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本論》――尋求一個公正的社會制度

讀《資本論》:尋求一個公正的社會制度

與博友們:

360」系統管理員發來簡訊:

館友「zzisl」: 您好!您的館藏文章「讀《資本論》――尋求一個公正的社會制度」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於2013年7月28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歷史/文化」下「讀書心得」類別的精華區。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您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

2013-07-28 07:59:34

當然,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當代中國人應該明白《資本論》,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學習去理解「公平的正義」的深層次的含義。

引證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三種境界,我們能夠明白:

其一、

對於「公平的正義」的追求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願望,沒有人願意在歧視和不平等中生存,《資本論》正是站立在這樣的一個基點上。

孟子有言:「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並且認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後人也因之以為「性善」之根本,而筆者在這裡提到的「公平的正義」則是達於至善的立足點。三百年人類社會,許多理論家宣揚人權,宣揚所謂的普世價值,但是沒有人敢於正面回答,他們的「人權」和「普世價值」得以建立的基礎是什麼,只有《資本論》最為深刻地揭示這一個基本點。思想史上有無數追求社會解放的思想,但是最徹底的關於人類自身解放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見證於《資本論》。

其二、

對於「公平的正義」的追求並不只是動物性的慾望,動物性的慾望只能導致非理性的對抗,導致重蹈故轍,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具有典型的這一特徵。缺乏理論的引導,我們的社會難以走出皇朝循環的怪圈,也難以走出興衰周期。

動物性的慾望典型地表達於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實現不了「人權」和「普世價值」,當然也達不到「公平的正義」。

我們現在能夠聽到巨量的說教――來自左左右右,但是這些說教都只是那些典型理論的隻言片語,而說教者事實上也不能理解這些理論的實質精神,說到底,表達的僅僅只是他們自己的慾望,尤其是關於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關於《資本論》。

於是中國人陷入相類於歐洲中世紀的境界,我們得到的所有的解釋都來自官僚和公知――他們事實上就是歐洲中世紀的貴族和僧侶。

說到底,當代中國仍然沒有能夠走出自己歷史的怪圈,是因為我們的思想還沒有衝破舊思維的樊籠,能夠幫助我們走向「公平的正義」就是《資本論》。

其三、

《資本論》是關於資本主義經濟的觀察與討論,它是具體的但是它不是孤立的,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集中於《資本論》,它具有兩大特性:是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巔峰;揭示了資本主義及其後相當一段歷史內人類社會演變的規律。

闡述規律與巔峰:

我們當然能夠明白,封建主義是以重農為經濟基礎的,重農主義者是土地價值論者,重商主義學說則是重農主義學說的附庸。西方封建經濟的末期即重農主義,事實上受到中國皇朝經濟巨大的影響。

而資本主義社會是建立在亞當-斯密的商品經濟學理論之上的,亞當-斯密提出勞動價值論,包含兩個大的方面:

1)是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決定的;

2)是商品的價值又是這個商品在交換中所能購得和支配的勞動決定的。

亞當-斯密的繼承者大衛-李嘉圖在勞動價值論之上提出了價值論,即以分配論為中心的理論體系。李嘉圖認為全部價值由勞動產生,並在3個階級間分配,他因此揭示了社會階級的對立。

李嘉圖事實上確立了政治經濟學,把經濟學作為科學的一個門類轉化為面對人類社會的一個基礎性的學科。關於這一點,當我們面對當代中國一些經濟學家高談闊論卻對社會責任缺乏擔當的現象有了清醒的認識。

馬克思是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之後的第三代傳人,馬克思以價值理論為基石提出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沿著勞動價值論這條線索,以其獨特的智慧和洞察力,赤裸裸地暴露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剝削性質,並成為號召廣大無產階級投身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強大動力,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綱領。

在廢棄了種種虛設的假定之後,人類經濟站立在一個真實的基礎之上,人類對於「公平的正義」的述求也揭開了最後的面紗,於是我們從《資本論》中看到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指向,我們看到了希望。

壺公評論 2013-7-28寫於麒麟山麓

讀《資本論》――尋求一個公正的社會制度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們豎立起理性的旗幟,將科學奉為理性原則的圭臬。這種科學主義信念,使得科學取代宗教上升到文化的霸主地位,並在知識領域中表現為以科學模式作為一切知識模式的範例,將科學方法作為權威方法模仿、推廣。

孔德的實證哲學和社會學設想就是在這種文化土壤中萌生出來的。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則是這一片茂密的大樹林中長出的豐碩的果實。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著作是《資本論》,《資本論》是工人階級解放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最根本的理論根據,它的科學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化價值為世人所認同。

《資本論》的第一卷於1867年9月問世,第二卷、第三卷是在馬克思逝世後由恩格斯準備、付梓、出版。《資本論》的學科性質屬於政治經濟學,也具備社會學的性質。

一、《資本論》的主題是什麼?

《資本論》一書,貫穿著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主線,把資本主義社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和歷史發展中的產物來研究。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

把社會作為一個自然形態來考察,這是中國人的發明,見證《易》文化,又連續於《道德經》、孔孟之道,直至宋理學。在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代,西方思想家們以其自身的文化,引進中國的文化,因之理解了自然主義,並且因之拋棄了中世紀的神學,逐步進入科學主義。如果說斯賓諾沙具有強烈的自然主義的特性――他和孔子一樣痴情於倫理學,黑格爾已經認識到社會本身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這一生命體內在於連續、聯繫及於對立、統一,及於量變與質變――這就是辯證法,一類科學主義的思維。

馬克思開拓了這一視野,他剖開阻礙人類視野的種種虛設――主要的是資本主義的合理性,於是我們看到了社會的本來、現在和未來。我們的本來是平等的,並沒有神與人的不同,也沒有富人與窮人的不同;我們的現在雖然面對種種亂象,那只是本質的張力,而真實的是本質;於是我們知道公平的正義在成長,馬克思讓我們感覺到它的本來,我們也因此能夠看到它的未來。

二、《資本論》是科學主義和文化主義的統一:

恩格斯在1805年給朗格關於《資本論》研究的信中批駁了「純經濟」的觀念,他說:

「對於現代資產階級的發展來說,最可恥的是它還沒有超出動物界的經濟形式。在我們看來,所謂"經濟規律』並不是永恆的自然規律,而是既會產生又會消失的歷史性的規律。」

恩格斯一針見血地指出:

「現代政治經濟學大全,只要是由經濟學家正確地客觀地編纂出來的,對我們來說不過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賴以存在的規律和條件的總匯。一句話,是這個社會的生產條件和交換條件的抽象的描述和概括。」

那些所謂科學的、真理的其實只是資產階級的外衣,恩格斯剝落了它們的永恆:

「在我們看來,任何一個只要是表現純粹資產階級關係的規律都不是先於現代資產階級社會而存在的;那些或多或少地對過去的全部歷史起過作用的規律則僅僅表現了以階級統治和階級剝削為基礎的一切社會所共有的關係。」

當我們閱讀恩格斯的這些文字,我們或者感到愕然,因為恩格斯反駁的就是當代中國的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他們常常把資產階級的經濟學理論誑稱為普遍性的經濟學理論,迫使社會接受他們的「科學」而掩蓋其中的「文化」實質。

西方的啟蒙思想由兩大部份組成,其源在法國人笛卡爾的文化主義和英國人培根的科學主義,在本初階段這兩部份是交集的,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分裂,這兩大部份也分裂了――表現於資產階級理論的欺騙性。而《資本論》則在實現科學主義和文化主義的統一,也就是說,沒有孤立的科學進步,科學的進步是以社會的進步為衡量。

三、《資本論》揭示了商品關係中的社會:

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勞動的社會關係反映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係。由於這種轉換,勞動產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

《資本論》在以商品作為社會分析的起點的同時,也把勞動作為社會研究的開端。勞動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也是認識社會學的關鍵。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作為有用勞動,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恆的自然必然性。

勞動的二重性在於,就使用價值來說,有意義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的質;就價值量說,有意義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的量,不過這種勞動已經化為沒有質的區別的人類勞動。

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程中,商品所有者是獨立的私人生產者,生產關係和生產體系使他們聯繫為一個整體。商品愛貨幣,但是「真愛情的道路決不是平坦的。」把自己的「分散的肢體」表現為分工體系的社會生產肌體,它的量的構成,也象它的質的構成一樣,是自發地偶然地形成的。所以我們的商品所有者發現:

分工使他們成為獨立的私人生產者,同時又使社會生產過程以及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關係不受他們自己支配,人與人的互相獨立為物與物的全面依賴體系所補充。」[《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6頁。]

「我們那位還只是資本家幼蟲的貨幣所有者,必須按商品的價值購買商品,按商品的價值出賣商品,但他在過程終了時必須取出比他投入的價值更大的價值。他變為蝴蝶,必須在流通領域中,又必須不在流通領域中,這就是問題的條件。[《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9]

《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的解放和發展的規律。《資本論》所研究的物的關係,商品關係、生產關係實質上是人與人的關係,是人的社會關係的反映。

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係反映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係。

物與物的社會關係就是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物的商品形式反映的是人的社會關係。

此論見於《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8、89、425頁。

因此列寧說:「私人勞動在事實上證實為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只有由於交換使勞動產品之間,使生產者之間發生了關係。」[列寧《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在社會發展的某一階段,基於對個人勞動的特殊性,社會尊重個人勞動的意義,但是,本質上個人勞動只是,也只能是社會整體勞動的組成。過分強調個人勞動的意義,把「讓一部分人先富」的理論固化,甚至絕對化,顯然是違背事實的,《資本論》是把這一個問題說明白了。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資產階級政客們鼓吹個人勞動的特殊性,導致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劇增,社會嚴重分裂,以至於當社會需要調整個人與整體關係的時候――例如重慶模式,出現富人和資金大量外流的現象,迫使改革開放陷入困境。不能不說,社會之失,失於惘顧《資本論》。

四、無產階級領導地位的生成是商品關係發展的必然:

一切社會關係都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商品關係掩蓋的剝削和掠奪,馬克思認為:

在勞動力商品市場上,「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於後。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象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只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鞣。」[《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0]這就徹底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殘酷的社會關係。

「正常工作日的規定,是幾個世紀以來,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鬥爭的結果。……我們看到,這些按照軍隊方式一律用鐘聲來指揮勞動的期間,界限和休息的詳盡的規定,決不是議會設想出來的。它們是作為現代生產方式的自然規律從現存的關係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們的制定、被正式承認以及由國家予以公布,是長期階級鬥爭的結果。」[《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0及301頁]

「德國社會特殊的歷史發展,排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在德國取得任何獨創的成就的可能性,便是沒有排除對它進行批判的可能性。就這種批判代表一個階級而論,它能代表的只是這樣一個階級,這個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後消滅階級。這個階級就是無產階級。」[《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第18頁]

當我們在《資本論》看到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關於資本主義的剖析,事實上我們也注意到當代中國發展中的不合理性,這些存在的缺陷是必須修補的。

五、《資本論》的最重要成果是發現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馬克思指出:

「問題本身並不在於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律所引起的社會對抗的發展程度的高低。問題在於這些規律本身,在於這些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並且正在實現的趨勢。」[列寧《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馬克思是通過發現剩餘價值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社會發展的歷史總趨勢。

《資本論》開篇就指出: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

列寧在分析《資本論》的邏輯起點時說:

「開始是最簡單的、普通的、常見的、直接的"存在』:個別的商品(政治經濟學中的"存在』)。把它當做社會關係來加以分析。」[列寧《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57頁。]

個別商品這種政治經濟學中的「存在」,也是社會學中的「存在」;它是社會關係的代名詞。

馬克思分析商品的抽象方法是科學的社會分析方法。對商品價值形式的分析,從簡單的價值形式開始,經過擴大的價值形式和一般價值形式,而達到貨幣價值形式。這是一種「具體——抽象——具體」的方法,即從歷史的具體開始,經過抽象分析,達到現實社會的科學具體。整個分析體現了邏輯的和歷史的統一。

「在這裡,在每一步分析中,都用事實即用實踐來進行檢驗。」[列寧《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57頁。]

關於社會發展趨勢的正確認識是建立共產主義信念的基礎,當我們明白這一些理論,我們完全可以嘲弄的目光看待「歷史的終結」之類的淺薄。

六、關於發展與代價的關係:

馬克思指出:

「個性的比較高度的發展,只有以犧牲個人的歷史性為代價。……因為在人類,也像在動植物界一樣,種族的利益總是要靠犧牲個體的利益為自己開闢道路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124~125頁。]。

恩格斯認為文明的發展是以原始平等的喪失和純樸道德的失落為代價的。

他們曾尖銳地批評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是以犧牲人的全面發展為代價的。

有些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是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的,持續300多年的英國圈地運動就是一個典型。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是以產生殖民主義和殖民地、剝削壓迫第三世界人民為代價的。

幾十年來不發達國家的經濟有一定增長,但這是以大量的「經濟剩餘」轉移到殖民主義的腰包為代價的。

不僅從生態平衡角度考察代價問題,而且還從人的異化角度來考察發展與代價問題。

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馬爾庫塞關於「單向度的人」的描述、薩特的存在主義等,都以不同方式從異化角度探討發展代價問題。例如,馬爾庫塞把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描述成這樣一個等式:

「技術進步=增長的社會財富(上升的國民生產總值)=擴大的奴役。」他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使人失去人性,人成為物、工具,人與產品的關係被顛倒了,產品不是為了人而生產,反而是人為了使產品得到消費而存在,人拜倒在物的面前,成為物的奴僕。

馬克思批評黑格爾:

「只看到勞動的積極方面,而沒有看到它的消極方面」[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頁]。

勞動的消極方面就是勞動異化。從異化角度來探討發展與代價問題是有積極意義的。

這些理論即是在合理的前提下尋找合度,說到底社會的進步是一個過程,對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需要容忍和等待的態度,但是我們知道任何問題都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它的出現也就是否定的開始。

結束語:

既然我們明白了社會不公的原因,那麼,我們也就獲得了尋求公平的正義性。

在這裡需要說明,網路中的文章常常只是壺公評論個人的讀書筆記,簡陋難免,要真正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只能依靠原著的閱讀。

壺公評論整理於2013-7-28於麒麟山麓


推薦閱讀:

趙曉:公正是人民能有尊嚴的前提 未來十年應全面改革
歐樹軍:全球化時代,應該有什麼樣的公正觀
罰闖「黃燈」新規必須嚴格公正執行
政府機構、國企黑暗,私企更公平嗎?
諾齊克:政府極少干預的國家,才是一個最公正的政治組織

TAG:社會 | 制度 | 公正 | 社會制度 | 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