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弘揚海派中醫文化 共創美好健康生活
新朋友點擊上面的【岐黃養生堂】一鍵關注!
「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中醫二十四節氣飲食養生法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我們祖先認識到了人的生老病死與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空間息息相關。面對錯綜複雜的自然現象,人們經過了幾千年的不間斷探索和總結,深刻領悟到了順應四時、天人合一的生存法則,揭示了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同樣存在於人體本身。因而順應自然法則而休養生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黃帝內經》云:「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以方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攝於未病」。並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的原則。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它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開始,也意味著閉藏的冬天結束了。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臟之神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臟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種關係,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食品,如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的開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於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心為火臟,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腎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維生素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秋天是肅殺的季節,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複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多食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食物。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脾益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秋季容易出現口乾唇焦等「秋燥症」的氣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冬季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至」意為極、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連連,冬至雪紛紛。
夏至是一年「四時」之一,標誌盛夏的來臨。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貪多定會寒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夏季由於多汗,鹽分損失多,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冬至起,自然界的陽氣開始上升,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怕冷與缺少鈣和鐵等礦物質有關,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如蛋黃、豬肝、黃豆、芝麻、紅棗等,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節氣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晝夜平分之意,排二十四節氣之四,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春分節氣時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膳食總的原則要禁忌大熱、大寒的飲食,保持寒熱均衡。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調一些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等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飲食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
飲食調養方面,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要保養內守之陰,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摘自《飲食養生法》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156號
網址:www.zywxg.com
養生格言寵辱不驚,肝木自寧。
動靜以敬,心火自定。
飲食有節,脾土不泄。
調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寡慾,腎水自足。
往期回顧,請點擊查看!【海派中醫名家詩歌賞析篇】《琥珀泛香濃》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中醫名家詩歌賞析篇】裘沛然先生《論養生 詩五首》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中醫名家詩歌賞析篇】《曹穎甫詩詞五首》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名醫故事篇】丁氏家族之丁甘仁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基地專題
【海派名醫故事篇】丁氏家族之丁仲英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名醫故事篇】丁氏之丁濟萬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名醫故事篇】劉樹農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針灸流派名家篇】陸氏針灸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針灸流派名家篇】方氏針灸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針灸流派名家篇】楊氏針灸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針灸流派名家篇】承氏針灸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婦科流派名家篇】蔡氏婦科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婦科流派名家篇】朱氏婦科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海派婦科流派名家篇】陳氏婦科 | 海派中醫文化科普專題
編輯:紫蘇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