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講座(一)——王雪濤的花鳥畫藝術 |
時 間:2010年3月18日地 點:北京畫院美術館5層學術報告廳主講人:王培東(北京畫院畫家)主持人:高 原(北京畫院公共教育部工作人員) 主持人:王雪濤先生是20世紀中國畫壇重要的藝術大家,目前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在展出王雪濤先生的精品花鳥畫,為配合展覽我們有幸邀請到北京畫院畫家王培東先生為大家講座。王培東先生師從於王雪濤先生,對雪濤先生的藝術有著深入的領悟和獨到的見解,並且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成厚重、奔放、潑辣的畫風,下面我們歡迎王培東先生。 王培東:王雪濤先生的畫屬於小寫意花鳥。中國畫從形式上分為寫意、工筆兩大類,其中寫意又分為大寫意和小寫意。二者的區別在於:大寫意從筆頭上來說更加豪放,筆墨上更放得開,造型更簡練、概括,不太局限於細節的東西,更強調不似之似。相對來說,小寫意畫即使概括簡練,但更側重於形象的刻畫,主張形神兼備,更客觀、更接近於對象的真實。例如八大山人的大寫意畫與真實的事物相去甚遠,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而小寫意在形象上則相對更客觀。寫意畫為什麼會有大小之分?在中國畫的發展階段中,並不是一下子就跳躍到大寫意的風格面貌。最早的工筆繪畫比較寫實,畫得比較工細。經過長期的發展,特別是文人畫家的參與,對繪畫提出了更多要求,不再斤斤計較對象的形象,而要表現一種詩情畫意,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於是「形」變得次要,「神」、「意」升為首位,作畫要求更概括、簡練,帶有一定主觀色彩,也就是齊白石所說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的寫意畫從宋代的梁楷、牧溪等人開始出現,至元代更為盛行,明代的陳淳(白陽)、徐渭(青藤)則把寫意畫推向了新的階段。特別是徐渭作為一個詩、書都很好的文人,他一生經歷坎坷,受到了各種挫折,內心的激憤全部流露在作品中,創作了非常豪放的潑墨大寫意花鳥畫。這種形式以前是沒有的,於是他成為16世紀中期的代表人,不拘泥於形式畫風豪放。陳白陽雖然沒有徐渭那樣豪放,但在寫意畫的方面也有所突破。清初的八大山人把寫意繪畫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標誌著寫意繪畫已經非常成熟,在造型上更強調「不似」,筆墨更加簡練。有時畫面甚至只畫一隻鳥,而且鳥的造型是變形的,與真實的鳥差別很大,用這種誇張和變形表現他內心的世界。八大是明朝的皇族,滿清入關後國破家亡,從明代的王孫淪落為無家可歸、生存困難的境地。於是他把內心對外族入侵的悲憤都融入到繪畫中,以此反映自己內心的世界。中國畫講究以意造型,八大以自己的意,塑造出主觀化的水鳥蕉葉,以意造型、以情造型,一看就是八大的東西,這就是寫意畫在17世紀的發展。寫意畫進入18世紀其代表是揚州八怪,這是集中在揚州的一個畫家團體,這個派別繼承的是中國文人畫的道路,如金農、李鱓、鄭板橋等。由於當時揚州的貿易發展很繁榮,於是這些畫家都集中在了這裡,並繼承了中國寫意畫的傳統。他們的畫與四王有很大差別,四王的筆墨雖然也不錯,但很守舊,不願打破傳統的框框。揚州八怪這些畫家則完全以文人姿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他們的文化修養很高。到了19世紀,海派的任伯年、趙之謙、虛谷,接受了西方的影響,畫得很清新也很有特色。20世紀則以吳昌碩、齊白石兩位為代表。吳昌碩吸收了前人的優良傳統,對八大、趙之謙、任伯年的東西有所繼承,最後創造了一種大氣磅礴的大寫意藝術。吳昌碩對中國書法的研究非常深厚,他早年就開始從事篆刻創作,並對石鼓文有一定研究,這對他的繪畫具有一定幫助。吳昌碩說自己從50幾歲開始學畫,實際上30歲他就向任伯年請教。任伯年已是當時上海很有名的畫家,他看了吳昌碩的作品很驚嘆,發現他有很強的文學、書法和篆刻功底,後來兩人成為很好的師友。可以說吳昌碩在大寫意繪畫領域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落後且窮困,被外國人看不起。這時吳昌碩用大氣磅礴的繪畫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他不是萎靡的而是振奮的。當我們翻開中國的歷代名畫集,吳昌碩、齊白石是一大變化,可以說是一種飛躍。如果講「現代派」,我想他們的藝術更接近現代。他們一方面把優良的元素吸收進來,另一方面又有所創新和變化,他們的藝術形式與歷代畫家不一樣。齊白石受吳昌碩的影響很大,吸收了很多民間元素,早期更是承襲了八大山人的技法,50多歲時受到陳師曾很大影響。陳師曾是當時畫壇很有影響的畫家,他建議齊白石不能單純地學習八大冷逸一派,因為這種風格在當時的北京不被接受,他建議齊白石要「變」。於是齊白石從60多歲後開始立志於變法,下定決心「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君等勿憐」,可以說如果齊白石沒有變法就沒有後來的齊白石。白石老人屬於大器晚成的畫家,他早年生活在湖南農村,做過木工,學文學畫都比較晚,經過了這一「變」才有了後來的成就。他對前輩大師非常崇拜,有一首詩寫「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表達了他對前輩大師的極端崇敬。之所以寫「我欲九泉為走狗」,是因為鄭板橋有一枚印章為「青藤門下牛馬走」,其實應是「牛馬走」而不是「為走狗」,可能也許白石老人沒有真正看到這枚印章,只是聽別人說,且讀音又有些相近,但是鄭、齊二人對徐青藤的崇拜心情是一致的。齊白石晚年經過衰年變法,形成了與吳昌碩不同的藝術形式,而且山水、人物、花鳥皆精,所畫的內容、種類極多。生活中能見到的他都進行創作,所以說齊白石是20世紀中國畫的代表人物那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詩非常好,晚年的書法也有獨到的一面,現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在陳列齊白石的書法展。齊白石的詩書畫印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影響非常大。齊白石之後又有新的一代畫家在成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王雪濤先生。王雪濤先生出生於1903年,16歲考入保定直隸高等師範,後來考入北京國立藝專,這在當時是一所新型學校,有西畫也有中國畫。中國畫系的教授有黃賓虹、陳師曾以及後來調到這裡的齊白石,西畫教授則有法國的柯羅多等。雪濤先生得到了向眾多先生求教的機會。青年時代的雪濤先生聰明且有才華,他的老師有王夢白和齊白石。1924年他拜入齊白石的門下,20多歲就已經畫得非常好了。不過他仍然把自己認為好的宋元明清的歷代工筆、寫意畫臨摹下來。像宋代工細的花鳥、元人的鷹、陳孔彰的花卉、八大的水鳥等他都臨摹。在20至30歲的這一階段,他大量吸收傳統的精華並以此來武裝自己。雪濤先生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名氣了,白石老人還題字「羨汝成名並未絲」,意思是羨慕他頭髮這麼黑就已成名,這也是白石老人對他的一種讚揚。此外,白石老人還題字「藍已青亦」,意思是說雪濤先生已經青出於藍了!王雪濤先生不僅學習古人也向身邊的老人學習,對他影響比較大的就有王夢白、陳半丁、齊白石等人。王夢白也是北京國立藝專的教師,去世的時候只有四十幾歲,很有才華。他學習陳白陽、華新羅,主要是自學成才。白石老人對雪濤先生也有影響。一次雪濤先生畫了一幅荷花,很像齊白石的風格,他拿著這幅畫去請白石老人題字,齊白石題「作畫只能授其法,未聞有授其手者。今雪濤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時授也?」意思是說,作畫只能傳授方法,沒有聽過手把手畫得和老師一樣。今天看了雪濤這幅畫,好像是齊白石畫得,我何時把我的手也已經傳授給你了。我認為這其中有兩層意思:一方面,齊白石見學生的畫酷似自己,認為他很聰明;另一方面,齊白石也是在勸導王雪濤只能學習繪畫方法,而不能學習老師的繪畫面貌。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是說學習老師的創作方法、創作思想,藝術才會有發展,而單純的摹仿只會是一條死路。白石老人一席話對我們很受用,我們要學習老師的藝術發展之路,學習他如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僅僅學習他的技巧和筆法。吳昌碩說:「小技拾人者利,創造者難。」即技法撿來容易,創作難,創作是經過幾十年甚至是半輩子的努力才形成的。全盤端來容易,但終究不是自己的東西。王雪濤聽從老師的教誨,後來沒有再走齊白石的路子,他臨摹古人,研究寫生,開創了小寫意的新局面。雪濤先生為什麼走小寫意的路子,沒走白石老人大寫意的路子,這是根據每個人的性情和喜好而來的。首先,他喜歡這種形式。其次,這種形式能夠充分表達他的性格和愛好,所以他選擇了。雪濤先生受王夢白的影響比較深,王夢白學陳白陽等,都屬於小寫意範圍。王雪濤是我的導師,他的作品我也臨摹了一些,也能臨摹像,但我總覺得我們的性格不太一樣。我沒有他那種靈氣和聰明勁兒,我喜歡厚重的一類,所以更傾向於齊白石、吳昌碩大寫意一路。畫畫走什麼路,完全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定。雪濤先生走自己的路,沒有變成第二個齊白石,他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典範。他早期的畫比較滿,解放以後講究為工農兵服務,於是在色彩上更為艷麗,造型上也更為開放。他在色彩上結合了西畫的特點,講究色彩的對比、冷暖和協調。比如畫牡丹,他的色彩變化、對比非常豐富,具有自己的特點。受到「文革」的影響,那些年他基本沒有什麼創作,70年代他又畫了些梅花、百花齊放的題材。晚年的時候因為生病,精力和體力條件都不好,畫的形象收縮,色彩也都幹了。他的創作高峰是在50至60年代,1961年,美協組織畫家到雲南、貴州寫生,這次寫生對他影響很大。他畫了一批杜鵑花、子午蓮、大胭脂,以及雲南的茶花、南方的芙蓉樹等新的內容。那時他生活開闊了,技法積累成熟了,是他最精華的時候。雪濤先生非常注重對生活的觀察,他的速寫用幾筆就抓住了鳥的動態。他強調速寫,更強調默寫,觀察後記下來,用幾筆就把鳥的神態勾勒下來。 《同憩秋蔭》是60年代的作品,錦雞身上的色彩非常豐富。這件作品在構圖上將錦雞置於上部,松樹倒垂下來,形成一個很開闊的空間。而且松樹以墨勾畫,這樣將錦雞身上的色彩很好的襯託了出來。整幅畫面處理得非常精到,很有特色、意境也非常好。《松鼠葡萄》是40年代的作品,屬於早期創作。松鼠身上的皴法吸收了華喦的技法,葡萄、葉子都比晚年的嫩一些。那時的王雪濤在北京已經很有名了,有了自己的藝術特色。這幅作品中的松鼠,一隻直立、一隻前傾,還有一隻像是在招手,畫面注重情趣,讓人覺得很有意思。《山花孔雀》是王雪濤60年代到西南寫生後創作的。畫面對於整體和局部的處理非常好,石頭上留了大量的空白,為了把孔雀突出出來,而零碎的杜鵑花是為了營造氣氛。如果石頭畫死,鳥也不突出,畫面就顯得悶了。石頭留的空白處理得非常好,鳥與它呼應,同時留白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空間,又為觀眾留下了想像的餘地。此外,中國畫講究「既白當非」,白不是空,不是簡單。畫面上實的地方是黑,白的地方是空。黑白相當於道家講的「陰陽」,畫畫也講究陰陽組合。有實就要有虛,虛實相生,這幅畫處理得非常好,兩隻孔雀得到了突出,同時兩隻孔雀的顏色還有對比,一冷一暖,雌孔雀用了赭色偏暖的顏色,雄孔雀用石青等偏冷的顏色,這種對比使畫面更為突出。《紫藤雙雞》是60年代的作品,紫藤的顏色很豐富,且造型錯落、聚散,顏色深淺變化豐富。雞的色彩也很豐富,整個畫面處理得很巧妙,地上的小草為突出主體則畫得很簡略。 這件作品叫《舒笑》,尺幅很大,是雪濤先生畫得很「放」的一幅。因為紙是用來畫松樹的,可能畫壞了,於是壞的地方就用墨蓋上。我們看得出雪濤先生在畫畫的時候絲毫不拘束,沒有負擔,因此放得很開。由於是在壞畫的基礎上,反而放得更開了。作品非常精到、豪放,構圖也非常好。荷葉的形有變化,中間的大荷葉如果連下去就是三角形,整體畫面也是不等邊的三角形,荷葉放到整體畫面的頂端,極為突出。《舒笑》這件作品在雪濤先生的寫意作品中已是很放得開的,絲毫沒有猶豫之地。其墨色處理也非常好,濃淡乾濕都恰到好處,幾筆草更是畫得瀟洒。這裡的草為何從上面又畫回來,一方面是把「氣」收回來,另一方面為了使空間不空,畫面很空時補上幾顆草會有豐富畫面的效果。雪濤先生善於運用不等邊三角形構圖,因為不等邊三角形在構成上最靈活、最靈巧、最生動。而四邊形構圖容易穩,等邊三角形太中規中距,圓形雖有流動性,但過於圓渾。唯獨不等邊三角形,不同的邊長,在畫面構成上,非常生動、非常活躍。所以,王雪濤先生的作品尤其是小品,不等邊三角形的構圖運用很多。整體布局是不等邊三角形,局部構圖也有不等邊三角形,形成非常活躍的畫面。任伯年在花鳥畫中也運用不等邊三角形,吳昌碩也是,他在邊角強調不等邊三角形。畫面被一條斜線分割為兩部分,二者都是不等邊三角形,可見這種構圖在繪畫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茶花喜鵲》畫的是雪景,茶花的花期可以延續至冬季,故稱「雪裡蕉」。這件作品畫了一個山坡、山石,下面完全是雪景,空白留取,後面有兩隻喜鵲,墨色比較重。在畫面關係上,前面非常突出,空間處理得很好,喜鵲的造型也很生動。雪濤先生善於畫鳥和草蟲,他的畫都能成為工筆畫家的範本。因為他對這些有研究,筆墨簡練,不是純自然地再現。雪濤先生畫鳥注意頭與頸之間的關係,鳥的身子是橢圓形,頭部是可以來迴轉的。所以在頭與背相結合的地方,他強調虛描,而尾巴與身體銜接的部分也是虛的。 牡丹是雪濤先生常畫的題材,畫牡丹的時候用筆非常薄,順筆、逆筆、側鋒、點、皴各種筆法都用上了。他畫牡丹先從淡筆畫起,根據結構層層疊加,所以淺的部分有光的感覺,很立體。牡丹周圍外輪廓的花瓣與花心部分的碎瓣,形成了整碎的對比,有整有碎,有淺有深。外輪廓的形象參差不齊,牡丹之間千差萬別,即使兩朵也絕不雷同。除了輪廓,雪濤先生還很認真地刻畫花蕊,在深入觀察的過程中注重細節部分的刻畫。上面花蕊點點,中間花蕊完整,富有變化。王雪濤先生在構圖上有三種線,主線、輔線、破線,主線是畫里主要的趨勢,只能有一個。輔線是用來輔助主線的,使主線不孤單,可以是一條,也可以是幾條,可能離主線很遠,但能輔助它。破線在畫面中起造成矛盾的作用,如果沒有衝突,僅有主線會很單調。構圖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雪濤先生運用這幾條線,使得畫面主次分明,線路分明。這幅《白香山句牡丹芳圖》主線就是從下往上的趨勢,輔線由旁邊的畫苞構成,下面的牡丹也在輔助,如果沒有這些,中間的牡丹會讓人感覺很孤單。破線是葉子,上邊一排葉子是橫向的,使縱橫產生矛盾。 王雪濤先生還說過:「引、伸、堵、泄、回」, 引,引過去;伸,伸長;堵,堵住;泄,瀉下來;回,回來。下面的牡丹除了有橫的意思,靠外的牡丹還形成了伸展之勢。此外,葉子也構成了伸展的趨勢,使畫面富有變化。引是無形的,有時畫蝴蝶、小鳥,無形之中牽引的畫面的走勢。有的地方氣不該瀉,就用石頭堵住。回是回收,不讓氣散出去,使作品氣韻生動,充滿畫面,而畫面有節奏、有變化,才能生動。雪濤先生還強調畫速寫第一步要抓造型、抓動態;第二步從局部深入的刻畫,包括頭部、嘴、爪。飛的動態既要速寫,也要默寫。雪濤先生的小品畫得非常巧妙、精到。一支豆角花,底下兩三片葉子,落一個紡織娘。紡織娘落的位置處理得很巧妙,他畫小蟲是經過細緻觀察的。他的作品是小寫意,用筆豐富多彩、變化多端。他強調筆墨,但用筆不強調「寫」,文人畫強調「寫」。點、搓各種筆法他都會用。他說,該用什麼筆就用什麼筆,並不局限在某種用筆。他本身也不去追求文人畫的表現方法,而是通過作品的形象傳達自己的思想。雪濤先生很少在畫面上題字,一般只題雪濤,後來連年月也捨去了,形成俏麗、筆墨精妙、靈動的特色。他的特色非常突出,不會因為20世紀擁有吳昌碩和齊白石就掩蓋王雪濤的光芒。因為古拙、俏麗是不同的風格,美可以多種多樣。所以我們在選擇自己的藝術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的特色。巧,並不是浮漂;艷麗,也不是俗艷。巧是綜合性的,所以更符合廣大群眾的喜愛。王雪濤的作品廣為百姓喜愛,因為一能看得懂,二很有味道,有情趣,雅俗共賞。藝術道路要根據個人特點去選擇。作為畫家,巧和拙都應該有。要想成為大畫家要有兩方面的品質,一是有北方人的雄渾,二是有南方人的靈用。兩種氣質結合起來,有鋼的一面、雄渾的一面,又有靈動的一面。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都是南方人,但是他們的畫是大氣磅礴,具有北方人的特性,同時也有南方人的靈性。如果單有北方人的雄渾,容易陷入粗野;單有南方人的靈動,容易陷入柔弱。所以兩者必須結合,才能成就大畫家。一個大畫家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無法階段、有法階段再到無法階段。一開始什麼都不會,想畫什麼表現不出來;進入有法階段,造型、筆墨嚴謹,畫得很滿,不會簡練,處處被法約束著;再進入無法階段,畫面簡練,運用自如,超出法度,可以打破法的約束。開始的無法和後來的無法完全不一樣。經過有法的嚴格訓練,最終再超越法的階段,才是藝術上的最終成熟。 主持人:感謝王培東老師的精彩講座,使我們了解到雪濤先生的藝術歷程、師承關係等多個方面。並且結合作品帶我們做了一次賞析,為我們在藝術創作中如何消化和吸收這些大師的藝術精髓總結了很多寶貴經驗,我想大家一定受益匪淺。再次感謝王培東老師。 |
2011-08-05 |
|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早知道!這些方法大家都常用......
※年度水墨大家
※淺析「為了大家,不顧小家」
※人生論壇徵集佛經和大德論述中關於[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方面的論述,請大家支持,普皆同利。合十!
※石濤 鄭板橋 啟功 吳昌碩——四大家畫竹欣賞
TAG:中國 | 藝術 | 美術 | 世紀 | 大家 | 20世紀 | 講座 | 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