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概論筆記

中國文化概論筆記

《中國文化概論》 

緒論

「文」的本義是「錯畫」,也就是花紋。「化」的本義是改易。這種改易既包括從無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後的「演化」和「分化」。

廣義文化:它是指是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共同創造並賴以生存的物質與精神存在的總和。(廣義的「文化」定義是以人類與非人類的分野作為立論的依據,因此,人類文化學、文化哲學取廣義的「文化」定義。)

廣義文化應把握三個要點:(1)廣義文化是與人類及人類的創造活動相聯繫的,是以人為中心的概念;(2)廣義文化是一個歷史概念,它涵蓋人類歷史的全過程,是一個傳承發展的綜合概念:(3)廣義文化的外延涵蓋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的全部。

狹義文化:又稱人文文化,是某一社會集體(民族或階層)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經傳承積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總體體系。(狹義的文化專指人類的精神創造,它著重人的心態部分。)

狹義文化應把握三個要點:(1)狹義文化不但以人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動為中心,即使觀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為內核的;(2)狹義文化關注的不是個別人的精神活動,而是經歷史傳承累積凝聚的共有的成體系的人文精神;(3)狹義文化關注的不僅是全人類的普遍共性,而且更關注不同民族、階層、集團人文精神的特點。

文化產品:廣義的文化產品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

文化內涵:它是把一些不屬於狹義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現出來,稱為事物的文化內涵。

文化現象:指的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繫。

文化事象:在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國家(民族或地域)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誌作用的事情反覆出現時,這種含有規律性的現象稱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類型性、文化事象的變異性)

文化觀念:一個時期某一階層或某一行業的人群對文化問題所持的態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現的意識形態,諸如價值觀、審美觀等等,稱作文化觀念。

文化思潮:某種文化觀念及與之相關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時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對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為多數人所贊同和奉行,形成一種潮流,稱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時代、一定的社會條件下,行政機構對文化領域的問題所頒布的相關規定和對策原則。

民族文化:在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裡,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異與特色是劃分民族的標誌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劃分的依據。但由於歷史發展條件和文化本身的結構、功能等的特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為每個民族文化都是獨特的,所以作為一種價值而言,它們均

處於平等的地位。

國別文化:它是以國家為劃分文化的社會依據,多民族國家的文化即在統一的國家內民族共同體的文化。(中國文化的性質:中國文化又稱中華文化、華夏文化、炎黃文化,它屬於國別文化。)

兩個文化層面——上層文化和底層文化:上層文化指宮廷文化與上層文人所創造、擁有的文化;底層文化指民間文化,即不依賴於統治階級的廣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創造、擁有的文化。

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澱的文化。

文化傳統: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貫穿於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傳統。

文化發展的時代性及其歷史階段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存在、變異、發展,從而具有某一時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歷史傳承的過程中積澱並確立了自身的傳統。因此,我們描寫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歷程,只有在各階段文化縱向比較的基礎上,探求文化發展的總體脈絡,總結文化發展的規律,才能對民族和國別文化有清醒的認識。

文化傳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它是在傳承中積澱下來的,是歷史的產物,又在每一個時代產生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形式特點;因此,它帶有各時代的普遍特性,又綜合了不同時代的多方面的內容。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

當前對待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錯誤態度的分析:有人把傳統文化等同於古代文化,從而認為講究傳統即是復古,甚至認為傳統與現代化是不能並存的,或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反傳統;也有人認為發揚傳統就要引進和借鑒,或認為中國傳統與西方文化是截然對立的。對文化傳統一律否定,採取虛無的態度是不對的;不加分析,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也不是正確的態度。

中國文化的四個類別:生產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觀念與精神文化、語言文字文化。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與中國文化史的區別:中國文化史是以中國文化歷時演變為主要內容的。而中國文化概論雖然也有一定的篇幅來梳理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但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習者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從而樹立傳統文化的歷史觀念。  

  

第一章中國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國地勢和地形特點:中國處於世界最大的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國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地形自西向東形成三個落差顯著的階梯狀:第一個階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大江大河的發源地。第二個階梯是青藏高原往東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這裡分布著雲貴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個階梯則是北起大興安嶺、中經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線以東及雲貴高原東緣以東的中國東部地區,其平均海拔低於500米,濱海地帶更低於50米。

(地勢最高的是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歷史

上,曾居住過吐蕃和羌人。雲貴高原——崇山峻岭,地勢複雜,是古代所謂「西南夷」雜居的地區。四川盆地——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漢人(盆地中央)。黃土高原地帶——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蒙古高原——一個草原、沙漠、戈壁交錯的地帶,歷來也是北方草原民族進入中原地帶的要衝。山西高原——歷來有山西居「天下形勢」之說。)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作為亞歐大陸的一部分,中國地理面積差不多與整個歐洲一樣大。雖然地形複雜多變,但不失大陸的整體性。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的地區連繫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達,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氣候變化大勢: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廣大的東部地區又處在季風氣候區內,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顯的季節性;災害性氣候也不少,旱災特重,其次是洪澇,以及與此相關的蝗災病蟲害等等。著名學者竺可楨指出五千年來中國氣候的大勢是又暖變冷。他將五千年的氣候變化分為四個大的時期:溫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錯期(前1100—1400)、寒冷時期(1400—1900)、「儀器觀測期」(1900—)

關中及晉北地區的地位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關中及晉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在中國顯得十分重要。關中地區是四塞之地,黃河在它的西、北、東三面環繞,南面是秦嶺山脈,西北有六盤山、賀蘭山,北有陰山山脈、東有呂梁山脈及潼關之固,此地還有涇水、渭水流過,真可謂沃野千里,山河表裡。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經濟後方,有方便的交通,進可攻退可守,所以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周、秦、漢、唐等王朝都在這裡建都,創造了燦爛的中國文化。晉北地區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發祥地,據說堯舜時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區建立過都城。而晉北地區又與蒙古高原相連接,是內遷的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脈的某些斷裂處又可以直通華北地區,所以歷來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勢」之說。總之,正因為關中及晉北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這裡,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讓各地域之間進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廣闊地域的人群眾多:中國大陸的整體性,影響著中國文化的走向統一,地域廣闊的大陸又一定是個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國文明時代的開始,家國社會的建立,正以這樣一個基本情況為前提。中華祖先在創建它的古代文明時,首先面臨著大地域上人口構成多族群的特點。在中國,戰爭是有的,但最終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戰爭,而是聯合與融會。獨特的地理條件,制約著它獨特的文明形態和文化方向。

「天下」觀念:「天下」觀念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統一。

地緣特徵與文化命運: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後,就一直存在著與北方範圍更加廣闊的草原游牧文化的衝突和融合。這些北方的少數民族從文獻記載看,最早的人群是獫狁,之後是北狄,秦漢以後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党項、金以至蒙古、滿族等。這些民族除滿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個民族遷徙、草原出現真空狀態時,從原來的居住地大舉躍進,充當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興旺時,它們逡巡於它的周圍,學習著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還被強大的中原王朝擊潰,或遠徙或內遷;當中原王朝政治陷於混亂衰弱時,他們便大舉進攻,進而入主中原,

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遷移,而他們則成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創造者。在短暫的停滯後,文明沿著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溫、繁榮。隔一二百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上述的情況再重複一次。雖然這樣的反覆,已經有許多次,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帶動著各地域文化的同步發展,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

地理的歷史舞台與文化的悠久:廣闊的地域,為中國歷史的發展提供了可姿迴旋的舞台。每當遇到北方邊地民族大舉南進的時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個南國作為他們的後方。因此每當北方進入民族融合的時候,南方則進入開發的高潮期。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常常出現這樣的南北對峙:南方的經濟高潮與北方的劇烈的民族融合同時並舉,構成了南北不同的歷史景觀。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同時充當著這對峙的文化高潮的兩大歷史舞台。文化中心與經濟中心從西北向東南逐漸移動,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大勢。廣闊的迴旋舞台,是中國文明歷史悠久的前提條件之一。

中國自然區域的現代地理學劃分: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青藏高寒區。

古代的「九州」:冀州(西河以東,東河以西)、兗州(古濟水、黃河之間)、青州(渤海、泰山之間)、徐州(黃海、泰山、淮河之間)、揚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荊州(荊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荊山以北、黃河以南)、梁州(華山以南、怒江以東的漢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東)。[《尚書》之《禹貢》篇]

形成地域文化的幾個因素:(1)自然環境決定著一個地區的人們的生存質量和狀態;(2)地理條件的特殊或得天獨厚;(3)特定區域的人群有明確的區域意識,並與其他區域的人群形成競爭關係;(4)典範人物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可以帶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先秦時期幾個重要文化區域:先秦時期,是區域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源於齊魯的儒家文化,源於三晉的法家文化,源於南楚的道家與楚辭文化,後來經過彙集融合,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基幹。

秦漢時期農業與農牧交錯區的大致界線:司馬遷把當時的「天下」劃分為四大基本經濟區:「山西」(關中)地區、山東地區、龍門—碣石以北農牧交錯地帶、江南地區。(《史記.貨殖列傳》)

唐初南方文化狀況的概觀:唐朝初年,南方的情況已有較大的改觀。丹陽、毗陵、吳郡等地,已經屬於開化之地。嶺南二十餘郡,已經有南海、交趾等薈萃一方的人文、物產的都會。

地域文化幾方面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統文化的資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產生文化的典範人物、典範著述,從而推進正統文化,並作用於地域文化的發展。歷史悠久的國家,有時也面臨著各種深度的災難,我們的文化從未斷絕,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實在不小。

古代起到保護環境作用的措施:(1)農忙季節,不徵調百姓服役,以保證糧食的豐收;(2)在大池塘捕魚,不用過密的魚網,以保護魚類繁殖。而一些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一般都安排在秋季進行,也是為了保護獸類的繁殖;(3)砍伐樹木要按一定的時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並把山嶺資源歸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森林不受濫砍濫伐的傷害;(4)皇家大量修建大

規模的園囿和靈寢,也對保護環境起了相當的作用;(5)由政府提倡和領導的植樹造林運動,使全國進行大面積綠化;(6)在西北地區廣建牧馬的場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黃土高原地區有良好的植被狀態。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土地的開墾,二是水利的興修,三是運河的開鑿。

黃河、淮河由利變害的原因:黃河中上游地區森林被砍伐,牧場被開墾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壞嚴重。特別是農業經濟的發展,一些湖泊漸趨淤塞,而最終導致它們淤平的是黃河挾帶的大量的泥沙。沒有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黃河的為害更加嚴重。到了明清以後,黃河奪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災難;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條河床很深便於航運的「利河」。明清統治者片面地保護大運河交通,不從根本上對黃、淮加以治理,最終釀成更大的災害。長江、黃河以及淮河越來越大的為害,都與片面的重農思想有關。黃河由母親河變為災難河,固然與自然方面氣候變冷、植被不易恢復有關,但無視自然規律「自作孽」的人為因素還是更主要的。

方誌時期:因為明清兩代我國多數地方都有了方誌,對區域性的氣候做了更為詳細的記錄,特別是對認識各種異常氣候所引起的災害很有幫助。所以,竺可楨把從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個大的氣候時期稱為「方誌時期」。方誌時期又稱寒冷時期。

儀器觀測期:因為自1900年以後直到現在,有了測量溫度及氣象觀測的儀器,所以,竺可楨把此一時期稱為「儀器觀測期」。

地緣:此地緣概念不同於現代的領土觀念。它指的是當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後,與北方範圍更加廣闊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間的關係。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為中心開鑿的四條用於漕運的人工運河,即汴河(或稱通濟渠)、廣濟河、金水河、惠民河。  

第二章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

第一節中國文化的創始與奠基

(先秦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源泉)

新石器時代: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始於距今大約1萬年左右,大約結束於距今4000年左右,延續時間長達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特徵是原始農業的出現、陶器的製造、磨光石器的廣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現、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國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和東南、西南及華北、東北各地。其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大時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時期、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

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因最早發掘的是河南省瀅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得名。時間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間。以彩陶文化最為著名。

龍山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首先發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而得名。時間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間。以黑陶文化最為著名。

三大文(明)化成就:農業、制陶和石器的磨製與鑽孔,是新石器時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三皇五帝的傳說

:「三皇五帝」是中國古代的傳說時代。「三皇」人物極不確定,但他們的共同處都是文化的發明者。「五帝」的人物則有相當的確定性,他們是黃帝、顓頊、高辛、堯、舜。

羲和敬順昊天:傳說堯命羲和到四方去測量一年的四季的至點,將一年確定為366日,並「以閏月正四時」以便「敬授民時」。

敬授民時:在上古時期,人們是按著時節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運行中任何反常現象,都會引起他們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對「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卻有著古代天文學科學實踐活動。人們在虔誠的宗教心態下,包含著把握農時的努力。這就是「敬授民時」的本質。

夏、商、周的年代:夏,時間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歷時近五百年;商朝始建於公元前17世紀初至公元前11世紀中期,共歷17世31王;周朝,公元前11世紀的中葉——

夏文化的重要特徵是「遵命」、「近人」而「遠鬼神」。

商文化的重要特徵是「尊神」、「事鬼」,「先鬼後禮」。

西周王朝的歷史功績在於:它在一個廣大的地域上,在眾多的人群中,粘平了他們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個統一的文化人群,中華民族的基幹由此生成,後世一切統一家國社會的建立,都仰仗這一基礎

分封制:西周建立後,把大批同姓貴族和異姓親信賜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家,史稱封建;所形成的社會制度,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的實施有以下特點和意義:第一,作為一種制度,分封實際承認了包括商人在內的異族生存的權利。第二,旨在維護王室的統治分封,實際形成的是周王與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個激勵歷史創造力的制度。

農耕文化方向的選擇:周人極端重視農業。但是考察周人的重農,他們不時僅把農耕當作簡單的生產行為,而是賦予它某種「政道」的含義。周公賦予農耕活動兩方面的政治含義:一是繼承傳統——稼穡之事是周家「王業」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貴族像商朝的上層那樣腐化。然而,農耕作為一種政道,還有它更深刻的內涵。所以,與周公的重農相應,《詩經》的《周頌》、《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農事典禮的詩篇,體現著西周農耕文化方向的選擇。

百家爭鳴的特點:百家爭鳴橫貫春秋戰國,但也有前後的變化。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更像學者、教師,他們或是寧靜地思考,或是廣招門徒。(春秋時的思想家,老子像學者,孔子、墨子像老師)而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更像辯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對老師或創始人思想的語錄,後期則多爭辯的論說。(百家爭鳴是中國文化的黃金時期)

重要幾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徵: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儒學的文化背景是魯國禮樂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徵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們提倡積極入世的觀點。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莊子。老子的「無為」、「道法自然」和莊子的「齊物」,他們提倡追求個體精神解放的觀點。

法家:在先秦明顯分為前後兩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齊國的管仲、魏國的李悝,以及在楚國、秦國變法的吳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義是「尚公義」,主張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約君,下約民,以一種公平的法度智力國家。後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韓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結合在一起,發展一套專門為君主權力鬥爭服務的法術之學。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徵是:墨子的「兼愛」、「尚同」、「尚賢」、「節用」、「非樂」等。保護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傾向。它標誌著私營勞動階層已經開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陰陽家:戰國時期的鄒衍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五德終始」說。他以此解釋朝代的變更,對當時的諸侯有很大的震駭作用。

名家(又稱刑名家):創始人是春秋時代鄭國的鄧析,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孫龍、惠施。鄧析的「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和公孫龍、惠施的「離堅白」、「合同異」的爭辯,都有很強烈的思辯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實際(即「名」和「實」)的關係問題。  

第二節秦漢:統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變

漢武帝中央集權的措施主要有三條:(1)實行「強幹弱枝」政策,將家財在躲閃萬以上的郡國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員之家遷往長安附近的皇陵地區;(2)任用酷吏,懲治那些地方的豪俠;(3)「內朝官」地位逐漸取代「外朝官」,皇帝剝奪了丞相的權力。

漢武帝時打擊匈奴的幾次戰爭:在漢武帝數十年對匈奴戰爭中,大的戰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復河套地區的河南戰役,元狩二年爭奪河西走廊的河西戰役,及規模最大的漠北戰役。

西域:分狹義的西域和廣義的西域兩種。狹義的西域指新疆地區、天山南北,漢時分布著大小36個國家,文明水準相當高。廣義的西域,除新疆外,還包括中亞、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橫貫歐亞大陸的東西方交通要道。從西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到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漢朝共用200餘年的時間,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國的「絲綢之路」。這條「絲綢之路」不僅交流著物質,也溝通著中外的文化。中國文化經西域傳到中亞乃至歐洲,異域文化如音樂、舞蹈等大量傳來,特別是佛教的東傳,更是打通西域最明顯的結果之一。

打擊匈奴的後果:長期大規模的戰爭和戰後對內附異族的大量賞賜,使王朝經濟不堪重負,從而引起內政的變化和內在矛盾的激發,甚至導致王朝的顛覆。兩漢邊地民族持續內附,終於導致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

文景之治:西漢文帝、景帝年間,由於採取了與民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是歷史上小農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稱「文景之治」。

獨尊儒術:在西漢前期,封建統治者多信奉黃老之學,從道家「清凈無為」思想出發,實行「我無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這樣的政治理念特別適宜漢初社會經濟恢復時期的現實。但當西漢國力強盛,「清心寡欲」的無為思想就不適宜了。好大喜功的漢武帝要「興太平」,就要製作禮樂,要「改正朔,易服色」要舉行封禪大典,大興繁

文縟節的建置,而儒學最能符合這種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議,罷黜黃老百家之言,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為國家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年。

察舉制:察舉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官員人才的制度。它有許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三科最顯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賢良方正重學問。像漢代的晁錯、董仲舒、公孫宏等皆出於此。其他科目還有明經、明法、尤異、治劇等。

分封制向郡縣制度的轉變:從秦朝建立到漢武帝初期百餘年裡,王朝政治經歷了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反覆。漢景帝時以吳國為首的「七國之亂」的爆發及其平定,標誌分封諸侯的做法徹底過時。經過漢武帝一番切實的削弱政策的實施,郡縣製作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終得到確立。政治大一統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員選拔的文化標準:兩漢選官方式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有察舉、徵辟、考試等方法。有許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三科最顯著。(其他科目還有明經、明法、尤異、治劇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賢良方正則重學問。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為,對化導社會以文化立身、以學問揚名,有著非常實在的作用。

兩漢經學的作用及變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際上實行的是內法外儒,安撫與鎮壓並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學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封建統治。而到漢元帝上台後,提拔了一大批名儒來主政,使得西漢儒生一套寬政減刑、不與民爭利的言論不顧實際地得到實行。建國二百年的王朝腐敗以十分嚴重,現在全用「寬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脫韁之馬般向更腐敗的地步墮落。本來漢代儒學就是雜著陰陽災異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論模式是陰陽家的五行相生相剋,落到歷史層面的是「五德終始」之說。政治的腐敗透頂,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漢家的「失德」該有新王朝代漢的說法漸漸傳開來。於是王莽利用這種說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個食古不化的書獃子,他完全按照《周禮》治理國家,所行的大政沒有一樣切合實際。當時由於天災人禍,人民無法生存,開始造反,他還只顧和大臣們議制度,以為禮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敗,是一場經學的失敗。東漢建立後,像「堯舜禪讓」一類的經論被皇帝「受命於天」的論調代替了,以後再也沒有見誰敢提起過。

士大夫階層的養成:兩漢獨尊儒術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士族階層的養成。從漢武帝開始儒學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別是元帝以後,經學興盛,儒學起家的士人開始分享國家的權力和利益。在這個階層身上,有中國的學術思想、文化藝術,有中國的政治,作為社會的清流顯要,又對時代風尚施以重要影響。許多重大的文化現象,都與這個階層有關。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中國文化在曲折中的演進

永嘉之亂:八王之亂時,成都王穎招引匈奴貴族劉淵作外援助戰,劉淵就以「赴國難」的美名。長驅直入,攻城掠地,蹂躪中原。晉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陽稱帝,國號漢。永嘉五年,劉淵的軍隊攻陷洛陽,俘虜晉朝皇帝,史稱「永嘉之亂」。

十六國:西晉之後,初期進入內地的少數民族紛紛建立政權並且互相征伐、先後替代,共有十餘個政權,史稱「十六國」時期。

p;玄學:玄學是魏晉時期用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的一種新的哲學思潮。一般認為始於曹魏的何宴、王弼。他們倡導玄學,競事清談。清談的內容是談玄論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蕩,是老莊思想的發展。但到稍後的嵇康、阮籍時,因他們極端厭惡司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於是標舉「自然」大唱反調,在行為上更是放縱,不守禮法,為世人樹立了一種名士形象。西晉立國後,一些清談名士如向秀、郭象屈從於司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張,使玄學完全變成了為西晉統治及門閥利益服務的思想工具。

般若學:這是佛家「空宗」的理論,強調以「空觀」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後有鳩摩羅什及其學生僧肇。

涅槃學:涅槃意譯為「圓寂」,涅槃學主要講成佛的問題,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據及成佛的階段等。在中國,涅槃學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滅論》:由佛教引起的爭論。最富於觀念色彩的是神滅論的爭論。這場爭論以范縝《神滅論》最著名,在諸多爭論中也最為激烈。

西晉滅亡的文化原因及後果:統一西晉王朝的旋生旋滅,是大一統帝制文化階段性走到盡頭的結果。西晉敗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亂」,實際上是曹魏以來皇權建立不合法理的惡果。八王之亂爭奪皇權,弄到家族內部骨肉相殘的地步,實在是政權的「繼統」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現。但繼統問題的道德淪喪只是結果和表象,深層的原因是東漢以來世家大族的勢力膨脹,根本妨礙著統一王朝的穩固。另一個重要表現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晉滅亡的文化原因及後果就是:從西漢重儒術起,幾百年培育起的一個對維繫社會政治有重要職責的階層,到漢晉之際,已經被權力腐蝕,負不起它應負的政治責任,因此,西晉的滅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東晉是世家大族勢力獲得更大發展的時期,高門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權。東漢以後,是士族操縱地方權力,經西晉到東晉,中央權力幾乎都操縱在大族手裡。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勢更助長了他們的門閥觀念,士庶之別,判若雲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個心理依據,即他們是書香門第。士族起家於兩漢經學,而國家需要經學之士的原因在於賓士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晉之際卻發生了轉變。他們日益向虛曠的方面發展,越來越把注意力集中於學術、文學和藝術,同時也越發放浪形骸。當世家大族把政務實權避讓出去的同時,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權操縱在自己手裡。

開發江南的過程:長江中下游地區(即一般所謂的江南地區)開發的加快,是從三國時的吳國開始的。東吳政府注意興修水利,疏通河道,農業和商業也都有相當大的發展,吳都建業成為繁華的都會。(江南大族階層也隨之出現)永嘉之亂後上百萬的北方農民遷移江南,為江南開發帶來了生力軍。南方的開發,為後代中國歷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固的經濟後方。

佛教的傳播及南北特點:佛教產生於印度,約在兩漢之交傳入中國。漢武帝通西域,中國與中亞的道路打通,佛教也從西域經絲綢之路傳到東土。最早傳入的教義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經》,而早期的傳教者為西域胡僧。漢魏之際佛教的傳播依託的是本土固有的長生不老宗教,魏晉之際,佛教更在玄風大暢的背景下,在社會上層中廣泛流傳。從那時起,教義已經為大乘經論為主。大體而言,魏晉南北朝佛教教義的流行可分為兩大階段:前期以

般若學為主,後期以涅槃學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發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對佛教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南朝士人信佛,「偏於談理」。北朝「偏於教」,其含義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說的去修行,以擺脫輪迴,所以特重禪法。(在北朝是寺院經濟妨礙國家利益,在南朝則表現為義理的衝突)

南北民族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不僅是北朝的現象,也發生在南朝境內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遷及對南方的開發過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過程。開發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北方邊地民族內遷的過程同樣也是融合的過程。十六國時代許多政權的建立者,都對中原文化有較深的熏染。就在混亂的十六國時期,北方各政權就已經開始仿照漢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國家體制,提倡文教。不能將北朝的民族融合簡單地視為漢化,融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第四節隋唐兩宋:中國文化的鼎盛時期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機構。三省即中書省(隋稱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負責詔書起草,是決策機構;門下省職掌封駁,是審議機構;尚書省負責政策執行,屬行政機構。尚書省下設六部,即吏部、戶部(隋稱民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長官統稱尚書,各司其職。

科舉制:科舉制是隋唐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為制科和常科兩類,制科有皇帝臨時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員和平民子弟都可參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進士、明經等六科。其中進士一科要考經典、詩賦和時務策論,難度大、錄取率低,中舉後前程卻好,所以特別受士子重視。

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1)尚武精神。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方傳統為背景。從北朝帶來的尚武精神和能征善戰的習性,是唐朝建立赫赫武功的重要原因。(2)開放的民族政策。(3)崇佛教與重詩文。

唐朝在民族關係上開放精神的體現及給北宋帶來的影響:不論是對邊地民族還是異國之人,唐朝基本能以開放、包容的精神一視同仁。心態開放決定著唐王朝在處理與邊地民族關係上,採取寬鬆的方式。唐王朝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導致了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景觀:在東亞前所未有的以強大的唐朝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聯合,以及日益高漲的學習唐文化的運動。唐代的邊疆民族政策帶來的歷史結果,是北宋立國的艱難,北方的遼、西北的夏,使它的邊疆壓力十分沉重。安史之亂及隨後的藩鎮擁兵自重,致使北宋王朝忌諱武人。外有並立的敵對政權,北宋不得不大量養兵;忌諱武將,又養就了一個龐大的食祿階層。兩者及其他奢侈浪費,造成北宋財政的極度困難。這又引發了改革的浪潮並激起士階層劇烈的黨派之爭。

兩稅法:中唐時期制定的賦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採用楊炎的建議,頒布實施「兩稅法」,它以夏、秋兩次徵稅而得名。其核心內容是以一個家庭的財產狀況和田畝數量為依據徵收賦稅。同時政府針對商業貿易日益活躍的現實,對茶、酒、鹽等商品交易徵稅,改變了多年來以單一農業稅為主的稅收結構。同時還協調了中央與地方稅收關係。兩稅法的實施,使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壽終正寢。後來兩稅法歷代相沿,至名不改。

兩稅法的作用:不僅使唐王朝擺脫了經濟困境,它還標誌著一種王朝治國觀念

的改革,對中國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變化影響至深。

中唐時期:從中唐起,知識分子的思想所系明顯變化。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爭文化正統的意識,一是更關注現實問題和具體問題。

古文運動:是中唐時期一場文風、文體和文學語言的革新運動。主要倡導者是韓愈、柳宗元,參加者有李翱、皇甫湜、劉禹錫、白居易等。其主旨是為了恢復和發揚先秦、兩漢散文質樸流暢的傳統,使散文更適宜於敘事、說理和抒情。因為先秦、兩漢的時間比六朝更古,所以,文學史上稱這次運動為「古文運動」。

新樂府運動:新樂府是一種自命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在中唐,經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導下,加上李紳、王建、張籍等一批詩人的積极參与,形成一場規模不小的詩歌運動,史稱「新樂府運動」。它以「但歌生民病」為宗旨,實際是有意恢復《詩經》和漢樂府開闢的文學傳統。

王安石變法: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在他擔任宰相期間,企圖以種種新的政治舉措改變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他積極推行青苗、均輸、市易、免役、農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權,以期富國強兵,緩和階級矛盾。但由於保守派(舊黨)的固執反對,新法推行迭遭阻礙,總的來說推行新法是失敗的。

新黨舊黨的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和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試圖以種種新的政治舉措改變王朝「積貧積弱」局面的屬於新黨,以「擾民」、「生事」、「與民征利」為理由反對這種變法的為舊黨。新黨代表士大夫積極有為的精神,舊黨也不能簡單視為「反動」。兩派的分歧產生於對現實的不同理解。

理學:理學是北宋興起的一門學問。它以闡發孔孟學說中天道性命內容為主,講究成賢成聖。理學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在南宋則有朱熹、陸象山。他們要復興儒學,就是要從精神的層次救敗。像先秦儒家一樣,他們承認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這根源就本於創生萬物的天地。成賢成聖就是要修養成一種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遙,而是像天地那樣「曲成萬物」,也就是本著一種大公精神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南方經濟的高漲:(1)安史之亂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向東南方轉移。在南方的長江中下游流域,「進入全面開發耕地的時期」,顯示著實行新稅法對農業開發的刺激作用。中唐以後,水稻業、經濟作物,還有鹽業、礦冶業,南方都有長足發展。(2)生產的高漲一定帶動商業貿易和都市文明的發展。在許多交通要道,集市貿易空前發展,大運河和長江沿岸及東南沿海大都市紛紛出現,十分繁榮。長安、洛陽、開封、揚州、成都、廣州等都是當時著名都會,而且揚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而發達起來的,是富甲一方的經濟中心。

市井文化的興起:城市不僅積累著財富,也薈萃著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最適合市民階層審美趣味的新文藝的興起,最能觀察當時社會文化之一斑講述歷史及人世間故事的「說話」從中唐以後就興旺起來,有了行會並在南宋進入「黃金時期」。戲劇的發達同樣令人矚目。  

色目人:這是元朝把它統治下的人民分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僅次於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歐洲人。他們歸順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南人:這是元朝把它統治下的人民分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後被蒙古人征服的漢族和其他民族。

回回:它是元朝進入中原的色目人,經過長期與內地其他各族人民的雜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學習後,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現在稱回族。

孟德高維諾:孟德高維諾是13世紀末期義大利方濟各會士。1291年他乘船到達中國泉州,數年後又被教皇任命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國傳教的先驅人物。

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薩迦派的領袖,被忽必烈奉為國師,除「做佛事」,為皇帝及后妃傳授佛戒外,並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備皇帝諮詢。朝廷又設宣政院,讓八思巴管理全國佛教及西藏地區事務,加強了中原與西藏地區的聯繫。

儒戶:元朝社會階層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目「儒戶」。這是根據宗教派別劃分出的戶籍,與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陰陽先生、薩滿教巫師戶等同等級,可以免除賦役。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點:在元朝,原來遼、金統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視為漢人,久之他們之間原有的區別消失了。部分進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漸變為農業居民,在元朝中原統治崩潰後,改用漢姓,也融合在這北方新形成的漢族之中了。今天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漢族後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進入中原的色目人,經過長期與內地其他各族人民的雜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學習,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即回族。所有這一切都表現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基督教與穆斯林的傳入:1291年,義大利方濟各會士孟德高維諾乘船到達泉州,數年後又被教皇任命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國傳教的先驅人物。另一位義大利方濟各會士鄂多立克也曾到達北京,在那裡建立教堂,據載信教者高達三萬餘眾,受洗者有六千人。伊斯蘭教在甘肅、新疆、雲南及在北京等地的廣泛傳播,也是在元朝開始的。特別是甘肅、新疆一帶,作為西域的一部分,那裡曾經是佛教東傳的地方,現在則變為穆斯林世界。

元朝政治及經濟政策:元代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中書省,在地方設行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省之下還有路、府、州、縣各級行政機構。元朝在經濟方面的積極作用是在北方的生產的恢復。蒙古人是在南方經濟持續高漲的情況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統治傷害了這一勢頭。在北方,元朝恢復經濟的辦法是廣開牧場,實施屯田;大多數土地是強奪民田而來的。在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農奴制。在江南,原來屬於南宋的官田變成新王朝的官田,強佔土地的現象同樣嚴重。但元朝統治者從不賤視商業,相反特別優待和利用色目商人。他們利用的商人活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對「戰利品」的掠奪行為。

利瑪竇:西方基督教傳教士,明朝時進入中國傳教。

徐光啟:明朝著名科學家,有農學著作《農政全書》。

nbsp;一條鞭法:它是明朝張居正實行稅制改革的名稱。內容是:把田賦、力役及其他眾多雜稅合成一條,統一按田畝數量徵收;簡化手續。旨在增加國庫收入、減輕農民負擔。

攤丁入畝:它是清朝的一種賦稅制度。「丁」指丁銀,即人頭稅,攤丁入畝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銀額為準,將丁銀攤到人家所佔的地畝中去徵收賦稅,實際是取消了人頭稅。因為康熙五十年以後出生的人口不納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長。

稅監:明朝萬曆皇帝曾派親信太監到全國各地做「稅監」,所到之處,工商業者被弄得斷絕生計,在蘇州、潮州、景德鎮及錦州等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稅監的起義。

朱元璋出身與明初政局的關係:朱元璋是位下層農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締造明朝政治規制時,受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蒙古貴族政治的混亂給他的教訓;一是他貧苦鄉村生活所經歷、見聞的官吏魚肉小民之事,給他造成的心理影響。前者使他極度專權,後者使他對官僚階層極度地不信任;替農民做主,是貫穿朱元璋二十餘年皇帝生涯的主導傾向,他是一個農民意識強烈的皇帝。有鑒於元朝宰相的專權,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和元以來的中書省。皇帝直接領導六部,將原中書省在地方上的權力分割為三,設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負責監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負責軍事的都指揮使。這影響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情況:東西方的相遇,是東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熱的普救主義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著特殊作用,因此繼商人之後東來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瑪竇,清朝以湯若望、南懷人最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歷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鐘錶和天象儀器、火炮製造術傳入中國。傳教士的影響不僅在一般民眾,也在士大夫階層。在18世紀趨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紀,西方形成過一個了解中國學習中國文化的高潮。中國的養蠶和陶瓷技術大約在1705年傳到歐洲,此外還有大量的花草、樹木品種。除此還有觀念層面的內容。

明清社會經濟遲滯的原因:重農抑商的國家觀念,具體的表現是國家商稅繁重;政治上腐敗導致的經濟上的以權謀私。

明清利用民間宗族關係加強統治的表現:明清兩代有一個共同特點,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義者。一般的文教政策,是重儒教,表現在地方上就是特別注意將民間宗族組織與政權相結合,結果是專制精神貫徹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明清兩朝更看中宗族關係在社會治安、收取賦稅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清朝則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對普遍的民眾進行控制。同時,族長權力也因政權的支持而變得牢固,其結果是朝廷的專制與宗族的專制聯成一氣。

王陽明:明代著名哲學家。因為他把「心」當作宇宙萬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論被稱為「心學」。心學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說,只要注意自己的內心修養,即可達到「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這種理論,明中葉後影響很大。

文字獄:清朝統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一種冤獄。多發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獄主要針對那些有反清復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庫全書》編纂的進行,從搜集來的圖書中,他們發現了大量對清

朝統治不利的東西,於是故意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文字獄更加殘酷。文字獄使清朝的知識分子走向純而又純的學術研究中去了。

乾嘉學派:清朝實行文化高壓政策,為使知識分子不問政治,走純學術研究道路,讓學者對傳統的經史文獻進行考訂、校勘、輯佚、注釋,由此考據學大盛。這一工作在乾隆、嘉慶年間最興盛,被稱之為「乾嘉學派」。

明朝士大夫群體的分野及學術活動:明朝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為正統與非正統兩大分野。此處正統與非正統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狀態。生活道路上的正統派指那些走著唐宋以來科舉仕途老路的群體;思想上的正統則或是信仰程朱或陸王之學的人士。非正統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區別的是他們不只在官場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當時的生產科技及其他有關國計民生的事業上去;還有一些文人處於下層,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學、科技名著都完成於他們手中。道德意識濃重而又伴隨著異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顯特徵。

清初三先生的思想與著作:明朝的滅亡,對仁人志士產生了強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為代表的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來的心性之學,反思整個中國歷史,著有《船山遺書》。顧炎武曾長期到西北地區進行實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等,其重文獻考據的方法,為後來的清朝「乾嘉學派」奠定了基礎。黃宗羲著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等,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萬民痛苦之源,顯示出可貴的民主色彩。

明清之際學風變化的原因:明朝的滅亡,對仁人志士產生了強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王朝實施文化高壓政策。但清朝學風的變化還有著學術史本身方面的原因。明朝的滅亡,教訓了人們不能只是空談性理,還應該博學以致用。正是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考據之風漸漸興旺起來。學者們對傳統的經史文獻進行了大量的考訂、校勘、輯佚、辨偽和註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獻。因為這樣的工作在清乾隆、嘉慶年間特別興盛,所以稱之為乾嘉學派。這一時期的學術成就,對後代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幫助的。  

第三章中國傳統的生產生活文化

第一節中國傳統的生產經濟文化

中國的生產經濟文化:指在中國傳統的農耕自然經濟的基礎上,所產生、發展和連續傳承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又稱農業文明。

中國農業經濟的多元文化因素:中國的生產經濟文化的基礎,是農耕自然經濟,除此之外,還有牧業、林業和漁業等。在我國歷史上,農業文化與游牧文化的聯繫尤為密切。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後來用「社稷」代表國家。

農耕自然經濟:依靠種植農作物以自給自足的經濟。

中國生產經濟與文化特徵:(1)天時、地利、人勤的重農經驗;(2)以工補農、以商求富的農人心理;(3)精打細算、知足節用的務農傳統。

>農耕灌溉文化:農耕灌溉是中華民族生產文化的主體內容。

農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南方農業是稻作型農耕文化,主要標誌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車等。北方農業是麥黍型農耕文化,主要標誌是栽培麥子、黍子、高粱、玉米、穀子、裨子、豆類,以犁耕為主和井渠雙灌等。南北方的農耕文化也具有許多共同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二十四節氣文化。

農業歲時曆法的文化價值:至西漢中期,曆法定型,二十四節氣同時確定下來,成為統一的曆法定製。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動變化所制定的一種計時方法。每到重要的節氣來臨,當朝皇帝都要親自舉行農耕示範意識,表示啟動全國的農耕生產。兩千多年來,我國的農民按照二十四節氣安排農業生產生活,促進了農業社會的發展。

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署、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農書對農耕文化思想的概括:在我國古代,出現了許多農書,這些農書對古代農耕操作的經驗和農學思想做了闡述,標誌著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文化思想正在得到歸納和整理。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漢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唐陸龜蒙《耒耜經》、宋陳敷《農書》、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清張履祥《補農書》等。這些書的內容,包含了官方生產管理和地方生產知識兩部分的內容,並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論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現了很高的文化意識。其中,歷代農書提出的主要農業經營思想與生產知識,有以下幾點:第一、統籌水土利用規劃;第二、調整好農業生產關係、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勝天說。

農政思想的歷史地位: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因為國家經濟即農業經濟,社會生產即農業生產,所以在上層文化中,形成了一套農政思想。農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績」觀和「勤農」觀。

「政績」觀:指歷代統治者把農業收成的豐歉,當作考察國計民生的好壞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個標準;

「勤農」觀:指確立以農為本的原則和制訂一套勸勉農事的治國方略。

(唐《開元占經》和《四時纂要》是比較重要的農政文獻)

我國商業發展的過程:在商周時期,我國市商貿易有了一定的發展,並開始使用貨幣。春秋時各國都城均設置了市場。戰國時商業都市崛起。秦漢以後長安、洛陽等地以形成商業網點。到唐代以出現專賣店。宋元以後商品經濟逐步發展。至明代中葉,我國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經濟萌芽,商業經濟更加顯示其活力。

我國民族商業的兩個文化特點:一是漢族與多民族地區的內貿活動頻繁,商路通達,推動了各民族間的往來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國與東方鄰國和西方國家對外貿易的興起,歷史悠久,開闢了中外交流的長期通道。

傳統市商貿易的文化特徵:限於農業生產經濟框架內的發展,也使我國的民族工商業更富於農業文化色彩,這反而成了一個特點。我國很早就開始管理市商

貿易,並從禮俗制度上,規定了它的經營秩序,這對後世的商業活動產生了長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文促商的傳統,在歷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今天也有它的現實作用。

市商貿易的四種模式:(1)市,即集中貿易的場所,明代以後逐漸形成街市;(2)墟,南方把定期的場所稱作「墟」;(3)集,北方把約定俗成日期的貿易場所叫做「集」,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4)會,從唐代起,把在寺廟節日期間舉行的、規模比較大的貿易活動稱為廟市,後來發展成廟會。廟會不全是官辦的,而是官民合辦或民間自發的。趕廟會不僅僅是購物,還有朝聖、遊玩、娛樂,帶有集體性、類型性的民族傳統文化事象。

市商貿易的方式:(1)農商兼營,從業者稱攤販。經營方式是把貨物擺在道邊、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車、挑擔或設架放貨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與贏利無關的互惠行為。(2)行商經營,即由賣主向買主主動匯合的商業經營方式,也就是從產地進貨,到需地銷售。靠行商運銷,甚至長途販運贏利。歷史上的徽商、晉商都很有名氣,晉商以「船幫」、「車幫」等長途販運方式,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國等。(3)坐商經營,即以定點店鋪經營,是一種買主向賣主主動匯合的經營方式。從前的坐商經營都有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和相對穩定的勞資關係,形成了一些錢莊、銀號、商行等規模教大的貿易集團。

市商的經營之道:市聲;商幌;牌匾、字型大小。

商業習俗:敬財神、經銷、廣告

工匠集團:手工技術工人,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

行會組織:亦稱行業組織,是手工業者自發組成的同行業組織。其職能是互相共濟,保護行業利益,也叫同業公會。(行會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師崇拜、師徒傳承、行業禁忌。)

「匠技」的文化史意義:歷史傳說解釋工匠有三個特點:(1)具有手工藝性,講究手的巧慧、手的經驗、手工的審美效果,肯定用雙手實現大腦想法的工匠能力。(2)缺乏大機器生產的合作性,傳統的手工業勞動是小規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範圍擴大經營,產品就會變形。(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產品被認可後,人們隨之形成比較固定的欣賞習慣;一樣的活兒,換了別人干,就不認了。

民族手工業對農業文化的促進作用:手工業是農業社會演進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假如沒有手工業,中國的民族經濟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就不能藉助大機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現代社會轉型,在世界競爭的軌道上就無法提速。  

第二節中國傳統的日常生活文化

(中國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文化)

民居:民居是承擔居住、祭祀、婚姻、財產分配、權力繼承、家庭義務和社會職能的場所。

居住建築的文化含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築格局和儀式。

居住方式:我國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種形式;半穴式、井乾式、干欄式、石室、土木結構或土石結構式

居住建築格局:我國古代民居建築格局的文化含義主要體現在以下諸方面:(1)確定居室周圍邊界的院牆。(2)家庭與社會聯結的通道,居住的入處、院門,必是神靈的把口。(3)庭院。是院牆與居室之間的空地,是人神相處、人與自然相處的場所。(4)居室。居室建造、使用的原則:一是睡處,二是接神、待友、議事的公共空間——正房。

居住建築儀式:選址儀式、上樑儀式、賀新房儀式、使用傢具的儀式、搬遷儀式、居住

儀式。

飲食:從中國文化史上說,研究飲食,就是研究在中國文化的系統內,人們吃什麼和怎麼吃。

飲食的文化觀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民本思想(飲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組成部分;足食,是讓國民吃飽,是傳統社會穩定秩序的一項國策);(2)節約糧食:(3)人格教育(4)食療觀。

飲食文化:飲食行為,從本質上說,不是指個人餐飲的選擇,是指共同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礎,指人們在這方面連續重複的群體實踐。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儀式飲食;(2)階層飲食;(3)節日飲食;(4)民間組織飲食;(5)待客飲食;(6)饋贈飲食。

服飾的功能:服飾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種獨有的創造和技巧。服飾起源於雙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實用,第二重性格是裝飾。(服飾的構成要素是:質、形、飾和畫)

服飾的形制有四種基本類型:第一,衣著;第二,附屬裝飾品;第三,人體自身的裝飾;第四,帶有裝飾性的生產工具、護身武器和日用品。

服飾的自然與人文文化含義:自然範圍內的服飾文化標誌包括環境標誌、性別標誌、體形標誌、年齡標誌。人文範圍內的服飾標誌包括信仰標誌、階層標誌、禮儀標誌、政治含義、職業標誌和審美標誌等。

交通行旅文化的兩個組成部分:交通行旅是伴隨著人類遷徙的腳印、生產運輸的路線和彼此溝通的需要發展起來的。我國的交通行旅文化顯示了複雜的內容,:一是民族文明的發展、前進;二是各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各種文化心結,

我國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結:我國交通行旅文化,表現了各族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各種文化心結,這主要表現在:(1)交通設施的習俗傳承;(2)運輸工具的習俗傳承;(3)交通行旅行業的習俗與傳承。

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經濟協助、有血緣關係的社會集團。

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親屬關係,其中包括血緣關係和婚姻關係。

中國家庭結構的文化要素:我國傳統封建社會中,形成了以血緣關係為重心的家族體系,姻緣關係服從於血緣關係。家庭成員的地位在血緣關係中找,具體可分為血緣九族制和血親五服制。孝祭的規定五服以內是近親,五服以外是同宗。

中國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主要有:(1)字輩譜,這是記憶性的文化鏈,它表示了家族內部的角色差別和地位等級。絕對地從血緣系統上「論資

排輩」。(2)家譜,保存和延續輩分等級的一種文化方式,是維繫家族文化的經典。(3)家風,是由家族共同體世代沿習,用以規範家族內部的行為和秩序的習慣法。(4)人生禮儀,包括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壽禮和葬禮。(5)家庭關係與地緣關係的結合體,又稱家族共同體,它有以下兩個主要的文化功能:血緣凝聚力、地緣凝聚力。

家族共同體的地緣合作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產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設上實行基層民主制,用以維護村民的共同利益。

社區(與地方聖地)文化活動的特徵:對神仙、聖賢所在地的崇拜;交換農副產品;賭勝;吃喝;娛樂。

社區文化互動的歷史價值:(1)社區文化活動可以跨越民族的界限成為一個地方社會的共同活動;(2)社區文化活動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質;(3)社區文化活動可以可以保護地方文化遺產。

第三節中國的民族科技文化

傳統科技:中國傳統科學技術是一個歷史概念,就廣義而言,就是在中國社會中曾存在的各種傳統科學和技術成果。

中國傳統天文學:中國傳統天文學就是天象觀測和曆法制定兩方面的知識和研究。

陰陽合曆:亦稱陰陽曆、夏曆,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月,但設置閏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跟太陽年的平均天數相符合。

中國傳統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氣、朔三點。

中國傳統算學的特點:首先是其應用性;其次是獨特的籌算記數法;三是以算術、代數為主,幾何學不發達。(保留至今的傳統算學知識:七巧板、韓信點兵。)

中國醫藥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中醫藥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的瑰寶。中國醫學的形成,一方面來源於對臨床醫療經驗的歸納,一方面與整體民族文化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例如神仙方術、道教思想、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宋明理學等,均對中國中醫藥學的形成與發展產生相當深刻的影響。(1)醫學:在古代被視作「方技」,它包括、「神仙」、「房中」四部分。後來「經方」和「醫經」逐漸成為傳統醫學的主體。兩漢時期傳統中醫學的理論筐架定型,直至今日。後來相繼出現了一些經典醫學著作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等。兩漢時還形成了中醫的「四診」的診斷技術,即望、聞、問、切。其中的切創立了中國獨特的脈學理論。從漢到宋,醫學理論一剖有了發展,相繼出現了關於切脈、針灸以至於法醫等專著。明清時代在探索免疫治療上有重大突破。中國至少在16世紀時用人痘接種的方法預防天花。(2)我國的藥學是傳統醫學的一部分。西漢時出現藥學理論,出現了「本草」一詞。中國古代藥學又稱「本草」之學,主要是記述藥物名稱、性狀、功能、主治、產地及採集、加工、保存等知識。後來的「本草」著作中還附有治療的範例。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完成了集中藥學大成的偉大著作《本草綱目》,這是一部中藥學百科全書。

四大發明的內容、發明者與發明時間:造紙術,發明者傳說是東漢時期的蔡倫;印刷術,唐代初年,我國出現雕版印刷技術,宋仁宗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火藥的發明至遲在唐朝;指南針,戰國時期,我國製成了最初的指南針—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針以被用於航海貿易。

四大發明的對外交流:四大發明在我國發明後,均傳至國外。造紙術發明於公元2世紀初,公元8世紀傳至中東阿拉伯國家,12世紀傳至歐洲。雕版印刷創於公元7世紀,公元8世紀就傳入日本。活字印刷術創於公元11世紀,自公元13—14世紀傳至歐洲。指南針在12世紀中國用於航海後,中國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灣一

帶活動,於是先是阿拉伯人學會了指南針技術,繼直傳入歐洲,導致世界市場的出現。火藥約產生於公元9世紀末期,公元10世紀先傳入蒙古、阿拉伯,13世紀傳入歐洲。火藥在世界政治、商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四大發明的民族成就感與歷史局限: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為中國和世界的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儘管有四大發明這樣的科技成果,但這些發明創造始終未成為社會前進的主流。中國古代的許多科技發現都無法得到社會的推廣和應用,往往出現中斷、失傳的現象。這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性質和制度分不開的。  

第四章中國傳統的制度文化

第一節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

(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原則與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相結合的倫理政治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

制度文化:是人們為適應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製出來的有組織的規範體系。

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由父系家長制演變而成,到周代漸趨完備。宗法制在春秋時期瓦解之後,其影響長期留存在中國傳統社會之中。

宗法制產生的歷史背景:完整的宗法制出現在周代。周王自稱天子,周朝王位的傳遞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周王自稱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貴族的最高家長,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著國家的政權與軍權。

宗法制的特點:宗法制的特點在於,一方面用自然血緣關係來確定人們的社會關係,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緣關係將人們緊緊連在一起,從而限制著人們社會關係的發展。

君主專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脫胎於原始社會後期的父權制。

三公九卿:秦朝統一之後,建立起來的中央官吏系統。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務。

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後,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權形式解決集權體制內的權力分配問題。三省同為國家最高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執行等政務。六部為行政事務的職能管理機構,六部隸屬於尚書省。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表明了傳統社會中中央集權管理體制的成熟。

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政治經濟的系列變動,土地兼并戰爭到處發生。在大國吞併小國之後,政府者大都將小國變成縣郡,以隸屬於自己的行政系統之下。這種郡縣制在戰國時代,以成為各國國內一般行政區劃。秦漢時代以郡縣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統的王權體制,君主集權達到空前的高度。

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秦漢以後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皇帝總攬天下大權。封建帝王全面控制著行政、財經、司法、軍事等國家權力;第二,擁有龐大的官僚辦事機構;第三,嚴密的人身控制。(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是專制王權嚴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什伍里甲制度是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

家天下的含義:宗法觀念對王權政治的最大影響是它確立了絕對君權下的「家天下」的政權模式,使傳統中國的社會政治出現「家國同構」的格局。

宗法觀念對秦漢以後國家政治結構的滲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權模式的長期延續。宗法制度原則的本質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親親倫理政治原則的不斷擴張;第三,宗法原則成為維繫王朝政治的習慣力量

君主專制制度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家國一體、父權與君權結合的政治結構,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形成發展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1)它是中國傳統社會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

,也是中華文化歷經磨難而未中絕的文化動力,是中華民族從分裂重新走向聚合的社會基礎。(2)宗法制度原則與君主制度的結合,也給中國文化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在倫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們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內,循規蹈矩是社會對個人的一般要求,易於養成唯上、唯書、唯親的被動性格,人們大多缺乏文化創新的活力。

宗法制與王朝政治之間的內在聯繫:根植於農業社會的宗法制度與宗法觀念在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們是王權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現危機的時刻,宗室貴族每每自覺地擔當起匡扶社稷、復興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權政治模式得到不斷的複製與再生。在中國古代,皇室貴族擁有封地與優厚的待遇,人口眾多,他們對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習慣於視皇族為國家利益的代表,在國家出現危機時,皇室宗親自然成為他們擁戴的目標。西漢末年劉秀就是依賴王室後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漢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們將家天下的王權政治視作天經地義的統治模式,不僅舊貴族要重建家門,就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也模仿著舊有的宗法模式,構建新的王朝。兩千年來的封建社會,王朝國姓屢經更迭,王朝政權模式卻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維繫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科舉制: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舉制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漢代)察舉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經、詩賦取士、行卷——(宋代)策論

察舉制:漢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都可以向皇帝舉薦賢士。這種由地方官僚察訪人才,向朝廷舉薦的方式,稱為「察舉」。漢代察舉制度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雛形,它為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的出現作了重要的鋪墊。

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時期建立的一套較察舉制度嚴格的選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設立「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地人士,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然後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舉薦。九品中正制從其本質上看,同樣維護的是士族的利益。

明經科:在於察舉通曉儒家經典的人才,東漢開始設置。隋唐以後,漢代察舉考試中強調的儒家經學仍作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詩賦取士:唐代科舉考試中最重視的是進士科,進士試主要是詩文,是一種文學考試,因此唐代崇尚文學成為一代風氣。在詩賦取士的利益驅動下,唐人創作熱情高漲,唐詩時代的形成與科舉制度有相當的關係。

行卷:唐代的科舉考試沒有後代那樣嚴格,考前的舉薦相當重要。為了獲得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的賞識與推薦,士人們在應試前,帶著自己平時所作的詩文投獻給名公巨卿,這種詩文稱為「行卷」。

科舉制的特點: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與前代選官制度比較,具有以下三個顯明的特點:一、士人自由報名應試,應試者不論出身、地位、家業,不必由官員推薦;二、考試定期舉行,不必等候皇帝下達詔令;三、嚴格考試,錄取與否以考試成績為標準,聲名德望以不再是任職的主要依據。

科舉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科舉制度之下,古代中國建立起穩固的文官體制,這種文官考試製度在人類制度史上有著重要的開創意義,它在世界文明史上產生了廣泛影響。科舉製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個超越地域、家族與軍事勢力的知識階層,這一階層的利益、活動都與中央集權相聯繫,因此科舉考試的價值導向與精神意旨對社會文化形態發生著直接的影響。(1)科舉制培育與維繫了傳統文化。科舉制將儒家思想全面推動到社會各層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科舉制強化了讀書尚文的文化傳統,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造就了大批的

優秀人才。這是其正面作用。(2)科舉考試耗費了士人幾乎全部的精力,讀書做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標,造成傳統文化畸形發展;科舉制是對極端專制王權的維護;知識階層在科舉制的牢籠之下,缺乏主體意識與創造性思維,這是其負面作用。

法律:是由國家統治者為協調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秩序而創製出來的帶有強制性的制度規範。

(商朝的《湯經》大概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法律,西周有《九刑》、《呂刑》,鄭國子產鑄《刑書》開創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法經》:戰國時期,在各國普遍制定與公布成文法的基礎上,魏國李悝對諸國的成文法進行了總結,製作了《法經》六篇,《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義》:唐高宗命長孫無忌對《唐律》進行考證、疏議,著成《唐律疏議》一書,公元454年唐高宗頒行《唐律疏議》。它是漢代以來對於法律注釋解說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與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經義法典化的範本。

「春秋決獄」:從董仲舒開始即以《春秋》的精神與事例附會法律,《春秋》經義不但成為法律的補充,其權威性甚至還高於法律。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第一,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指導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倫理法佔重要地位;第三,皇權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強調等級特權,主張同罪異罰。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倫理特性: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具體表現為:其一,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作為指導立法、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其二,貫穿「德主刑輔」、「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為主,德刑並用是統治者所倡導的統治方法;其三,通過引經斷獄、引經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經典法典化。

第二節中國社會傳統的禮俗規約

傳統禮俗規約的起源:作為調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係的準則與規範的禮俗規約,它起源於人們群居的社會需要。傳統的禮俗規約有著鮮明的農業—宗法社會的特色。

傳統禮俗規約的特點:傳統禮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倫理關係,因此傳統禮俗規約有著鮮明的倫理色彩。其特點是:第一,傳統禮俗的等差性,嚴整的的禮俗制度維持的是不平等的社會秩序;第二,傳統禮俗的調和性,注意等級之間的協調;第三,傳統禮俗的規範性,這是傳統禮俗最根本的特性。禮俗對社會生活的規範是通過禮義原則與禮俗規制的內外結合實現的。

傳統社會禮與俗的區別與關係:(1)禮起源於俗,但禮不同於俗。兩者的區別在於:俗是民眾自發形成的行為習慣,具有紛繁的複雜性特點;禮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會行為規範,其中貫穿著特定的整合社會的理念。禮具有規整、嚴密、適於操作的特點。(2)禮與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文化混沌未分時,不存在俗與禮的區別;伴隨著階級分化、文化分層的過程,禮逐漸從原始習俗中提純出來。禮最初是人神關係的調節,後來擴展到人,最後擴展到社會,成為嚴格的社會行為規範。

通過傳統社會禮與俗的關係,體會兩個文化層面的關係:禮制化為民俗,與中國古代家族勢力通過家法、族規對禮制的維護有關,古代社會的家禮是國家禮制精神與庶民日常生活的結合。在家國一體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為國家禮制,然後又由國家禮制下降為民間家禮俗規。

「五禮」:是古代國家禮儀制度,大約定製於周代。五禮分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五種。

祭祀典禮的類別:天神、地袛、人鬼

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氣象神祭祀三種。

地神

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廟祭祖、祭先王先師等。

冠婚禮的意義:周公六禮、冠禮

「周公六禮」,古代貴族婚禮的六道儀式: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冠禮是古代的成人禮。

皇家貴族禮儀的文化特性:皇家貴族禮制可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不以明示等級尊卑為宗旨,皇家貴族的禮儀活動注意規模與程式,將禮儀過程視為國家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強化王權,明晰統治集團內的等級與名分關係,禮製成為維繫傳統社會的強有力的文化紐帶。

庶族平民禮俗的軌範性有如下三方面的表現:(1)歲時禮俗的倫理性。歲時節日禮儀對民眾的倫理軌範有兩重意義,一是自然倫理屬性,二是社會倫理屬性;(2)人生禮俗的家族性,人生禮俗包括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和喪禮。在個體的人生禮儀上,有著濃厚的家族色彩;(3)家訓族規的禮俗教育與禮俗規範具有一定功能。

家訓族規的規範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為禮俗之本,強化家族內部的倫理關係;二是以誠信忠厚為修身之本,塑造傳統社會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勸戒懲罰的禮俗規條,規範家族成員行為,補充國法。

庶族平民禮俗與社會上層禮制的關係:民間的禮俗雖然在形式與內容上與貴族禮制有著顯著的差異,但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首先,它們來源於同一文化母體,所依託的是同一宗法社會結構,貴族不過是特殊家庭,皇帝是特別的家長,貴族社會的禮制精神,以及相當比重的禮儀行為都是從家族文化中產生出來的,如「親親」、「尊尊」等宗法原則,一直是傳統社會禮法制度的思想基礎。其次,統治階層非常重視禮儀的示範作用,以嚴格的禮制規定,與公開盛大的禮儀形式,向社會顯示禮法的森嚴,達到軟控社會的目的。因此上層禮法思想滲透民間,家族社會模範國家禮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規。其三,隨著社會的變遷,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別的消失,貴族禮制除保留在統治集團內部外,相當部分俗化為庶民的行為規範,如「周公六禮」成為一般婚俗模式。  

第四章中國傳統的制度文化

第一節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

(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原則與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相結合的倫理政治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

制度文化:是人們為適應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製出來的有組織的規範體系。

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由父系家長制演變而成,到周代漸趨完備。宗法制在春秋時期瓦解之後,其影響長期留存在中國傳統社會之中。

宗法制產生的歷史背景:完整的宗法制出現在周代。周王自稱天子,周朝王位的傳遞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周王自稱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貴族的最高家長,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著國家的政權與軍權。

宗法制的特點:宗法制的特點在於,一方面用自然血緣關係來確定人們的社會關係,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緣關係將人們緊緊連在一起,從而限制著人們社會關係的發展。

君主專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脫胎於原始社會後期的父權制。

三公九卿:秦朝統一之後,建立起來的中央官吏系統。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務。

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後,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權形式解決集權體制內的權力分配問題。三省同為國家最高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執行等政務。六部為行政事務的職能管理機構,六部隸屬於尚書省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表明了傳統社會中中央集權管理體制的成熟。

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政治經濟的系列變動,土地兼并戰爭到處發生。在大國吞併小國之後,政府者大都將小國變成縣郡,以隸屬於自己的行政系統之下。這種郡縣制在戰國時代,以成為各國國內一般行政區劃。秦漢時代以郡縣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統的王權體制,君主集權達到空前的高度。

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秦漢以後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皇帝總攬天下大權。封建帝王全面控制著行政、財經、司法、軍事等國家權力;第二,擁有龐大的官僚辦事機構;第三,嚴密的人身控制。(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是專制王權嚴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什伍里甲制度是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

家天下的含義:宗法觀念對王權政治的最大影響是它確立了絕對君權下的「家天下」的政權模式,使傳統中國的社會政治出現「家國同構」的格局。

宗法觀念對秦漢以後國家政治結構的滲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權模式的長期延續。宗法制度原則的本質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親親倫理政治原則的不斷擴張;第三,宗法原則成為維繫王朝政治的習慣力量

君主專制制度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家國一體、父權與君權結合的政治結構,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形成發展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1)它是中國傳統社會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華文化歷經磨難而未中絕的文化動力,是中華民族從分裂重新走向聚合的社會基礎。(2)宗法制度原則與君主制度的結合,也給中國文化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在倫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們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內,循規蹈矩是社會對個人的一般要求,易於養成唯上、唯書、唯親的被動性格,人們大多缺乏文化創新的活力。

宗法制與王朝政治之間的內在聯繫:根植於農業社會的宗法制度與宗法觀念在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們是王權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現危機的時刻,宗室貴族每每自覺地擔當起匡扶社稷、復興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權政治模式得到不斷的複製與再生。在中國古代,皇室貴族擁有封地與優厚的待遇,人口眾多,他們對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習慣於視皇族為國家利益的代表,在國家出現危機時,皇室宗親自然成為他們擁戴的目標。西漢末年劉秀就是依賴王室後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漢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們將家天下的王權政治視作天經地義的統治模式,不僅舊貴族要重建家門,就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也模仿著舊有的宗法模式,構建新的王朝。兩千年來的封建社會,王朝國姓屢經更迭,王朝政權模式卻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維繫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科舉制: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舉制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漢代)察舉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經、詩賦取士、行卷——(宋代)策論

察舉制:漢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都可以向皇帝舉薦賢士。這種由地方官僚察訪人才,向朝廷舉薦的方式,稱為「察舉」。漢代察舉制度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雛形,它為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的出現作了重要的鋪墊。

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時期建立的一套較察舉制度嚴格的選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設立「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地人士,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然後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舉薦。九品中正制從其本質上看,同樣維護的是士族的利益。

明經科:在於察舉通曉儒家經典的人才,東漢開始設置。隋唐以後,漢代察舉考試中強調的儒家經學仍作

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詩賦取士:唐代科舉考試中最重視的是進士科,進士試主要是詩文,是一種文學考試,因此唐代崇尚文學成為一代風氣。在詩賦取士的利益驅動下,唐人創作熱情高漲,唐詩時代的形成與科舉制度有相當的關係。

行卷:唐代的科舉考試沒有後代那樣嚴格,考前的舉薦相當重要。為了獲得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的賞識與推薦,士人們在應試前,帶著自己平時所作的詩文投獻給名公巨卿,這種詩文稱為「行卷」。

科舉制的特點: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與前代選官制度比較,具有以下三個顯明的特點:一、士人自由報名應試,應試者不論出身、地位、家業,不必由官員推薦;二、考試定期舉行,不必等候皇帝下達詔令;三、嚴格考試,錄取與否以考試成績為標準,聲名德望以不再是任職的主要依據。

科舉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科舉制度之下,古代中國建立起穩固的文官體制,這種文官考試製度在人類制度史上有著重要的開創意義,它在世界文明史上產生了廣泛影響。科舉製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個超越地域、家族與軍事勢力的知識階層,這一階層的利益、活動都與中央集權相聯繫,因此科舉考試的價值導向與精神意旨對社會文化形態發生著直接的影響。(1)科舉制培育與維繫了傳統文化。科舉制將儒家思想全面推動到社會各層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科舉制強化了讀書尚文的文化傳統,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造就了大批的優秀人才。這是其正面作用。(2)科舉考試耗費了士人幾乎全部的精力,讀書做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標,造成傳統文化畸形發展;科舉制是對極端專制王權的維護;知識階層在科舉制的牢籠之下,缺乏主體意識與創造性思維,這是其負面作用。

法律:是由國家統治者為協調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秩序而創製出來的帶有強制性的制度規範。

(商朝的《湯經》大概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法律,西周有《九刑》、《呂刑》,鄭國子產鑄《刑書》開創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法經》:戰國時期,在各國普遍制定與公布成文法的基礎上,魏國李悝對諸國的成文法進行了總結,製作了《法經》六篇,《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義》:唐高宗命長孫無忌對《唐律》進行考證、疏議,著成《唐律疏議》一書,公元454年唐高宗頒行《唐律疏議》。它是漢代以來對於法律注釋解說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與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經義法典化的範本。

「春秋決獄」:從董仲舒開始即以《春秋》的精神與事例附會法律,《春秋》經義不但成為法律的補充,其權威性甚至還高於法律。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第一,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指導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倫理法佔重要地位;第三,皇權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強調等級特權,主張同罪異罰。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倫理特性: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具體表現為:其一,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作為指導立法、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其二,貫穿「德主刑輔」、「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為主,德刑並用是統治者所倡導的統治方法;其三,通過引經斷獄、引經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經典法典化。

第二節中國社會傳統的禮俗規約

傳統禮俗規約的起源:作為調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係的準則與規範的禮俗規約,它起源於人們群居的社會需要。傳統的禮俗規約有著鮮明的農業—宗法社會的特色。

傳統禮俗規約的特點:傳統禮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倫理關係,因此

傳統禮俗規約有著鮮明的倫理色彩。其特點是:第一,傳統禮俗的等差性,嚴整的的禮俗制度維持的是不平等的社會秩序;第二,傳統禮俗的調和性,注意等級之間的協調;第三,傳統禮俗的規範性,這是傳統禮俗最根本的特性。禮俗對社會生活的規範是通過禮義原則與禮俗規制的內外結合實現的。

傳統社會禮與俗的區別與關係:(1)禮起源於俗,但禮不同於俗。兩者的區別在於:俗是民眾自發形成的行為習慣,具有紛繁的複雜性特點;禮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會行為規範,其中貫穿著特定的整合社會的理念。禮具有規整、嚴密、適於操作的特點。(2)禮與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文化混沌未分時,不存在俗與禮的區別;伴隨著階級分化、文化分層的過程,禮逐漸從原始習俗中提純出來。禮最初是人神關係的調節,後來擴展到人,最後擴展到社會,成為嚴格的社會行為規範。

通過傳統社會禮與俗的關係,體會兩個文化層面的關係:禮制化為民俗,與中國古代家族勢力通過家法、族規對禮制的維護有關,古代社會的家禮是國家禮制精神與庶民日常生活的結合。在家國一體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為國家禮制,然後又由國家禮制下降為民間家禮俗規。

「五禮」:是古代國家禮儀制度,大約定製於周代。五禮分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五種。

祭祀典禮的類別:天神、地袛、人鬼

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氣象神祭祀三種。

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廟祭祖、祭先王先師等。

冠婚禮的意義:周公六禮、冠禮

「周公六禮」,古代貴族婚禮的六道儀式: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冠禮是古代的成人禮。

皇家貴族禮儀的文化特性:皇家貴族禮制可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不以明示等級尊卑為宗旨,皇家貴族的禮儀活動注意規模與程式,將禮儀過程視為國家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強化王權,明晰統治集團內的等級與名分關係,禮製成為維繫傳統社會的強有力的文化紐帶。

庶族平民禮俗的軌範性有如下三方面的表現:(1)歲時禮俗的倫理性。歲時節日禮儀對民眾的倫理軌範有兩重意義,一是自然倫理屬性,二是社會倫理屬性;(2)人生禮俗的家族性,人生禮俗包括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和喪禮。在個體的人生禮儀上,有著濃厚的家族色彩;(3)家訓族規的禮俗教育與禮俗規範具有一定功能。

家訓族規的規範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為禮俗之本,強化家族內部的倫理關係;二是以誠信忠厚為修身之本,塑造傳統社會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勸戒懲罰的禮俗規條,規範家族成員行為,補充國法。

庶族平民禮俗與社會上層禮制的關係:民間的禮俗雖然在形式與內容上與貴族禮制有著顯著的差異,但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首先,它們來源於同一文化母體,所依託的是同一宗法社會結構,貴族不過是特殊家庭,皇帝是特別的家長,貴族社會的禮制精神,以及相當比重的禮儀行為都是從家族文化中產生出來的,如「親親」、「尊尊」等宗法原則,一直是傳統社會禮法制度的思想基礎。其次,統治階層非常重視禮儀的示範作用,以嚴格的禮制規定,與公開盛大的禮儀形式,向社會顯示禮法的森嚴,達到軟控社會的目的。因此上層禮法思想滲透民間,家族社會模範國家禮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規。其三,隨著社會的變遷,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別的消失,貴族禮制除保留在統治集團內部外,相當部分俗化為庶民的行為規範,如「周公六禮」成為一般婚俗模式。  

第五

節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徵:(1)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2)強調教育的必要性;(3)主張德育和智育相結合。

中國古代教育的總體目標:「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就是要求人們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把「明德」發揚光大,使自己始終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們將向善之心推廣開來,去親愛廣大的民眾;要求人們不懈地修養自己,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大學》提出教育的八個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步驟實際就是八個學習階段的具體目標,反映了儒家所設計的從加強個人修養開始,然後推己及人,最終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個教育程序的起點,「修身」是中心環節、關鍵環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體方法,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修身的最終目的。

古代教學的主要原則和方法:(1)因材施教:就是要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出發,針對教育對象的具體情況,選擇符合實際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各盡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實踐者是孔子。(2)啟發誘導:是一種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從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歡迎。(3)學思結合:就是要將學習和思考這兩個環節密切聯繫起來,既重視學,又重視思。學、思結合的原則也是孔子最早提出來的。(4)教學相長:是指教和學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對立統一關係。

第六節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有關各藝術門類發展歷史的基本常識:

(1)文學藝術:《詩經》現存305篇,依據不同的音樂風格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雅、頌的劃分,反映了當時詩歌與音樂舞蹈的密切關係,體現了上古時期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楚辭是戰國時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文人創造的一種新詩體,具有十分濃郁的楚國地方文化色彩,(後世又稱楚辭為騷體詩)騷體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從民間集體歌唱過渡到詩人獨立創作的新階段,對中國文學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楚辭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其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漢賦和漢樂府民歌是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學樣式。漢賦是由楚辭演化而來的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漢樂府民歌則比較貼近當時下層人民的現實生活。唐代的格律詩是中國詩歌形式美的極致,這種詩體字數、句數固定,講究平仄押韻和粘連對仗,形式整齊,韻律和諧,具有強烈的音樂美感。詞的起源,再次反映了中國詩歌與音樂密切關聯的文化傳統。其他如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說等等,都是頗具中國特色的文學樣式,它們都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2)戲曲:中國戲曲發端於遠古時期祭祀鬼神的儀式。後來,經過漢魏時期的百戲,隋朝時期的歌舞。唐代的鼓舞戲和參軍戲,已經開始以故事情節為主。北宋時期的「雜劇」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南宋時期,雜劇在宋、金分治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發展,在南宋統治地區出現了以南方曲調作為唱腔的南戲,在金國統治地區則發展成為以北方曲調說唱故事的諸宮調。元雜劇以唱為主,以白為賓,故有賓白之稱。元雜劇已經有了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劇本主要由曲詞和賓白組成。明清兩朝,中國戲曲的發展高潮迭起,成果輝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中國戲曲雖然劇種紛繁、流派眾多,但在總體上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其中最主要的是其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現為角色的模式化,其次表現為動作的虛擬化。

(3)音樂:中國古代音樂在其他藝術的伴隨下逐步成長起來的。最初,樂和舞是密不可分的,「樂」

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樂、舞作為一種姊妹藝術相輔相成,並肩發展。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傳統。戰國時期的楚辭、漢代的百戲和樂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宋代的詞曲等,都和音樂有著密切的關係。戲曲產生後,音樂又成了戲曲的必備要素之一。中國音樂發展的另一個特點表現為多民族的融合。周代楚國的地方樂歌就十分流行,並且出現了風格上的高雅與通俗之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後來分別成了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的代名詞。秦統一六國後,秦地本土音樂和東方六國音樂出現了大融合,胡地音樂也對秦樂產生了一定影響。魏晉至唐代,南北方少數民族音樂進一步與漢族音樂交融,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與南方的吳歌、西曲相結合,形成了新的音樂形態「清商曲」。此時,還出現了中國佛教音樂。

(4)舞蹈:中國舞蹈最初起源於原始人對狩獵、農耕場面的模擬以及嚮導性表示愛慕的動作。後來,受自然崇拜、神靈崇拜以及巫術的影響,舞蹈便成了娛樂神靈,向神靈祈求幸福的主要方式,從而使原始舞蹈具有了強烈的宗教巫術氣息。周代正統舞蹈的巫術氣息逐漸淡化,而被賦予很強的教化性質。(當時的宮廷雅樂體系分為文舞和武舞兩種)秦漢時期,隨著民間百戲的繁榮,舞蹈開始和武術、雜技等技藝結合起來,並不斷和異域舞蹈相交流,逐漸成為一種不同階層人們都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舞蹈藝術更加豐富多彩。唐代的舞蹈可謂盛及一時,無論是舞蹈的種類還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可以說,中國古典舞蹈發展到唐代,基本上以達到了頂峰。宋元以後,隨著戲曲的興起,舞蹈逐漸成了戲曲的附庸。從總體上看,中國古典舞蹈主要有三個特點,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5)繪畫:中國繪畫藝術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會彩陶上的美麗圖案就已經開啟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先河。夏商周三代青銅器上的精美圖飾,標誌著當時的繪畫技藝以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秦漢時期大規模的宮室建築,進一步促進繪畫藝術的發展。特別是東漢時期,繪畫藝術以從專業畫工發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間這種轉變對中國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佛教繪畫美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唐代是中國繪畫藝術全面繁榮的時期。在內容上,唐代繪畫更加面向現實生活,表現出明顯的世俗化傾向;在體裁上,人物畫登上了藝術頂峰,山水畫得到了迅速發展,花鳥畫也逐漸成為獨立的畫科;在風格上,異彩紛呈,各有千秋,工筆和寫意競盛,疏體和密體同興。宋代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鼎盛時期,在當時興起了一種現實主義的院體畫風。元代是文人畫統治畫壇的時期,元代畫家還明確提出書法入畫的主張,強調詩、書、畫的結合。明清兩代的繪畫主要是繼承元代的傳統,在思想上趨於崇古保守,因循模仿。在民間,以木版畫為主的民間繪畫得到了蓬勃發展。總的來說,中國畫有以下幾個特點: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與詩書、印密切結合。

(6)建築:建築本來是一種實用的物質產品,但中國建築卻以其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並以其所寄寓的豐富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木結構為主是中國建築在結構上的最大特點。左右對稱是中國建築在布局上的顯著特點。中國建築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強烈的人文性,在建築中寄寓著濃厚的思想觀念。

有關古代藝術致用精神的幾個重要命題:(1)「詩言志」;(2)「文以載道」(3)「樂以教化」。

中國古

代藝術的致用精神在各種藝術形式中的具體表現:

(1)「詩言志」作為一種藝術觀念,最早體現在《詩經》的詩歌創作中,而作為一個藝術命題,大約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詩言志」的基本含義是說詩歌是用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種藝術形式。

(2)「文以載道」的藝術命題是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頤提出來的。

(3)「樂以教化」:中國古代音樂歷史悠久,並且從很早的時候就與道德教化緊密聯繫在一起。

古代藝術的幾種重要的審美觀念:

(1)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學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藝術把「中和」作為重要的審美原則。中和之美要求藝術所表現的內容要符合「溫柔敦厚」的儒家詩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傳統的道德規範,「要發乎情,止乎禮義」。中和之美突出表現在中國古代的音樂思想中。(中和之美的審美觀念對於促進中國古代藝術向著和諧統一的方向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2)尚意追求:《周易》是最早討論言意關係的歷史文獻。魏晉時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種藝術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魏晉以後,意境和神韻一直是中國古代藝術的追求目標。

(3)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尊崇自然成了中國古代藝術一個重要的審美原則。東晉陶淵明的田園詩是反映作家渴望回歸自然的典範之作。在陶淵明等人的倡導下,追求自然的風尚在晉宋之際出現了一個高潮。膛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山水遊記,這些作品通過對自然美景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嚮往,抒發了作者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思想感情。  

第六章中國的語言文字文化

第一節語言文字及其特徵

語言文字的文化特徵:語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載體。

現代中國境內使用的語言種類至少有80多種。

語系:語系是有共同來源的諸語言的總稱,語系之下依據語言的親疏程度再細分為語族、語群、語支、語言、方言、土語等不同層次。

中國境內的語言可歸屬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和印歐語系。

現代漢語七大方言:北方話、吳語、贛語、客家話、湘語、閩語、粵語。

我國多民族的語言文字政策:中國的民族語文政策的基本點是堅持語文平等,即憲法中規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

漢語在世界語言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種語言中,漢語使用的人口最多,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漢語是聯合國指定的七種工作語言之一。

漢語的特點:(1)漢語沒有詞的形態變化,靠詞序和虛詞表示語法關係;(2)漢語是有聲調

的語言,聲調是漢語構詞的一種手段;(3)從音義對應的角度來看,漢語的特點是一個

音節對應多個詞(語素)。

漢字的特點:(1)就漢字的表意方式說,漢字屬於表意文字;(2)就漢字記錄漢語的單位而言,漢字是語素—音節文字;(3)就形體的特點而言,漢字是在一個二維平面上構形的。

主要的漢字造字方法:漢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會意為手段,後來隨著漢語辭彙的

擴大,逐漸發展出形聲的造字方法。

漢字的幾個主要發展階段:漢字形體先後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字體的變化。

對漢語共同語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時,也一直存

在著共同語,漢語共同語一直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共同語的書面語一直以先秦作品為典範。

(2)春秋時代,共同語被稱為「雅言」;漢代把共同語稱為「通語」;元代稱為「天下通語」;明清稱為「官話」;辛亥革命以後稱為「國語」;現在稱為「普通話」。

「域外方言」:朝鮮語、日本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曾受漢語的極大影響,以至有「域外

方言」之稱。

朝鮮、日本、越南仿照漢字創造的文字:日本借用漢字作為音符,書寫日語,形成了日語音節字母;朝鮮創製了諺文;越南創造了字喃。

漢語漢字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漢語文字為各民族語言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中華民族大一統的進程中,漢語一直發揮著統一工具的作用。對中華文化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節中國傳統的語言文字觀念與制度

語言崇拜:原始人類賦予語言一種神秘的力量,認為它可以改變自然、社會和人的命運,對它奉若神明,這就是語言崇拜。語言崇拜起源於語言巫術,在巫術中,用咒語就可以降妖除魔,這樣語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

避諱: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指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能用漢字直接寫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諱之風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直到民國以前才被廢除,前後長達兩千年。

避諱的主要方式:(1)通過字形進行避諱的有缺筆、拆字、刪字等;(2)通過字義進行避諱,指用同義、近義字代諱字;(3)通過字音進行避諱,指通過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諱字。

「名實」之爭: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表示稱謂和社會倫理道德的名詞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引起了先秦諸子對「名」、「實」關係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稱、詞語,「實」是指「名」所指示的觀念、實際。最早提出「名實」問題的是孔子。

在語言和實際的關係問題上,「約定俗成」理論是荀子提出來的。

中國人的修辭觀:在言語形式方面,一向存在著追求質樸和追求華美這一對矛盾。

對語言崇拜觀念的認識:語言崇拜源於巫術,是一種迷信,這是我們對這一事象本質的認識。但因為它以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並行成了許多民間俗信,成為一種禮儀,所以我們又要「入境問禁」、「入鄉隨俗」,尊重和理解人們趨吉避凶的心理和習慣,以便和人更好地交往。

從古至今的漢字觀念主要有:漢字崇拜、漢字否定和對漢字的多維思考。

河圖洛書說:是文字神賜說的一個典型代表。「河圖」說認為,漢字是神派龍馬、靈龜、鳳凰等靈物馱到人間的。「洛書」說龍馬之文畫成的八卦是漢字之源。

倉頡造字說:是聖人造字說的典型代表。認為漢字是遠古聖人倉頡所造。

20世紀後期人們對漢字進行思考和論爭的成績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重新評價漢字;第二,拓寬了漢字研究領域。

我國歷史上主要的語言文字規範行為:古往今來的統治者都很清楚語言文字在文治、教化方面的功用,因而都大力推行語言文字、特別是文字的規範與統一。倉頡是有歷史記載的從事漢字規範的第一人。周宣王時,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為西周及春秋列國文字的統一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秦代的「書同文」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領導的正字運動。書同文就是把各國原有的文字統一為小篆。漢代是隸書成熟期,當時的經典是用隸書寫成的。東漢靈帝熹平年間,面對隸書無標準字體、文字失范的情況,批准蔡邕等用漢隸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經,為《易》、《尚書》、《魯詩

》、《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種經書提供了石刻標準本,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經書的方式對經典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偉大工程。唐代以後,楷書通行,歷代政府仍通過刊立石經來對漢語漢字進行規範、統一。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親自領導了語言文字規範工作,開展了簡化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作,保證了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在大陸地區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長時間的廣泛範圍內的語言文字的規範和統一。

許慎和《說文解字》:東漢許慎面對文字使用和講解中的混亂情況,以小篆字形為主,作《說文解字》,展示出漢字的形體是一個相互聯繫的體系,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妄自解說。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1)南北朝時期,梁周興嗣編《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借被采作兒童教材;(2)北宋初年出現了識字課本《百家姓》;(3)元朝初年王應麟編寫了《三字經》。

傳統識字讀物的特點:一是知名的知識分子很重視教材的編寫工作;二是兒童教材流行的時間長、範圍廣;三是注意初學兒童的特點,把識字內容編成韻語,便於記誦。

傳統語文教育的主要內容:(1)傳統的漢字教學包括識字教學和寫字教學;(2)傳統的語言教育包括句子訓練和作文訓練。

傳統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中國傳統的漢語漢字教學,一方面充分注意了漢語漢字的特點和學習者的特點,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法;另一方面,語言文字教育與人才選拔制度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對語言文字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三節以漢語漢字為載體的文化事象

修辭格:是為了使說話增強表達效果而運用的一些修飾描摹的特殊方法。

對偶、頂真、迴文、析字、復疊等修辭格的概念:

(1)對偶:是用字數相等、句法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對語句,表現相對或相關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格。

(2)頂真:是將前一語言片段末尾的詞語作為後一語言片段開頭的詞語所形成的一種修辭格。

(3)迴文:是指調換詞的排列次序,正讀、倒讀都能成文的修辭格。

(4)析字:是利用漢字形體可拆分的特點而形成的一種機智巧妙的表達方式。

(5)復疊:漢語中詞的重疊形式比較發達,有意識地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形成復疊的修辭格,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因漢語漢字而形成的中國文學在形式方面的特點:漢語漢字的特點,影響了中國文學在形式方面的特點,形成了中國文學特有的形式美,即形式整齊、節奏抑揚。(1)漢語詩歌發達,漢語一個音節用一個漢字表示的特點,使詩歌每行的長短一致,整首詩歌整齊劃一。對仗是漢語格律詩的一個基本要求,對仗的運用可以增強詩歌作品的整齊美。(2)駢體文是漢以後產生的一種特殊文體,是舉世無雙的漢語文學樣式。(3)散文雖不追求形式上的駢儷、工整,但也經常使用排比、對仗等手法,體現出一定的形式美,形成特有的漢語言散文風格。

漢字的獨特藝術魅力,形成了我國的書法藝術和璽印藝術。

與漢語漢字有關的民俗事象:漢語漢字與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民俗事象,如利用語言文字特點來製作對聯、字謎,並形成了具有漢民族特點的姓名文化。  

第七章中國文化的對外交匯與現代化

就文化交匯的典型性與影響的深遠性而言,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匯最主要的有兩次:一是從漢到唐幾百年間,南亞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一是從明清之際到近現代,歐洲西方文

化的傳入。

中國文化對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納與中國化: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與中國化過程,是中國文化與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流與融合。隋唐時期佛教達到鼎盛,其中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凈土宗,都是中國化的佛學宗派,特別是禪宗。禪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萬物」說、「佛性」說、「自語」說、「頓悟」說、「無念」說、「佛法不離世間」說等,對世界佛學改革特別是中國佛學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可以說禪宗是中國化最徹底的佛教宗派。禪宗在中國哲學史、文化史上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如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等都受到過禪宗的影響。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如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以及民間風俗等都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中國文化以其開放的胸襟與海納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將印度佛教與中國國情相結合,使之具體地中國化。作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學思想經過與中國本土儒、道的滲透、融合,最終成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哲學精神。宋明理學,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創造性轉化的一個典範。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主要階段:東漢魏晉時期的初傳階段;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階段;隋唐時期的繁榮階段;宋元明清時期的衰落階段;近代以來的革新階段。

西方歐洲文化對中國近現代文化的衝擊: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匯開端於16世紀末葉,隨著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初期傳教的耶酥會士的東來。第二次大交匯有以下特點:第一,交匯對象起了變化,不再是過去相對落後於中國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與南亞次大陸文化,而是整體水平超過中國的西方歐洲文化,後來還有美國、日本文化。第二,交匯興趣起了變化,中國人對外來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對天文、數學、輿地、水利、火器等科學知識興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採取迂迴策略。第三,交匯時間長,從16世紀末葉開始以綿延四個世紀,至盡仍在繼續進行之中。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系統造成了強烈的震撼。

按其發展說,中國古代學術主流思想有:先秦儒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乾嘉漢學以及近代的西學東漸所引起的東西文化和學術的交流、碰撞與融合。

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響:(一)中國物質文化對世界的影響,這有中國的器物、科技、製造、作物、創造、發明等。(二)中國制度文化對世界的影響,這主要有中國古代文官制度與科舉制度。(三)中國精神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中國古代學術主流思想的發展主要有先秦儒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乾嘉漢學以及近代的西學東漸所引起的東西文化和學術的交流與融合。

四大發明、科舉制度、儒家學說對世界文化的具體影響:

(1)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於徹底的改造近代世界並使之與古代及中世紀劃分開來,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術的影響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

(2)中國文官制度特別是科舉制度對西方文官系統的形成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對西方的議院制、考試製產生過實質性的影響,有力地促進了西方現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3)中國的儒家思想也對歐洲產生過影響,尤其對日本、朝鮮、越南以及東南亞等的影響更為明顯。

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斷的交流、傳播過程中,產生了不同質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響、吸收、整合與變遷,從而共同促進人類文化的發展。這既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

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源自《毛澤東選集》)

19世紀以來對中國文化有重大而深遠影響的文化觀點和主張有:「中體西用論」、「全盤西化論」、「儒學復興論」和「綜合創新論」。

20世紀中國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全盤西化論」、「儒學復興論」、「綜合創新論」。

(1)「全盤西化論」:是一些自由主義者的文化主張,其核心內容是「現代化=西方化」認為中國文化傳統一無是處,與現代化水火不容,主張不預設任何人為的限制,照搬西方歐美的社會制度和文化意識作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盤西化論既反對保守主義的儒學復興論,也反對社會主義的綜合創新論,表現出對待民族文化的虛無主義和極端化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吳稚暉、胡適等。

(2)「儒學復興論」:其核心內容是「中國文化復興=儒學現代化」。這是一個保守主義的學術思想流派。是以接續「儒學」道統為己任、服膺宋明理學為主要特徵,力圖用傳統儒家學說融合、會通西學,從文化上探討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學術思想流派。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綜合創新論」:在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文化建設基本戰略的重大問題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提出和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正確主張。這一文化主張是先進的中國人經過長期探索和縝密思考的結果。

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綜合創新」的道路。這就是以中國古典傳統文化作為源遠流長的母體文化,以西方近現代文化作為激發現代化活力的異體文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文化作為起主導作用的主體文化,在馬克思主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以中國現代化為主體目標,借鑒中西文化的精華,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文化。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特徵:(1)有鮮明的時代性;(2)有濃郁的民族性;(3)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性;(4)有吸納百川的開放性;(5)有深廣的群眾性;(6)有勇於改革的創造性。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容與特徵:中共十五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綱領作了這樣的表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馬克思主義是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這是一項根本原則。(2)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設的目標。(3)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20世紀中國社會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一直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思想主潮。中國共產黨從創立之日起,就與中國文化發展的前進方向相聯繫。馬克思主義是世界先進文化的結晶,一經傳入中國,就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起了根本性的指導作用。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的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都是深深的根植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沃土之中,順應了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寶貴結晶。

中國文化概論考試(全)1-30

1.中國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義⑴文的本主是錯畫,也就是花紋的意思⑵化的本義是改易⑶文化很早就已合成2.廣義文化應該把握的要點⑴是人類及人類的創造活動相聯繫的,是以人為中心的概念⑵是一個歷史概念,它涵蓋人類歷史的全部過程,是一個傳承發展的綜合概念⑶廣義文化的外延涵蓋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的全部。3.狹義文化應該把握的要求⑴不但以人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動為中心,即使觀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為內核的⑵關注的不是個別人的精神活動,而是歷史累積凝聚的共有的成體系的人文精神⑶關注的不僅是全人類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階層、集團人文精神的特點4.文化現象與文化事象的區別:文化現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過程中的外中狀態和聯繫,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而文化則指的是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誌作用的事情,是群眾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和不斷給予陶冶的結果。它往往是思想觀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綜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觀念的特色。文化現象是人們對現象的感受上升到理髮概括的認識產物5.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和統一性表現在:多元性在於: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境內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立的文化,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發展的歷史;統一性在於: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文化就是在統一國家內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其形成原因⑴有著共同的文化源⑵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滲透、互相促進⑶漢族文化起主導作用,是中華文化的主體文化,它在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中起到了團結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6.上層文化和底層文化的區別與聯繫:區別:上層文化是由統治階級和上層文人創造的,其傳播途徑是以文字典籍為媒體的。而底層文化是由廣大人民創造的,它主要是*人們的口頭才得以傳播的;聯繫:無論是上層文化不審底層文化,它們的來源都是原始文化的,雖然在後代有分化,產生了差異甚至對立,但深究其內在的精神又互相關聯、互相補充。民族文化與國別文化都是這由這兩個文化面聯合構成的。兩個文化層面缺一不成其為完整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就是兩個層面文化精華的薈萃。7.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區別是:傳統文化指歷史上貴留下來的所有人文精神的總和,是全部的文化遺產,帶有整體性。文化傳統就比較概括一點,它指的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具有穩固性和延續性的特點。它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代產生,並與那個時代相適應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它又通過不斷的傳承逐漸積澱下來,綜合了不同時代的多方面的內容,因而就帶有各個時代的普遍特性。8.文化傳統有那些性質和特點:特點: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它是在傳承中積澱下來的,是歷時的產物,又在每一個時代產生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形式特點;因此,它帶有各時代的普遍特性,又綜合了不同時代的多方面的內容。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性質:文化傳統既有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的,也有對社會發展起負面作用的。對文化傳統一律否定,採取虛無的態度是不對的;不加分析,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也不是正確的態度。9.如何理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中國傳統文化是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澱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基於文化的本源和沿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文化遺產,是迄今為止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有人把傳統文化等同於古代文化,從而認為講究傳統文化即是復古,甚至認為傳統與現代化是不能並存的,或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反傳統。這種認識忽略了現代化進程仍然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個部分,一但否定了傳統,現代化與民族特點也就是中國特色就要脫節,與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

10.為什麼說文化是一個歷史概念:⑴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存在、變異、發展,從而具有某一時代的特色⑵文化是在歷時傳承的過程中積澱並確立了自身的傳統11.建設社會主義文化過程中如何對待西方文化:任何一種民族傳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為現實,也就是說,這些被吸收的外來文化一旦與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沒有一種文化是純而又純的,吸收外來文化是豐富和發展本體文化的正常途徑之一。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是不能與西方文化截然對立的,而應該是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洋為中用,才是符合時代文化潮流的。13.如何掌握中國文化的理論體系:⑴有關文化的一般概念⑵中國文化賴以存在的地理環境⑶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決定歷史發展的諸因素⑷有關中國文化分科的知識⑸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⑹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14.地理地人類文化發展當中的作用: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生活在一定地理範圍中的人群,必須依賴著自然提供給它們的條件,進行他們的文化的建構,展開他們的文化歷程。因此,了解一個文化的總體特徵,從地理環境方面進行觀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觀察,必須是歷史的,文化與地理是互動的。越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創造越是受制於它的地理條件;越到後來,人類施加於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越深。同時,地理對人文的影響,也不是簡單的人與物質自然的關係,其間還有複雜的中介內容14.中國地形地勢的特點:自西向東構成了三個落差顯著的階梯。第一階梯是青藏高原;第二階梯是從青藏高原往東往北;第三階梯則是北起大興安嶺、中經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線以東及雲貴高原東緣以東的中國東部地區。整個中國的地勢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無比的躺椅,西北背*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15.中國古代的幾條交通線:我國古地理專家從新石器文化遺址的頒布,發現了遠古中國的交通線。大致沿渭水、黃河、濟水一線,從遙遠的古代,就形成一條聯繫東西的交通線。與這條東西線相交,還有三條南北方向的交通線,一條在太行山以東不遠,北起河北的曲陽,南至河南新鄉,都有仰韶和龍山兩個時期的文化遺址存在。另一條在太行山西側的汾水流域。列西的一條,則在今陝西境內,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嶺,北達榆林、府谷一帶。16.中國近千年氣候變遷的趨勢和分期:五千年來中國氣候的大勢是由暖變冷,具體表現是溫暖時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程度一個比一個低。主要有溫暖期、寒暖交錯期、方誌時期(寒冷時期)、儀器觀測期。18.氣候變化與饑荒有沒有直接關係?為什麼?中國氣候的變化與災荒疾病是有直接關係的。中國的災害性氣候非常多,旱災特重,其次是洪澇,以及與此關的蝗災病蟲害等。特別是自中國的氣候轉入寒暖交錯期後,災荒疾病隨之增多。大水之後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後往往有蝗災。19.從地理條件說明中國為什麼不能走古希臘式的文明道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雖然是黃河流域,但不同於西亞文化的是,它所依賴的不是黃河幹流本身,而是它眾多去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濕潤地區。地理特徵決定著中國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臘式的文明道路。古希臘文化產生於地中海的半島和島嶼,各地理單元都有著很大的獨立性,而地理環境的獨立性決定著每一個地域上的人口構成的相對單純;而且那裡不太適宜農業,這又決定著它經濟上對外依賴性,海上貿易及掠奪盛行,曲此一個商業形態的城市民主文明得以形成。而中華祖先在創建它的古代文明時,首先面臨的大地域上的人口構成多族群的特點。在中國戰爭征服是有的,但最終古代文明的成功依*的不是戰爭,而是聯合和融合。中國的文明道路既不同於古埃及、巴比倫,更不同於古希臘,獨特的地理條件,制約著它獨特的文明形態和文化方向20.中國大一統的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天在大一統的觀念是由於中國的地域廣大,統治者追求統一而逐漸形成的。分裂與統一是中國歷史的兩在現象,統一總是佔主導傾向的追求。這樣的追求來源於廣大地域上人群的遷移及人群間許久以來的相互交流。天下觀念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統一。儘管中國歷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數,時間也不算短,但追求統一始終是政治觀念的基調,也是歷史的基本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意識,是威力持久的中國理論,對中華民族的不斷發展壯大,曾起過重要作用21.中國文化的地緣特徵:中國文化的地緣特徵不同於現代的觀念。它所指的是當中國文化中民調整期怕,與北方範圍更加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間的關係。從地理的角度觀察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應該特別注意與北方邊地草原人的地緣關係,那裡蔵著中國歷史命運的重要秘密。22.中國的經濟中心與文化中心移動的趨勢:每當遇到北方邊地民族大舉南進的時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個南國作為他們的後方。實際上在南北朝時期,中國文化的重心已經移到南方,接著才是經濟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常常出現這樣的南北對峙:南方的經濟高潮與北方的劇烈的民族融合同時並舉,構成南北不同的歷史景觀。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同時充當著對峙高潮的兩大歷史舞台。文化中心與經濟中心從西北向東南逐漸移動,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大勢23.元明清時期中國經濟中心與文化中心是互相對峙的形勢:元明清時期,南北對峙的現象起了新的變化,統一的國家出現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經濟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經濟上相對落後,主要表現為單一農業經濟佔上風;而在南方,早已經過去這樣的階段而進入農工商留全面興旺的局面。處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國精神都是陳舊的得小農的,因此它從來不懂得在國家政策上保護南方經濟的發展勢頭,從而南對峙,變成政治與經濟上的對立和矛盾,中國文化發展的遲滯真正開始24.九州的劃分及不足:九州分別是冀、訟、青、揚、荊、豫、梁、雍。不足之處在於由於時代限制,中國其他的地理上自成一體的區域沒有涉及到。25.自然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決定著一個地區的們的生存質量和狀態。因為人得向提供物質的自然討生計,這是自然環境決定地域人群文化樣式的第一個層次,越是人類生活的早期,這一層次的內容起的作用越大。西方有史學家曾經提出自然的挑戰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因。中國古代文明國家最早在黃河中下遊興起,就不能理解了26.典範人物對地域文化的影響:典範人物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可以帶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們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對此都會有所感知,鄉土意識由此而來,一個地區典範人物的業績,能持久地感動他的鄉親,中間起得要作用的就是這種鄉土意識。典範人物是一個地區的民智資源27.司馬遷史記里把中國劃分為:天下劃分為四大基本的經濟區來論述地域文化習俗的。一是山西地區(即關中)二是山東地區(大臻包括先秦時期秦國以東的六國)三是龍門-碣石以北農牧交錯地帶和江南地區28.宋元明清以後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地域文化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外在條件的變化,可以使一個地方經濟及附著在經濟之上的文化現象興衰起落。精神方面,一些沒有被一方人民重視的東西,也容易淡漠甚至遺忘。新的因緣,則帶來新的現象。宋元明清以後地域文化的新現象,是東南沿海一帶因海洋貿易所發展起來的一些影響一方的商業都會,如廣州、福州等,在與西方的商貿往來中,文化觀念首先發生變化。近代革命先從南方興起,不是沒有道理的,那裡得風氣之先29.中國古代文化基幹包括:先秦時期主要有三大區域文化,即源於齊魯的儒家文化、源於在晉的法家文化和源於南楚的道家文化及楚辭文學。它們後業經過彙集融合,最終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基幹30.地域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個重要資源:歷史悠久的國家,有時也面臨著各種深度的災難,但我的文化從未斷絕,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實在不小。西晉時期河西走廊一帶的涼州在中原地區完全淪入北方邊地部族入侵的混亂之際,因地理之便,長期成為中原文化的中心,對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陳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淵源論稿中,認為涼州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脈重要的資源

31.中國古代保護自然方面的觀點:孟子的不違天時的觀念。孟子的一些言論在古代有相當的代表性,明顯的包含的保護自然的意識在內。不過,總體看來,古代許多起到保護環境作用的措施,都是與其他觀念相關的行為32.中國古代是如何重視土地的深度利用的:先秦時期的魏國曾有李悝的盡地力之教,由政府督導農民提高單位畝產量,表現出信紙經營的特點。漢武帝時期曾 有代田法和區田法的推廣,大幅度提高了畝產量。區田法在明清時期盛極一時。深度利用土地的意識加強,導致了一種量力而行的經營觀念的出現。西晉的傅玄和北魏的賈思勰,都提出過注重提高單位產量,而不過分依*開墾土地增產增收的主張。

33.運河的開通和使用對兩岸人民的經濟生活的影響:⑴隨著溝通南北東西的大運河體系的開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興起⑵歷代統治者為保證漕運暢通,甚至嚴禁東北、山東一帶的農民引用沿線支流溉田,致使廣大的華北地區河道淤塞、溝渠荒廢,農業經濟日趨停滯34.中國古代利用自然的同時有哪些失誤:主要是土地的過度開墾及林木資源的過量開採。35.山西為何歷來天下形勢之說:⑴山西高原的東西兩側是太行山和呂梁山,中間夾著一條寬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⑵山西高原的北部與蒙古高原相接,蒙古高原是一個草原、沙漠、戈壁交錯的地帶,歷來也是北方草原民族進入中原地帶的要衝⑶太行山脈中的某些斷裂處,又可以直通華北地區。36.構成區域文化的幾個因素和作用①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決定著一個地區人們的生存質量②地理條件的特殊或得天獨厚③特定區域的人群有明確的區域意識,並與其他區域的人群形成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生產的區域文化最具有歷史的深度和廣度和高度④典範人物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地區典範人物的業績,能持久地感動他的鄉親,中間起重要作用的就是這種鄉土意識。37.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幾項一是土地的開墾,二是水利的興修,三是運河的開鑿。這三項成就,都是根植於中國的地利條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體現,也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體現。38.大一統文化觀念與地域文化觀念是否衝突?它們的關係:沒有衝突。中國這樣一個遼闊廣大的地域上,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和人群構成的不同,存在區域性的文化頒布是必然的。地域文化與大一統文化觀念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資以為用的。脫離開地域文化,大一統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水之水,不能發展下去,而地域文化又是在大一統中不斷發展的,它受其影響、制約,沿著大一統的文化觀念的方向前進,並為它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資源39.新石器時代特徵:最重要的特徵是原始農業的出現、陶器的製造、磨光石器的廣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現、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遍布中國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和東南、西南及華北、東北各地。其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時期、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40.傳說時代的文化線索是什麼:在原始社會文化里,宗教信仰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帝時期的歷史,實際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發達。它所以能將眾多的人群輻輳到在一起,是因為這求教中心涵蓋著先進的文化。可以這樣說,五帝時代的歷史線索,是文化帶動著中華民族的最初凝聚41.夏代文化的特徵:遵命、近人,而遠鬼神42.商代文化的特徵:尊神、事鬼,先鬼後禮43.西周文化的歷史功績在於:它在一個廣大的地域上,在眾多的林立的人群中,拉平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個統一的文化人群,中華民族的基幹由此生成,後世一切統一家國社會的建立,都仰仗這一基礎

44.百家爭鳴出現的社會條件:一是諸侯國之間的混戰和兼并,目的在爭奪周王室失落的王權。這又引發了各國在君主主持下的變法,及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爭論,構成百家爭鳴最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民力的大展。各國的強權競爭,有意刺激了本國的經濟,更重要的是列國林立,加之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面求的大增,為民間的農業、商業、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隙、機會和條件。民力發展激發出的思想意識也是百家爭鳴極其寶貴的部分45.儒家的思想的主要特徵:創始人是孔子,儒學的文化背景是魯國禮樂文明。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應該是仁的最基本要求。孟子發展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產46.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徵:對中國人的影響與儒家旗鼓相當。道家講究超然物外。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莊子,需要注意的是老、庄之間在思想傾向上有相當的差異。在人生觀上,老子清虛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崇尚無為而無不為。莊子哲學的宗旨重在個體精神解放,這種宗旨的最高表現是逍遙,即無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47.法家的思想的主要特徵:分前後兩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管仲、李悝、吳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義是尚公義,主張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約民、下約君,以一種公平的治理國家。後期的法家代表是韓非子,他主張法、術、勢結合在一起使用,成為專門為君主權力鬥爭服務的法術之學。48.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徵產生於春秋時期,創始人墨翟。主要思想特徵是:墨子的兼愛、尚同、尚賢、節用、非樂等。保護民利是墨子的主要觀點。它標誌私營蔻階層已經開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49.陰陽家思想的主要特徵是:鄒衍的五行相生相剋「五德終始」說。他以此來解釋朝代的變更,對當時的諸侯有很大的震駭作用50.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徵是:鄧析的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和公孫龍、惠施的離堅白、合同異的爭辯,都具有很強烈的思辯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與實際(即名與實)的關係問題51.漢代是如何選拔官員的:漢代選官的方式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有察舉、徵辟、考試等方法。察舉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官員人才的制度。有許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賢良方正三科最顯著。漢代用人權是中央、地方並行,這就是征徵辟的內容。在中央皇帝徵辟和公府的徵辟,地方有州縣的徵辟。漢代的考試是與察相伴而行的,察舉出來的人是否任用,還須經過種種考試,種類有皇帝的策試、公府考試、博士弟子課試等52.漢代獨尊儒術的方針是如何確立的: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議罷黜黃老百家之言,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董仲舒的儒學是熔陰陽家、黃老、名法等多種學說為一爐的新儒學,講陰陽五行、好言災異及天人感應使之充滿了神學色彩5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大勢⑴北方民族大舉內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規模南移,其結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僅發生在北方,也發生在南方;融合是漢化,也是胡化⑵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新的經濟區出現,開發之功在當代更在後世,唐代中國文化的鼎盛與此有直接關係⑶佛教的廣泛傳播,給固有的中國文化注入了許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蕩與玄學一起共同構成此期顯著的文化現象54.兩晉時代為什麼發生民族的大遷徒原因是西晉的永嘉之亂帶來的北方邊地民族的大內侵的結果55.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它不僅起著中國與西域乃至歐洲物質交流作用,也起著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則具有更深遠的歷史意義56.魏晉時期士人在文化上有什麼特點:在哲學上崇尚玄學、佛理,一個重要的現象是清淡;在藝術上是詩賦、書法、山水畫的興起

57.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主要流派:佛教教義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以般若學為主,後期以涅槃學為主。般若學也就是佛家空宗理論,強調以空觀看世界。涅槃學主要講成佛的問題58.佛教在南北朝時期有哪些爭論:佛教在中國大規模流傳時,必然地與中國固有的社會秩序、文化倫理產生矛盾和衝突。在北朝是寺院經濟防礙國家利益,在南朝則表現為義理的衝突,計有沙門是否應向王者致敬之爭,黑白之爭,神滅不滅之爭以及夷夏之爭等59.中唐以後門閥貴族衰落的原因⑴南北朝以來舊門閥貴州衰落以至從歷史上銷聲匿跡。原因應該當從兩稅法以財產等級徵收賦稅的規定,極不利於大家庭的存在,勢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門析戶的趨勢⑵兩稅法造成人身依附關係的鬆動,也不利於大家族經濟⑶唐未農民大起義的打擊和五代時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給這個垂死的階層以致使的一擊60.中唐以後知識分子的思想變化:一是爭文化下統的意識,一是更關注現實問題和具體問題61.元代行省制度的內容:在中央設中書省,在地方設行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省之下還有路、府、州、縣各級行政機構62.元代的民族是如何分等級的:一等人是蒙古人,他們是征服者、是主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漢人;四等人是南人63.明代文人的正統和非正統的含義:正統與非正統之分主要是指走著生活道路和思想狀態。生活道路上的正統派指那些走著唐宋以來科舉仕途老路的群體;思想上的正統則或是信仰程朱或陸、王之學的人士。非正統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區別是他們不只是官場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到當時的生產科技及其他有關國計民生的事業上去;還有一些文人處在下層,但不少了起的文學、科技名著都完成於他們的手中64.肖初三先生的主要貢獻:包括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曾參加過南明抗清活動,失敗後隱居在湘西的山洞裡發憤著書,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來的心性之學,反思整個中國歷史,著有《船山遺書》。顧炎武早年也參加過抗清活動,入清後拒不仕清,治學主張經世致,並曾長期到西北地區進行實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等,其重文獻考據的方法,為後來清朝乾嘉學派奠定了基礎。黃宗羲參加反魏忠賢的鬥爭,抗過清並終身不仕,著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等,在《原君》一文中,黃宗羲痛斥封建皇帝是萬民痛苦之源,顯示出可貴的民主色彩65.秦漢時期的中央集權是如何發展⑴秦朝為中央集權制奠定了規模⑵在地方,秦與西漢是郡縣兩級制;東漢是負責檢查州縣政務的刺史,逐漸固定為地方行政最高長官,地方行政體系變為三級⑶在中央的權力上層,是內朝官地位逐漸取代了外朝官,皇帝剝奪丞相的權力。

66.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的情況⑴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不僅是北朝的現象,也發生在南朝境內各民族之中⑵民族融合的道路並不是直線型的,其間經歷過反覆和曲折⑶不過,不能將北朝的民族融合簡單地視為漢化,融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67.唐朝兩稅法的意義:不僅限於使唐王朝擺脫了經濟困境這一點,它標誌著一種王朝治國觀念的變革,對中國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變化影響至深。兩稅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種與傳統重農主義大不相同的國家觀念。兩稅法的核心是唯以資產為宗,它改變著將工商業視為浮末,不道德行業從而嚴加限制的做法;也改變著將土地的佔有,視為威脅國家安定從而嚴歷打擊的舊做法68.道統觀念對唐宋時期的文化發展的影響⑴韓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從堯、舜、禹、湯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統,並認為這個道統至孟子而失傳,今天得由他加以繼承光大,體現了強烈的歷史文化的主體意識⑵道統在宋代演變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為尤世開太平的精神氣慨;心性內容則由深感唐末五代無廉恥的士人發展為理學、道學69.元代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⑴蒙古人的征服範圍橫跨歐亞大際,古老的絲綢之路在其勢力範圍之內,重新獲得了重要地位⑵交流不是意向的,也有相當多的中國人前往西亞和歐洲70.明清兩代中國與世界的文化的交流情況⑴西方人狂熱的普救主義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著特殊作用,因此繼商人之後東來的是基督教士⑵從後來歷史發展看,在18世紀趨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72.明清時期中央集權是如何進一步加強的⑴明代,朱元璋有鑒於元朝宰相的專權,廢除了丞相和元以來的中書省⑵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清朝不僅全盤繼承,而且加進不少更狹隘的內容⑶明清兩代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義者73.簡述明清時期之際學風變化的原因⑴明朝的滅亡,對仁人志士產生了強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⑵清初對知識分子實施文化高壓政策,以文字獄來迫害他們,使他們走向純而又純的學術研究中去了⑶清代學風的變化還有著學術史本身方面的原因74.我國農政思想的核心內容:是政績觀和勤農觀。政績觀,指歷代統治者把農業收成的豐歉,當作考察國計民生的好壞和自己得政和失政的一個標準;勤農觀是指歷代統治者確立以農為本的原則和制訂一套勸勉農事的治國方75.我國的主要農業著作有:漢代崔實《四民月令》、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唐際龜蒙《耒耜經》、宋陳敷《農書》、元王楨《農民》、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清張履詳《補農書》等76.我國民族商業有那些特徵⑴一是漢族與多民族地區的貿易活動頻繁,商路通達,推動了行民族之間的往來和文化交流⑵中國與東方領邦和西方國家對外貿易的興起,歷史悠久,開闢了中外交流的長期通道77.市商貿易的方式⑴農商兼營。從業者稱攤販⑵行商經營⑶坐商經營78.我國市商經營有哪些傳統的方式⑴市聲,指行商招徠顧客的傳統代號⑵商幌。從商招徠顧客的傳統標誌就是商幌⑶牌匾、字型大小。坐商經營,講究牌匾

80.行業的管理方式有哪些⑴祖師崇拜⑵師徒傳承⑶行業禁忌81.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眾不同的特點:既有創造性,又有依附性;個性與集體性、等級性與秩序性、平均性與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82.服飾起源於雙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實用,第二重性格是裝飾。兩種性格的順序不能顛倒83.我國居室的室內格局大體分睡處、神位、照明、取暖和貯藏幾塊84.飲食的文化觀念包括民本思想、節約糧食、人格教育、食療觀85.服飾的構成要素有質、形、飾、色和畫86.服飾的形制有:衣著、附屬裝飾品、人體自身的裝飾87.中國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與含義①字輩譜。這是一個記憶性的文化鏈,可以把家庭成員的傳衍系統跨時空地記憶幾百年、上千年②家譜。這是中國傳統社會保存和延續輩分等級的一種文化方式③家風。這是一種習慣法,由家庭共同世代沿襲,用以規範家庭內部的行為和秩序④人生儀禮。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在一個家庭成員的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人生階段,要分別舉行各種儀式88.中國人的人生儀禮有: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壽禮和葬禮89.家族共同體的地緣合作表現在:一是生產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公共地上的建設實施基層民主制,用以維護村民的共同利益90.社區文化的歷史價值⑴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為一個地方社會的共同活動⑵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質⑶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遺產91.我國傳統的天文學包括天象觀測和曆法制定92.我國的傳統算學特點:首先是其應用性,其次是獨特的算籌記數法。三是算術,代數為主,幾何學不發達93.我國的方技包括:醫經(經學理論)、經歷(治療方法)、神仙(長生不老術)和房中(性技術)94.中醫四診法:望、聞、問、切95.中國藥學的基礎理論有:腑臟學說、經脈學說、針灸學說96.中醫腑臟學說包括心肝脾肺緊,統稱五臟;腑包括胃大腸小腸膀胱膽三焦統稱六腑97.什麼是家風,它的影響:家風是一種習慣法,由家庭共同體時代沿襲,用以規範家庭內部的行為和秩序。家風可以創造親密祥和的生活氣氛,約束了家庭內部成員的不良行為,維護了優良的家庭傳統教育98.為什麼說夏商時期的中國的農耕生產已經達到了新的水平⑴在二里頭遺址中,聃一批青銅製造的農兵樂器,種類多,技術成熟,說明農事活動的頻繁⑵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多種農作物字樣,說明已經實行分類栽種⑶殷商時還制訂了測查歲的紀時法99.明代是如何加強中央對全國土地、人口的控制的:清丈田畝、制訂賦稅、繼而又編造了賦役畫冊和錢鱗圖冊,從而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全國土地和人口的控制100.我國傳統的醫學有兩在體系:一是神農草藥為主脈絡的藥物學治療體系,和以黃帝、伏羲針砭為脈絡的針灸學的治療體系

101.我國農民提出的農業經營思想與生產知識⑴統籌水土利用規劃⑵調整好農業生 產關係⑶荒政思想⑷人力勝天說102.我國生產經濟與文化特徵有⑴天時、地利、人勤的重農經驗⑵以工補農、以商求富的農人心理⑶精打細算、知足節用的務農傳統103.服飾的自然範圍內的文化標誌⑴環境標誌⑵性別標誌⑶體形標誌⑷年齡標誌104.人文範圍內的文化標誌有⑴信仰標誌⑵階層標誌⑶儀禮標誌⑷政治標誌⑸職業標誌⑹審美標誌105.居住建築有哪些文化標誌⑴居住方式⑵居住建築格局⑶居住建築儀式106.皇帝對相權的限制一般採取的手段一是架空二是分權107.漢代察舉制度與科學考試製度的區別:漢代察舉制度是中國科學制度的錐形,它為時期的科學制度的出現作了重要的鋪墊。需要指出的是,漢代察舉考試與後代科舉考試有著重大的區別:察舉以興趣薦為主,考試只是一種輔助手段;由察舉而來的士人,沒有落選的憂慮,對策、射策等考試只對任職等級發生作用。士族通過把持察舉的方式,從而維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權108.科學制有哪些特點:⑴士人自由報名應試,應考者不論出身、地位、家業,不必由官員舉薦⑵考試定期舉行,不必等候皇帝下達詔令⑶嚴格考試,錄取與否以考試成績為標準,聲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職的主要依據109.十惡包括的內容:一維護以皇帝為代表的封建統治,打擊危害封建國家和危及皇帝人身安全與尊嚴的行為;二是維護父權、夫權為中心的家庭制度,嚴厲打擊危害家庭倫常的犯罪行為110.禮包括的內容:禮包含傳統禮制的精神原則與傳統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儀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係密切

111.禮與俗的聯繫與區別:俗是民眾自發形成的行為習慣,具有紛繁紛的複雜性的特點;禮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會行為規範,其中貫穿著特定的整合社會的理念。禮具有規整、嚴密、適於操作的特點112.禮的調和作用表現在:一是對尊者、貴者、長者而言,要遵循禮制;對待從屬人員,要寬厚、慈愛、避免因過分的壓制導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對社會從屬者而言,禮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們節制自己的行為,剋制自己的慾望,服從尊長,安於本分113.古代五禮包括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114.山川祭祀的方式主要有一是親自前往山川所在地祭祀,稱為就祭;二是在京城南郊設名山大川五嶽四瀆祭壇,遠望山川面祭,名為望祭115.祭祖的原則一是將家庭歷史上有著特殊功績的第一代祖先確定為世代祭祀的,稱為太租;二是傳神祭祀近幾代的祖先116.冠禮的內容就是古代的成人禮,加冠的年齡一般在十九歲或二十歲,加冠的地點漢代在宗廟,魏晉南北朝以後在王宮大殿,但在冠禮前都要去宗廟祭告117.周公六禮的內容:是指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徵五請期六親迎118.民間禮俗與貴族禮制的聯繫表現在:⑴它們來源於同一文化母體,所依託的是同一宗法社會結構,貴族不過是特殊家族,皇帝是特別的家長,貴族社會的禮制精神,以及相當比重的禮儀行為都是從家庭文化中產生出來的⑵統治階層非常重視禮儀的示範作用,以嚴格的禮制規定,與公開的成套的禮儀形式工,向社會顯示禮法的森嚴,達到軟控社會的目的⑶隨著社會的變遷,朝代的更替,士庶的差異的消失,貴族禮制除保留在統治集團內部外,相當部分俗化為庶民的行為規範119.周期性出現的歲時節日禮儀對民眾生活的倫理軌範的意義:一是歲時禮俗的自然倫理屬性,人們遵循自然時序,以歲時禮儀活動調整人與自然。二是歲時禮俗的社會倫理屬性,周期性的歲時禮俗是對宗族社會關係的反覆確認,以及宗法倫觀念與情感的不斷強化120.中國三大悼忘節的區別:清明為首,後世一般不直接清明為鬼節,而對於中元、十月則普遍以鬼節名之。其中的細微區別在於,清明重在祭墓祖,表達孝思,其他二節重在祭亡,對孤魂野鬼也一起關照,希望通過祭祀安撫鬼靈,防止遊魂作崇121.社日的內容:是古代調節鄉社關係的重要節日,時間分別在立春、立秋後的第五戍日,一般以春社為重122.家事的主要內容:一是教梯,二是耕讀為本,三是修身,四是整肅門戶,五是嚴守尊卑秩序,六是善擇婚姻,七是慎先繼子,八是喪葬宜儉123.宗法制的特點:一方面用於自然血緣關係來確定人們的社會關係,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緣關係將人們緊緊連在一起,從而限制人們社會關係的發展。在守法制度之下,社會結構以宗族為基本單位,每個社會成員依據與生俱來的血緣關係確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對於一般家庭成員來說,他們很少有個人的權利,他們的個性幾乎全部淹沒在血緣宗族中124.君主是兩在職能的體現者:家族祭祀與軍事征伐是古代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君王就是這兩在國家職能的體現者125.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⑴皇帝總攬天下大權⑵擁有龐大的官僚辦事機構⑶嚴密的人身控制126.宗法觀念對秦漢以後政治結構的滲透表現在:⑴家天下政權模式的長期延續⑵親親倫理政治原則的不斷擴張⑶宗法原則成為維繫王朝政治的習慣力量127.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⑴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⑵家族本位的倫理法佔有重要地位⑶皇權至上,法自君出⑷強調等級特權,主張同罪異罰128.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表現在⑴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作為指導立法、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⑵貫穿德主型輔、明刑弼教的精神⑶通過引經斷獄、引經注律使儒家經典法典化129.傳統禮俗的特點⑴傳統禮俗的等差性⑵傳統禮俗的調和性⑶傳統禮俗的規範性130.婚姻儀禮的家庭原則⑴婚姻關係能否訂立,須取得家庭祖先的同意⑵以聘娶的形式實行家庭間婚姻包辦與人財交換⑶拜見尊長,廟見祖先,家庭對新成員的接納131.中庸的含義:為中可以長久行用的典法。它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是由孔子提出來的。中庸之道又可稱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過激,要求其適中,無偏無陂132.中和的含義為經過對兩端的調整而達到和諧。要在兩端裡面允執其中,即確實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調整以漸趨於和諧133.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這三個方面可以視為三基德或三母德134.中國古典舞蹈的特點有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135.中國畫的特點⑴追求神似,注重意境⑵以墨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⑶與詩、書、印密切配合136.中國古代整體思維的內涵是指把天、地、人、社會看作密切貫通的整體,認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處在一個整體系統之中,各系統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聯繫137.老子關於對立變化的規律內容⑴損有餘而補不足⑵利而這害⑶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137.老子關於對立變化的規律內容⑴損有餘而補不足⑵利而這害⑶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138.易傳關於對立變化的規律內容⑴相反而相成,易表述為窮則變,變則通⑵生生與日新⑶趣時139.中國古代在天人關係方面的觀點⑴天人合一⑵天人交勝⑶天人之分140.天人合一觀念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正面影響⑴造成了中國文化中整體系統的、辯證發展的思維方式⑵造成了追求和諧社會的理想主義傾向⑶造成誠明合能的人生修養哲學,推動人們在成人成物、人我交融中實現人格、品德的完善;負面影響⑴思維方式過分強調整體聯繫與統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論證,致使我們沒有能夠經過近代的實驗科學而進入現代科學⑵過分強調社會的和諧與統一,而使封建社會長期停滯,資本主義萌芽生長緩慢,在一個長時期內民族心理自視過高而缺乏進取精神⑶空想的理論主義使主觀易於脫離實際,而不得不違心地去美化現實⑷心性之學,重體悟,不重客觀觀察,把首先實踐作為根本的實踐活動,很難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矛盾,也限制了實證科學的發展141.中國古代知行學說有⑴知易行難⑵知經行重⑶知先行後⑷知行常相須⑸知行合一⑹行先知後142.中國古代知行合一的特點⑴主要內容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⑵中國古代知行合一說並不注重於建構理論體系,而是強調身體力行,以便真切地認識並實踐天道和人道⑶知行合一說是以天人合一說為前提的,或者說是從天人合一說派生出來的143.中國古代的教學思想有⑴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出發,針對教育對象的具體情況,選擇符合實際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夠各盡其材⑵啟發誘導。是一種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從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歡迎。孔子就特別善於運用這一方法,他善於對循循誘導,用文獻去豐富學生的知識,用禮節去約束學生的行為,使學生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⑶學思結合是要將學習和思考這兩個環節密切聯繫起來,既重視學,又重視思⑷教學相長。是指教和學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對立統一關係144.中國戲曲的共同特點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⑴表演方式的各式化首先表現為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旦、凈、丑四大基本行,每一基本行又可以進行多層次的劃分⑵表演的各式化其次表現為動作的虛擬化。中國戲曲並不強求道具的齊備,而是用虛擬化的動作來做象徵性的提示145.中國古代音樂的特點⑴中國音樂沒有自己的獨立性,而是依附於其他藝術形式以游散的形式發揮其藝術功能⑵中國音樂發展的另一個特點表現為多民族的融合146.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⑴以木結構為主是中國建築在結構上的最大特點⑵左右對稱是中國建築在布局上的顯著特點⑶中國建築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強烈的人文性,在建築物中寄寓著濃厚的思想觀念147.中國古代藝術的精神體現在⑴詩言志⑵文以載道⑶樂以教化148.中國古代藝術有那些審美觀念⑴中和之美。要求藝術所表現的內容要符合溫柔敦厚的儒家詩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傳統的道德規範,要發乎情,止乎禮義⑵尚意追求。中國古代藝術特別重視對內在精神的追求,把藝術所表現的意境和神韻作為重要的審美標準⑶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尊崇自然成了中國古代藝術一個重要的審美觀念149.為什麼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促進其他文化事象的發展⑴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因為語言是文化的代碼,是文化傳播的媒介⑵語言的產生和發展極大地促進其他文化事象的產生和發展150.文字產生的前提條件⑴語言的產生⑵人類已具有製造工具的能力

151.中國語言分那幾大語系⑴漢藏語系⑵阿爾泰語系⑶南亞語系⑷南島語系⑸印歐語系152.現代漢語的七大方言:北方話、吳語、贛語、客家話、湘語、閩語、粵語153.漢字的特點⑴就文字的表意方式來說,漢字屬於表意文字⑵就漢字記錄漢語的單位而言,漢字屬於音節語素文字⑶就形體的特點而言,漢字是在一個二維平面上構成的154.少數民族是如何仿造漢字⑴字形結構雖受漢字影響,但有自己的特點,借用漢字不太多。屬這類的有契丹文字、西夏文、女真文⑵大量使用音讀漢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語言,也用形聲和其他方法創製表達本民族語詞的新字。方塊壯字、方塊白字和方塊瑤字都屬於這一類155.中國人的語言文化觀念包括一方面是對語言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對語言交際能力的不斷追求156.20世紀後期人們對漢字進行思考和論爭的成績表現在⑴重新評價漢字。人們不定了以往把漢字改革生硬地納入社會改革、政治革命軌道的錯誤思想和做法,客觀地評價漢字的優劣,肯定漢字在中華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也說明漢字繁難給文化普及和信息處理帶來的消極影響⑵拓寬了漢字研究領域。這一時期提出了許多有關漢字的新課題,將漢字研究引入更為廣闊的空間157.中國傳統語言教育的特點⑴充分注意到了漢字漢語的特點,在教學安排上體現了語言學習的規律⑵傳統的語言文字教育與人才選拔制度有直接的聯繫,這使教學內容嚴重脫離現實,不注意語言應用的教學⑶傳統語言文字學盡量適應青少年學習特點,注意趣味性

158.語言文字與民俗關係突出地表現在⑴作為各民族人們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語言文字無疑是民俗傳承的工具;另一方面,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語言文字本身又是重要的民俗事類,各個民族都會利用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一定的民俗事象159.傳統識字讀物的特點⑴知名的知識分子很重視教材的編寫工作⑵兒童教材流行的時間比較長、範圍廣⑶注意初學兒童的特點,把識字的內容編成韻語,便於記誦160.漢字構形特點為藝術審美提供的變與常的可選擇條件表現在⑴書寫單位的變表現在漢字書寫單位種類很多,富於變化⑵書寫單位的常表現在:書寫單位,儘管多變,但有很強的規律性;儘管漢字筆畫多樣,但各種筆畫相互配合的,形成一個和諧又便於書寫的系統⑶基本構件數量多,富於變化,但又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⑷構件間擺布靈活多變。同時,構件的擺布又處處追尋對稱平衡⑸字形繁簡差異大⑹字形異體字多⑺字體多樣161.建國後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162.語言文字的文化特徵有⑴語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語言的誕生意味著人類文化的誕生,文化的發展也影響著語言的發展⑵另一方面,語言從宏觀到微觀的變化都與其他文化事象聯繫在一起,社會政治、文化對語言的發展和使用起著直接的作用163.為什麼說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類⑴文字是文化的產物⑵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164.為什麼說歷代的統治者對漢字的規範力度比較大⑴漢字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⑵漢字具有超方言的性質,各方言區的人可以超越各自的方音通過書面語進行隱障礙的交流,對中華文化的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⑶漢字承載著解經的作用,字形的不同會帶來語義的不同165.什麼叫避違?通過漢字進行避諱的方式: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指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能用漢字直接寫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諱之風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方式有⑴通過字形進行避諱的有缺筆、拆字、刪字⑵通過字義進行避諱,指用同義字、近義字代替諱字⑶通過字音進行避諱,指用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諱字166.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匯主要有⑴一是從漢唐幾百年間,南亞印度文化的傳人⑵一是從明清這際到近現代,歐洲西文化的傳人167.佛教在中國發展過程大致分為⑴東漢魏晉時期的初傳階段⑵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階段⑶隋唐時期的繁榮階段⑷宋元明清時期的衰落階段⑸近代以來的革新階段168.中外文化的第二次交匯的特點⑴交匯對象起了變化,是整體水平超過中國的西方歐洲文化,後來還有美國、日本文化⑵交匯興趣起了變化,第二次與第一次不同,中國人對外來宗教本身表現出莫大的冷落,而對天文、數學、輿地、水利、火器等科學知識興味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採取迂迴的策略⑶交匯時間長,綿延四個世紀⑷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系統造成了強烈震撼169.中國近代以來傳統社會在外國衝擊下向現代社會變遷經歷了三大階段:對應文化由表及裡的器物(物質)、制度、價值(精神)三個層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五四運動構成變遷的三大階段。170.現代儒學的新特徵⑴以儒家為中國文化的正統主幹,在儒家傳統里又特重心性之學⑵以中國歷史文化為一精神實體,歷史文化之流程即此精神實體之展現⑶肯定道統,以道統為立國之本,文化創造之源⑷強調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應有敬意和同情⑸富根源感,因此強調中國文化的獨創性或一本性⑹有很深的文化危機意識,但認為危機的造成主要在國人喪失自信⑺富宗教情結,對復興中國文化有使命感171.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綱領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要建設,繁榮藝術和文藝。建立立足中國社會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收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72.明清之際的耶穌會士在溝通中西文化方面著重做了⑴向中國廣泛傳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道學、古代哲學、史地、音樂、美術等⑵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173.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總要求⑴馬克思主義是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變指導。在當代中國,最重要的是堅持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這是一項根本原則⑵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設的目標⑶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基本特徵174.新世紀中華文明的現代復興和綜合創新應該做出的十大創新是⑴創造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中國⑵創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統一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文明⑶開創一體兩翼式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體制,即新型市場經濟—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科學文化⑷開創體制改革—經濟起飛—國家統一文化復興四大潮流有機統一的跨世紀中國主潮⑸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模式⑹創造現代革新的中華民族精神⑺創造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價值觀體系⑻努力創造富有時代精神與東方神韻的大成智慧學這一新型方法論體系⑼創造大器晚成、現代復興的中華文明新動態⑽創造現代新型主體性,以熔鑄21世紀新型世界文明


推薦閱讀:

中國各產茶地
2015年度中國反壟斷十大事件
中國客每年買走韓國百億元化妝品
中國各地男人特點大比拼
空客A350將「首秀」中國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文化 | 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