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早晨4點上學 一年歇6天半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早晨4點上學 一年歇6天半人民網 2015年12月04日 10:54(本文轉自:央視網)原標題: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早晨4點上學 一年歇6天半

康熙皇帝自己是學霸,皇子中學霸也不少

故宮文淵閣,由皇子們參與編纂的《四庫全書》存放於此。在我們了解清代皇子教育之前,不妨先看看如今北京重點中學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以此為參照,或許我們能看到古今教育的異同。北京五中紫藤文學社社長喬於月琪新學年將升入高二,她介紹,五中的學生早上八點開始上第一節課,每天八節課,每節課後有十分鐘的課間,高一一年一共有十三門課,周一到周三每天最後一節課都是選修課。學生一般下午四點半左右放學,放學後可以進行社團活動。喬於月琪很喜歡學校的師生關係,在五中「尊師」也可理解為是「親師」,「我們給老師們起外號,開玩笑,只要不過分,他們都會欣然接受,老師們上課也會採用聊天式的教學,課堂氣氛特別融洽。」課外活動已成為衡量一所中學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五中為學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社團活動,希望學生們的興趣不被繁重的學業壓力所湮沒。「我身邊的很多同學在社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些人還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喬於月琪覺得相比古代學子一心只讀聖賢書,今天的學生們有各種各樣的選擇,這無疑是幸運的。早晨四點上學一年歇六天半乾隆帝弘曆和弟弟和親王弘晝同時在上書房讀書,每次寶親王都能第一個把所有的功課學完。而就在他無所事事的時候,福敏便還要求他在學完了當天課程之後提前預習下一天的課程,這樣明天在學習時就等於是複習了。但每次當寶親王把額外的功課都弄完了以後,可憐的弟弟和親王還在弄自己的作業,磨到了放學的點兒也沒有搞定。這時福敏則會對寶親王說:「你自己的弟弟還在這裡用功,你這當哥哥的怎麼可以不等他而提前撤呢?」於是又給他布置了新的任務。乾隆皇帝在即位後回顧這段往事時,曾提到當初老師對他的良苦用心。至於皇子們的假期,說出來您可能都不敢相信。今天的學生寒假、暑假、大長假、小長假,再加上周末,這一年差不多能歇個小半年。就算是初三、高三的學生,在艱難的歲月也能不時休息幾天作為調和劑。但是這幫小皇子們,從六歲開始,每年的假期只有元旦一天、端午一天、中秋一天、本人生日一天、老爹生日兩天,年三十兒可以早放半天兒外,別的假日就沒有了。那時候還不興一周七天之說,也沒有周末的概念。所以這些小皇子們加在一起休了一個三百六十五天的小零頭,也真是非常辛苦的。有些活動也是清代皇子們學習的一部分,如清朝皇帝經常參加的「木蘭秋獮」活動中,我們就經常能夠看到皇子的身影,另外有一些朝廷例行的祭祀活動,也有時會由皇子代勞。當然,為了鍛煉這些皇子的從政能力,一些國家事務有時也需要他們去參與處理,甚至是文化上的盛事,例如編纂《四庫全書》,都不忘了讓皇子們充當編纂官的角色。這些活動讓他們的各項能力都充分地得到了鍛煉。皇子們讀書的地方在乾清門內東側的廊房,稱為「尚書房」(道光皇帝期間改稱上書房)。從六歲開始,他們便開始入學就讀。至於畢業的年齡基本上沒有固定的要求,有些皇子甚至要讀書讀到三十歲左右(這擱現在得是超級博士後)。皇子們每天上課嚴格的作息時間可能會讓今天的人難以置信:每天早晨四點多「到校」,直到下午四點多才「放學」。皇子清早一到校就要開始「早讀」,即誦讀前幾天所學的經書,或者是對於當天要講解的內容進行預習。雖貴為皇子,但他們是絕對不敢怠慢這件事兒的,因為上書房總師傅會經常來檢查大家的功課,不過老師檢查要是和皇帝老爹的抽查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因為皇帝的抽查一旦出現任何問題,不是學生受罰,就是老師倒霉。當老師在教學方面出問題時,皇帝直接由家長華麗轉身為校長兼教委主任,對老師進行扣工資的懲罰,甚至可以直接將老師開除或是治罪。這麼想想老師們要想當好也得是蠻拼的。皇子們的老師是有級別的,最高等級就是剛才提到的「總師傅」,這就有點類似於學校的教務主任。其下有若干名師傅,這就是各大主科老師。這些師傅所教授的內容基本都是漢文化中的儒學經典。而滿文則是由次一等級的「諳達」來教授。除了滿文諳達還有蒙古文諳達。蒙古語和漢語都得算是皇子們的「外語」了。但由於受漢文化影響太深,他們對於漢語的學習甚至要比滿語還重視。相比之下,教授滿語的諳達比蒙古語諳達有明顯的學科優勢,諳達們的待遇也不一樣——蒙古語諳達必須站著講,滿語諳達則可以坐著講,畢竟滿語對皇子們來說也是母語啊。皇子們一天的正課是從體育課開始的,授課者是專門負責教習拉弓射箭的 「諳達」,稱為「伯哩諳達」。這拉弓射箭可是滿族最為傳統的運動項目,順治年間在紫禁城寸土寸金的地方興建了一座「箭亭」,以提醒滿族子孫不忘習武之根本,可見清朝皇室對其之重視。體育課後是蒙語課。清代由於和蒙古各部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甚至滿文的創製都直接參考了蒙古文,清代很多后妃也都是蒙古族人,因此蒙語在宮中有語言環境,而且每年皇室和蒙古王公都會聚會,皇子們也能夠有機會參與,因此可以經常練習蒙語。而這恰恰是我們現在英語教學所缺失的:孩子們除了課堂上的四十分鐘,生活中基本沒有語言環境。故而得不到實踐,學生學習吃力在所難免。蒙語課之後便是母語滿語的學習了。清代的滿語教學注重語言本身以及翻譯。滿語大多是皇帝和家人或者族人交流時使用。所以現在看的清宮戲,真要是還原本色,估計95%以上的內容觀眾是看不懂的,連后妃是誇皇上還是罵皇上都弄不明白。每天皇子們學習滿語的時間也不算長,大概在一個小時左右,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超級大主科——漢語的天下了。清代漢語的教學和今天不太一樣,上書房的課程分得特別詳細:在結束了前面談到的學習之後,皇子們會吃早餐稍事休息。之後上午的漢語課程基本上就是溫習前面所學和講一講當天的內容,午飯過後則是習字,念古文,念詩等等。基本上要到每天下午四點鐘左右所有的皇子們才可以放學。有意思的是有的老師也會將個別生單獨留下輔導。皇帝叮囑老師嚴管皇子在清代,皇子們一般都對自己的老師崇敬有加。而作為家長的皇帝,也為皇子們起到了非常好的垂範作用,真正做到了尊師重教。雍正元年設立上書房時,雍正給侍從們下旨說:「給老師們準備桌椅,課本和筆墨紙硯都擺放在桌子上。皇子們給老師們行禮的時候,你們要勸他們接受,如果實在不肯接受,那就讓皇子們對著老師的座椅作揖,這樣皇子們才知道尊敬老師的重要,而他們也能盡心竭力地給他們上課。至於老師們的飯菜,你們也要精心準備。」乾隆元年乾隆皇帝在給皇子們選完師傅之後也對師傅們說:「高尚情操的陶冶,必定要從青少年抓起的,你們可以盡心竭力地去教,如果有個別不聽話的,該嚴厲就得嚴厲。自古都是嚴有益寬受損,這些道理皇子們長大就明白了。」這多像現在家長們的口吻。說明從古至今,無論帝王還是普通百姓,都是望子成龍心切。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值得一提的是嘉慶皇帝的老師朱珪以及咸豐皇帝的老師杜受田。朱珪為人正直,是清代有名的清官。嘉慶皇帝對他的評價是:半生惟獨宿,一生不言錢。這後半句比較好理解,前半句指的是這位朱師傅四十多歲時原配夫人去世。由於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他後面三十多年中沒有再娶。朱珪去世後,嘉慶皇帝連著下了三道聖旨,主持了老師祭奠及安葬的事宜。並親自前往老師家裡弔唁。可是朱老師家裡真是太寒酸,以至大門太矮,皇帝的御轎無法進入。嘉慶皇帝只能走下轎子步行入內祭奠,可見他們的師生情誼之深。杜受田是咸豐皇帝的恩師。有一段史料,記載了一段頗有意思的往事。在道光皇帝的諸位皇子中,咸豐無論從才幹還是能力上都比不過自己的六弟奕。於是杜老師為了讓自己的學生出人頭地,親自傳授了如何在各種場合掩飾缺點的妙招。一次道光攜諸皇子外出打獵,偏巧咸豐不擅長這項活動,於是在杜老師的授意下,他在諸位皇子使出渾身解數拚命打獵時只是靜坐一旁觀看,別的兄弟問他,他只說身體不適。等回到道光皇帝那裡展示戰利品的時候,奕興沖沖展示自己獵獲的戰利品,而咸豐則是兩手空空。於是道光自然開始詢問為何會如此,這時他的理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現在正值春日,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我怎麼忍心為了一己之快來荼毒生靈呢?」道光聽完當時激動得熱淚盈眶,連連說這才是真正的明君所為。您看見了嗎,明顯的超級劣勢就這麼在老師的指導下瞬間華麗轉變為仁君之德了,足以見名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情誼歸情誼,這書房裡的規矩該有還是有的,甚至有時都讓人覺得有些苛刻。每天早晨、中午兩頓飯,早飯七點半開飯,午飯十二點開飯,均由服侍人員送到書房的下屋。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有皇子沒有完成自己的課業,那就只能是耽誤大家吃飯時間了,直到師傅認為他已經完成了任務才可以去吃飯。隨侍的服務人員和太監沒有一個敢催師傅的,因為他們明白,催一次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很多人會問,當年皇子們是否也像現在的學生一樣有課間休息,實話說還真有,但是宮裡的規矩是每天除了早午飯之外,休息不能超過兩次,每次不能超過一刻鐘。而且這些休息是要經過師傅允許才可以。每間教室都配備有教鞭,師傅可以隨時對違規、違紀的皇子們進行懲罰。但是師傅們也知趣,沒有人敢真正拿著教鞭抽這些龍子龍孫,頂多也就是罰抄書或是默課文,最嚴厲的也不過是讓皇子們站著聽講。這些個方法基本延續到了現在。皇子們的侍從,在皇子讀書的時候一定是老老實實在教室外面恭候的,如果他們隨意走動或是高聲談話,後果同樣會不堪設想。而對於違紀的皇子或老師們,懲罰同樣比較嚴厲。乾隆年間曾經有一次皇帝發現皇子在圓明園讀書的時候「翹課」,結果下旨嚴厲申斥了這位皇子,較為鬱悶的是上書房的相關師傅們因為沒有及時上報皇子曠課的事情也受到了牽連。甚至將這件事情全盤記錄下來,以「公示」的形式張貼於上書房,這也算是今天的一種「記過處分」吧。而乾隆末年的一次考勤抽查,竟然發現上書房個別老師「翹課」,盛怒之下的皇帝對於所有相關的老師進行了嚴厲的懲處,這其中就包括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劉墉劉大人。「學霸」皇子們在這樣嚴格的教學體制之下,皇子中湧現出了相當多的「學霸」。康熙皇帝當皇子時就非常好學,他曾向南懷仁等傳教士學習天文、數學、地理,還學拉丁文,康熙皇帝在數學方面的造詣非常深,今天數學方程里的元、次、根是中文譯法,據說都是他創造的,如果讓今天的數學學霸們跟康熙來一場解方程比賽,未必能完勝。或許繼承了老爸的高智商,康熙帝的皇子們,幾乎個個都能稱得上是棟樑之材,只可惜皇帝只能一個人當,競爭失敗者常常成為階下囚。但是即便如此,他們的才能也是不能抹殺的。以下列舉幾個皇子的成績,讓大家領略一下學霸風範。胤祉,康熙皇帝第三子,著名的文化人士。他這輩子最大的業績就是組織學者編寫了《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這兩套書。您別小看這兩套書,前者分為上中下三冊,分別講述天文曆法、音樂(書中提及了西方音樂五線譜的原理和用法)和數學三個方面。尤其是其中的數學分冊,幾乎可以稱為當時最為權威的數學百科全書。而《古今圖書集成》則完全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了。除了上面的業績外,胤祉還特別擅長書法。康熙皇帝景陵聖德神功碑碑文就是他親自書寫的。遺憾的是這位學霸最終捲入了皇儲之爭,被雍正皇帝永遠禁錮於景山永安亭。胤禟,康熙皇帝第九子,生母是清宮戲裡大名鼎鼎的宜妃郭絡羅氏,著名外語天才。因小時候得過一場重病,險些要了小命,最終被西洋人治好。從此他對歐洲人非常有好感,對於西方文化充滿好奇。除了在上書房接觸的蒙語和漢語兩門「外語」之外,他還自學了俄文。甚至他還能夠利用和俄文字母非常接近的拉丁文字母來標註自己的母語滿文,從而創造出了一種專門用於躲避政敵,給自己的家人和親信寫信的文體。當然最終這項發明成了他的一項罪狀。除了在文字上做文章,這位皇子的另一大愛好是喜歡發明創造,如十四阿哥胤禎西征的時候他就親自繪製過一張戰車的結構圖送往前線,足見其學問之淵博。只可惜最終捲入儲位之爭,因支持皇八子胤禩而被削除宗籍,並被改名為「塞思黑」,死於獄中。弘曆,即乾隆皇帝。這可是位超級大學霸。乾隆皇帝對於漢文化的造詣之深是很多大家所不能及的。他親自主持設計的清漪園(即今頤和園)現在已經名列世界文化遺產,而且他一生作詩無數,雖然精品不多,但總數量卻比全唐詩加起來還多。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為了迎接前來給自己祝壽的六世班禪,乾隆皇帝開始學藏語,不長時間,就達到了用藏語和班禪大師談論法理的水平。另外,乾隆皇帝還是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和文物鑒賞家。永瑆,乾隆皇帝第十一子,著名書法家,其書法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為「乾隆四家」。其書法作品兼學趙孟頫與歐陽詢,但是又不拘泥於二者,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獨特的創新路。但這位學霸卻有一個非常讓人費解的缺點——摳門。其摳門程度簡直比尋常百姓都要命。自己的愛馬死了,按說出於人情,應該將馬埋葬了,可是這位學霸卻提出將這匹馬大卸八塊做一個「全馬宴」。自己的媳婦娶進了門,王爺大人將所有的嫁妝全部沒收,並美其名曰代其保管。甚至在自己的府中專門興建了一座建築作為貯藏錢財的金庫。俸祿、賣字畫的錢和別人孝敬他的錢基本上是只進不出,全都存在了金庫中。這可就有點像是讀書讀成了書獃子了。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齊風詩家】於艷萍:一生心事養成花,香在夕陽斜
粵西北地●民國事略:廣東地方武裝團體訓練員養成所(上)
醫師養成計劃:高血壓診療攻略
英式早餐能量與營養成分價值
養成七大富有習慣,下一個成功人士就是你

TAG:學霸 | 上學 | 養成 | 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