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石窟藝術的中國化

石窟是指依山鑿成的石室,是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雲岡石窟是建於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石窟藝術珍品,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向中國化佛教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了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的過程。

雲岡石窟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各有特色,各階段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表現出不同特點。

曇曜五窟亦稱為早期石窟,即第16至20窟。高僧曇曜選擇武州山開鑿,象徵帝王。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渾厚、質樸的造像風格。

雲岡石窟的鼎盛階段是中期石窟,主要有第1、2、5、6、7、8、9、10、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是北魏孝文時期,雕鑿出精美的雲岡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遷都前,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

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等。

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漢化趨勢發展迅速,這個時期呈現的內容繁複、雕飾精美的雕刻藝術特點大異於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

北魏遷都洛陽後是晚期石窟,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鐫鑿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這時中、小型窟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包括第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餘座中小型洞窟。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出現的一種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後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


推薦閱讀:

我倆的旅行(十五)山西大同雲岡石窟,老人免票
雲岡石窟,第一座帝神合一的皇家寺院[原創]
行通萬里 | 雲岡石窟, 一聲嘆息
瓊島夜話 ----11 雲岡石窟
歷史文化瑰寶----雲岡石窟 (絕品收藏)

TAG:中國 | 藝術 | 雲岡石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