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中印對峙進入關鍵期,有一事極度反常,背後暗藏中國一步大棋!(印度的彷徨之三)
中印邊境危機即將「攤牌」之際,老鐵突然意識一個很嚴重的現象。
印軍越境整整一個月里,竟沒有一個大國出面調停與斡旋,這種情況極其反常!
在以往,就算大國與小國之間有爆發戰爭風險,都有不少國家出面斡旋。
然而,作為亞洲兩個龐然大物的中國與印度,都步入了開戰的前奏,竟無一國出面,進行實質性的調停和斡旋。
反常,這一切實在是太反常了!直覺告訴老鐵:事出反常必有妖!
把近期所有熱點新聞都過了一遍之後,老鐵猛然發現問題癥結所在:不是沒人不願意斡旋,而是根本不用斡旋。
或者說,中國壓根就不願意讓他國調停危機!
藏在這幕後的玄機究竟是什麼?各位看官,且聽老鐵細細道來。
一.借危勢,入主中東
現如今,很多人在看待國際熱點事件的時候,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
一旦世界有啥大事發生,人們下意識都會想:美國要做什麼,美國在這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中印邊境危機爆發以後,中印兩國群眾也在思考一個問題:美國會不會幫印度?會怎麼幫?
從之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對印度在中印邊境危機的態度是:默認+有限支持。
但到了7月18號,美國態度大變。18號和22號,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3天內兩次呼籲中印坐下來談。
當然,美國兩次對中印的呼籲,不能看作是實質性的調停,實質性的調停和斡旋,一般由它國派特使出訪即將交戰的兩國。
在老鐵看來,美國此舉意不在要促進中印和談,而是表明一個態度:中印危機,美國不打算站隊了!
也就是說,從18號美國呼籲中印和談那一刻,印度就成了美國的棄子。
從中印對峙之際高調與印度軍演,到現在拋棄印度,美國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印度懵了,視美國為救星的印度群眾更懵了。但美國沒懵,因為此時美國面臨更大的戰略危機——中東,變天了!
中印邊境危機之際,除了美印日聯合軍演,中國也有一場外交大戲上演——巴勒斯坦總統訪華!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訪華
從時間節點來看,巴勒斯坦總統是17號正式訪華,美國緊接著18號就發表聲明,暗示與印度劃清界限。這一次,美國真的感受到巨大的危機了。
沉寂6年後,巴以問題再次浮出水面!
巴以問題,在2011年以前,是中東主要矛盾點。但自2011年敘利亞戰爭打響之後,巴以問題火速降溫。這一切,都要「歸功」美國。
這6年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的就是搞掂敘利亞和伊朗,打壓俄羅斯戰略空間。
不論是之前卡達斷交風波,還是沙特與伊朗潛在的戰爭風險,都是圍繞美國這一戰略目的展開的。
但是,達到這項戰略目的有個很重要的前提——巴以問題必須摁下去!
巴以問題,是美國在中東最為重要的戰略利益,一旦亂起來,美國國內政壇就會動蕩。
要知道,俄羅斯在敘利亞幹了兩年的仗,以色列進進出出空襲敘利亞政府軍N次,上個月美國更是悍然擊落了敘政府軍戰機。面對這種挑釁,俄羅斯都沒拿巴以問題說事。
而中國,就借巴勒斯坦總統訪華,再次讓巴以問題火爆了起來,誰更牛逼?
巴以問題最近異常火爆,中東都快翻天了。這裡由於篇幅所限,老鐵就不細講了,有意的看官可以去搜搜當下巴以局勢和中巴以相關新聞,相信會爽歪歪的。
由此可見,這次美國真的是感覺到痛了!
巴以衝突
中國藉此達到了3個戰略目的:
1.敲打以色列。自從川普上台之後,以色列與中國的關係就愈發疏遠,尤其是在中印問題上犯了不小的錯誤,對此,適當的敲打是很有必要的。
2.孤立印度。中印邊境危機上,印度最大的外援依靠就是美國。美國因中東失守後撤,印度孤立無援。不論是文斗還是武鬥,印度必遭慘敗!
3.入主中東。當前中東兩大熱點,巴以問題和敘利亞/伊朗問題。中國先借中伊海上聯合軍演,間接介入敘利亞和伊朗問題,聲援俄羅斯,而後又直接介入巴以問題。
兩處熱點地區先後完成,中國在中東的戰略布局也就徹底鋪開了!
二.無間道,劍指遠東
按理說,隨著中印邊境危機發展成戰爭的可能性不斷加大,此時,應該是台灣和日本等宵小之備跳出來搞事的好時機。
然而,在中國的強大壓力下,事情不可避免的朝另一個方向發展了。
美日印聯合軍演以後,中國加強了在東海、台灣兩個方向上的出手力度。
在東海方向,中國加強了巡視釣魚島的力度。隨後,中國的工程船在釣魚島附近開始「挖泥」啦。挖泥作甚呢,詳情請諸位看官參考去年南海「種島」。
這邊還沒完,中國海軍軍艦又穿過津輕海峽,大批戰機飛越宮古海峽。完事後,中國大喊三聲:常態化,常態化,常態化!
更有甚者,本月中旬,中國海警船居然駛入了日本北九州的領海。
一套組合拳下來,日本完全懵了。面對中國的步步緊逼,日本除了屁話一般的抗個議,啥實質性的事兒都沒做,甚至還暫停了修憲...
顯然,日本這是對中國認慫的表現。這對於印度來說,更是晴天霹靂。
在之前的文章中,老鐵提到過,中印對峙事件之後,印度幹了兩件事,都和日本有關。
一是和日本與美國在印度洋地區軍演,鼓舞印度士氣,秀優越給中國看。二是開發安達曼群島,以求在此地屯集重兵,威懾馬六甲海峽。
之前,日本答應印度幫助其開發安達曼群島。沒有日本的重型設備,印度很難將安達曼打造成一個軍事要塞。
很顯然,隨著中國在東海地區的強勢出手,日本是不可能將手伸到印度洋,去幫印度搞一個能威脅到中國戰略安全的軍事要塞。不然,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印度對抗中國的最後一招,慘敗!
接下來就是台海。即遼寧號上上下下進進出出台灣海峽幾次之後,沒過幾天,解放軍空軍的轟炸機就圍繞台灣轉了幾圈。
然後,之前因巴拿馬斷交,到處在島內搞事兒的蔡英文也消停了下來,直接認慫。
當然,圍繞台灣島轉圈威懾台灣只是開胃小菜,真正目的是警告台灣背後的大BOSS。
台灣,是第一島鏈的中心節點!
中國在東海和台海的出手,其實就是為了策應中印邊境危機。你要站隊,我就在東海搞日本,在台海搞島鏈。
多一層保險,就多一份勝算。加上之前的巴以問題,三管齊下,看誰最後爽過誰!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爽到最後的贏家,當然還是中國。
隨著美國和日本的接連後撤,印度苦心對外打造的「美日印三國同盟」轟然崩盤!
三.平南亞,山河大定
三國同盟崩盤後,接下來我們就看到了印度政府和外交部,在同一天對中國示好的表態:主動提出有關撤軍的談判。
不過,印度還是玩兒了一個小把戲,忽悠中國「雙撤軍」!
印度為了對外彰顯所謂的「誠意」,高調宣稱,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在26號到28號將訪問北京。
來中國開會的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這個人可不簡單。此人以前是印度情報部門的頂樑柱,是曾潛伏在巴基斯坦七年的超級間諜。莫迪執掌印度以後,國家安全問題尤為倚重多瓦爾。
看上去是挺有誠意的,但是印媒刻意的忽略了一個事實,即26號~28號北京要舉行一場金磚五國國家安全顧問會議。
也就是說這是一場既定會議,有沒有中印邊境危機都會開。當然,隨著多瓦爾的到來,中印邊境危機將成為這場會議的重頭戲。
但在老鐵看來,這場重頭戲並沒什麼看頭。
因為北京早就給新德里划了一條紅線:印軍不滾蛋,談判就是扯淡!
而印度認為,自己主動提出談判已經夠慫了,所以始終抱著「雙撤軍」這個目的不放手。
顯然,中印這場和談還沒開始,結果就已經被判「死刑」了。
可以說,雖然中印邊境危機還沒解決,但中國藉此完成了諸多重要的戰略布局。
在中東,中國借巴以問題尋找的新的戰略支點,給西方國家製造新的壓力,換取南亞甚至東亞的戰略和平。
在東海,中國借中印邊境危機敲打日本之際,強化巡視釣魚島力度,離全面掌控釣魚島,只有一步之遙!
在南亞,中國擊碎了「美日印三國同盟」,成功孤立了印度,並且為美國和日本將來與印度合作埋下了一顆雷。關鍵時刻,美日竟然後撤,讓印度騎虎難下,以後還怎麼玩兒?
更重要的是,中印邊境危機改變了南亞的戰略格局!
中印邊境危機後,一方面不丹兩國和印度的關係急劇惡化,不丹已經有擺脫印度控制向中國靠攏的跡象,加上之前的尼泊爾和孟加拉國,印度與中國在南亞的戰略博弈,輸得一塌糊塗!
另一方面,斯里蘭卡在本周二火速將赫班托達港出售給中國,中國印度洋珍珠鏈完全合攏。
至此,在南亞大陸和印度洋上,中國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結語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趨下,兵之形避實擊虛;水因地制流,兵因故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在大國博弈中,中國出招,就如兵與水一樣,常無勢,常無形。往往調笑風聲之間,就贏得戰略主動權了。這次中印邊境危機,何嘗不是如此!
印度想跟中國玩兒心眼,這中間差了一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更差了五千年歷史文化和智慧謀略的底蘊!
延伸閱讀:
【巔峰對決】— 介入巴以衝突是中國打造世界新秩序的分水嶺!血飲
For The Win 血飲
來自血飲
00:0002:12
中巴兩國友誼源遠流長,中國是最早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義事業、最早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相互信賴、相互支持,是真正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近年來,中巴兩國高層交往密切,政治互信更加鞏固,各領域合作得到穩步發展。—習近平,2017年7月18日於北京。
在分析巴以衝突的時候,很多人著眼於宗教衝突和地緣博弈,但是我們要知道所有的大國博弈和衝突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經濟利益,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又反作用於經濟。國家博弈最終是為了本民族和本集團獲取更大的資源和生存空間,所以資源是經濟爭奪的核心,在美元第一次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以後,經濟爭奪就不僅限於資源爭奪,資源背後的定價權和捆綁的貨幣結算霸權就成為地緣爭奪的核心。
以控制爭奪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與出口管線為主的大國爭霸就成為當今地緣博弈的主線。雖然這個道理很多人明白,但在分析實際問題時,大眾又被居心不良者帶入其構建的思維陷阱中。本篇文章血飲將分析巴以衝突和它背後的地緣爭霸主線,並將進一步分析巴以衝突未來走向,看清楚中東爭霸的核心。
油氣資源分布可以簡單概括為點線面,點指的是石油生產、銷售、出口的點,線指的就是石油出口的路徑和管線,面指的就是油氣產地和銷售終端國家與地區,這包括東亞、歐洲、美國。通過點線面的結合我們來分析下巴勒斯坦地區所在的地中海東岸地區的油氣資源。
巴勒斯坦地區通常給大家的印象是暴力襲擊、荒漠交相輝映,但實際上巴勒斯坦地區擁有龐大的油氣資源。自1999年起,美國諾貝爾能源公司和德勒克能源公司在以色列近海發現天然氣後,以色列迎來了天然氣大繁榮時代。2004年,儲量為1萬億立方英尺的馬利-B氣田正式投產;2009年1月,在以色列專屬經濟區北部發現了儲量為10萬億立方英尺的塔馬爾氣田; 2010年6月,儲量高達18萬億立方英尺的利維坦氣田讓以色列迅速躍升為天然氣儲備大國。僅塔馬爾和達利特氣田就足以滿足該國20年的天然氣需求。利維坦更讓以色列成為歐洲的新氣源,實現了重大的戰略轉變。
天然氣的發現促生了以色列的貪慾,除了開採本國區域內天然氣資源還想獨吞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天然氣資源。黎巴嫩與以色列一直存在250平方海里的爭議水域,妄圖獨吞的以色列與黎巴嫩政府和真主黨在跨境天然氣資源分配上產生了極大分歧,一度劍拔弩張。另外一方面,以色列一直阻礙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PA)和哈馬斯開採天然氣。2000年,BG集團(英國天然氣集團)在加沙專屬經濟區水域發現了天然氣資源。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評估,加沙地帶的天然氣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英尺。
之後BG集團及其合作夥伴與巴勒斯坦權利機構簽署協議,獲得了為期25年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權。此事引起以色列極右翼集團的強烈反對,2001年沙龍上台以後明確表示以色列永遠不會從巴勒斯坦購買天然氣,暗示加沙的海上天然氣儲備也屬於以色列,並於2003年否決BG集團向以色列出口加沙近海井的天然氣,攪黃了巴勒斯坦開採天然氣的努力。在國際法上,由於巴勒斯坦沒有建國,所以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成員國。1967年到2005年,以色列始終佔領加沙地帶,也是巴勒斯坦難以獨立開發和運輸天然氣的重要原因。
本次巴以爆發大規模衝突起因是以色列在6月中旬減少給加沙地區電力供應,此舉明顯就是要製造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因此導致暴力活動蔓延到巴勒斯坦全境包括東耶路撒冷,之後以色列要強行在阿克薩清真寺的門上安裝金屬探測器,懷疑阿克薩清真寺被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戰士用來藏匿武器。這與當年日軍謊稱士兵在宛平城內走失要求進城搜查的借口異曲同工。實際上猶太強硬派宗教人士之前已經提出要在該清真寺內只進行猶太教宗教儀式。以色列故意挑起事端,就是要完全吞併東耶路撒冷。佔領阿克薩清真寺不過是第一步。(猶太人與伊斯蘭教徒的禮拜地都叫清真寺)
2000年是重要時間節點,當年的利庫德強硬派沙龍強闖阿克薩清真寺引發巴勒斯坦人民的二次起義。以色列當年突然大規模的強硬打壓巴勒斯坦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實際上吞併包括加沙在內的巴勒斯坦地區發現的龐大油氣資源才是以色列主動挑起巴以紛爭的深層次原因。在此之前以色列議會都已經答應歸還敘利亞戈蘭高地,巴以和談的土地換和平也在緊張磋商中。但在沙龍強闖阿克薩清真寺以後全部的和平進程都被葬送了,接下來的17年時間以色列加緊吞併巴勒斯坦領土。到目前為止,巴勒斯坦領土幾乎被蠶食殆盡。為了永久性佔領東耶路撒冷,以色列軍事工程部門已經將東耶路撒冷聖殿下掏空,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地面聖殿被佔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地道直接奪回。
如果說2000年以色列挑起的巴以衝突,經濟原因是吞併原本屬於巴勒斯坦人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個點的話,那麼2017年以色列再次在阿克薩清真寺挑起巴以紛爭,則是為了控制中東石油出口的線,也就是控制石油出口的港口和石油管線。從地圖上看,中東石油要想出口到最近的市場歐洲,就必須要通過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港口或者石油管線出口。這就是地緣,誰在中東地區開採石油,要想向歐洲出口就不可能繞過地中海東岸。反過來,誰控制了地中海東岸地區,也就控制了歐洲能源的命脈。而中東地區是世界上能源最富集地區,它的地位又是其他國家無法取代的。下圖是埃及規劃的阿拉伯天然氣管道。
地中海東部沿海地區具備原油出口能力的港口只有5個,分別是土耳其的傑伊漢、敘利亞的巴尼亞斯、黎巴嫩的底里波利、以色列的海法和阿什凱龍(1949年以色列從巴勒斯坦手中奪取)在中國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之前,因為土耳其是北約國家,所以美國和以色列控制了這五個主要港口中的三個。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是為了阻止薩達姆修建從基爾庫克到敘利亞巴尼亞斯的油氣管道。2011年挑動敘利亞內戰也是為了阻止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合力修建通往巴尼亞斯的什葉派管線。
剩下的一個港口是黎巴嫩的底里波利港口,但是該港口與巴尼亞斯休戚與共,因為底里波利和巴尼亞斯是什葉派國家規劃的油氣管道的兩個分岔末端,在霍姆斯地區以東地區共用一條管線。同時底里波利與巴尼亞斯還是埃及規劃的阿拉伯天然氣管道的兩個分支,同樣從霍姆斯地區分流。敘利亞內戰爆發中,反對派將大本營設在霍姆斯,明顯是在卡石油管線的關鍵節點。(巴尼亞斯的重要性得到了俄羅斯的高度重視,敘利亞局勢惡化以後俄羅斯搶先進駐拉塔基亞和塔爾圖斯港。從地圖上看,這兩個軍港正好將巴尼亞斯環抱)
從地圖上看巴尼亞斯和底里波利構成了命運共同體,背後的黎巴嫩和敘利亞也構成了命運共同體。為了打擊和控制這兩個不受猶太集團控制的石油港口,美國法國甚至在黎巴嫩地區駐軍,而以色列則直接出兵佔領黎巴嫩。並且在1982年製造了貝魯特大屠殺,很多中國人都知道九一八事件,但這個日子對黎巴嫩人來說也是一個大屠殺紀念日,猶太操縱的西方輿論正在選擇性遺忘這個大屠殺,但鮮血鑄就的事實是不容抹殺的。
由摩薩德操刀製造了哈里里遇刺事件再栽贓給阿薩德,收買黎國內第五縱隊製造輿論和遊行,迫使敘利亞在2005年7月從黎巴嫩撤軍。黎巴嫩撤軍整整一年後,以色列軍隊悍然入侵失去敘利亞保護的黎巴嫩。這是一個第五縱隊勾結西方出賣自己國家主權的典型案例。值得欣慰的是,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打退了以色列軍隊,成功保衛了黎巴嫩。相信如果沒有真主黨武裝的存在,那麼黎巴嫩人面臨的將會是二次屠殺。
分析完了五個港口,再結合敘利亞內戰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美國和以色列在控制地中海東岸港口失敗以後,發動的另外一場石油戰爭,目的除了控制遜尼派和什葉派管線的必經之地以外就是控制地中海東岸的所有原油出口港。即控制該地區石油輸出的點和線。
說完了點和線,我們再來說下面,也就是美國和以色列在控制石油產區以及利用能源霸權打壓分裂歐洲的圖謀。除了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以外,目前美國以色列重點扶持庫爾德武裝,這在卡達反水以後顯得尤為重要。庫爾德控制區正好能夠取代敘利亞的四海戰略地位。往西看,一旦打通阿芙琳庫爾德和親美庫爾德控制區,就可以直達地中海沿岸。東部地區庫爾德武裝佔領了伊拉克最大的油田基爾庫克,當年薩達姆規劃的通往土耳其和敘利亞的兩條石油管線,起點都是基爾庫克。利用伊拉克政府軍被ISIS擊潰的機會,庫爾德佔領了這裡。如單獨計算庫爾德控制區的石油儲量足以擠進世界前十位。下面兩張圖分別是薩達姆規劃的兩條油氣管線。
庫爾德控制區西北角直接將土耳其去往裡海的區域壓縮成了一個走廊,未來美國還想通過庫爾德直接染指裏海石油天然氣。美國以色列支持庫爾德建國就是將其打造為新敘利亞。敘利亞內戰美國和以色列已經失敗,在失敗以後他們迅速改變戰術,打造排除什葉派完全由美以主導的新油氣產地。
在該地區布局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城市就是摩蘇爾,它是伊拉克和庫爾德石油管線向北進入土耳其直到南歐的必經之地。目前該城市已經被伊拉克政府軍佔領,日前美國厚著臉皮表示要在摩蘇爾建立軍事基地,但是遭到了當地基督教武裝和伊拉克政府軍的嚴詞拒絕。
美國借口在該地區修建軍事基地的理由是曾經幫助解放摩蘇爾,實際上美國不僅沒有幫忙,而且還幫倒忙。在ISIS控制摩蘇爾的時候,美軍不僅眼睜睜看著亞述基督徒被ISIS屠殺袖手旁觀,而且還在伊拉克政府軍進攻摩蘇爾的時候「誤炸」政府軍,每次誤炸都導致伊拉克政府軍數百人傷亡。美軍是真瞎嗎?當然不是。美國是要ISIS撤退去敘利亞和巴沙爾拚命,在ISIS撤退後讓庫爾德接管摩蘇爾。而不是讓政府軍在這裡「添亂」。
摩蘇爾除了是石油管線入境土耳其的必經之路外,還是伊拉克北方最大的公路鐵路交匯點。地位與阿勒頗在敘利亞北部地位相當。美軍或者庫爾德只要佔領摩蘇爾,那麼美國就能控制伊拉克北部石油的出口。控制這裡就能夠保住庫爾德的財路,也保住了在庫爾德控制區開採石油的25家外國石油公司利益。這嚴重損害了伊拉克中央政府的石油收益,伊拉克政府當然不會在摩蘇爾問題上讓步。
支持庫爾德解決了控制石油出口源頭的目的,同時還要解決能源出口的問題,土耳其反水以後已經靠攏中俄,從地圖上看要修建一條完全由美以沙主導的石油管線(摩蘇爾-海法管線),就只能從基爾庫克穿越約旦邊境,經以色列境內到達地中海沿岸的海法或者阿什凱隆。這條管線正好經過敘利亞和約旦邊境的坦夫山地區,美國在此部署遠程火箭炮擴建了兩個軍事基地,死保這條管線的安全就是美國在此軍事部署的重要原因。
從地圖上看這條管線必然要穿越巴勒斯坦地區,如果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那麼兩端都將完全控制在猶太資本集團手裡。將來這條管線再與沙特經約旦的管線合併,那麼猶太集團藉助該管線配合華爾街的期貨市場操作就能夠繼續控制全球石油定價權。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和美軍未來南下切斷阿布凱馬勒到霍姆斯的什葉派管線,那麼就等於美國和以色列聯合打造了一個新的石油美元閥門。目前美國國內經濟在不斷惡化,美元指數無法持續走強,金融泡沫不斷累積已經讓美國不堪重負,如果美國不能儘快打開石油美元閥門的話,那麼美國經濟的內爆和坍縮將無可避免。
美國和以色列的規劃是挺好,但是這個計劃卻同時觸犯了周邊國家的利益,甚至引起全世界民意的反對。庫爾德建國明顯是在破壞聯合國憲章和戰後國際秩序,這種西方所謂的民族自決甚至破壞包括英法俄在內國家的統一。巴以問題中的耶路撒冷歸屬問題更是引發歐洲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民眾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敵意,這還不算美國國內不斷增長的反戰勢力。美國和以色列盡干這種缺德帶冒煙,生孩子沒屁股的骯髒事。
目前庫爾德獨立已經引起了四國的強烈反對,7月21號文章中血飲說過,未來伊朗出兵伊拉克將會是大概率事件。23號伊拉克高級軍官代表團訪問伊朗,伊拉克國防部長埃爾凡·希亞利少將和伊朗國防部長海珊·德哈奇准將簽署了《國防與合作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中提到「兩國將在包括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邊境安全、培訓、後勤、技術和軍事支持等多個領域擴大合作,分享經驗」。該備忘錄簽署實際上為伊朗出兵伊拉克共同打擊庫爾德武裝掃清了障礙。隨著庫爾德九月公投的越來越近,厲兵秣馬的四國已經準備聯合打擊庫爾德。
巴勒斯坦問題更是引發全球抗議,洶湧的民意反過來又壓制了以色列和沙特的戰略靠攏。日前以色列已經表示願意拆除阿克薩清真寺出口上的金屬探測器,但巴以衝突的紛爭已經挑起,這不是以色列說停就能停的。巴以衝突下去,巴勒斯坦完成建國前,以色列就別想將新的石油美元閥門打造出來。國內經濟惡化的美國還等得起嗎?等不起會怎麼樣?只能在談判桌上談,最終結果無非是與中俄伊敘平分石油結算權。中俄在中東的勝利還會起到馬太效應,越來越多國家靠攏中俄將會進一步擠壓美以沙在中東地區的政策空間。
回顧下中國參與敘利亞內戰6年來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手法更加純熟。2015年9月底,敘利亞政府軍在即將被趕下地中海的時候,中國果斷出錢支持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直接挽回戰場局勢。2016年8月15日在阿勒頗戰役陷入膠著狀態的時候,果斷派遣中國軍事顧問團前往敘利亞。中國顧問團參與以後阿勒頗戰局明顯改善,2016年11月阿勒頗解放。阿勒頗的解放直接導致土耳其轉向中俄,西部地區的衝突降級區逐步建立。
在戰場之外中國也沒閑著,到2016年11月,攜戰場有利形勢,中國相繼與敘利亞、黎巴嫩、伊朗簽署軍事合作與防禦協議。這些都表明中國正在上合以外與中東國家構築新的軍事反恐合作,與23號簽署的伊朗和伊拉克的軍事協議類似。如果我們再把敘利亞、黎巴嫩、伊朗、伊拉克相互簽署的軍事合作協議串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防禦環,中國已經在中東地區構築新的上合組織。
在外交之外,中國也在為中東人民反美反以事業輸血,為了進一步拉攏土耳其,7月26號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批准土耳其央行正式成為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會員。7月24號,埃及媒體報道,中國將投資超過30億美元參加埃及新首都摩天大樓等基建建設;據伊朗媒體25日報道,中國進出口銀行當天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簽署了一筆價值15億美元的交易,用於為該國興建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速鐵路提供資金支持。
與之前中國投資20億美元參與敘利亞戰後重建和投資巴勒斯坦地區基建項目一樣,中國正在通過一帶一路對中東國家大量輸血,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中東很多國家在美國QE時期借入的美元債務負擔不斷加重,比如埃及已經向IMF借款200億美元。中國此時利用美元抄底,不僅緩解被投資國的債務危機,而且也為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找到了新投資渠道,投資基建雖然周期比較長,但是收益遠比投資美債高的多。
中國正在利用自己擅長的基建為中東國家經濟發展注入生命之水,為當地反美國家培植元氣,未來隨著一帶一路不斷發展,中東國家必然分享經濟發展紅利,隨著這些國家民生的改善,那麼就會逐步的遠離極端主義。各國經濟聯繫密切,反過來又壓制美國在中東的碎片化戰略。中國藉助一帶一路發展,解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瓶頸問題,順便整合歐亞大陸,未來陸權崛起以後,中國將會再現漢唐盛世。
國家之間爭奪的就是資源,人口,西方雖然擁有海權,但是大海上能種水稻嗎?能源源不斷生產出財富嗎?而歐亞大陸這些資源是最豐富的,陸權發展起來以後西方海權必然沒落,世界將會因為中國的帶動而重現全球繁榮。買入原油的投資者可以賣出了。貨幣戰爭看不見硝煙瀰漫,俯視之下卻是血流成河。勝利者權杖上的紅寶石搖曳著嗜血的光芒,卻不見王座之下屍骨累累。
推薦閱讀:
※糖尿病餐後高血糖解密:4h血糖與餐後2h血糖背後的秘密!
※石牌大捷的背後(22)
※斯諾登消失令美抓狂 西媒猜疑普京是背後指使
※老公堅持不讓生二胎!背後真相讓所有媽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