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特點 開展中藥的臨床研究
根據中醫特點 開展中藥的臨床研究
在現代藥學中,臨床藥學尚屬一門新興學科,近年來雖有很大進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而且它的推廣也還不太普遍。然而,在中藥學中,臨床藥學的研究,已有悠久的歷史。本草學的創立與發展,都與中藥的臨床藥學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結合臨床用藥實踐,開展中藥的臨床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總結了許多寶貴經驗。今天,總結歷代醫家研究中藥臨床藥學的經驗與方法,對於我們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現代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擬就當前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何突出中醫的特點,保持中藥的特色,深入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現代研究,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重視理論指導:中藥的治療作用,是在中醫防治疾病的實踐中被認識的。中藥的各種效用,也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被概括和總結出來的。因此,它的臨床應用,也離不開中醫基本理論的指導。中醫的理論體系,重視理、法、方、葯的整體性,在中醫臨床上,強調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同時與中藥的基本理論也是密及相關的,它們與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補瀉、歸經等藥性理論,共同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中藥的臨床應用,如果離開了這些基本理論,不僅中藥的性能與功效無從認識和總結,而且中藥的應用也失去了理論依據,也就失去了中藥的根本特點。近年來,忽視中醫藥理論指導來應用中藥的傾向有所滋長,以致影響了中藥的臨床療效。如有的以現代藥理作用指導中藥的應用。誠然,近年來應用藥理學的方法對中藥地行了不少的研究,獲得了比較豐富的資料,也闡明了一些中藥的作用機制,這無疑對中藥的應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中藥的效用甚為複雜,有它固有的規律性。脫離了這些規律,就不能獲得應有的療效。如細菌感染性疾病,單用苦寒的抗菌、消炎之品;或遇病毒感染性疾病,單用抗病毒作用的中藥,既不辨寒熱虛實,也不講君臣佐使,這樣用藥謂之「有葯無方」,何能望其取效。又如有人認為中醫治病,全憑經驗,企賴中藥單方、驗方取效,忽視中醫藥理論與辨證論治,實屬捨本逐末之法。還有是濫用中成藥,以圖省事,如遇感冒,不辨風寒、風熱,概以「銀翹解毒丸」之類治之;若見咳嗽一證,不問新久,投以「川貝枇杷露」之類。有些處方,兩種以上的中成藥同開,或補益葯與發散葯同用,或補氣葯與理氣葯(指兩種成藥)共施,亂投濫用,豈不「勞民傷財」。因此,要開展中藥的臨床研究,提高中藥療效,最根本的一條,必須重視中醫藥理論的指導。
二、精研復方配伍:復方配伍是中藥應用的普遍形式,也是中藥在應用中的一大特點與優勢。中藥配伍應用,不僅有豐富的經驗,而且也總結了一些規律,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早在《本經》中就已有了「七情和合」的論述,高度概括了中藥配伍的各種關係。後世醫家更結合中醫藥臨床,發展了中藥配伍的理論。諸如氣血同調、寒熱並用、補散兼施、升降相伍等,這些都是根據藥物性質進行配伍的一些特殊方式,還有根據病因、病證、病位、病勢進行配伍用藥的,如標本兼顧、上下結合、表裡雙解、臟腑同治等配伍形式,都屬此類。由於歷代醫家靈活地運用了這些配伍法則,充分地調動了各種藥效,從而提高了中藥的臨床療效。又中醫處方用藥,各葯組合有君臣佐使之別,通過各種藥物的有機配伍,使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方可謂之「有葯有方」。這樣才能使眾多藥物互相協調,發揮其最大效用。當前有些醫生處方用藥,忽視中醫理法,不究配伍理論,喜用大方、雜方、偏方。一張處方多達20味以上者有之,以致配伍雜亂,互相矛盾;一方多劑者更屬常事,大劑量用藥亦復不少,藥物用量往往超出藥典規定的幾倍。不究君臣佐使者,更屬普遍,多種藥物用量劃一,主次不分,君臣無別。又有不辨證組方,按症索葯者亦不少見,如一遇出血病症,全方皆為止血之品,見到氣滯病證,一派理氣之葯,他如咳嗽、嘔吐、瀉利等證,都照此辦理。這種「對證選葯」,實屬「按圖索驥」。對證暫用尚可,若作治病之常劑,則必有以偏傷正之弊。還有中西藥共用,或共同組方以製成成藥者,若組方得當,確能提高臨床療效。但也有一些新葯。組方雜亂,主治不分,甚至相互抵牾者,值得臨床用藥注意。可見研究藥物的配伍。也是中藥臨床藥學的重要內容。
三、核實藥名同異:藥品的真偽優劣,是臨床藥效有無的根本,也必然影響臨床藥學的研究,因此,核實古今藥名同異的情況,也是中藥臨床藥學的重要內容。當前中藥名實不符和情況較為嚴重,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品種來源混淆;二是近緣品種濫代;三是以假亂真;四是不按期採收;五是中成藥處方雜亂。品種來源不清,自古有之。當前我省還有不少品種,如以萎陵菜充白頭翁,以元寶草當劉寄奴,以金果欖當山慈菇,以木蝴蝶代補骨脂等都屬此類。以近緣品種代替正品者,亦時有發現,如以麥斛之類代石斛,以干桃、李充烏梅,以山姜子代益智、砂仁等,這些都未經臨床驗證,不符用藥要求的。以假亂真的現象,也常發生於葯肆,如前幾年發現的大宗假黃芪、假阿膠等,在藥材黑市上出現的假人蔘、假天麻、假冬蟲夏草、假虎骨等,即是有力的說明。藥物的採收,必須遵照時節,選擇部位,非其時而采者,「則物是而時非」,採集部位不明,則功效有異。如青皮、陳皮,枳實、枳殼,因時而異效;蘇葉、蘇子,桑皮、桑椹,因部位不同而殊功。現在以柴胡苗代柴胡,以忍冬藤代金銀花,以茜草全草代茜草根,亦屬部位不確。有些多年生藥物,常須到一定年數才能採收,如黃芩生年越久越好,故有枯芩、腐腸之名;人蔘、三七,須五年七年者隹,故支數、頭數越少者,氣力越大。然而現在的藥物採收,既不講究時節,也不選擇老嫩,故雖有藥物之名,實無治病之效。成藥的混亂,更為普遍,同名異物者甚多,如同一「銀翹解毒丸」,不同處方盡達4個以上,而「羚翹解毒丸」則多達9個,其它如人蔘再造丸、地黃丸、跌打丸等都是如此。因此開展中藥的臨床藥學研究,必須弄清藥物的品種,保證藥物的質量,才能確保臨床療效。
四、熟悉炮製變化:中藥的炮製,是減毒增效的重要措施。藥物是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它的毒性與效能如何,直接關係到藥物的臨床療效。有些藥物不經炮製,不僅不能收到應有的療效,反而帶來不良反應。藥物的炮製,還得依法而行,如不得法,亦難以收到預期效果。故陳嘉謨說:「凡製法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當前忽視中藥炮製或不懂炮製的現象普遍存在。應炒者不炒,應制者不制,生熟不分,以生代制,把藥材當飲片等現象,甚為嚴重。由此而來的是雜質不除、用量難保;以生代熟,藥性不全;毒性不去,安全難保。藥物質量不能保證,又何能望其增強療效。中藥炮製還與中醫臨床辨證論治關係密切。同樣一種藥物炮製方法不同,其功效則不大一樣。如以姜為例:生用則發散風寒,主治風寒表證;乾薑則偏於溫中回陽,主治虛寒肢厥;煨用則和中止嘔,主治胃寒嘔吐;炮姜則溫經止血,主治虛寒血證。實踐證明,中藥依法炮製,是保證藥物療效的重要一環,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研究,不能不涉及中藥的炮製內容。
五、選擇合理劑型:根據病情需要,結合藥物的性質和藥物作用,選擇適當的劑型,並制定合理的製備工藝和質量標準,製成一定規格的藥劑,對於保證藥物質量,充分發揮藥物效用,具有重要意義。同一種藥物,劑型不同。給葯的方式不同,出現的藥效就顯然不同。這說明藥物的劑型與藥物的療效關係非常密切。古代醫家對此也早有認識。如在《本經》中就有「藥性有宣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酒者,並隨藥性,不可違越」的記載,這已認識到藥物劑型必須根據藥物性能而定。又陶弘景說:「按病有宜服丸、服散、服湯、服酒、服膏煎者,亦兼參用所病之源,以為其劑耳。」這進一步認識到劑型的選擇還須結合病情而定。然而,現代中醫用藥,大多不注意劑型的選擇。在病情方面,不論重證、輕證、急證、緩證;在藥物方面,不論是發散、攻下,補益、清瀉,往往只用單一的湯劑,以致有些藥物,用而無效,造成浪費;甚則延誤病機,危及病人生命。據近人研究,瓜蒂散的催吐,必須用散劑,如煎成湯劑則不靈驗。又如近年研製的生脈液針劑,用於搶救心源性休克待證,其效甚速,若改成生脈散原劑,則作用緩慢而難以湊效。還有近年研究治療急證的參麥針、養陰針、增液針等,通過臨床實踐證明,靜脈給葯的效果,約等於肌肉注射的八倍,口服給葯的二十倍,這些充分說明,根據病情選擇劑型是非常必要的,開展中藥的現代臨床藥學研究,豈能忽視中藥的劑型。
六、權衡用量輕重:藥物的用量也是保證藥效發揮的重要因素,常言道「中醫不傳之妙在配伍,而不傳之秘卻在用量。」清代醫家王清任也說:「藥味要緊,分兩更要緊。」這些都說明掌握中藥的用量是用藥的一大關鍵。張仲景在《傷寒》、《金匱》中,精究藥物的用量,堪為後世楷模,如《傷寒》中的桂枝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芍藥湯,三方藥物組成相同,但由於用量比例改變,其功效與主治就有很大的不同。可見藥物劑量必須根據病情的變化而隨時調整其比例。有輕有重,才能分清主次,突出治療重點,符合中醫辨證施治。中藥用量的輕重,往往涉及藥物性質、患者病情,以及時令、地域等多方面,同樣一個方劑,往往因人、因地、因時而異,不能千遍一律。當前,不講究藥物用量的現象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各藥劑量不分主次,方無法度;二是各藥用量越來越大,浪費藥材;三是一方多劑,不符辨證論治。其中尤以大劑量為普遍現象。往往一付湯藥,用量重達200~
七、講究煎煮適度:在臨床用藥中,湯劑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劑型。而湯劑的製作又多賴病家,湯藥的煎煮是否適度,關係到藥物的臨床療效。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湯劑的煎煮方法。李時珍說:「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魯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葯亦無功。」徐靈胎也強調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葯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方雖中病,而煎法失度,葯必無效。」而當今臨床,無論是醫生或病家,對於煎煮之法。講究者少,放任者多。先煎者不先煎,後下者亦不後下,「一視同仁」;該包者不包,該單煎者合煮,吃「大鍋葯」;泡服、沖服,烊化、兌服,全不講究。魯莽造次之葯,何能求其有功。再者。文武火候的注意,煎煮時間的長短,對於藥物質量亦有影響;如火力過猛,煎煮時間太長,則虛耗藥力;而火力不足,煎煮時間太短,則藥性難以煎出。由上可見。湯藥的煎煮方法,至關重要,如果煎不如法,結果事倍功半,甚至全功盡棄,既浪費了藥材,更貽誤了病機。怎能不令人深省!因此,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來確定藥物的煎煮方法,嚴格湯劑的操作規程,以提高湯劑的質量,從而保證其臨床療效,這也是中藥臨床藥學應該研究的內容。
八、掌握服用方法:藥物的服用方法,包括給藥方式,給葯途徑與給葯時間。給葯的途徑方式不同,與藥物吸收的速度有直接關係。因此對治療效果出現的快慢也有直接影響。對於藥物的服用方法都非常講究,如張仲景就從多方面加以了總結,尤其對內服方法總結更為全面。許多方劑之後都注有宜熱、宜溫、宜涼、宜冷、宜緩、宜急、宜早、宜晚說明。後世醫家多有發展,使中藥的用用方法。日益豐富多彩。然而現代臨床用藥方法,甚為單純,劑型多為湯劑,給藥方式則以口服為主,時間則多為早晚服用,對於劑型的選擇,服用的方式,時間的間隔等,甚少講究。須知這些內容都與藥效的發揮關係密切。以服用時間為例,如果選擇得好,少量藥物即可收到顯著的療效。古代醫家在服用時間的選擇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經驗,諸如順應四時的陰陽消長;應用晝夜的臟腑氣機出入;以及掌握疾病發作時間與傳變規律等,來選擇藥物的服用時間,這樣就有利於提高機體的抗病機能,調整機體的機能活動,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以提高藥物的治療效用。現代創立了一門新學科。稱之為「時辰藥理學」,進一步說明擇時服藥是有科學依據的。再者,掌握服用的方法。也值得充分重視。如發散的方葯宜熱服;清瀉的方葯家冷服;發汗藥服後宜以熱粥,被覆助汗;祛寒壯陽之品,熱服以助葯勢等,都有一定道理。至於新的給藥方法,如離子導入、穴位注射等。亦與藥效的發揮有密切關係,值得深入研究,探索其科學機理,以掌握其科學規律,提高藥物的臨床療效。
九、了解服食禁忌:藥物與食物相配合,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能切合病情,應用得當,就能促進療效;相反如配合不當,則會增加病人痛苦。因此,了解各種藥物的服用禁忌,也是臨床用藥的重要一環。歷代醫家在用藥禁忌方面,也積累了許多經驗,諸如配伍禁忌,病情禁忌,妊娠禁忌,服食禁忌等,都有不少記述。現代臨床用藥,在配伍上,除「十八反」、「十九畏」之外,其它「反畏」之品,相惡、相殺之葯,全然不究,妊娠禁忌、服食禁忌等方面,更少了解。這些情況不能不是當前臨床療效下降的因素之一。中醫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內容比較簡單,一般本草和中藥書籍都有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但在飲食禁忌方面,中醫臨床是比較強調的,這也是中藥臨床運用中的一大特點。飲食禁忌在民間稱為禁口,或叫「忌口」。大體有兩類,即一般性禁口與特殊藥物的忌口與前者指服所有藥物必須注意飲食;後者指服用某葯禁食某些食物等。藥物與食物的關係處理得好,就能促進療效。這早在《內經》中已有論述,如謂:「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即指此而言,後世醫家也很注意飲食調養與藥物治療的關係。如果飲食不當,不僅影響藥效;甚至可以發生中毒。本草中有關此類記述頗多。這些內容也有待我們給以科學地闡明,因而也應列為今天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
十、注意葯後反應:凡屬藥物,皆有偏性,以偏救偏,是中醫治病用藥的根本點。張景岳說:「葯以治病,因毒為能。」這裡的所講的「毒」。實際上也是偏性。既然是以偏糾偏,就難免不出現不良反應,所謂「葯弗瞑眩,厥疾弗瘳」,就是指此而言。因此密切注意觀察其葯後反應,對於防止毒副作用的產生,是非常必要的。對於這一點,張仲景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板樣。如在他的《傷寒》《金匱》各方後注釋中,記述了許多寶貴經驗。既注意注意服藥後的藥性反應現象,同時也根據不同的反應,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在觀察方面,既注意患者的神情反應,如謂「其人如冒狀」;也注意到機體排泄物的情況的觀察,如汗出、嘔吐、瀉下、下血、小便等的性狀。通過這些觀察,來判斷藥物的療效,決定下一步採取的措施。後世醫家對於葯後反應也是嚴密注視的。然現在有些臨床醫生,不太注意葯後反應的觀察。尤其在應用毒劇藥物時,往往事先不予詳細交待,出現反應後又張惶失措,以致引起嚴重的醫療事故。注意葯後反應,不僅是醫生觀察療效的關鍵,判斷病情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觀察分析藥物功能的可靠依據。醫生根據葯後的不同反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也是防止毒副反應或中毒發生的重要一環,因此開展葯後觀察,是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一項非常重要內容。
以上就當前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現代研究談了一些看法。涉及的面比較廣,這十個方面,每一項可以作一個專題討論。本文僅作了概要性的淺述,還不很全面,討論也還不夠深入,敬祈同道們指正。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於湖南中醫學院中藥系
發表於《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6年第四期
推薦閱讀:
※中醫:失眠從肝論治
※中醫教你:如何防治消化性潰瘍?
※中醫外治毒蟲蟄傷
※中醫中藥351
※養生專業人士解析:菊花茶哪個牌子好、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