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是個偽君子嗎?

歷史總是能掩蓋一些事情的真相,有些在史書中窮凶極惡的賣國賊,可能是真實的一心救國者,比如李鴻章,有些史書中的光正形象,也可能是偽光正,比如,以「聖人」「變革者」自稱的康有為。

說到康有為大家都不陌生,初中高中歷史課本都有提及,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這樣幾個關鍵詞「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國學大師」等等頭銜,更有讚譽,他是舊中國時中國知識分子力求救國的領軍人物,可實事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先來聊聊康有為的發家史。

康有為曾經想要走仕途,於是一心參加科舉,連考三次都名落孫山,注意他參加的並不是國考,而是縣考,想考個秀才,秀才對比於現在,應該相當於中學學歷。

沒有拿到中學畢業證書,但是康有為還是想走仕途,於是花錢買了一個「監生」的學歷,最後去給人家當幕僚,負責寫奏摺,當時還寫了一篇「懇請太后繼續垂簾聽政」的奏摺(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慈禧昭告天下準備還政與光緒),奏摺內容極為無恥,導致慈禧看了都不好意思,將聘用康有為的那位御史大人革職發配。

失業的康有為回到廣州,拜見了一個大師,叫做廖平,廖平曾做過張之洞的幕僚,頗有見聞。廖平寫過兩本書《辟劉篇》、《知聖篇》,但是並沒有發表,恰逢康有為來拜訪,就拿給康有為看了,康有為看後覺得人家說的很有道理,像突然開了智一樣。提筆寫了兩本觀後感(《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極盡沿用了廖平書中的觀點,又參雜進當時西方的一些觀點。當然,康有為並不會說是觀後感(梁啟超說過一句話:(康有為)見廖平所著書,乃盡棄其舊說),但就是這兩本觀後感,讓他名聲大噪。

他把他書中的觀點拿到他開辦的「萬木草堂」中去講,從沒聽到過這些新鮮觀點的年輕學生們聽到後十分激動,更是吸引了當時已經很有名氣的,十幾歲就中舉的神童「梁啟超」投到了他的門下。

有了名氣以後,康有為還是沒有忘記他的理想,走仕途,於是見了很多當時的重量級人物,張之洞劉坤一等,大談改革治國,大談西方政治。而張之洞等名臣治理國家已久,有豐富的政治經驗,也了解西方,就好像是李鬼遇到了了李逵,一下就穿幫露餡,被張之洞等評為妄人。(康有為曾經提議將中國國民舉國移民巴西)

到這本來這一出鬧劇應該結束了,但是恰恰這時光緒皇帝被慈禧還政,不像張之洞等名臣有過治理國家的經驗,還想做出一番成績。聽到了康有為的觀點後大為讚賞,於是和康有為一拍即合。

期間還有一事,便是大家熟知的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的背景是:甲午海戰失敗,李鴻章赴日簽訂《馬關條約》,在國內引起巨大的反響。

據康有為自己所說,是這樣的。

吾先知消息 ,即令卓如(梁啟超) 鼓動各省 ,並先鼓動粵中公車 ,上折拒和議 ,湖南人和之。於二十八日粵楚同遞 ,粵士八十餘人 ,楚則全省矣。與卓如分托朝士鼓[動] ,各直省莫不發憤 ,連日並遞 ,章滿察院 ,衣冠塞途 ,圍其長官之車。台灣舉人 ,垂涕而請命 ,莫不哀之。時以士氣可用 ,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筠庵會議 ,與名者千二百人 , 以一晝兩夜草萬言書 ,請拒和、遷都、變法三者。

初七夕 ,黃夜遍投各會館 ,阻撓此舉 ,妄造飛言恐嚇 ,諸士多有震動者。至八日 ,則街上遍貼飛書 ,誣攻無所不至 ,諸孝廉遂多退縮 ,甚且有請除名者。(康有為:《我史》)

意思是說,我聽到了這個消息特別悲憤,於是命令梁啟超等人鼓動了十八個省的知識分子聯合上書,拒絕議和,但是被督察院所阻撓,政府鎮壓。

但實事是怎樣的呢?

經姜鳴、茅海建等學者爬梳故宮檔案、作詳細考證後指出當時上書反對朝廷議和,指斥李鴻章賣國的主體,實為中央地方大小官員。他們上書反對者甚多,都察院也多數代奏,因此當時基本不存在「強權鎮壓反對議和聲音」的政治氣氛。而且當時慈禧光緒也並沒有下定決心議和,而是三國調停失敗,怕北京陷落,才被迫議和(茅海建:《「公車上書」考證補(上)》茅海建:《「公車上書」考證補(下)》)

各地知識分子聯名上書的事情確實是有,但幕後主使應該是來自政治中央,很可能是翁同龢,絕非是康有為,康有為甚至沒有把上書遞交到督察院,因為康有為組織的時候,馬關條約已經簽訂完畢。

所以真相就出來了,康有為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在自傳中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憑藉學者的身份到處宣揚,讓史學家誤以為他是公車上書的主導。

話題回到康有為被光緒注意到以後,招攬進京,準備變法。

其實大家都明白光緒時期的所有事情都在慈禧的控制之下,連變法也是慈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去管,但為何後來又要管了呢?

灣大學雷家聖指出,這很可能是因為康有為當時在英國人李提摩太提議下,建議光緒聘請退休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為顧問,並且提出「中日合邦」大計,遭到保守派官員激烈反對。

「合邦」一詞始於1893年日本人森本藤吉的言論。當時他主張日朝合邦,後來這一主張得以通過武力實行。公車上書期間,康有為與日本公使矢野文雄之間已經有「中日合邦」的討論。後來卸任後的伊藤博文來到中國,朝中有不少「借才」之論,主張應當聘請伊藤這樣通西學的人士作為改革顧問。

當時康有為已經暗中與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謀劃促成「中、英、日、美」大合邦一事,建立鬆散的邦聯共同體。

其實都能看出來,當時清朝出於任人宰割的地位,所謂合邦,就是幾國合謀企圖瓜分中國的陰謀。

慈禧雖然是誤國者,但是坦白的說,沒有一定的頭腦也不可能垂簾聽政如此之久。看出端倪的慈禧收回了光緒一部分的政權,導致康有為譚嗣同密謀聯合袁世凱刺殺慈禧,後面的事情大家都應該知道了,袁世凱告密,變法失敗。

再後來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應該是而是學這段歷史最讓人熱血的一段。

其中譚嗣同獄中的詩更是被印在教材上,但實事上,這段詩被梁啟超改動過,為了掩飾的就是這段歷史。

先烈用鮮血寫成的這首絕命詩根據史家黃彰健考證原來是這樣寫的:

  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面對死神,譚嗣同豪氣衝天,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然而,這首詩卻泄露了戊戌的秘密,所以筆鋒常帶感情的梁啟超要用他的如椽大筆,用墨水改寫這首血水寫成的詩篇:

  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從這些來看,譚嗣同可能只是一個失敗的投機者,但是下面的事情更能看出他的真面目。

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流亡到國外,偽造了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和照片(當真是PS的鼻祖了),成立了「保皇會」。

1900年,康有為逃亡來到加拿大,他在當地華人中四處演講,說「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希望華人們「齊心發憤」,「灑血以救聖主」。他想發動全球華人的力量助他回國救光緒。

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戊戌變法的親歷者,康有為在海外很有影響力。再加上當時清政府對康有為進行的輿論圍剿和嚴令通緝,反倒又從側面增加了他的知名度。康有為也很聰明,他利用清廷對他的痛恨進行「反向營銷」,逐漸把自己塑造成了救國英雄的形象。同時,他還利用這種影響力到處妖魔化慈禧,神化光緒,還不忘把自己打扮成戊戌變法的領導者。

在愛國心的感召下,海外華人紛紛慷慨解囊。據革命黨人馮自由的回憶,從1899年到1902年的四年時間裡,僅在北美華僑那裡,康有為就募集資金一千五百萬元。這在當年絕對算一筆巨款。有了這些錢,康有為信心大增,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他始大量開辦實業。在香港有公益客棧、華益公司、中華酒店等;在墨西哥有華墨銀行、電車公司、輪船公司等;在美國有華美銀行、芝加哥瓊彩樓餐館、紐約中美公司等;在日本開有橫濱印書局等等等等。分公司遍布全世界,業務範圍囊括了金融、餐飲、交通、房地產、出版等多個領域。儼然是當時巨無霸型的國際跨國大公司。

鼎盛時保皇會的組織遍布世界兩百多個城市,幾乎統治了整個海外華人世界。其規模和影響力遠超當時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

當了大老闆之後的康有為生活也有了明顯的變化。他的生活開始變得奢靡腐化,花錢變得大手大腳。他可以隨便從保皇會支取費用,供他吃喝玩樂,四處購置房產,小老婆取了一個又一個。後來跟他決裂的保皇會人葉恩痛斥他說,「飲食起居擬於歐美帝王」,「並公款私圖生意」。康有為晚年自稱「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

也就是說他流亡期間,繞地球走了三圈,足跡遍布四大洲,去過三十一個國家,行程六十萬里。地球上除了南北極之外他幾乎都走遍了,這期間花了多少錢難以統計。康有為歸國之後,每年的家用就得幾十萬,海外十六年花了多少錢可以想見。

當時所有的華人回國投資都要把資金交給保皇會,讓保皇會帶投,但是當時一個叫劉士驥知道康有為的品行,不想找保皇會代投,繞過了康有為,並和康有為產生了不快,康有為懷恨在心,在其回國的第二天就找人刺殺了他。但實際上,劉士驥跟康有為早在十二年前兩人就相識,是多年的好友。戊戌政變之後,他曾寫出《戊戌公案》一書為康有為喊冤。他還曾冒死上書朝廷,要求撤銷多康有為的通緝令。他可以說是康有為的生死之交。這在華僑中引起軒然大波,而後大家一致抵制保皇會。

到了這康有為的故事還沒完。

民國後,康有為保皇會臭了名聲,於是回國,參與張勳的復辟行動。曾應軍閥邀請去西安講學。途徑卧龍寺時,康有為看上該寺所藏《大藏經》。因寺中無錢,經書損毀甚多,於是康與住持師父提出購買。兩家商談後,同意康以北京內府佛藏經、哈同園藏經、商務印書館續藏經各一部進行交換。誰知合同簽訂後,康馬上派弟子領兵入寺搬經,不但沒有交換,反而把其餘幾箱經書也一併搬走。此事見報後,西安士紳大嘩。當時有對聯稱「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聯截取《左傳》:「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下聯截取《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上下兩聯末字「有為」,一時謂之絕罵。

最後,關於康有為死亡原因,民間流傳,是因為康有為移植了大猩猩的睾丸產生了排異反應才一命嗚呼。

為何要移植大猩猩睾丸呢?43歲續娶18歲的梁隨覺,50歲續娶17歲的何旃理,56歲續娶17歲的市岡鶴子,58歲續娶17歲的廖定徵,62歲續娶19歲的張光……如此壯烈,聖人也扛不住啊。

歷史就是故事,一個人說一個樣,基本無法考證,還好這個故事過去的事件不久,讓我們還有證可查,但是康有為德行不好是公認的實事,是個妄人。

至於這麼多年,歷史書上的形象沒被糾正我想有兩個原因

1.於歷史確實是有功,這個功是他折騰的功勞,他的出發點我狹隘的認為,只是為了他個人的名利,並沒有堅定的主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是他的行為確實帶動了很多真正有主義的人參與到了變革中。

2.意識形態的需要,戊戌變法是一個中國近代史無法迴避的進程,首先這段歷史無法迴避,而康有為在變法中的存在自然就無法迴避,如果把其真正的行為寫上去,那戊戌變法的積極意義就會被削弱,學生們也會產生迷茫。

換句話說,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只能讓你看到白的東西,灰色的東西,等你長大後自己睜眼去看吧。

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信哉斯言!


推薦閱讀:

何老頑讀史札記:康有為悼李鴻章的一首詩
史家之眼︱康有為究竟有沒有領導「公車上書」
圍園謀後——六品京官康有為武力奪權的真相,慈禧簡直不敢相信!
康有為 「虛君共和」夢斷1911
回首民國系列之欺世盜名康有為

TAG:君子 | 康有為 | 偽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