最多的北方語音的典型代表,所以普及效果比較好。截至2015年底,全國普通話普及率達到70%以上,識字人口使用規範漢字的比例超過95%。就是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2005年5月中華詩詞學會頒布了《中華新韻》,亦稱《新聲韻》,這個新聲韻以普通話為基礎,以《新華字典》注音為依據,以「同身同韻」為分韻標準。所謂「同身同韻」,就是將韻身相同的字,歸於同一韻部。該新韻共分14個韻部,沒有入聲,完全與當代華語標準語相吻合,符合漢語語言發展現狀,深受廣大詩詞愛好者歡迎。尤其是在頒布《新聲韻》的同時還提出了「倡今知古,雙軌並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的原則,非常符合近體詩的創作現狀,為詩詞傳承與發展鋪平了道路。
三、推行《新聲韻》必要性的幾點思考
(一)、推行新聲韻適應當代語言環境是詩詞創作的與時俱進之舉 我們知道格律詩詞的合聲協韻是其藝術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語音的發展與變化,古代用韻的地方,今天用當代語音讀起來已經不押韻、不和諧了。距離我們這個時代越古遠,不和諧的地方也就越多。就連唐宋時代的文字讀音與當代亦相差甚遠,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七絕·《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其中第三句「何當共剪西窗燭」這個句子本來聲律應為「平平仄仄平平仄」,而當代漢語標準音「燭」是平聲,用普通話讀起來則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 ,一個仄腳句成了三平尾,失去了格律詩的平仄互換而產生抑、揚、頓、挫節奏鮮明的音韻效果。所以創作格律詩詞所採用的聲韻應該跟上時代語言的變化,適應時代語言環境,否則就喪失了格律詩的魅力。當然也有人固執的認為「寫近體詩用新聲韻不依《平水韻》不正宗,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給丟掉啦」。其實並非如此,新聲韻也繼承了近體詩的體式、風格和聲韻格律,只是讀音和聲韻分類較平水韻有所改進,也只有進行這樣的改進在現在的語言環境中才能充分展示近體詩的結構美、節奏美和韻律美。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平水韻》是以南宋汴洛讀書音為標準音分韻的,這種語音到現在已經過七、八百年的演化,現在還有多少人能說或聽懂這種古話?其實,古聲韻和新聲韻是相對的,《平水韻》對於《切韻》、《廣韻》來說也是「新韻」,難道南宋以前即北宋和唐代詩人寫的近體詩就不正宗嗎?況且,我們現在寫詩填詞,絕對不是給古人看,而是給現在的人看為當代人服務的。如果用與當代語言相悖的音韻寫詩填詞,現代人讀不順、聽不懂其創作與傳承的意義何在?尤其現在的語言信息技術及語言傳播的先進手段均支持普通話,用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新聲韻寫詩填詞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如虎添翼、大有作為。尚若一味泥古守舊則不能很好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傳播與弘揚勢必受到限制,這樣只會僵化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
(二)、新聲韻與以平水韻為代表的舊聲韻自身優劣之比較
就創作的實用性而言,新聲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擴大了辭彙容量,這對於繁榮格律詩詞的創作絕對會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所謂簡單是它適合現在的語言環境,人們熟悉它、易於掌握它。並非是「簡化聲韻降低詩詞標準」。從現實意義上講,新聲韻才是科學的、先進的、適用的。就拿分韻來說新聲韻以同身同韻的科學方法分十四韻,同時強調「寬不礙嚴」。就是說在遵循國家現行法定的語音標準的原則下可以自行細化。這就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詩詞創作的實際需要。而《平水韻》號稱106韻看似繁細、龐大,其實不然,這是由於古代沒有科學的注音方法,用「反切」、「讀如」注音,很難找到統一的劃韻標準,因此,其韻部存在著劃分混淆等不合理現象,故而就多出一些韻部,如:東、冬不同部;江、洋不同部。另外它是在按韻撮分類的基礎上又按五聲劃分,形同按韻及聲調排序的字典,而這個字典的字數實在有限,僅有5400多字,所以有些常用字如「們、他、這、疼、嫦、睜、夠、丟、砸、扯、趕、吩、咐、搞、旁、幫」、、、、等等在《平水韻》里都找不到,用平水韻時很難確定他們的聲調,為了遵循古聲只能翻《康熙字典》或《說文解字》參照《切韻》、《廣韻》,或乾脆不用這些字就限制在有限的辭彙範圍內創作格律詩詞,這無疑是一種創作限制甚至可以說是削足適履。而新聲韻以新華字典的標音為準,新華字典最新版收錄漢字11200多個,其辭彙容量比《平水韻》大了一倍,新聲韻自然會取得最大的詩詞效果。現在用舊聲韻的也多用詞韻、寬韻,真正使用《平水韻》的已經為數不多,既是用《平水韻》又有幾人能嫻熟掌握《平水韻》?無非是寫好了詩再用工具書去套校而已,做這樣枯燥的文字遊戲有何意義?有人說詩是作者「思而成語、有慨而發」的文學作品,寫好了再用工具書去套校,勢必影響作品的思想和意境。
(三)只有推廣新聲韻才能促進傳統詩詞的繼承和發展。
古聲韻不僅束縛著當代人對格律詩詞的創作,而且還嚴重地影響著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由於語音的演化,現在懂古聲韻的越來越少,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平水韻》所為何物,它離鮮活的大眾語言實在太遠了。尤其是讓青年人創作格律詩詞,古聲韻就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道坎。讓他們現學古聲韻很不現實。而青年人是中華詩詞傳承和發展的未來,沒有他們的參與格律詩詞只能是「暮年文學」。所以,古聲韻這道門檻必須撤掉,用新聲韻完全可以代替它。現在大、中、小學生不會寫格律詩詞的比比皆是,詩詞的音韻守舊是主要因素之一。《漢語拼音方案》在全國推行已將近六十年了,可是詩詞界仍然用古漢語的「陰平、陽平、上、去、入」五聲寫詩填詞,這給青少年學寫詩詞增加了不少難度。而新聲韻以現代漢語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辨音,把所有的現代漢語常用字都分派在這四聲之中,這就方便了廣大青少年學寫傳統詩詞。因為當代的青少年,在學校里學的就是普通話、新四聲。新聲韻與學校里的現代漢語教學接軌,所謂的詩詞聲韻其實是當代的青少年的啟蒙教育內容,他們在學會識字之前就掌握了漢字的音韻聲調,使用新聲韻便於他們創作格律詩詞。只有青少年積极參与創作才能促進傳統詩詞的普及、傳承和發展。
(四)詩人詞家當著眼大局、響應國策為強語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自1956年黨和國家著力推廣普通話以來,經過將近60的奮鬥,截至2015年底,已實現普通話普及率高達70%以上,全國36個一類城市和347個二類城市及985個三類城市基本實現普通話初步普及和漢字的基本規範。初步實現幾千年來『書同文、語同音』的夢想。更可喜的是,中華語言文化的國際傳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局面。2014年的世界語言大會上,以中國政府為主導提出的《蘇州共識》,提升了我國在世界語言文字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此外,我國已在134個國家設立了約500所孔子學院、1000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學堂、學院均用華語普通話授課。如今,使用普通話再自然不過,去政府部門辦事,用普通話交流;打開電視機收音機,聽普通話播報;到了一個地不懂方言,開口說普通話,總有人能聽懂。國民語言交際障礙基本消除,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1982年,我國已將「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寫入憲法,成為基本國策;2001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施行;2012年,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至此,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台,使語言文字法制化、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邁上了新的台階。同時響亮的提出「強國必須強語,強語助力強國」的理念。作為語言文學藝術的詩詞領域沒有理由不遵循國家法定的語音標準,不能固守陳舊的聲韻誤導廣大詩詞愛好者和青年一代走聲韻彎路。要讓國家法定的語音標準在詩詞領域得到普及,為強語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五)、新聲韻是語言演化的必然結果。
通過前面簡要回顧語言演化與聲韻更替史可知,新聲與古聲並非
毫無聯繫,新聲韻不是某個人憑空臆造出來的,新聲韻是舊聲韻的繼
承和發展。通用語有洛陽讀書音、汴洛語、元代北方語到當代普通話的演變;聲韻則有《切韻》、《唐韻》、《廣韻》、《平水韻》、《中原音韻》最後成熟為《新聲韻》的更替。歷史上的舊聲韻是在當時的語言、語音環境中形成的,當時的人們對於這個語言、語音能普遍接受,所以能夠通行、通用。而今天,我們的通用語言是普通話,再用過了時的音韻去創作近體詩這就脫離了現實語言環境,讓說普通話的當代人品味起來,讀不上口、聽不順耳,所以被人們稱為「啞巴詩詞」。我們重視格律詩詞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並非是搞語音復古,而是要傳承這一文學體裁的體式、風格、調聲協韻規則。中華詩詞學會提出的「倡今知古」的原則就非常符合我們當前的創作實際,「倡」是提倡、發揚;「知」是了解、明白。為了學習、解讀、欣賞古典詩詞是需要了解、明白古聲韻,以便在古典詩詞中汲取創作營養。而在現在的語言環境中,要想繁榮格律詩詞的創作並使之發揚光大,必須提倡新聲韻,因為只有用新韻創作近體詩,現代人才能讀得順、聽得懂,能極盡近體詩在現代語音環境里合聲諧律之美。現代人使用《新聲韻》是現代語言環境的客觀需要,是聲韻發展、成熟的結果。聲韻伴隨著語言的變化而變化適應時代語言環境,自古亦然。《平水韻》取代《廣韻》是歷史的必然,《新聲韻》取代《平水韻》也是歷史的必然,這是格律詩詞創作與時俱進的標誌。時過「音」遷,代有新韻,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議畢,草成新聲一律《聲韻吟》聊以為結。
六朝立論熠曾經,古翰今毫競仄平。
廣韻合情遺宋采,切音順勢啟唐風。
星移斗轉陳年逝,時過語遷昔調更。
百代絕學皆應律,風騷復振待新聲。
推薦閱讀:
※絕唱新聲倚名樓之太白樓
※馬蓉發新聲明:王寶強,你不配當父親!
※《新聲舊韻》談
※絕唱新聲倚名樓之鸛雀樓
TAG:新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