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與你所不知道的外灘〖原創〗(之四)——外灘源(下)

匈牙利著名建築師烏達克的作品真光大樓(圓明園路209號)真光大樓也稱浸信會大樓,大樓於1930年竣工使用,是滬上著名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浸信會大樓是美國基督教中華浸信會的所在地,浸信會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的一群基督徒,後來,該教會機構創辦傳道刊物《真光》,大樓隨即以刊物名,而名命名為真光大樓。

 復興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代表作 大樓坐西朝東,八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立面以銳角狀豎線條裝飾,出女兒牆收頭。橫直線條交叉組合,乳黃色及褐色曲面外牆貼面磚飾面。大片玻璃窗與方形玻璃燈柱及室內流暢的天花與牆麵線腳及燈飾處理,都具有一種強烈的時代感。建築面積3347平方米,浸信會大樓的設計可以清楚地看到使鄔達克設計理念的變化——由復興主義向現代主義新建築風格轉變。

蘭心大戲院原來是在這裡的蘭心大樓:圓明園路185號她是上海最早的劇場——蘭心大戲院的原址,它是一幢上海最早的近代西洋風格的劇院建築。今長樂路茂名南路路口的蘭心大戲院是1931年才遷址於到那裡去的。 蘭心大樓建於1927年,整幢大樓呈現出帶有新古典主義裝飾的現代主義風格。蘭心大樓在竣工時國民政府外交部駐滬辦事處就設於此地。大樓建造在蘭心戲院舊址上,由此取名蘭心大樓。蘭心大樓,與「協進大樓」是連體建築,他們共同建造在上海最早的劇場--蘭心戲院舊址之上。1930年在圓明園路185號上建造蘭心大樓。

 是一幢現代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的雜糅的建築 1931年竣工,大樓坐西朝東,七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外牆立面採用褐色面磚飾面,簡潔清麗。主入口處略前出,設齒狀隅石,層間窗洞置連續式平拱鋼窗,橫線條韻味感強。頂部挑出陽台飾愛奧尼式柱,窗楣上置三角形山牆花裝飾。頂層塔樓三面飾弧拱券、中間是券心嵌銷石。整幢大樓呈現出現代主義風格並局部帶有新古典主義裝飾,非常耐看。

 基督教中國大會的召開之地 協進大樓:(圓明園路169號)協進大樓建於1923年,協進大樓曾是中國基督教和中國民眾本身統一的象徵,民國時期長期作為基督教協進會大樓使用。1922年,基督教中國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成立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會址設在上海,即今天的協進大樓。當時國民基督委員會,佔據了整個三層樓,其餘部分都被不同宗教教派的各個組織使用,包括美國聖經學會、蘇格蘭聖經學會、倫敦聯合學會、中國長老會和美國紅十字會。 折中主義的建築風格 建築層高6層,立面為折衷主義風格。主入口大廳樓梯間有時代特徵,樓梯為鑄鐵製造,木門玻璃。

上海跑馬總會大廈的姐妹樓(今上海美術館)哈密大樓:(圓明園路149號)哈密大樓建於1927年,由英國新馬海洋行設計,立面風格為折衷主義三段式立面,整體比例適當,細部精美,入口大門及陽台處理細節精緻。曾進駐中央通訊社上海分社、文匯報館、沙咪洋行、瑞和洋行等單位。新馬海洋行曾是上海著名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之一,上海跑馬總會大廈(今上海美術館)就是他們的作品。折中主義三段式風格整幢為八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外立面裝飾細緻豐富,立面風格為折衷主義三段式立面,整體比例適當,細部精美,入口大門和陽台處理細節精到。

  一幢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大樓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圓明園路133號)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建於1933年,由滬上華籍著名建築師李錦沛設計。建築坐西朝東,九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外貌帶有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影響,裝飾紋樣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立面勒腳為石刻蓮瓣須彌座,窗裙和壓頂飾假石回紋,入口門楣為石刻勾頭滴水批擔。室內飾藻井式天花及仿和璽彩畫,顯得十分精緻。

 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圓明園公寓:(圓明園路115號)圓明園公寓建於1904年,清水磚牆、磚雕,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築師事務所愛爾德洋行設計。主體為四層磚木混合結構,局部有鋼筋混凝土框架,整個建築表現出典型的英國安妮女王復興風格。多家知名洋行曾經入駐該公寓,其中謙信洋行為當時德商在華的最大洋行。在建築沿街的兩個角部,建築師作了切角處理,而在底層則做了一個半圓的淺門廊,用兩根愛奧尼克短柱支撐,自然地為二層退出了一個別緻的陽台,是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

一幢式樣別緻,裝飾精細的建築 安培洋行大樓(圓明園路97號) 安培洋行大樓建於1908年,由通和洋行設計。大樓為4層磚木結構,平面呈矩形,立面局部採用變形的古典裝飾符號,坡屋頂,紅平瓦,南北兩端置硬山牆,東立面基礎用花崗石砌築,底層立面清水紅磚牆,磚工精細。入口開間強調豎向構圖,飾有半圓形挑出窗。上海洋行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瑞士安培行設於此,是上海早期的洋行建築之一,建築整體屬於英國古典主義風格,裝飾部分則受到巴洛克風格的影響,清水紅磚牆,磚工精細,巴拿馬公使館曾在該樓設立使館

   中國實業銀行總部所在地 中實大樓(虎丘路北京東路130號)中實大樓(全稱中國實業銀行大樓)建於1929年,是折衷主義與新古典主義代表作品,牆身設豎條窗,底層為厚重的石材,有較深的水平條紋,整體造型沉穩端莊,它曾是中國實業銀行總部所在地。 中國實業銀行,系民國4年(1915年)由北洋政府財政部籌辦,至民國8年4月正式成立。

上海最長的清水紅磚老建築 益豐洋行大樓(北京東路與圓明園路口虎丘路轉角)益豐洋行大樓建於1911年,為英國商人思九生洋行設計,原為英商益豐洋行舊址。文藝復興風格,立面沿路直線展開,曾被譽為上海最長的清水紅磚老建築,早期主要作為洋行和職工宿舍使用,後為辦公大樓。

  曾經壟斷中國煙草市場的英美煙草公司舊址 頤中大樓(南蘇州路161-175號)頤中大樓建於1920年,頤中大樓為英美煙公司舊址。1919年,由美國煙草公司和英國帝國煙草公司合資組成的英美煙公司在上海投資設立駐華英美煙公司,該公司又於1934年註冊成立頤中煙草股份有限公司,故名頤中大樓。英美煙草公司開設的上海分公司,業務一度壟斷了中國捲煙市場。 解放後,頤中大樓成為上海照相機總廠生產部,在此誕生過中國自己的相機及鏡頭等精密儀器。

近代中國最早向社會開放的博物館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虎丘路20號)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建於1932年。是由英資公和洋行設計,是英國皇家亞洲文化北中國支會建設的新會所大廈。 1933年開放,是近代中國最早向社會開放的一座博物館。 大樓採用了中國傳統圖案裝飾,最特別的是設計了八卦窗。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成立於1857年,是英國僑民在上海建立的一個重要文化機構,主要從事對中國的自然和社會的調查與研究。 1874年開設博物館,陳列從長江流域和華北採集來的動物標本,免費向公眾開放。大樓里還有一家當時最好的東方學圖書館 裡面還有一所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圖書館,堪稱當時最好的東方學圖書館。1886年,該會門前的上圓明園路改名博物院路,即今虎丘路。

  一幢辦公與居住兩用的大樓 虎丘公寓(虎丘路131號)。虎丘公寓(原名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大樓),1919年由國際基督教青年協會集資興建,1920年竣工。 建築為平面布局為合院式,入口立面內凹對稱。大樓原為辦公及住房兩用建築。內部設施參照當時美國普通公寓的標準,現作居民住房。 基督教青年會是一個具有基督教性質的社會服務團體。

上海第一條公交線路從這裡『』出發『』 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大樓(南蘇州路185號)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大樓建於1917年,虎丘路與四川中路之間,英商上海電車公司曾設此, 190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給予英商電車經營權三十五年。 1908年,上海第一條公交線路,英商1路有軌電車線路通車,線長6.04公里,自靜安寺至外灘。 1914年上海第一條無軌電車路線通車。

令人嘆為觀止的英國安妮女王時期風格的建築 仁記洋行(滇池路100-110號)仁記洋行建於1908年,磚木結構,清水紅磚裝立面。典型的英國安妮女王時期建築風格。沿路轉角處圓錐頂塔樓,向兩側展開的立面上布滿了弧形和圓弧形的拱形窗戶,間或亦有壁柱裝飾,做工細膩。建築上複雜的裝飾雖歷經百年的風雨洗禮,但還是能看出它當年的風采,令人嘆為觀止。

命運多舛的外灘源 外灘源它的名聲與價值一直沒有應有的顯現,反而還有點命運多舛的味道, 外灘源的名稱,不但受到了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鶴為首專家們的質疑。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灘發生踩踏事故,造成36人遇難、47人受傷的嚴重事故似乎與「外灘源」扯上了關係。 事情是這樣的:2014年12月25日《東方早報》有一條題為「已連續舉辦3年的上海跨年迎新重頭戲——「外灘燈光秀」,今年將轉換地點,改到外灘源舉辦。」的消息。但是有太多的上海人並不知道外灘和外灘源區別,更不要說外地人!於是,錯誤的時間軸、瘋狂的空間場陰差陽錯在外灘形成交集,悲劇就這樣發生了——鞭子打在了「外灘源」的身上——有了外灘,為什麼還要生造出一個原先並不存在的外灘源呢?不是添亂嗎!唉。到底是「外灘源」沾了外灘的光呢,還是外灘源替外灘背了黑鍋?誰知道呢?


推薦閱讀:

藏頭拆字詩 · 詩情描夏夢、琴韻捻春愁 【原創】
(原創文章)韓偉超老師授課視頻及文字講解(身體形態一)
(原創)一名七年導遊的心得:揣摩客人的心理!
原創|世界接吻日:全世界都很美好

TAG:原創 | 外灘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