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四大天王為何都姓魔
說四大天王本是中國武將「佳夢關魔家四將」,死後才經姜子牙開封神榜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至此,四大天王的就地改造工作基本完成,甚至進行了「反派遣」。
至於毗沙門天王分出的化身托塔李天王,以及他的三個兒子,特別是哪吒,經過《封神演義》《西遊記》和戲曲的連續塑造,早已脫離本根,在群眾中家喻戶曉的程度也遠遠超過四大天王了。漢族潛移默化消化改造外來事物的能力,實在巨大。同時也證明了,外來事物,只有紮根分櫱,土生土長,適應當地氣候,才會煥發出新的生命。就連四天王的兵器,也經過了漢語「雙關」式的改造:
增長天王魔禮青 掌青光寶劍一口 職風
廣目天王魔禮紅 掌碧玉琵琶一面 職調
多聞天王魔禮海 掌混元珠傘一把 職雨
持國天王魔禮壽 掌紫金龍花狐貂 職順
魔禮壽那匹花狐貂,八成就是「金鼠」的化身;紫金龍看來就是由「赤索」而「羂索」而至「蛇類」的變化
近代供奉四天王的佛殿稱為「天王殿」,也是中國化了的殿堂。此殿正面本尊多供大肚彌勒佛。這是中國的彌勒化身。據說,他就是五代時的布袋和尚。這位和尚,名叫契此,身體肥胖,言語無恆,常常背著木棒,木棒上吊著一個口袋,在鬧市行乞,面帶喜容,人們叫他布袋和尚。後梁貞明二年(916),在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圓寂,臨終遺偈,自稱為彌勒化身;後人遂多塑之于山門。其實,唐代的彌勒還是典型的佛或菩薩像,
今北京廣濟寺奉天冠彌勒菩薩坐像,猶存中世遺風。在彌勒左右,分塑四大天王,作「風調雨順」之像。彌勒背後則設有手執寶杵現天將軍身的韋馱天像。韋馱天原為南天王部下八將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將中以勇武著稱。唐道宣在《感通錄》里談到他常於東、西、南三洲巡遊,守護佛法,故稱「三洲感應」。中國佛教故事中,又有他守護伽藍的傳說,所以近世建寺必奉為守護神,世稱韋馱菩薩。他的塑像,通常有兩種姿勢:一種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直挺挺地站立;一種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左足略向前立,有點像今天的稍息姿勢。他面向大雄寶殿,注視出入行人動向。這位韋馱也是漢化了的,《封神演義》中那位手使降魔杵後來投奔西方肉身成聖的韋護,是他的中國式造型。儘管高僧和佛學家知道四天王、韋馱天等原來是誰,可是一般人包括近代的塑像工人在內,恐怕還是按《封神演義》的描述去理解和塑造他們的。他們是中國的四大天王
推薦閱讀:
※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 :稀有的愛情神話
※誕今卷·窮奇篇
※馬拉瓦爾:威權優越論的神話
※獸淵
※【燕龍馬業】千年神話 汗血寶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