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界定和留住你的核心員工?

IBM創始人托馬斯·約翰·沃森說過:「您可以接收我的工廠,燒掉我的廠房,但你只要留下這些人,我就可以重建IBM」。微軟的比爾·蓋茨也曾說過:「如果把我們最優秀的20名員工拿走,我可以說微軟就是無足輕重的公司」。這些話道出了核心員工對於企業的價值。界定和留住核心員工,也正逐漸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界定核心員工的三個標準

標準1:績效標準

績效是衡量員工價值的基礎,核心員工應該是關鍵業績指標和勝任能力都很優秀的「雙高員工」,在多個績效周期連續表示為「雙高」的員工就是企業的核心員工。

標準2:戰略標準

卓越的企業均有清晰的戰略,為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必須進行戰略性的資源投入,在組織結構上需設定相應的戰略性崗位。這些崗位對於公司的未來卻至關重要。對於居於戰略性崗位的員工,同樣也是組織的核心員工。

標準3:替代性標準

按照經濟學的稀缺原則,稀缺的、替代性差的商品價格會持續上漲。同樣,在組織當中,由於行業發展或新興職業的原因,與之匹配可供選擇的人力資源很少,即替代性很差或者在替代時需要較高的成本和很長的周期,其缺失又會影響公司正常的流程運轉,這些崗位上的員工同樣屬於組織需要特別關注的核心員工。

留住核心員工的三種方法

方法1:量體裁衣,選擇最合適的人才。

在招聘核心員工時不要瞄準最貴的、能力最全面的員工,而要盡量找到最有潛能、符合公司文化、能夠與公司共同發展的人。在招聘員工時,可以使用優質選拔程序的工具,衡量每一位應聘者的價值觀和態度是否符合公司的文化。如果應聘者的得分不在公司的標準範圍之內,即使教育背景或工作履歷再好,也不會被聘用。基於公司價值觀和文化的選拔,提高了員工與公司匹配、融合的程度,大大降低了入職後流動的概率。

方法2:識別深層志趣,進行工作雕塑

哈佛商學院的心理學家蒂莫西˙布爾特和詹姆斯˙沃爾德盧普經過長達12年的研究,提出了深層志趣和工作雕塑的概念,總結出了與員工流動密切相關的8大深層志趣:技術應用、數量分析、理論研究與概念性思考、創造性生產、諮詢輔導、人員及關係管理、企業控制、用語言和觀念來影響別人。通過識別核心員工的深層志趣,為其量身塑造職業發展道路,進行工作雕塑。最好的辦法是將工作雕塑納入到正常的績效管理當中,直接主管通過與下屬的績效面談來發現並挖掘下屬的志趣,在確定下屬的深層志趣後,為其度身定製職業發展道路,合理分配工作。

方法3: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系統

組織環境的快速變化,要求組織戰略也要適當做出調整,人力資源戰略與組織戰略的匹配是人力資源系統持續完善的基準。完善的人力資源系統目前對於企業來講,已不再是錦上添花。在員工所重點關注的職業發展機會、薪水、工作所需的資源、認可和表彰、福利等方面,企業都要及時做好,完善的人力資源系統只是留住核心員工的必要條件。

推薦閱讀:

怎樣管好刺頭型員工
優秀員工最先離職,難道真的只是因為「錢」嗎?
中國評論新聞亞視今晚11:59:59熄機 前員工送別:
員工守則1

TAG:員工 | 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