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與青年品德修養(一)

一、國學定義及內涵

所謂國學,廣義上說,指中國歷史上一切傳統經典文獻;狹義上說,乃指先秦之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以學科分,國學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倫理學等;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釋家-佛家)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儒學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史」是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史、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子」是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集」是收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

先秦前的文學經典,主要是指我們經常提及的《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清朝李毓(玉)秀)、《幼學瓊林》(明代程允升)、《三字經》(南宋王應麟)、《百家姓》(作者不詳,據說為南宋時杭州一書生所作)和《千字文》(梁朝周興嗣)(後三者被通俗地稱為「三百千」)、《增廣賢文》等古代小學啟蒙讀物以及《四書五經》等大學讀物。

所謂「四書五經」乃指《大學》(作者不詳,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也」)、《中庸》(孔子孫子子思作)、《論語》(孔子弟子記載孔子的言論)、《孟子》(關於《孟子》一書的作者,歷來有三種不同的看法:(1)孟子本人自己著述;(2)孟子死後他的門徒萬章、公孫丑共同記述;(3)孟子與萬章、公孫丑師徒一起記述,而主要作者是孟子本人)、《詩經》(古代樂官收集)、《尚書》(相傳為孔子所著,但經後人增刪)、《禮記》(西漢戴德、戴盛編定)、《周易》(作者不詳,傳說為周公旦;著名的典故「周公夢蝶」)、《春秋》(作者孔子,但也有人認為是春秋史官所作,孔子編訂)等等。

[插入:談到《論語》,我們不得不提到「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光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由此可見國學經典的重要性。]

談到國學經典,我們不能不提代表古代哲學經典的《老子》(又名《道德經》(作者楚國李耳,又名老聃)以及莊子、韓非子、屈原、理學大師朱熹、孔孟後最大的儒家董仲舒等著作和言論。最具有代表性的為春秋戰國時的議論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考慮到我知識面太窄,涉獵有限,故我們這次儘可能地將內容局限於先秦部分。

談起國學,自然要談到學校。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yǎng)」,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學校又被分成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了商朝,又稱這四種學校為「學」、「右學」、「左學」、「序」。所以我們在古典書籍中經常看到將學校稱作「癢序」,如: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一種介於鴨和鵝之間的家禽)狗彘(zhì)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謹慎、認真)癢序之教,申(說明)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里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到漢代,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到明朝和清朝,「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講完學校,咱們再簡單說說古時學子上學年齡及所學課程。古代弟子在6歲接收啟蒙教育,8-15歲為小學教育,16歲以後為大學教育,大學教育為九年。古時沒有中學。啟蒙教育,它的教學宗旨、目標,就是培養孩子的正知正見,所謂的「童蒙養正」,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洒掃涓(除去)潔、讀書寫字以及其他雜細,同時闡述修身、治心、事親、接物、窮理盡性之要。

啟蒙教育的主要讀本為《三字經》、《幼學瓊林》、《千家詩》、《百家姓》、《弟子規》等。中國的傳統把做人的大原則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符合基本的道德規範和準則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出自《紀念白求恩》。方法主要是誦讀,不求全部理解,為學校打基礎。

小學教育讀本主要是《四書五經》。此階段,老師要求學生背誦各篇文章,能理解多少就算多少。念得差不多了,老師就帶著學生「遊學」。古時的教育方法「高,實在是高」。因為小學階段不僅學了六藝,而且學到了歷史、地理等,需要學生遊歷各地,溫習和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這段時間或長或短,長的能達到7-8年。「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中國傳承至今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說明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一個人的視野往往決定了其未來的成就。遠有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學識,培養品質,開闊眼界;司馬遷二十歲壯遊,遊歷天下。近更有毛澤東和蕭子升遊學行乞,漫遊州縣。所以說古時遊學是一種在畢業前或畢業時,為開闊視野,了解各地文化,體驗生活的遊歷活動。遊學不同於一般的旅遊,更不是流浪。它具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不同於探險。遊學不局限於接觸自然,更是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擴大自己的閱歷。

大家千萬別小看這段經歷,那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呀!可惜你我和我們的孩子,乃至我們的孫子,可能都沒有這個機會了。多可惜呀!重理論、輕實踐,這乃是中國當前教育的敗筆之一呀!

遊學完之後,學子要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了。大學教育又稱太學教育,也稱為國子監。全國也就一兩所,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上得了的。到了國子監,則進一步學習《四書五經》、《性理》(劉介廉,明末清初)、《通鑒》(司馬光)等書為必修,其他八經[《金剛經》、《圓覺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楞嚴經》、《楞伽經》、《四念住經》、《大念住經》、二十一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修成後為二十二史)及其他著作可由學生自選。此外還要求每日臨摹晉(王羲之)、唐名帖(柳公權,歐陽詢)數百字,詔、誥、表、策、判等文體亦在課程之內。在較前的朝代太學是一個純學校;到了後來,國子監成為一個政府管理機構了。

古代畢竟能上國子監的人還是少數,所以古人一般上完小學就直接參加工作了,也就是說念完《四書五經》基本上就是「滿腹經綸」了。

二、儒家學說發展的歷史階段及重大事件

中國的儒學如果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儒家學說從內容、形式到社會功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與發展。不了解儒家學說的歷史演變,是很難做到客觀地評價儒家學說的社會歷史意義和展望其未來發展的。

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宏觀考察,我認為中國儒學有四個比較明顯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

2、第二階段,是以董仲舒(孔孟後的第一大儒家)、《白虎通義》(西漢班固等人編寫,被譽為中國中世紀神學、倫理學之法典)為代表的兩漢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學;

3、第三階段,是以程(程顥、程頤)、朱(朱熹)、陸(陸守仁,清代)、王陽明(明代)等等為代表的宋、明、清時期的性理之學的儒學;

宋明理學

程朱理學

程顥(北宋)

程頤(北宋)

朱熹(南宋)

陸王心學

陸九淵(南宋)

王守仁(明)

4、中國儒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是從康有為開始的,與西方近代民主、科學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現代新儒學。

儒學的發展道路坎坷不平,典型事件有:

1、儒家學說的起源沒有定論,一般認為起源於商朝後期,興盛於周朝(周朝禮樂),鼎盛於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時代(孔子、孟子和荀子對初始儒學的建立做出了傑出貢獻,史稱儒學三聖人);

2、秦時,一些儒生和游士利用儒家學說評說時事,抨擊朝廷,引起秦皇朝的不滿。秦始皇採納了宰相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儒家學說受到空前打擊;

3、西漢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方面把儒家學說推到了頂峰,同時使得儒家學說變得十分狹隘;

4、隋唐時期,中國官場取士以科舉考試為主。儒家學說是唐、宋、元、明、清,歷代科舉考試的內容,《十三經》正式確定;

5、明清時期是儒學發展的頂峰時期,孔子受到的尊崇也是空前的,但任何一種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盛極而衰,走向反面。清朝時期,儒學出現了全面的衰頹;

6、明末清初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的民主主義啟蒙思想開始了儒家思想的衰頹與沉淪;

7、洶湧澎湃的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傳統文化和儒家學說遭到空前的破壞;

8、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實行破四舊,發動批林批孔,把儒家的倫理道德拋棄殆盡,只繼承了「天理」中的君為臣綱。中國儒家傳統的人倫思想已經拋棄得一乾二淨;

9、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也開始了思想解放和文化交流。海外儒學對大陸儒學起到了激活和換血功能。生活在大陸上的人們對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嚴重阻礙生產力的觀點開始反思,因為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的南韓、新加坡甚至台灣的經濟飛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而且這些國家(例如韓國、新加坡)重視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觀念,國民整體素質較高,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三、為什麼全球再次重視中華國學經典?

胡錦濤主席在十七大報告中要求全體國民「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章太炎先生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章太炎將國學與國家興亡聯繫在一起,將學習國學的意義提高到了一個至巔的高度。

當前人類很不太平:戰爭、洪災、旱災、疾病、地震、食品安全等等。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狀況?一句話,沒有處理好「三才」關係。什麼是三才?即天地人的關係(插入對「天」的破解),也就是面臨三大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自身的問題。國學中對解決這三大問題都有不少可資借鑒的內容。對此連一些西方人也不否認。1988年,參加巴黎聚會的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形成共識認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當然,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儘管國學中蘊含著先民的豐富智慧,但它要在現代社會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還必須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型;國學潛在的多重價值要真正被當代人類充分合理地開發利用,還必須經過創造性的轉化,依託現代社會的載體,融入現代生活的洪流。這樣,國學才能在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文化具有從根本上消除人類危機的基本素質,因為所有危機都是人心危機和人性危機的外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八種素質正好可以解決人心和人性的危機,分別是: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勤儉知足的生活觀念,貴和執中的處事思想,貴義賤利的價值取向,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標,以仁義為核心的道德追求,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禮樂教化的文明制度:

1、「天人合一」的哲學理論,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建立,消除生態危機;

2、「勤儉」、「知足」的生活觀念,有利於控制人類物慾的膨脹,消除能源危機;

3、「貴和執中」的處世思想,有利於世界各民族和睦共處,消除戰爭危機;

4、「貴義賤利」的價值取向,有利於遏制人性向唯利之途滑行,消除技術危機;

5、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標,有利於挽救世道人心,消除人性危機;

6、以「仁義」為核心的道德追求,有利於人間溫情的培養,消除掠奪與衝突。

7、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有利於消除腐敗,建立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

8、禮樂教化的文明制度維護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和諧社會的建立。

四、學習國學對青年的意義

1、傳承美德

傳統經典中承載的 「仁義忠恕孝悌禮信」的道德倫理觀,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對於年輕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至今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通過學習,對這些傳統美德根植於年輕人的心靈,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學經典讓傳統文化走進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走進他們的家庭,規範著他們日常行為,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指南針」。

2、健全人格

如今,外來文化、網路文化等所謂「流行文化」對青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出現嚴重「營養不良」,還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浮躁、自私、好逸惡勞等不良心態。讓他們在本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成長,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3、陶冶情操

優秀的古典經文意存高遠,可以培養青年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其中不僅有文學,還蘊涵著美學、哲學。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實青年,就是給了青年們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經典著作是我們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為了使青年汲取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營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弘揚國學。

4、鑄造精神

傳統的課堂教育側重於知識與意識形態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對青年的人文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讓青年徜徉於國學經典之中,感受著祖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在青年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接觸獨具智慧和價值的經典,會逐漸培養其人文精神。

5、提升智力

《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古文觀止》、《唐詩宋詞》、《孫子兵法》……這些經典著作高度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包含了中華民族生存的大智慧,讓青年從這些經典中汲取營養,用經典智慧的鑰匙開啟現代各學科知識的寶庫。

6、可以使個人得到財富、愛情甜蜜、家庭幸福、事業發達、身體健康。

7、有利於後代的培養和成長。

五、弘揚國學應注意的幾點

在「國學熱」中,如何堅持「吸取精華,剔除糟粕」,避免負面效應,應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1、防止復古主義的干擾。我們今天弘揚國學不是為了復古,而是為了開新,因此要批判性地學習,避免束縛獨立人格的培養形成,避免將基礎教育引入歧途;

2、抵制文化相對主義的誘惑。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沒有進步與落後的區別,只有個性上的差異,因此避免產生盲目的「唯我獨尊」和狹隘的「自戀」現象;

3、要動態學習,以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資源;(三年守孝、晨省昏定等)

4、要批判性學習。如「民可使由之,不可是知之」;「唯女人和小人難養也」;「勿友不如己者」。華東師範大學錢文忠教授曾經說過:如果按國學經典標準培養孩子,到社會上90%要吃虧。

六、國學經典對君子乃至青年人道德修養的要求

國學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它們從各個方面(如道德修養、學習、處事、交友、生活等)對國人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好學善問、溫厚寬容、崇德向善、慎言敏行、仁民愛物、見利思義、勇於改過、安貧樂道、嚴以律己等。所有這些都是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準則,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天下」之道理。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石,是國家強盛之中堅力量,是國家之未來。正如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所說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同時,青少年血氣方剛,容易衝動,因此也是一個「危險」的階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

當前青少年教育存在的問題:重知識,輕道德(只專不紅);道德倫喪,世風日下;貪圖享受,無法承受挫折導致自殺(中國每年自殺200多萬,其中70%為青少年)等。

因此,在物慾橫飛的今天,如何加強青少年的品德修養成為當務之急。那麼國學經典是從哪些方面對君子(含青少年)的品德修養進行要求的呢?

(一)培養品德,重視修養

所謂「道」,乃是做人的規律;所謂「德」,就是按照做人的歸路行事。《道德經》中說:「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錢、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沒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錢、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長時間。「厚德載物」已成為清華大寫的校訓。古人十分重要子女的道德修養的培養,從啟蒙階段就開始養成孩子的行為舉止、接人待物、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古人崇尚「先做人、後學藝」的道理,因此,古人的啟蒙讀書如《三字經》和《弟子規》均是告訴孩子們如何做人。《弟子規》的開篇就引用了《論語·學而》中的一句話,即: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總綱。《弟子規》的全文就是圍繞這句話分八個章節闡述的。

古人認為道德修養高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學習,一個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古人讀書時為了做官,「學而優則仕」)。所以,古時有「孟母三遷(墓地-集市屠宰場-學校)」。《三字經》開篇就說:「人之處,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古人是十分重視官員的素質的。進一步說,古人學習是為了別人,今天學習是為了自己。這值得當今人們深思!

道德包含很多方面,我在此段不分開敘述,且留作後面詳解。在此,我把道德作為一個總體來闡述。請看下列經典句子,看看古人是如何闡述道德的重要性的: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講一講孔子為什麼說這句話?春秋末期,禮崩樂壞)。

【譯文】子說:「古代學者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現代學者的目的卻在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禮記?大學》

【譯文】道德是根本,財富只是枝節。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太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眾星拱月;眾星捧月;眾星攢(cuan)月] 《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你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在一定的位置上,許多星辰都來拱衛著你。」

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尚書?泰誓下》

【譯文】樹立有道德的榜樣,要使德得以發展;除去罪惡的人和事,要從根本上做起。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培養目標在於道,根據在於德,處理人際關係依靠仁,還要遊憩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

仁者無敵(仁慈的人是沒有對立面的) 《孟子》

「德」和「智」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德可以促進君子的學問;反之,學問也可以促進君子德的養成,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就是這個道理。

「方今中國所短者,不在智謀而在貞信,不在權術而在公廉……則惟有道德者可以獲勝」。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當今中國所短缺的,不在於人們缺少智慧謀略,而在於不講求節操、信義;不在於缺少手段、本領,而在於缺少為公、廉潔的品德……(而這一切缺少的部分)只有提高道德素質才能夠做到。

中國公民目前的道德水準十分令人擔憂,以至於再次出現了春秋末期的「禮崩樂壞」的狀況,出現了「范跑跑」、「我爸是李綱」之類的人物。這值得大家深思。此種事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 樂於孝悌,學會感恩

「孝」,乃是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悌」是同輩中少者對長者的尊敬。首先,我們先拆兩個字,一是「孝」,二是「教」。「孝」的篆體,上面是個彎腰弓背白髮飄飄拄著拐杖的老人,下面是個年幼的小孩,向上伸出托著老人。「教」,左邊是「孝」,右邊是「文」。中國傳統的講法叫「教育,孝之文也」。以孝為根本,通過孝的教育,培養孩子對血緣的尊重,培養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可見,孝在古人的道德培養中居於首要地位,為此,古代出現了兩本著名的有關道德的小冊子,即《孝經》和《二十四孝》。

《孝經》據說是孔子所作,但南宋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清代紀昀(yún)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此外,元代郭居敬根據古代傑出24個大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以供後人敬仰。現舉兩例,一是「卧冰求鯉」,一是「扇枕溫衾」(或「黃香溫席」),分別如下:

卧冰求鯉:晉,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zèn)中傷)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zhì,烤肉),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

扇枕溫衾(qīn,被褥)(黃香溫席):後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簟(diàn,竹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孝悌」之道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它根源於人類純真的親親之情,生長於中國特有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家族社會之中。「孝悌」是為人之本,是「仁」學的基礎。

故事:母鱔魚之死;汶川地震(母親弓身保護孩子)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行善和行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韓詩外傳》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譯文】有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最基礎的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有子乃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之一,長得像孔子,受後人尊重)

人與人之間有五種基本關係,這就是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婦關係、兄弟關係、朋友關係,稱為「五倫」。你會做人嗎?從古至今,每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大體上都處於這五種關係之中。如今雖然時代變了,但作為人的這些基本關係並沒有改變,只不過君臣之間的關係演化成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係罷了。

古人論「孝」的要義和精華:

一是愛惜自己的身體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壞,孝之始也。 《孝經》

一是「能養」。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贍養父母,這是子女盡孝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百善為先,行及時")

【譯文】孔子說:「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裡,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壽高而有所恐懼。」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孟子?萬章上》

【譯文】孟子說:「孝子孝的極點,沒有超過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極點,沒有超過拿天下來奉養父母的。」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增廣賢文》

陸績懷橘(jú):漢陸績,三國人,字公紀,吳郡人。其父康,曾為廬江太守,與袁術交好。績六歲時,於九江見術,術出橘待之。績懷其三枚,及歸拜辭,橘墮地。術笑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二是要「敬」。孔子進一步指出:「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就是說,如果只是把能養父母當作孝,那是世俗偏見。就是犬馬,一樣也有人養著。沒有對父母的尊敬之心,又與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孔子強調的是,對父母盡孝要有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小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小孩。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大學》

三是要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孔子說:「色難。」就是說對父母盡孝難在子女的態度上,如果總是給父母臉色看,即使讓他們吃得再好,穿得再暖,他們心裡也不會痛快,這就不能說是孝。

四是要「幾諫」。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幾」是輕微、委婉之意。孔子並不主張子女對父母要絕對地服從,他認為,子女事奉父母,假如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地進行規勸。如果父母不聽從,還要照常恭敬,不能違逆,且看時機再行勸諫。雖然操勞而憂心,也不能對父母產生怨恨之心。

五是要無違於禮。魯國大夫孟懿(yi)子問孝,孔子回答了兩個字:「無違。」學生樊遲問是什麼意思,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子?萬章上》。

「孝悌」之道的當代價值。孔子所倡導的「孝悌」之道,是符合人類的天性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遵守法律,尊重人性,保障人權。由於近代以來、特別是「文革」中把孝道一概斥之為「封建餘孽」,影響所及,在長幼關係上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當前尤其需要繼承、改造和升華這種植根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純真感情的人類之愛,讓它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更加發揚光大。在家庭生活中,要弘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自覺履行家庭責任,建設和諧家庭。以此為基礎,進而在全社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文明新風。在子女的婚姻大事上,做父母的應當按照民主和法制的精神,自覺摒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觀念,既要關心他們,為他們當好參謀,又要尊重他們的婚姻自由。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什麼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應對之策呢?就是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另一方面在家庭中大力提倡敬老孝老的精神,把這兩者恰當地結合起來,才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適應老年社會要求的新路子。為此,突出強調子女對父母及長輩的孝道,就顯得格外重要。子女、晚輩不僅要承擔贍養老人的法定義務,更要在精神上尊敬、體貼、關愛老人,多和他們進行感情上的交流,讓他們在身心兩個方面都得到幸福和快樂。 

(三)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恕)

為什麼我要把「恕」作為單獨一段來講,因為它在當今世界對我們太重要了。「恕」是孔子「仁」的重要內容。如果我們很好地解決了「恕」,則整個社會再沒有戰爭、貧富懸殊、家庭矛盾等,則整個社會就是個和諧、大一同的社會。為什麼呢?現我們簡要分析:

先看解字,「恕」上為「如」,下為「心」,即「如別人之心」,通俗說法「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朱熹注釋說:「推己之謂恕」。「恕」就是寬容、諒解和厚宥(yòu),不把自己的意志、愛好和憎惡強加於人,以自己的仁愛之心,去推度別人的心,從而諒解別人不周或不妥之處,正確地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發一次脾氣,猶如在心上釘一顆釘子。

「恕」是儒家運用仁愛思想來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範疇,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的最高境界(這是我自己說的),也是一個人最難做到的事。在《論語·衛靈公》里,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儒家關於「恕」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自己所厭惡的,不要施之於別人。孔子的學生仲弓問怎樣實行仁德,孔子回答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的學生子貢也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施諸己而不願,亦無施於人」。如果人人都自覺地按照「施諸己而不願,亦無施於人」的原則處理人與人的關係,那就不會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社會就會出現和諧的局面。

再看以下有關「恕」的典故和句子:

以鄰為壑:大禹在視察了各地洪水的情況後,覺得光用息壤來堵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應該把水疏導出去。為此,他大力開掘溝渠讓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禹帶領百姓們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個年頭,曾經三次過自己的家門而不入。最後,他終於戰勝了洪水,使江河通暢,東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來被淹沒的土地,如今又變成了良田。到了戰國初,有個叫白圭的水利專家,也非常出名。什麼地方河堤有了裂縫、漏洞、滲出水來,他一到就能修好。後來,他被魏國請去當相國,魏國的國君對他很信任。有一次,孟子來到魏國,白圭在會見他的時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領,甚至自我吹噓說:「我的治水本領已經超過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學問的人、當場駁斥他說:「你說的話錯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當作大水溝,順著水性疏導,結果水都流進大海,與己有利,與人無害。如今稱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鄰國當作大水溝,結果洪水都流到別國去,與己有利,與人卻有害。這種治水的方法,怎麼能與大禹的相比呢?」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老師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罷了。」

子曰:「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禮記?中庸》

【譯文】孔子說:「忠(盡己之心)和恕(推己及人)的品德離中庸之道不遠,用到自己身上也不願意的事,就不應該加到別人身上。」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廣賢文》

2、饒恕別人的過錯,成人之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譯文】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則與此相反。」

有容,德乃大。 《尚書?君陳》

【譯文】(一事當前)只有可以容人,才體現他崇高的道德。

關於成人之美的故事,我想大家聽說過徐志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徐志摩為大家所熟知的風流才子,梁思成為大名鼎鼎的梁啟超的兒子,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為北洋軍閥段祺瑞內閣的司法總長。梁思成與林徽因曾有娃娃親。1920年,16歲的林徽音隨父親前往英國。就在這年10月,徐志摩入劍橋大學學習,結識林徽因,隨即開始愛情攻勢。後得知林徽因已許配給梁思成,含淚斷絕與林徽因的關係。當然,箇中原因沒有我講的那麼簡單,但這段成人之美的往事已成為佳談。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回答說:「何事(止)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pì)(推己及人),可謂仁之方也。」即是說,自己所希望的,所欲求的,所要達到的某個目標,也要讓別人去追求和實現,所欲與之,這是恕道的另一方面。

4、忍

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師曾說:「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至於人與人的關係,我的想法是: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難免有點磕磕碰碰。在這時候,頭腦清醒的一方應該能夠容忍。如果雙方都不冷靜,必致因小失大,後果不堪設想。唐朝張公藝的"百忍"是歷史上有名的例子。典故:百忍成金。《舊唐書·孝友傳· 張公藝》:「鄆(yùn)州(山東)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年號)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

至於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則多半起於私心雜念。解之之方,唯有消滅私心,學習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庶幾近之。」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增廣賢文》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諺語)

典故:卧薪嘗膽;胯下之辱

5、絜(xiè)矩之道。所謂「絜矩之道」,就是要經常保持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人人的行為都符乎於恕道。《大學》解釋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勿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朱熹在《大學集注》中說:「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如不欲上之無禮於我,則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無禮使之。不欲下之不忠於我,則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經此不忠事之。至於前後、左右、無不皆然。則身之所處,上下、四旁、長短、廣狹、彼此如一,則無不方矣」。《大學》還說:「是故君子有諸已(指「善行」)而後求諸人,無諸已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作為一個有道德人,應該嚴於律己。應該先具備美德,然後才要求別人也具備;自己沒有惡習,然後才能批評別人;自己心中沒有「恕道」,卻要要求別人實行「恕道」,這是不可能的。可見,儒家的「恕道」是將心比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規範。這種道德規範利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諒解。如果人人都懂得這個「恕道」的價值,並且實行它,就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就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某些不必要的矛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可以變得更加和諧。所以,孔子說:「恕道」是「可以終身行之」的一種道德規範。

《孔子家語·三恕》記載:孔子說:「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乎三恕之本,則可以端身也」。

你自己沒有去事奉君,你卻要求你的臣來為你做事;你自己沒有盡孝,卻要求你的兒子來對你盡孝你;你自己沒尊敬你的兄長,你卻要求你的弟弟來尊敬你。這些都是不合乎「恕道」的。只有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才算是行為端正的人。

「恕道」不只是東方人的德行,也是西方人的德行。在猶太教的經書《多比傳》中記載:多比對自己的兒子說:「你不願意別人如何對待你,你也不要以同樣的手段去待他人」。據《聖經》記載耶酥也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對待人,因為這是法律和先知的道理」。這種「恕道」的核心是愛有如己。

由此,儒學文化十分強調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以及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協作與和諧。只有相互寬容,互相理解、相互克己、相互忍讓才能達到和諧。「恕」與「和」是不可分的,是相互為用,互為因果的。為此,儒家提出「和為貴」的思想,認為它是建立一個和合性社會生態的根本指導原則。儒家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和合體,天道和合,人道和合,人與自然的和合,人的生理與心理的和合。「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和合共存是宇宙、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實行「恕道」才能實現和合的氛圍。

(四)學習:循序漸進、不斷實踐、長期積累、琢磨推敲

學習是透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從而導致可量度的穩定的行為變化,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或審視過去的精神結構。

在中國,學習這一詞,是把「學」和「習」複合而組成的詞。最先把這兩個字聯在一起講的是孔子。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意思是,學了之後及時、經常地進行溫習和實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嗎?很明顯,學習這一複合名詞,就是出自孔子的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國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學」就是聞、見與模仿,是獲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圖像信息、聲音信息及觸覺味覺等等信息)與書本知識,有時還包括思想的含義。「學」是自學或有人教你學。「習」是鞏固知識、技能的行為,一般有三種含義:溫習、實習、練習。「學」偏重於思想意識的理論領域,「習」偏重於行動實習的實踐方面。學習就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獲得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的能力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學、思、習、行的總稱。

學習是一個人一生的任務之一,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那麼古人也是如何教育大學學習的呢?

1、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mò)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dǔ),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第十九章。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以「博學篤行」為校訓(如安徽大學的「至誠至堅,博學篤行」,山東師範大學的「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等),並非只取「博學」和「篤行」四字,而是包括「審問、慎思、明辨」在內的,由「博學」而「篤行」的內在統一、相聯互動的過程。以「博學篤行」為做學問之道,方能學有所依、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愛眾親仁」才不至於流於口號,流於形式。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

【譯文】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志才能真誠;意志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以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qí jì)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 韓愈《勸學》

2、廣泛涉獵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啊!」

子夏曰:「博學而篤(dǔ)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子張》

【譯文】(孔子的弟子)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物能懇切地向別人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裡面了。」

3、不斷溫習、不斷思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茫然無知),思而不學則殆(dài)(疑惑)。」《論語》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不斷地溫習舊知識,在這個基礎上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把所見所聞的)默默地記在心裡,努力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厭倦……」

(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譯文】(孟子)說:「心這個器官的職能在於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諦,不思考便得不到。」

故事:方仲永

4、講究方法和規矩

學者必志於彀(gòu,張滿弓)。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孟子·告子上》

【譯文】學習的人一定要努力把弓拉滿。技藝高超的木工教導人,一定要遵循規矩,學習的人也一定要遵循規矩。

子曰:「不憤(心裡想弄明白還不明白)不啟,不悱(fěi,心裡想說還沒說)不發,舉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教導弟子時)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要急於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的時候,不要急於去啟發他。如果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5、不恥下問,反覆推敲,鍥而不捨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譯文】(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問孔文子為什麼稱「文」時)孔子說:「(孔文子)聰慧靈敏,愛好學習,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齡輕的虛心求教……」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譯文】雕刻如果半途而廢,連朽了的木頭也弄不斷;(如果堅持下去)雕刻起來沒個完,金屬和石頭也能刻得動。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昌黎先生集?進學解》

【譯文】事業、業務精良的原因是勤學,事業、業務荒廢的原因是只知遊玩嬉戲。行為是通過認真思考後形成的,毀坏於隨心所欲,不認真對待。

「推敲」典故: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韓愈建議用「敲」,一是禮貌,而是動靜結合。

6、與人切磋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記》

【譯文】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學識短淺,見聞不廣。

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廣之,名譽以崇之,不倦以終之,可謂好學也已矣。 (楊雄《法言?學行》

【譯文】通過學習來得到學問,通過思考來提取學問中的精華,通過朋友之間交往來加以推廣,通過一些宣傳途徑把它推崇,再不怕疲倦地找出它的究竟來,這正是一種好學的正確態度。

《紅樓夢》中成立梅花詩社和海棠詩社

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謝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王羲之之子)之妻也。謝道韞被稱為詠絮之才,但她的婚姻並不幸福。


推薦閱讀:

青年實力派畫家張宏金作品欣賞
也談佛系: 說什麼無欲無求, 其實就是對現實的妥協
《女青年141206》我腰不好,要不你在上面?
[轉載]第八屆全國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課堂實錄集錦
生活需要節奏感(青年觀)

TAG:經典 | 國學 | 修養 | 青年 | 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