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好書《100年也不會過時的育兒智慧》
精彩選讀譯者序:不容錯過的育兒經典《100年也不過時的育兒智慧》在韓國的第一次出版是在1980年,當時的書名是《為了年輕的媽媽》。 0多年來,這本書通過修訂和改名後重新出版,仍在韓國受到許許多多年輕父母的大力追捧。因為這本書里所承載的是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的經典的育兒智慧,是理論和生活相結合的活生生的育兒方法。本書的作者李元寧教授從事了30多年的幼教教學,是韓國公認的幼教領域的專家,但她仍然認為養育孩子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在書中,她以這種心態為基點,結合理論和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才是明智的。她並沒有提出別出心裁或讓人難以理解的新的幼兒教育理論,只是憑藉自己在養育女兒和外孫們的過程中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幼教技巧以及作為幼教專家的底子,從孩子的誕生開始到上小學之前的年齡段為主,絮絮叨叨地給大家講解幼教的方法和理論,就像娘家媽媽的嘮叨一樣可親可愛。中國和韓國是同屬一個文化圈的友好鄰邦,因此我認為韓國的幼教理念對中國人來說應該是比較容易接受的。我相信,通過這本韓國經典幼教圖書,我們的年輕爸爸媽媽們也會得到一些啟迪,從此讓我們可愛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更科學、合理的教育。蔡福淑2008年7月第一章 寶寶的誕生一個孩子什麼時候最需要媽媽溫暖的雙手?呱呱墜地的嬰兒最需要,因為初生嬰兒要適應子宮外紛紛擾擾的環境。這就需要聽一聽在子宮內聽慣了的媽媽的心跳聲,還需要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感受她親切的聲音。對一個人來說起步非常重要,嬰兒時期感受到安定和信賴,成長以後才會充滿激情的探索這個世界。現在,從孩子的出生開始正確引導吧。無暴力的出生,尊重人權的分娩這世上每天都有很多寶寶們出生。為寶寶的出生,媽媽們經歷十月懷胎的妊娠反映、揪心的分娩之痛。寶寶雖可愛,生產卻是痛苦的。因而媽媽們對寶寶有很大的迷戀,無意中認為,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就像媽媽們為寶寶的出生付出很多一樣,寶寶們也在出生過程中經歷著巨大的痛苦。這是最近才被人們認可的。剛出生的嬰兒都哭得都很厲害,而且還會皺眉。過去的幾千年里,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嬰兒的出生就該如此。在子宮內能聽能看的孩子忽然要用頭頂著狹窄的產道出來,還要從溫暖的羊水中一下子來到溫度迥然不同的外部環境里、從媽媽安靜的肚子里一下子暴露在各種噪音中,大夫和護士們的說話聲音對初生寶寶來說無疑于震耳欲聾的大動靜。人們會對產婦說「辛苦了」之類的話,但很少有人能想到,為了出生孩子也非常辛苦。「出生」一直是以圍繞大人為主進行的。法國婦產科大夫瑞福阿耶從「寶寶的角度上幫助分娩」為著眼點,把產室布置得燈光暗弱,機器聲和說話聲也要小點,寶寶出生以後也不急於剪胎,讓寶寶靜靜地聽媽媽的心跳聲,剪胎以後就把寶寶反覆的放到跟羊水溫度差不多的水裡,讓孩子慢慢適應外部的環境。還有不把孩子單獨放在嬰兒室里,讓寶寶跟媽媽待在一起,聽聽媽媽的呼吸聲和心跳聲。得到這種關懷的寶寶們一般都是表情安逸,睜大著眼睛探索似的看著周圍的世界。剛出生的寶寶們之所以大聲哭泣是因為從防噪音、防寒的環境中一下子來到世界上,被冷空氣包圍著,還要忍受大人們粗暴的愛撫。因為嬰兒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忍受著這種暴力。1977年德國的馬日羅對將要流產的胎兒進行了攝影,結果照出懷孕9周的嬰兒為擋住閃光燈抬胳膊遮眼睛的動作。嬰兒出生時已經具備了能適應光和聲音的能力。但環境不好就萎縮著身心,不願意探索周圍的環境。人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嬰兒時期感受到安定和信賴感的孩子將來會充滿激情的探索這個世界。現在,我們要從孩子的出生開始好好引導他們了。屏氣過去因無知而推崇過的粗暴的分娩方法,打開嶄新的「無暴力出生」之門。讓孩子的出生真正成為人生之路上最好的出發點,那麼心理學家們說的「出生的悲劇」就會減少了。這樣一來,過去我們的媽媽們在家裡分娩後把孩子放在身邊這一做法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明智的。現在越是大醫院越把孩子放在新生兒室里,三天都不讓跟媽媽接觸。護士也不能把每一個孩子都照顧得特別仔細。看來初生的寶寶們要適應這個世界也越來越不容易了。那麼出院以後呢?很多人認為在家坐月子太麻煩,都上產後療養院里待一個月。這樣寶寶只能又在新生兒室里待著了。這當然也有理由,說是為了讓產婦好好休息。但這也不是以大人為主的想法嗎。一個孩子什麼時候最需要媽媽溫暖的雙手?呱呱墜地的時候最需要!因為初生嬰兒要適應子宮外面紛紛擾擾的環境,就需要聽一聽在子宮內熟悉的媽媽的心跳聲,還需要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感受她親切的聲音。在嬰兒哭泣的時候,把他放到媽媽左邊的胸前,輕輕地拍拍孩子,孩子就會安靜下來,這招確實很管用。腦細胞的發育人類思考及活動的能力與有「總司令部」之稱的腦組織的發育有著很密切的聯繫。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人的腦細胞是從胎兒時期開始發育的。腦生理學家說,妊娠期10 周的胎兒就具備了成長以後該有的大部分神經中樞,在妊娠期18 周開始發生腦發育上的兩件重要事情:一件是腦神經中樞末端出現樹狀突起,另一件是這些樹狀突起開始連接起來。如果說神經中樞是人的胳膊,那樹狀突起就是最末端的手指頭一樣分叉出來的細細的、尖尖的部分。人聰明與否與這些樹狀突起的數量和連接程度有關。縱觀人的一生,腦細胞的發育速度從妊娠期18 周開始到2 歲左右是最快的,其次是2 歲到4 歲,7周歲以後就很難再期待腦細胞自身的發育。蛋白質的攝取和適當的刺激是幫助腦細胞發育的重要因素。肉類、魚類和豆類等食品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墨西哥某個村落的村民世代飽受營養失調之苦,整個村子裡的人都有些傻乎乎的。有個營養學家把這個村落里的孕婦分成兩組,讓一組孕婦好好調養,另一組則聽之任之。結果孩子出生時頭部的大小就不一樣,好好調養的孕婦生出來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比另一組孕婦所生孩子的成長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在學會說話後他們的辭彙量更豐富,好奇心更強,整個人更加有活力。營養學家還用小白鼠做實驗。把剛出生的小白鼠分成兩組並供給它們同樣的營養素,一組是直接供給,另一組則讓小白鼠在迷宮中找到出路後才能吃到食物。也就是說一組的小白鼠是被動接受食物,另一組是主動尋找食物。一段時間後,營養學家把這些小白鼠的大腦進行了解剖,結果發現被動接受食物的小白鼠的腦細胞數只是主動尋找食物的小白鼠的1/3。自己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雖然艱難,但對腦細胞的發育很有好處。胎兒時期和嬰幼兒時期腦細胞發育非常迅速,因此應該讓孩子攝取充分的營養,同時讓孩子探索周圍的環境,滿足其好奇心,讓孩子有機會自己解決問題。1970 年,腦生理學家們的各種研究非常活躍。1964 年,專門研究兒童智力發育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Bloom) 發表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他專門研究人類從幼兒時期到17 歲為止的智力在哪個階段發育得更迅速,什麼情況下發育得更好等內容。他說假定一個人17 歲時的智力是100% 的話,4 周歲以前發育50%, 到8 周歲再發育30%,從8周歲到17 周歲只發育20%。布魯姆還說,在智力發育中穩定的情緒非常重要,這比讓孩子接受背誦等注入式的智力發育訓練更為有效。他強調,單純地背誦某特定事物之前,應該先讓孩子以好奇的心態觀察周圍發生的事情,傾聽別人談話,這很重要。布魯姆的研究與腦生理學家們相比,雖然研究領域和所處的時代都不同,但結果卻有著相同之處。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出發,布魯姆的「人的智力4 周歲以前發育50%」的觀點與腦生理學家們在研究中得出的「4 周歲以前是人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的結論相同。綜合這些,我們可以得出:應該好好把握大腦發育最活躍的時期,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給予孩子充分探索周圍事物的機會。腦生理學家們還提出「小時候在大腦發育時期,因營養失調或沒有得到足夠的外界刺激而沒發育好的智力以後不會再發育」的悲觀觀點。社會團體和政府應該關心那些因貧窮而無法攝取足夠蛋白質的孕產婦,這是培養國民的捷徑;而富裕階層應注意,不要讓嬰幼兒受到過分的保護,那很容易剝奪孩子探索的熱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貧困而造成營養不良,從而導致成長發育的缺陷,是我們在進行幼兒教育之前應該解決的根本問題。有些家庭考慮在孩子上學前買房子,因此日子過得比較拮据,但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沒有攝取充分的營養,會直接影響智力發育。希望一心想著存錢的家長們能好好考慮一下。嬰兒也會學習我曾在一本心理學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張有趣的照片,一位老爺爺身後跟著一群排著隊的小鴨子。照片中這位老爺爺是奧地利動物學家洛倫茨(Lorentz),他主要研究鳥類的「母親印刻期」這一現象。他發現鳥類在剛出生時的經歷會對它後來的成長留下深刻的烙印。實驗室里孵化出來的小鴨子總是跟著他走,他走到哪兒,小鴨子就跟到哪兒,母鴨子孵出的小鴨子卻不跟著他走。小鴨子剛孵化出來時,眼睛首先看到的移動物體會給它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這個發現洛倫茨又做了一系列的實驗。首先他用木頭雕刻了一隻公鴨子,小鴨子孵化出來後他就用木頭公鴨圍著小鴨轉來轉去,還用擴音器反覆播放公鴨子的聲音。過了一段時間,他把小鴨子放養到池塘邊,這些從實驗室里孵化出來的小鴨子就乖乖地跟著一隻公鴨子走了。後來,有個叫赫斯(Hess) 的人讓他的女學生孵化小鴨子,讓孵化出來的小鴨子只看到她,接著又孵化了一隻鵪鶉,這次讓鵪鶉只看到小鴨子。結果,校園裡出現了一道特殊的風景:女學生走在前面,小鴨子跟在後面,而小鴨子後面又跟著鵪鶉。在決定性的時刻,小鴨子是把女學生當成母親來接受,同樣,鵪鶉又把小鴨子當成了母親。有些學者認為:人雖然不像小鳥或小狗那樣單純,但也有決定性的時期。人生的早期經驗同樣會深刻地印刻在腦海里,對整個成長過程都會產生影響。哈佛大學的懷特(White) 博士和專門研究新生兒的專家鮑爾(Bower) 認為人在嬰幼兒時期學到的東西最多,而且這個時期印刻在腦海里的早期經驗會影響到他今後的人生。一天閉著眼睛睡20 個小時的嬰兒能理解什麼?一直以來我們都被這種想法支配著,認為只有不鬧的孩子才是最乖的,但現在研究嬰兒發育過程的學者們卻改變了看法。以前人們認為嬰兒在出生後的18 個月里是毫無能力的,現在卻發現這個時期的嬰兒其實有不少能力,雖然他們沒有像成人一樣的綜合分析能力,但有著比我們想像中多得多的能力,並且會利用這些能力來領會生存的方法。懷特博士認為決策者和社會成員們現在正浪費著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這裡他所說的資源指的嬰兒。懷特博士認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國政府對教育投入了巨額資金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如果政府和社會把現在投入到教育里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資金投入到6 歲以下嬰幼兒的教育里,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每個人都有形成能力基礎的決定性時期,而這個決定性時期就是人從出生到上學之前的這段時間。懷特博士從事了近20 年的嬰幼兒研究。他曾經把6 歲、3 歲和2 歲的孩子分為聰明部分和普通部分,然後把6 歲的聰明孩子和3 歲的聰明孩子相比較,發現他們的聰明程度是一致的,再把3 歲的聰明孩子和2 歲的聰明孩子相比較,發現他們的聰明程度也是一致的。懷特博士對這種研究結果感到非常驚奇,於是開始留心觀察新生嬰兒的成長過程,發現嬰兒在出生10 個月以後其聰明程度開始出現個體差異,18 個月以後嬰兒聰明程度的變化也就結束了。也就是說,情緒的穩定和有能力與否是有決定性時期的。也許你會認為與剛出生就能行走、尋找食物的動物幼崽相比,人類的嬰兒是無能的,其實這只是大人沒能仔細地觀察嬰兒才會產生的想法。因為沒能看到寶寶的能力而無法成為寶寶的遊戲夥伴,更不會和寶寶對話。如果我們能看到嬰兒的能力就能更好地開發嬰兒的智力,就像在春天裡幫苗木紮根土壤中一樣幫助孩子成長。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影響和幫助的時期去關懷他是引導他好好成長的基礎,嬰兒也會學習,也許在嬰兒時期能夠學到的是最多的。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培養其仁愛之心、穩定的情緒、直面人生的態度和基本的道德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父母一心想好好培養孩子,卻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正處於什麼樣的發育階段,過分勉強孩子,這樣只能適得其反。跟大人一樣,孩子在感到吃力時就會放棄學習。寶寶會學習,但只有在內心感到安定的情況下才會有自信心,並且在自己想學的時候才會學得最好。早期音樂教育適合每個孩子嗎「安靜點,不要吵醒寶寶。」這在美國被認為是廢話。有3 個孩子的艾倫認為嬰兒的聽力不是很好,所以在寶寶睡覺時根本用不著強調安靜。那麼嬰兒到底能不能聽到聲音呢?美國的音樂感受性啟迪專家戈登(Gordon) 認為,人從嬰兒時期就應開始培養對音樂的感受性。讓孩子反覆聽適合嬰幼兒水平的音律和節拍,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音樂,並且可以在聽不到音樂的空間里想像音樂,再現音樂。這也可以理解為在進行具體的音樂教育之前,比如學習鋼琴或小提琴等樂器之前,先培養他們喜好音樂的心理基礎。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早期特長教育需要我們好好反省一下。只有在孩子已經具備了接受音樂教育的心理條件時,這種音樂特長教育才會有效果。如果強行讓一個沒有心理準備的孩子接受音樂教育,他將會永遠討厭音樂。有一位媽媽為了讓上小學的女兒能在鋼琴比賽上獲得好成績,就強迫她整個暑假都要練琴。結果,雖然獲得了特等獎,但孩子卻不再彈琴了。對這個女兒,媽媽毫無辦法。如果父母讓孩子接受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是想讓孩子將來在感到幸福時,閑暇時,能用琴聲表達內心感受,就不要這樣狠心強迫孩子練琴了。被派遣到紐西蘭的一位外交官家裡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在回國的前一年,他們把5 歲的女兒送到當地一家非常有名的音樂學校,讓孩子學習彈鋼琴。看著孩子每天高高興興地從音樂學校里回來,媽媽就懷著期待的心情讓孩子彈鋼琴給她聽,但孩子每次不是說 「今天練習唱歌了」就是說「今天打鼓了」「今天拍手了」…… 媽媽很著急,在回國前2 個月左右,她實在忍不住去問音樂學院的老師,到底什麼時候能學彈琴。老師說:「彈鋼琴不是技術,不喜歡音樂的人根本沒有必要學習它。您家的孩子沒有節拍感、樂感,怎麼能學好鋼琴呢?」結果那個孩子到回國時也沒有摸過琴鍵。不要因為父母的強迫或錯誤的教育方法,讓一個原本只要經過培養就能開花結果的幼苗過早凋謝掉。說話時與孩子平視假如給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掛上一個有音樂的轉動玩具,你就會發現寶寶的眼神雖然反應不是很靈敏,但還是會隨著玩具轉來轉去,而且手腳也會隨著玩具上轉來轉去的各種顏色來回舞動。有一次外婆抱著兩個月大的俞真吃飯,孩子的眼神就能在飯碗和外婆的嘴之間來迴轉動。好好觀察寶寶,你就會發現他們也在非常認真地觀察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前,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剛出生的孩子不會看,希望他安安靜靜地躺著。這是因為大人沒有發現寶寶會看這一事實。如果寶寶從床上掉下來,大人會以為那是寶寶看不出高度的緣故。其實不然,那是因為孩子想避開但因為頭太重無法平衡身體,或者錯過了往後退的有利時間。美國心理學家吉布森(Gibson) 和沃克(Walker) 認為寶寶從會爬開始就已經對高度有了一定的認知。他們在兩個高點之間製作了一個視覺上的「絕壁」,上面鋪好玻璃,然後把寶寶放在上面。雖然沒有掉下去的危險,但寶寶還是沒有向另一邊正在呼喚他的媽媽爬去。所以說不能一味地認為「不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之所以不鬧可能是因為周圍實在沒有什麼可看的,或者是因為沒有好奇心,或者是因為再怎麼鬧也不能引起大人的關注而放棄的一種行為。可以在寶寶的周圍貼上各種顏色的圖片,也可以用有漂亮圖案的布做成小被子,或者在寶寶的眼前掛上一些漂亮的玩具,而且要經常更換,這樣寶寶就有東西可以看了。嬰兒是可以看的,只是沒有像成人那樣的綜合分析能力。嬰幼兒聽的能力和看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像,並且他們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所以說,父母在對待嬰幼兒時一定要認同他們這方面的能力,進而讓寶寶體驗到各種適合嬰幼兒的事物。美國的心理學家沃森(Watson) 在觀察了嬰幼兒的反應後得出結論:大人與孩子平視的時候,心靈的交流效果最為顯著。當爸爸媽媽以平視的角度抱著出生14 個月的寶寶時,其反應比以90 度角抱著的時候親熱2 倍。與寶寶平視,並看著寶寶的眼睛說話的技巧不僅適合嬰兒,而且也適合上幼兒園的孩子。大人的身材原本就比孩子高,如果再俯視孩子並與其談話,那誰都不會喜歡。有一次一位未婚女性對我說:「我很喜歡我的侄子,可是每次我要接近他,他就大喊我是『大象』,這真讓人傷心。」在一個3 周歲的孩子眼裡,沒有俯下身來並且說話不太親切的姑姑可能就像恐怖的大象,有時候還會因為害怕這樣的姑姑而放聲大哭呢。美國有一位建築師在設計幼兒園的時候坐在地板上,從孩子的高度仔細觀察了周圍,再開始進行相關的設計工作。我覺得他的這種做法是很專業的。在孩子的眼光所不能及的高度上貼各種照片或展示物品是根本不為孩子著想的做法,把孩子在幼兒園或小學裡畫的圖畫貼到家裡與孩子視線平行的牆壁上,孩子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這樣做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與剛出生的寶寶交流時一定要把孩子抱到與大人的眼睛平視的高度上,而與上幼兒園的孩子交流時大人則可以單膝跪下,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有視力障礙的嬰兒和環境並不是世上所有寶寶出生時都是正常的,有的寶寶身體有殘疾,有的寶寶智力有障礙。殘疾寶寶的出生不完全是父母的過錯,而孩子則更是無辜的。有一次我訪問因先天性腦麻痹而腿腳不方便的孩子,看著他們艱難地練習走路,那種心痛的感覺直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那裡的一位老師說:「年齡越大,學習走路就越困難。要是能早一點開始就好了。」那些帶著先天性殘疾出生的孩子除了要忍受身體上的殘疾外,還要忍受來自父母的壓力。有的父母會覺得丟臉,還有的父母會覺得羞愧,這都有可能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這樣即使連天生的才能也會被踐踏掉。美國嬰兒心理學專家鮑爾在一次觀察一個有視覺障礙的寶寶時發現,寶寶能用嘴唇和舌頭髮出奇怪的「踢踢」聲。經過反覆觀察和研究,鮑爾終於明白這個有視覺障礙的嬰兒能利用聲音的反射分辨物體的位置。於是鮑爾把一個玩具娃娃舉到寶寶面前,寶寶就用嘴唇和舌頭髮出「踢踢」的聲音,然後把頭轉向玩具娃娃所在的位置。鮑爾換了一次位置,寶寶還是通過這種奇怪的聲音猜出了物體所在的位置。這個寶寶的母親知道這件事情後忍住悲痛,為寶寶重新布置了家裡的環境。她把那些能吸收聲音的窗帘以及地毯全部撤除,給寶寶準備了各種有聲音和無聲音的玩具,每天變換種類和位置放到寶寶身邊。這個有視覺障礙的寶寶每天都很用功地用聲音分辨各種東西的位置。在他6 個月大時已經能像正常孩子一樣非常準確地拿走自己面前的東西,而且還能分辨出哪個是自己喜歡的奶瓶和布娃娃。如果把奶瓶放到孩子面前他就能張開嘴等著喝奶,把布娃娃放到面前他就會一把抓住它,用它摩挲著臉頰。這個孩子已經能利用聲音來分辨物體的種類。這個孩子並沒有像其他的視覺障礙兒童那樣被動,而是一直在好奇地探索著周圍的世界。無論是正常兒童、智力障礙兒童還是身體有殘疾的兒童都應該擁有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天賦的機會。無論是牽牛花還是向日葵,無論其花籽大小不都可以開花嗎?例如,對於腿腳不方便的孩子,可以讓他擁有「我雖然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走路,但我畫畫不錯」的自信心,有這種自信心的孩子就會非常努力地去畫畫。作為父母,很想為孩子做點什麼,但又因為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而不能有所作為,而持消極的態度。改變社會風氣需要每個人、每個家庭都付出努力,每對父母也需要有正面挑戰的勇氣。我曾訪問過一個特殊家庭。當時他們6歲的孩子因為患腦麻痹症而腿腳不方便。在孩子滿1 周歲後仍不能走路的情況下,他們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被告知是腦麻痹。夫婦倆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而是每天堅持給孩子的腿做1 小時的按摩。夫婦倆並沒有因為每天給孩子按摩而抱怨什麼,反而因覺得能為孩子做事情而感到高興;他們更沒有因家裡有殘疾孩子而感到丟臉,反而為孩子能夠健康生活著而感到慶幸。這樣的態度真是讓人肅然起敬。最終這對夫婦培養出一個在幼兒園裡能大膽發言的活潑孩子。這個孩子也從不因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丟臉,他不會一個人藏在角落裡皺眉頭,而是跌倒了就馬上爬起來,繼續參加活動。現在這個孩子已長大成人,在美國學習神學後回國從事教會工作。鮑爾說,即便是先天性痴呆兒,如果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給予他各方面的探索機會,也會比沒有這種機會的孩子在各方面都發展得更快。殘疾人是不幸的,但如果因為某個方面有殘疾而讓他的其他天賦隨之凋零那將是更大的不幸。我們應該幫助這些殘疾孩子,培養他們不怕困難、克服困難的心理。 聰明媽媽的育兒故事專題 五音不全的媽媽也要給孩子唱歌有一次,我抱著剛出生兩個月的小女兒看電視。剛好電視里播放某公司的廣告,畫面是小兔子邊打鼓邊唱歌,寶寶看著看著就咯咯地笑起來。後來每次播放這個廣告時寶寶都會笑個不停。我當時為一個出生剛兩個月的嬰兒就能分辨出愉悅的聲音而感到驚奇。心理學家沃特海默(Wertheimer) 曾經針對初生嬰兒做過聽力實驗。他在分娩室里把手錶交替放到嬰兒的左邊和右邊。把手錶放到左邊,孩子就會把頭轉到左邊,放到右邊,他就會把頭扭到右邊,並且眼睛也跟著轉動,希望看到東西。日本的婦產科大夫和美國的一些專家們曾經給剛出生後哭泣的嬰兒聽錄好了的胎內音,結果不久嬰兒就能安然入睡。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嬰兒在媽媽體內時聽過胎內聲音的緣故。這也足夠證明胎兒是可以聽到聲音的。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只要聽到媽媽用愉快的聲音說話或唱歌,聽到音樂,他們就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積累著知識。但媽媽也不能一天24 小時都播放音樂,這樣孩子容易失去興趣,也有可能幹脆漠視音樂。在寶寶醒著時,變換招數為他改變環境才是最好的方法。爸爸媽媽唱的搖籃曲、朗誦的童詩都能讓孩子充實自己。有人認為自己五音不全,或是歌唱得不太好而不願意給孩子唱歌,但並不是只有歌唱家才有給孩子唱歌的特權,孩子更喜歡媽媽哼的那種傳統小調。比如,「小狗,小狗,不要叫;小雞,小雞,不要叫,寶寶要睡覺」。孩子就喜歡類似這樣的小調,反而不喜歡扯起嗓子唱的「睡吧,睡吧,我心愛的……」這樣的搖籃曲。光是從這點就能看出以前人們的智慧。 李元寧教授的開放式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是夯實孩子心靈的基礎工程建高樓大廈的地基一定要牢固。如果因為基礎工程費時費力而偷工減料,將來就很有可能引起一場災難。幼兒教育就像建高樓大廈的地基工程。如果沒有在幼兒時期做好「烙印」到孩子腦海里的基礎工作,那麼將來孩子成長中出現難以挽回的錯時,後悔都來不及了。那麼幼兒時期孩子的腦海里應該「烙印」一些什麼東西呢?很多媽媽認為是識字、學算術、學英語。當然,孩子是該學一學數數,識字;但在觀察了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後,我得出的結論是:「學習的心理準備」「不怕失誤的心理」「克服困難,努力到最後的態度」「不輕言放棄的心理」和「關心別人的愛心」「懂得與身邊的人相處,很好的合作」「懂得欣賞並真心讚美他人的成功」等更為重要。一般的孩子只要有學習機會,都可以學到自己能力所及的知識,但如果是因為沒有自信或是害怕失敗而不敢學習新知識的話,即便在學校里成績再好,長大以後還是很難有成就的。在強迫孩子學習過程中,很多家長都不自覺地說過「花這麼多錢,為什麼不能好好學」「怎麼?又只得了90 分,這怎麼行呢?你要得100 分才可以」「你總是看著別人什麼你也想學什麼,真正讓你學的時候又不好好學」等諸如此類的話,這很可能會在孩子的心靈里埋下「我太差了,這都學不會」「做錯了媽媽會不會又怪我呢」;「做錯了該怎麼辦呢」等心理陰影。這無疑是在搗毀「基礎工程」,讓孩子在心理陰影中不健康地成長。幼兒時期只是一個開端,因此不需要孩子學習很多不適合其年齡階段的東西。讓孩子去體驗一些能夠獲得自信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第2章 照顧寶寶孩子自己穿衣服,如果搭配得好,細心的媽媽一定會藉機誇獎孩子:「今天你穿的衣服顏色搭配的真好。」即使搭配得不好,也不要指責孩子,只會問孩子為什麼要穿成那樣,如果孩子能說出他的理由,就讓孩子繼續穿著;即便媽媽沒有責怪,孩子也會明白其中的道理。「韓式幼兒教育」優於「西式幼兒教育」的諸多地方給大女兒喂母乳後我得過乳腺炎,吃了不少苦,所以二女兒出生後我就考慮給孩子餵奶粉。當時大夫問我會不會後悔,我說不會。因為我想:餵奶粉時只要好好抱著孩子精心呵護她,會跟喂母乳差不多。於是大夫給我採取了回奶措施。出院後,我剛抱著孩子餵奶粉時就後悔了,因為給孩子喂母乳時的那種感覺(打心底湧出的愛的感覺)與在手裡拿著奶瓶給孩子時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看來造物主的安排並非毫無道理。孩子在吸奶時最能感受到心靈的安定,並對媽媽產生信賴感。這時候孩子的安定感和信賴感會成為以後形成人格的基礎。埃里克森 (Erikson) 認為,孩子通過吸奶可以滿足吃的慾望;母親的乳房也不像奶瓶那樣是透明的,母親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吸了多少。後來我們採用西方育兒方法,按時給孩子餵奶,認為這樣做才科學。但研究結果表明:過分按時餵奶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做什麼都很被動,而且有很強的依賴性。每次怎麼哭都不給奶喝,寶寶就會喪失主動性和探究性。現在專家們說,最好是寶寶什麼時候想吃就什麼時候喂,因為會有飢餓感的是孩子而不是時鐘。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育兒方法在某些方面是優於西方的。不管是在市場上還是在公交車上我們都可以給孩子餵奶的媽媽。總的來說,對 3 周歲以內的幼兒,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方法比較好。而3周歲以上的幼兒教育方法就值得向西方借鑒。在駐韓美軍幼兒園裡當過多年幼兒教師的兩位專家曾在 1970 年的一次公開討論會上說:「美國孩子在小事情上比韓國孩子更愛鬧 更愛發牢騷。」他們說這些可能跟養育方法有關,並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個時期牛奶很貴,韓國的媽媽只能給寶寶喂母乳,所以孩子跟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那時的孩子就有了心理穩定感。我認為21世紀初開始提倡給寶寶喂母乳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寶寶在吸奶的同時,還能跟媽媽形成親密的關係,所以最起碼在寶寶6個月前由媽媽親自帶比較好。在我們的育兒方法中最不應該丟棄的就是父母跟孩子一起睡覺的習慣。當然,如果孩子大了還和父母一起睡的話,可能會對孩子的性教育產生不良的影響,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由大人陪著睡還是較為妥當。因為孩子就在身旁,不管他聽不聽,我們都可以跟寶寶說話,而且寶寶的每一個小動作我們都可以馬上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樣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才會更加密切。韓國人習慣在地板上鋪褥子睡覺,這樣方便大人看到孩子的臉,也可以眼睛對眼睛,這是非常好的。即便是睡床也應該把搖籃放在父母的卧室里,這樣就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迅速做出相應的反應。舊金山是我去美國留學時到的第一個大城市。在去西雅圖之前,我有機會訪問了當地的上流社會家庭。當時並不是對方邀請我,我是跟著在他們家裡做計時保姆的高中同學去的。這家主人雖然年輕,但因為繼承了遺產,所以生活比較富裕。他們有一個剛滿 1 歲的孩子,主人夫婦外出後我和同學帶著寶寶玩得非常開心。但一到晚上 7 點,同學就從冰箱里拿出奶瓶,抱著寶寶進了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布置得非常舒適,角落裡放著搖籃。只見同學把房間里的燈光調得很柔和,然後把孩子放進搖籃里讓他躺下,並把那個冰涼的奶瓶放到孩子身邊,說過晚安後就退了出來。在韓國,我們認為幼兒就該和大人一起吃,一起睡,大人不能離開半步。當時剛從這種文化圈裡出來兩天的我完全不能理解這種做法,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我問她:「寶寶會不會害怕?」同學說:「美國人一開始就不跟孩子一起睡。」我接著說:「既然寶寶的父母都出去了,我們就陪孩子多玩一會兒吧。」可我的同學說那是不可以的,因為寶寶的父母不願意打破這種習慣。也許那個寶寶已經熟悉了這種生活吧,他不哭不鬧地睡著了,也不知道喝沒喝那瓶涼牛奶。我們的寶寶半夜起來後可以隨便下地,但西方就不一樣,他們的孩子是在搖籃里睡覺的,無法自己下來,所以有的寶寶一進搖籃就啃著自己的手指頭,另一隻手還摸著自己的耳垂,有的寶寶則必須抓住小被子或抱著布娃娃才能入睡。這種怪習慣是寶寶在黑乎乎的房間里一個人孤獨睡覺時自然而然養成的。培養寶寶的獨立性也需要時機,要等到寶寶已經有所準備才能開始,強迫是不行的。即使是大人也想有個依賴,何況是寶寶呢?讓寶寶一個人忍受孤獨是不是太無情了?!韓國女畫家B女士曾經與法國丈夫和孩子在韓國居住過一段時間。她的法國丈夫說:「在韓國我們都在一個房間睡覺,而且在寬敞的房間里跟孩子一起玩耍做遊戲。孩子更喜歡這裡的生活。回國後我母親肯定會說我慣壞了孩子,但我覺得韓國的這種方式更好。」現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喜歡給寶寶喝牛奶而不是喂母乳;更喜歡讓寶寶在搖籃里睡,而不是在地板上鋪褥子;更喜歡讓寶寶坐嬰兒車,而不是背著孩子。但事實已經證明,傳統的育兒方法更利於維繫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雖然累一點,但和寶寶多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更容易增進彼此的感情交流。如何斷奶更有利於寶寶喂母乳當然好,但應該喂到什麼時候呢?因為喂母乳有很多好處,所以即便是寶寶在六七個月時使勁咬奶頭,媽媽也得忍著。寶寶這時候雖然還沒有出牙,但因為牙床癢會不自覺地咬奶頭。以前我們的媽媽會輕輕地拍一下寶寶或是捏一下寶寶的鼻子來應付。為了讓孩子有心理上的信賴感,給孩子喂母乳是最好的,但在六七個月開始出牙後,就要著手做斷奶的準備了。6 個月之前出牙的寶寶可以給他喝牛奶,一點一點地喂斷奶食品。從來沒餵過斷奶食品的寶寶只因為咬了奶頭就忽然斷奶的話,他的心靈會受到雙重傷害:一是吃不到好吃的母乳,二是親愛的媽媽忽然大聲吼他或打他。性格的形成有 8 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就是產生信賴感的階段,寶寶是以咬奶頭來解決牙床癢的問題,但這個問題還沒解決,連填飽肚子的母乳也被奪走了,這不是雙重痛苦嗎?突然吃不上奶或挨打的話,寶寶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除了這些心理因素之外,在營養學方面,斷奶食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假如寶寶不試著嘗一嘗別的食物,光吃母乳是不能均衡身體發育所需營養的,所以吃母乳的寶寶起碼要用奶瓶喝點煮好後放涼了的大麥茶、牛奶或果汁,一天一次即可。到了該吃斷奶食品時,給寶寶喝點米湯,吃一點點蛋黃或切碎的蔬菜,可以讓寶寶嘗試各種食品。為了讓寶寶長胖,在一開始就強迫他吃過多的斷奶食品是折磨寶寶的行為。剛開始給寶寶喂斷奶食品時,半茶匙分量最好,而且不要讓寶寶一次吃好幾種食品,開始時只吃兩三種,等寶寶慢慢喜歡上斷奶食品後再增加斷奶食品的分量和種類。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腦海里開始印刻對各種食物的記憶,這樣寶寶長大後就不會偏食了。市場上所賣的斷奶食品中,用5種以上的食品調製出來的最好不要給寶寶吃。寶寶滿周歲後,可以給他吃些不太辣或不太鹹的食品,如湯、米飯、切得細碎的烤肉等。有的媽媽總是催寶寶多吃點,特別是對獨生子女或第一個孩子。可以理解那些花費心思 辛辛苦苦給寶寶做斷奶食品的媽媽的心理,但媽媽也要明白寶寶的食量很小,強迫寶寶吃東西可能會讓寶寶產生厭食心理。應該考慮到寶寶的胃口,該放棄的時候就得放棄。寶寶出牙的時候因為牙床疼,一般都不愛吃東西,即便不愛吃斷奶食品,也不要強迫他。建議媽媽把小勺放到冰箱里等涼了再給寶寶用,或是把奶嘴放到冰箱里等涼了後再給寶寶咬,這些都是緩解牙床疼痛的好方法。而西方人則喜歡往膠皮玩具里加些水,放到冰箱里變涼了後再讓孩子咬著玩。總之,從心理學和營養學方面來講,斷奶應該循序漸進,到出牙時再讓寶寶用牛奶或其他食品代替母乳比較理想。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愛吃斷奶食品,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是必然的。有的寶寶吃得特別多 , 父母擔心他們會發胖,有的寶寶吃得太少,父母又擔心會影響寶寶的成長。怎樣對待不愛吃飯的孩子在傳統的東方國家裡,吃多半不是為了享受,而是因為我們有著沉痛的過去。但西方人不同,他們的晚餐大約需要 1 小時。吃晚飯時,全家人坐在一起邊聊天邊吃,即便是單身女性也要擺好餐桌,非常正式地吃飯。不像我們,一忙起來就直接把鍋端到餐桌上了。祖輩們總是說「吃飯時不許說話,這樣會沒福氣」或者說「趕緊吃掉」。這樣的吃飯方式強調的是速度和效率,而不是享受。「你不吃飯會變瘦的」 「不吃飯就沒有勁了」等說法則是直接把吃飯和健康聯繫在一起。可能是因為這種思考方式的原因吧,我們的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飯量,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媽媽更是憂心忡忡。媽媽會端著飯碗到處追著孩子喂飯,孩子吃飯簡直就是為了家長。有的媽媽說,這樣喂孩子吃飯就像一場戰爭。媽媽越想讓孩子吃飯孩子就越不吃,好像磁鐵的兩極相互排斥,如果是獨生子女,這種排斥力就更大。其實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不能光從孩子身上找,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的養育方法有問題。父母追著、趕著讓孩子吃飯,孩子和父母之間自然而然就展開了一場心理遊戲。媽媽端著飯碗追過來,孩子就躲開,直到孩子吃完一碗飯,這場遊戲才宣告結束。有時候父母這種過分的干涉會引起孩子強烈的不滿,並可能導致孩子厭食。吃飯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連吃飯都要受別人的控制,誰會高興呢?吃飯睡覺等生理需求是不能受外人控制的,那是我們自身調控的要求。堅持幾天都不吃飯的人是很少的。戰爭時期沒有菜,米飯就著鹽吃也會覺得很美味。請給孩子自己吃飯的機會以前幼兒教育雜誌《媽媽和寶寶》曾經刊登過著名演員嚴櫻蘭教育孩子的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關於不愛吃飯的孩子的典型事例:我精心為孩子做了各種食物都無濟於事,孩子越來越瘦,越來越虛弱。當時他除了喝飲料、吃零食外基本上不吃飯。每到吃飯時間我都要端著碗到處追著孩子喂。有幾次實在是沒有辦法,我把勺子扔到院子里就哭了起來。當時真是傷心透了。有一次,我在廣播里的幼兒教育節目中聽到「不要總是強迫孩子吃飯」。當時我覺得要是不強迫孩子吃飯的話,孩子可能會餓死,但我還是下決心聽從專家的建議。之後的兩天里,我痛苦地看著孩子,生怕他出事。到第三天,孩子終於主動要求吃飯,我就順其自然地給他盛了飯。從那時開始,孩子愛吃飯了,身體也越來越結實了。如上所述,在吃飯問題上最重要的是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嘗試,這是本能,但是請一定不要錯過孩子自己想吃飯的那一段時期。剛過周歲的寶寶喜歡用雙手扶著飯桌站起來,然後用手抓東西吃。這時候可以做小小的肉丸或把食物切成小塊放到孩子面前。一開始,寶寶只會用手抓,而且很多食物都會掉到地上,可以在寶寶坐著的地方鋪上報紙或塑料布,這樣吃完後也比較容易收拾,慢慢地他就能學會用勺子或叉子了。有的媽媽嫌寶寶自己吃飯太費事,收拾起來也麻煩,就直接給寶寶喂,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吃飯的主動性。不管是誰,一開始做事時都不會太熟練。沒有練習的機會怎麼能熟練地應用呢?給寶寶一個笨手笨腳的機會吧。 寶寶自己吃完後,媽媽不應該說:「怎麼搞的?掉的比吃的還多?」而應該說:「哎呀,寶寶太了不起了,都能自己吃飯了!」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認可,他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這樣父母就不會因為吃飯的事每次都要跟孩子進行一場戰爭了。對於不愛吃飯的孩子,媽媽要狠下心來,把飯菜擺好後先叫孩子來吃飯,如果孩子不過來,也不要理他。一開始孩子可能還以為媽媽會像過去那樣到處追著喂,即使不吃,也會給別的零食。但只要家裡人都不理睬孩子,孩子總有感到肚子餓的時候,到時他們自然會主動要求吃飯。這看上去雖然有些殘忍,但父母必須意志堅定。一般情況下,孩子肚子餓時就會主動想吃飯了。這點父母倒可以放心。尊重孩子的穿衣選擇在美國的時候,我覺得那裡的孩子穿得都比較好,不是說穿貴重的衣服,而是指衣服的上下顏色搭配看起來比較舒服。而且經常能聽到孩子說「這件衣服和那件衣服很搭配」「這件衣服的顏色跟那件衣服不搭配」之類的話。仔細觀察美國人的家庭生活後我才發現,他們買衣服一般都很注重衣服款式之間的搭配,還會考慮配套的裝飾品。即使是給小孩子買衣服,也會考慮到褲子和 T 恤衫、襪子的顏色是否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因為父母比較注重這些,孩子自然也就耳濡目染受到影響。但美國的父母從來不強迫孩子穿什麼或不穿什麼,而是買完衣服後讓孩子自己整理,並單獨給一個衣櫃,一般是分為放 T 恤衫的抽屜、放褲子的抽屜和放襪子的抽屜,然後每次讓孩子自己搭配衣服穿。孩子自己穿衣服的話,有時候搭配得不錯,有時候就不一定順眼。細心的媽媽應該說:「你今天衣服穿得不錯,搭配得很好看。」即使衣服搭配得不是很好,也不要斥責孩子或逼孩子換衣服,問一問那樣搭配的理由,如果孩子能很好地說出原因,那媽媽就接受它。其實,即使不批評孩子,他自己也明白怎麼搭配才好看,因為搭配得好的那一天媽媽已經表揚過了。我帶著孩子在美國居住過一段時間。那時大女兒 3 歲半,二女兒快滿周歲了。在我們居住的那個地方,主婦們經常會輪流去各家喝咖啡聊天。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把時間定在上午 10 點到 12 點,帶孩子去,讓孩子在一起玩,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小型聚會。那天,天氣忽然熱起來,我想給大女兒穿夏天的連衣裙,因為整個小區就我們一家是韓國人,我當然想給孩子穿利索點。但孩子想穿冬天的紅色褲子和衣服,還要戴白色的皮帽子,因為以前她這樣穿戴的時候被別人誇獎過。那天真的很熱,孩子一回來就馬上脫掉了衣服,換了薄衣服。從那以後,孩子就明白了天熱該穿薄衣服的道理。根據季節和天氣變化穿合適的衣服,搭配衣服的顏色和樣式等這些日常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通過每一天的生活慢慢去積累。直到孩子學會穿衣服為止,父母可能要經歷不少難處。有的孩子冬天要穿夏天的衣服;有的孩子還不願意穿衣服,只穿著內衣就嚷著要出門;還有的孩子下面穿毛褲,上面卻穿夏天的 T 恤衫……父母每次都罵孩子,還不如讓孩子自己得出有邏輯性的結論。我的大女兒夏天穿厚衣服、戴皮帽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讓孩子體驗固執己見的結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房間里很暖和,外面非常寒冷的時候,就不能由著孩子了,因為這樣孩子會感冒的。所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父母無限地忍耐和努力,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拉上拉鎖是比較容易的,但扣上鈕扣就不那麼容易啦。碰上父母急著帶孩子出門,而孩子偏偏要自己扣鈕扣時,父母很容易一下子火冒三丈。所以家裡如果有 3~4 歲孩子的話,出門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即使真的很著急也不能說「那我自己先走了」「不帶你走了」之類的話,而是應該耐心跟孩子商量:「現在我幫你扣上,回來以後你自己扣,可以嗎?」穿衣服時也可以先讓孩子學習穿的方法。比如,先把衣服展開放在地板上,讓孩子坐在領子那邊,先插進雙手,然後把衣服從頭頂上翻過來就可以了,或者乾脆讓孩子背身過去坐在展開好的衣服前面,直接把胳膊插進去就可以了。對待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要讓孩子被大人的意願牽著鼻子走,應該給孩子一個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孩子什麼都嘗試可能很費事,有時還特別累,需要花費特別多的精力,但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等孩子長大成人後,其成果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我在養育3個女兒和外孫的過程中體會到的。孩子自己穿的衣服顏色搭配得好,或者適合氣溫,千萬別忘了表揚一下;孩子自己系鞋帶或扣鈕扣時也要耐心等待一下。父母的這種做法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穿衣態度。讓孩子學會自理大小便有一次剛從美國回來,到親戚家做客。他們家有個 6 個月大的嬰兒,寶寶剛剛睡醒,孩子的媽媽就拿一個玻璃瓶讓寶寶小便。我覺得這樣做很不科學,但他們卻炫耀地說:「我家寶寶可乖了。」美國人非常重視寶寶大小便的自理。我的美國朋友布倫達 (Brenda) 因為孩子不能自理大小便與丈夫發生過爭執,她的丈夫鮑勃 (Bob) 說:「都怪你沒教育好孩子。」他總是強迫孩子坐在便桶上。結果,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孩子只是干坐在那裡。等稍微大些,孩子乾脆坐在那兒看書打發時間,大小便還是在尿布上解決。孩子性格的形成有8個階段,埃里克森認為其中的第二階段是以「大小便自理」為主。大小便能自理的孩子能形成自律性,而受到強迫或嘲笑的孩子可能會產生羞恥心,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研究「大小便自理訓練」的美國心理學家阿瑞真 (Aruizhen) 和福克斯(Fox) 認為,讓寶寶從小自理大小便是強求他們做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超出了寶寶的能力範圍。他們通過幾年來的實際訓練結果得出結論:從1歲左右開始,過早跟孩子為自理大小便而鬥爭只會給寶寶留下挫折感和心理矛盾。阿瑞真和福克斯認為,人的自律神經在出生 20 個月以後開始趨向成熟,所以這個時期開始訓練大小便自理比較好。當然,發育較早的孩子在出生 18 個月時也可以開始,而發育遲緩的孩子有可能到 2 歲才開始。除了身體條件外,父母還要留意寶寶理解大人意圖的能力。假如孩子能聽懂大人的話,並有大小便自理的意願,那麼即使只訓練短短的一天,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自理大小便。如果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他自理大小便的話,這個訓練人和孩子的關係可能會很僵,即使等孩子再長大些,他也無法教好孩子,因為孩子已經不再信任他了。所以,最好還是等孩子具備自理大小便的能力以後再訓練也不遲。而孩子怎麼也得在 3 周歲後才能完全自理大小便。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自己上衛生間了,雖然偶爾也可能犯錯,但父母不要急躁,一定要耐心等待。爸爸也要參與家庭教育母乳餵養很重要,因為寶寶在母親的懷抱里的確能獲得情緒的穩定,並且能產生安全感。嬰兒時期的寶寶會依戀媽媽,若滿足不了這種情感需求,寶寶就會母性失調。有種說法是,經歷過母性失調的孩子將來出現反社會性行為或問題行為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學者們一直都很重視「母性失調」。其實這是過分誇大女性作用的理論。根據鮑爾近年來的研究,母親不只在喂母乳這一點上能夠與孩子形成情緒上的關聯。母親在喂母乳的同時與寶寶進行交流,看見寶寶的表情就能明白寶寶想什麼,聽到寶寶咿呀學語的聲音也能明白寶寶想表達什麼,所以,只要是能與寶寶心靈相通的人,都會讓寶寶產生依戀感。在二戰時期的納粹集中營,曾有 6 名半歲大的孤兒被集中營里的大人輪流撫養。戰爭結束時這些孩子已經3歲了。雖然對大人沒有什麼依戀感,但孩子之間的感情非常好。按照母性失調的理論來看,他們在沒有母親的情況下,經歷了那麼多可怕的事情,早應該精神失常了。但戰爭結束後這些孩子並沒有精神錯亂。這意味著養育孩子的責任不僅僅是母親一人承擔,爸爸、奶奶、爺爺、親戚或者鄰居都應該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人們以母親最起碼要給寶寶喂 6 個月母乳為由,把養育孩子的責任全都推給母親。事實上,如果想讓寶寶成長為思想行為健全的人,還需要其他人的努力。假如寶寶在跟母親交流的同時,能與更多的人交流,他的思想將超越母親而延伸到更廣闊的世界。有個孩子在幼兒園裡畫畫時,在紙的正面大大地畫了自己和媽媽,而在背面卻畫了一個很小的人,他說那個就是爸爸。老師問他為什麼把爸爸畫在背面,孩子說:「爸爸好像是家裡的人,又好像不是家裡的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在家,可早上吃飯的時候又見不到他,所以我就把爸爸畫到背面了。」其實爺爺、爸爸、叔叔等男人也需要多陪一陪孩子,並學會與孩子交流。為了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需要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努力。過去,韓國的爸爸雖然從心底里喜歡孩子,卻決不在表面上表現出來,認為當爸爸就應該這樣。時過境遷,現在的年輕爸爸在外面抱著孩子走是很常見的事情,沒有人會大驚小怪。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分內的事,媽媽也理所當然地認為爸爸不應該太親近寶寶。但寶寶的個性是在每天的餵養、穿戴衣物 遊戲玩耍等瑣碎的事情(其實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形成的,而在這些方面爸爸的參與也是必要的。寶寶與爸爸在一起時能夠學會爸爸的價值觀並能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這能讓寶寶增長不少見識。而孩子「想成為和爸爸一樣的人」的想法,也會對他成人以後的擇業觀和成就感奠定基礎。韓國的社會規範不以家庭為中心,爸爸經常會加班到很晚,甚至連周末也要加班,所以大部分寶寶只是在媽媽的呵護下成長。很多孩子懂得怎樣與媽媽交流,卻不懂得如何跟爸爸玩耍。爸爸和寶寶呆在一起的時間越短,就越可能錯過養育孩子過程中所能得到的各種經驗和樂趣,造成父子關係的疏遠。現在不少媽媽也會出去工作,但我認為在寶寶上小學之前應首先考慮寶寶,錯過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很多事情將無法挽回,而且這個時期印刻到腦海里的經歷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不管怎麼忙與累,家長都應該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普遍認為「父親已喪失了權威性」的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認真考慮這些問題。父親平時不與孩子交流,疏遠孩子,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孩子,這隻會拉大父子、父女之間的距離。從孩子的嬰兒時期開始,觀察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父母從中感受到的喜悅是從其他任何事情中都無法得到的。人類成長的過程是非常神奇的,而嬰兒時期的巨大變化更是如此。現在的年輕人一般只生一兩個孩子,所以就更需要爸爸好好珍惜能照顧孩子的每個機會。而且養育寶寶不僅僅是女性的使命,更不需要一天到晚都看著寶寶。再忙也可以利用寶寶醒過來後那一點空閑時間陪寶寶玩耍或給寶寶講故事,哪怕只是說說話,也比什麼都不做要強百倍。其實,寶寶和父母的感情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做父母的能不能理解寶寶,而不是和寶寶待在一起的時間有多長。根據哈佛大學懷特博士的研究,在3周歲以前,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多於70分鐘的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會更聰明、更開朗。李元寧教授的開放式幼兒教育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從關注3個女兒 15個侄子侄女和3個外孫的成長過程中感受到養育孩子雖然不容易,但它確實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只有在大人的期望值高於孩子的能力時才會感到累。長久以來,我領會了兩件事情。其實第一,孩子也想好好學習。只是因為大人的期望值過高,孩子雖然努力了,但是能力跟不上,才沒有取得好成績;有時候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喜歡的是好成績而不是自己,孩子為了讓爸爸媽媽傷心而故意不去努力;也可能是學到的內容中有一部分不太明白,這些不太明白的東西積累起來,不懂的內容就多了,孩子就乾脆放棄學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懂得孩子的這種心理,並給予尊重。孩子學不會時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孩子,「那麼不愛學習,以後上小學了,老師就不喜歡你啦」「這麼不愛學習將來怎麼辦」之類的話是絕對不能說出口的。父母應該考慮到的是:怎樣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怎樣讓孩子能比較輕鬆地接近不擅長的領域。與孩子不斷交流,幫助他們探索世界。第二,絕對不能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比。世界很大,有太多孩子比自家孩子優秀。自家孩子還沒學會寫字,而鄰居家的孩子已經可以抄寫購物單了;自家孩子對錢沒有任何概念,還分辨不出10元和100元,有的孩子已經知道錢的價值了,就喜歡100元紙幣。其實孩子也明白,自己的能力不如哥哥或朋友。這個時候我們沒必要再往孩子的傷口上撒鹽。真心祝福比自家孩子強的孩子,讓孩子從中學會認可別人能力的價值觀。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凡事都必須與別人合作才行。我的孩子現在在某方面可能有些欠缺,但並不是說孩子長大後不會有所成就。在競爭中失敗的孩子更需要心靈的撫慰。第3章在關愛中成長——情商發育二戰後,歐洲的一家醫院接收了一批戰爭孤兒。雖然給孩子提供的營養沒有問題,但孩子卻越來越瘦,並且接二連三地死去。原因是孩子太多而照顧他們的人手不夠,無法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愛撫。可見,心靈的撫慰比身體上的需求更重要,即使身體對物質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如果缺乏心靈的撫慰,身體還是會衰竭的。所以在子女還小的時候,請你一定不要忘記緊緊地擁抱他,多跟他交流。請多撫摸你的孩子吧我的一個朋友有 4 個女兒。有一次她向我訴苦說:「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每天晚上我都累得要命。老大,想枕著我的右胳膊睡覺;老三要枕著我的左胳膊睡覺;老四則爬到我的肚子上睡覺;老二呢爭不過別人,只好在我兩腿間縮著身子睡覺。你說我該怎麼辦?」有孩子的人往往都會為這種事情而感到不知所措。到底要不要抱孩子呢?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哭了,不去抱他行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哈洛(Harlow) 拿小猴子做了如下實驗:他給剛出生的小猴子找了兩個模擬媽媽。一個是用鐵絲製成的「鐵絲媽媽」,上面綁了奶瓶;另一個是把布片綁在鐵絲模型上製成柔軟的「布片媽媽」,但是上面沒有綁奶瓶。哈洛假定,小猴子如果願意和帶奶瓶的「鐵絲媽媽」待在一起,就意味著填飽肚子的慾望更重要,而跟「布片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長,則意味著通過皮膚接觸得到愛更重要。結果小猴子大部分時間都跟「布片媽媽」待在一起,只有在餓得不行的情況下才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遠比物質需求重要得多。咯吱一下、使勁擁抱一下、親吻一下,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孩子能從中感覺到父母的愛,而且孩子越小就越需要肌膚的親密接觸。上幼兒園的孩子有挫折感或心理矛盾時會無緣無故地耍賴,或往媽媽懷裡鑽。這包含有「媽媽,我還是小寶寶呢」的意思,並希望通過與媽媽身體上的接觸得到安全感,甚至連剛出生的嬰兒也能感覺出大人是否愛自己,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新生兒被大人愛撫會露出舒服的表情,還會沖你笑一笑,但如果你態度粗暴,寶寶就會一臉的不高興,甚至哇哇大哭呢。二戰後,歐洲的一家醫院接收了一批戰爭孤兒。雖然孩子提供的營養沒有問題,但他們卻越來越瘦,並且接二連三地死去。原因是孩子太多而照顧他們的人手不夠,無法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愛撫。他們因得不到身體的愛撫而死去。學者給這個病起名為「衰竭」(Marasmus)。Marasmus 的意思是「衰弱」「消耗」,其中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身體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靈上的撫慰。心靈的撫慰比身體上的需求更重要,即使身體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如果缺乏心靈的撫慰,身體還是會衰竭的。所以在子女還小的時候,請你一定不要忘記緊緊地擁抱他,多跟他交流。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嬰兒時期是指3周歲前,幼兒時期是指 3~8周歲),父母應該在他們的心靈里填滿愛。只有得到充分的愛,孩子的情緒才會穩定,併產生信賴感,這是人格形成的基礎。那些情緒不穩定、沒有信賴感的孩子一方面想尋找心靈的慰藉,另一方面又無法信任和關愛別人。無法關愛別人其實等於無法愛自己,愛是要發自內心的。當然,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來自父母的愛,還需要更多人的愛才能填滿心靈。只是孩子一般先通過爸爸媽媽來學會愛的本領,從而更容易學會愛別人,信賴別人。這裡所說的愛不是指過分的保護和溺愛,而是指真誠的愛,理智的愛,珍視孩子心靈的愛。紀伯倫(Gibran)在《先知》里有一首「論孩子」的詩,倡導無私的愛: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隨你們而去,他們雖然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孩子是神賦予的生命,你只是受他的委託來照顧孩子。這樣的想法才不會讓你陷入執著的深淵,這樣你對孩子的愛將是純粹的、無私的愛。5 周歲的京勛在自理小便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在自理大便問題上卻有困擾,想大便就會躲到沒人的地方,也不脫褲子,使勁地憋著,結果就拉在內褲上,有時候一天要換好幾條內褲。孩子的媽媽發牢騷說:「洗倒是可以洗,但這味實在是讓人受不了。」我認為這個孩子肯定是在某次大便時受到過非常嚴厲的責罵,並深深印在腦海里,結果造成這樣的心理障礙。如果孩子感到大便是丟人的,就可能會出現上述的極端情況。有夜尿症的孩子或者大便有問題的孩子很有可能小時候(2周歲以前)曾被大人強迫學習自理大小便,或是父母曾讓孩子感到大小便是羞於見人的。4 周歲以後,大部分的孩子在睡眠當中也會產生尿意。一般來說,上小學以後還尿床主要是心理上的問題,當然有時候也是身體上的原因。這些問題是不能用打罵來解決的,否則問題只會更加嚴重。應該讓孩子減輕心理負擔,如恐懼感、自卑感和得不到關愛的感覺等,讓孩子的情緒保持穩定。有的時候孩子尿床是習慣性的,是因為神經變得麻木的結果。簡單的方法是晚上讓孩子少喝點水,夜裡再叫醒孩子尿尿,也可以使用那種尿液一滴落馬上就發出警報聲的褥子。其實最好的方法是不要過早地強迫孩子自理大小便。當孩子自己表示「要尿尿」時,大人可以很自然地帶他去,或者告訴孩子「你知道要尿尿了,真棒」,這樣可以讓孩子更自信。飢餓的人吃什麼都會覺得美味。同樣,父母也應該幫孩子找出他們不想吃飯的原因。端著飯碗到處追著孩子喂,歸根結底是媽媽的想法,不是孩子的食慾。總是長時間地追著孩子喂飯,孩子胃裡的食物也許還沒消化,他能有胃口嗎?父母會想,既然孩子不愛吃飯,那總得吃點別的東西吧!於是就給孩子買冰激凌、餅乾、飲料這樣的零食。即使是大人在飯前吃這些東西也會沒有胃口吃飯,何況是孩子呢?孩子常吃零食就更沒有食慾了。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有時候孩子會問:「媽媽,你是喜歡我還是喜歡弟弟?」有的媽媽會說「兩個都喜歡」,而有的媽媽會強調說:「你把自己的手指頭挨個咬咬看,哪一個不疼?」手指頭有長有短,但咬哪一個都會疼,可孩子會理解嗎?下面是我的大女兒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的作文。媽媽和爸爸的責任是愛孩子和照顧孩子,但我認為他們更愛弟弟妹妹。長大以後這種想法還在繼續,我越來越不喜歡爸爸媽媽了。我希望爸爸媽媽給每個孩子同樣的愛。愛是孩子的精神食糧。這種愛是非常美妙的,如果被愛的人感覺不到,那麼,這種愛與被愛的關係就無法成立。即使父母說「我愛你」「世上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只要有一個孩子沒有感受到自己被愛,那就說明父母沒有公平地愛每一個孩子。大人應該學會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愛孩子。對情人表達愛的方式和對妹妹表達愛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同樣,對待每個孩子,表達愛的方式也應該不一樣。孩子與父母住在一起,與兄弟姐妹朝夕相處,就是說孩子所處的環境是一樣的,但每個家庭成員的內心世界卻大不一樣。老大把父母用手摩挲自己的頭髮看成是愛的表達,而老二卻會說:「買褲子和襪子的時候也給我買,行嗎?我不想老穿姐姐剩下的。」看來老二是把物質給予的公平性作為被愛的標準了。以遊戲治療而出名的美國人阿斯林 (Aslin) 博士認為,接受孩子「本來的自我」就是愛。因為每個孩子表現出來的慾望不一樣,身體和長相也不一樣,能力更不一樣,父母不能以自己認為好的某種框架來規範孩子或拿他們作比較,而應該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有的孩子數學能力很強,有的孩子有美術天賦,又有的孩子有著出色的音樂才能。你不要去規範管理這些能力和心理結構都不一樣的孩子,只有接受孩子本來的自我,孩子才會感覺到被愛和被理解。跟爸爸媽媽結婚一位有好幾個女兒的朋友曾向我諮詢:「我家大女兒有些早熟,前天她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我要跟爸爸結婚。』你說,她這樣會不會有問題?」這時,我想起我大女兒5歲時,有一次天還沒亮她就跑到我的床邊說:「媽媽你到我的床上去睡吧,我有話要跟爸爸說。」我在大女兒的床上躺了一會兒,很想知道她到底跟她爸爸說了什麼,於是就悄悄地去看,沒想到大女兒抱著她爸爸的脖子睡著了。而二女兒在 4 周歲的時候曾跟我說過:「我以後要和像爸爸那樣親切的人結婚。」三女兒則在 5 歲的時候畫過婚禮的場面,當時我問她這是誰的婚禮,孩子回答說:「我的」。我又問:「那你跟誰結婚啊?」孩子毫不猶豫地回答:「跟爸爸結婚。」這時候,在旁邊聽我們說話的孩子爸爸說:「我的老婆可是你媽媽。」孩子想了一會兒回答說:「那我們三個人一起過吧。」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聽到上幼兒園或者上小學一年級的男孩子說要跟媽媽結婚之類的話。俊的父母是高中老師。俊5歲時他們一家人曾在一間出租屋裡住過一段時間。一天夜裡,俊忽然從被窩裡爬起來說:「媽媽太壞了,只喜歡爸爸,不喜歡我。」媽媽因為抽不開身來,只好說:「真麻煩,快睡吧。」可俊賭氣地說:「我不睡。」媽媽只好伸出食指說:「握住它睡覺吧。」俊還是不理媽媽,一個人跑到一邊睡去了。第二天晚上爸爸下班晚,媽媽因為昨天的事情覺得挺對不起孩子,就說:「俊啊,你能不能陪媽媽一起睡呀?」這時,俊非常堅決地回擊媽媽:「不行,你自己去睡。」媽媽說:「哎呀,媽媽好害怕呀,你陪媽媽睡行嗎?」俊馬上伸出食指說:「握住它睡覺。」根據弗洛伊德 (Freud) 的理論,孩子在4周歲左右會對異性父母特別地關心。兒子想接近媽媽並想得到媽媽的愛,同樣女兒也更喜歡爸爸。他們甚至會嫉妒爸爸媽媽一起外出,爸爸媽媽關係好時有的孩子還會發脾氣。雖然孩子之間有個體的差別,但大部分孩子在 4 ~ 7 周歲時都會有這種感情,這是很正常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訂婚、結婚和生育等話題也很感興趣。有的孩子會說「我以後結婚了只要兩個孩子」之類的話,而有的孩子還會說:「我可不想生孩子,聽說生孩子的時候很疼。」孩子對性和異性父母表現出關心時,父母並不用太擔心,更不要責罵孩子。如果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太早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反而會感受到微妙的氣氛,甚至可能產生負罪感。本來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卻被弄得複雜了。我的大女兒5 歲時,有一次問我什麼叫訂婚。我說:「訂婚是結婚前的一種約定。」女兒說:「媽媽,我想跟俊煥訂婚。」 我說:「我很高興你要訂婚,不過在我們國家必須等到 18 歲後才可以訂婚。」女兒問:「18 歲是什麼時候啊?」我說:「你還得睡5 000多天。」女兒說:「啊?要那麼長時間呀!」這麼認真地詢問有關訂婚問題的大女兒成人後當然沒那麼早訂婚。後來我問過孩子:「你認識俊煥嗎?」結果孩子反問我:「俊煥是誰呀?」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情感,並與孩子好好交流,就能不知不覺地度過這一時期。過了這段時間孩子基本上就只與同性小夥伴一起玩了。以研究猴子而出名的哈洛博士認為,4~6周歲的孩子如果沒有很好地度過對異性父母產生愛戀的時期,長大以後在結交異性的問題上可能會遇到麻煩。對異性父母的愛戀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這段時期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挫敗感。孩子在剛出生後受到媽媽的愛,稍微大些再愛上媽媽,在兒子與媽媽、女兒與爸爸親近的過程中不應該產生內疚感和任何不愉快的情緒。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靈開始被注入愛和恨的情緒,如果積累的愛比較多,孩子就會自愛,並學會愛別人;而如果小時候心靈里埋了恨的種子,那麼他們長大後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不滿和憎恨別人的情感。作為父母,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的心裡充滿愛。這世上再沒有比愛自己的同時也愛身邊的人更美好的事情了。這種胸懷是世界和平的根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有的人親切、易相處;而有的人高貴不可侵犯。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生強調,自愛並能懂得愛別人的品格是從小通過父母學到的。成立「夏山學校」( Summerhill)的尼爾說:「假如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愛心,那麼這個世界就不會有戰爭了。」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為了不再讓孩子感到恐懼,在孩子周圍創造出像動畫王國那樣溫馨平和的氛圍該有多好啊!但即使你費盡心思不讓孩子看到可怕的東西,不讓孩子聽可怕的故事,孩子也會感到恐懼。因為電視里播出的事故新聞和鬼故事都是沒有經過任何過濾直接傳送到孩子耳朵里,而且孩子之間也會互相傳播一些可怕的故事。孩子的恐懼感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媽媽不在身邊時會哭泣、被放到高處時身體會不自覺地蜷縮起來、與陌生人打招呼時會往媽媽懷裡鑽,這些都是恐懼的表現。逛商場時孩子會悄悄拉上媽媽的手,這往往也是恐懼的表現。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一看到狗就會躲得遠遠的,更不敢去摸它了;夜裡害怕一個人上廁所,必須要有人陪著才行;有時候還擔心小偷進來,或害怕有鬼;有時候會做噩夢,說胡話;有的孩子還會因害怕死亡而不敢入睡……孩子所感受到的恐懼,一方面是來自生理本能,更多的是出生後從周圍環境中感受到的。西方的孩子從小就不怕狗,而且喜歡與狗一起玩耍。而東方的孩子大部分害怕狗,因為孩子從小就看到別人怕狗的樣子。我的三女兒快 2 周歲時,有一次,貓咬傷了一隻飛進園子里的鳥。家裡的保姆是個善良的農村人,她想把鳥救活,就把鳥放到了廚房裡。當時我正在很投入地看一本書,孩子突然把那隻鳥拿來讓我看,把我嚇了一大跳,我尖叫了一聲。這下孩子也嚇壞了,她把鳥扔到一邊開始大聲哭起來。我覺得很內疚,同時也擔心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就對她說:「俞真,剛才真對不起,媽媽沒看清楚是什麼東西,原來只是一隻小鳥啊?」我摸了摸鳥的羽毛,但孩子再也不願意摸了。打那以後,俞真特別害怕動物,有時候看到蜘蛛也會大聲尖叫,並趕緊躲起來,就連看到螞蟻也要避開。為了讓孩子對動物產生興趣,我開始表現出對動物的好奇心。有時候我會認真地研究一會兒蜘蛛或蹲下來觀察螞蟻排隊走路的樣子。夏天,我還特意抓來幾隻青蛙(以前我從來都沒有抓過青蛙),放到大大的水盆里,和孩子一起觀察它們游泳的樣子。為了重新恢復孩子受到挫折的好奇心,消除對動物的恐懼,我確實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為消除那一瞬間給孩子帶來的對動物的恐懼感,我差不多花了1年的時間。孩子還會對死亡感到恐懼。有時候,親人的去世會成為孩子害怕死亡的起因。孩子喜愛的小動物死了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打擊。有個叫洪基的孩子躺在自己房間的床上,眼睛死死地盯著天花板,流著冷汗,不敢睡覺。「我害怕一閉上眼睛就會死掉。」一個才 6 周歲的孩子會有這種恐懼簡直不可思議。如果他的母親不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為理由,讓他單獨睡一個房間,如果母親能用溫暖的懷抱來安撫孩子,相信他會非常輕鬆地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人人都會死,但不是現在,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並告訴他,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那麼,孩子的恐懼感就不會那麼強烈了。我的女兒女婿都上班,經常由我來陪伴外孫們。有一天我因為身體不適住院了。孩子好久都沒見到我,他們開始感到死亡的恐懼。從這件事情上我認識到,不應該過分地勸孩子忘掉死亡,應該讓孩子接受死亡。要消除孩子的各種恐懼,或一開始就讓孩子較少感到恐懼,就應該讓孩子勇敢地面對恐懼。孩子跟成人一樣,當他們面對現實時反而更容易理解它。讓害怕貓狗的孩子養一隻小狗或小貓就能消除他們對動物的恐懼。想讓孩子面對現實,父母首先要堅強起來,敢於面對恐懼。例如,家裡有人過世了,這時孩子就會從父母堅強的表現中學到一些東西,在日後他們碰到相似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就像我們無法完全消滅周圍的細菌一樣,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懼,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戰勝恐懼的力量。未完連載
推薦閱讀:
※【南山寺2015年6月30日上午開示】了知因果是最大的智慧
※為什麼很多聰明人能通過眼神一眼就能看出來?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卻從眼神看不出來?
※微語錄------忘記是一種風度,捨得是一種智慧
※痛苦的智慧
※要懂得抱愚守拙,這是一種深藏不露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