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被製成「臘肉」的皇帝
中國古代皇帝公開以「大同」為年號,以「大同」為目標,遼太宗耶律德光算是第一個,大概也是唯一的一個。公元947年,他入主中原,改元「大同」,自信地向文武百官表白:「自今以後,不修甲兵,不買戰馬,減免賦稅和徭役,天下太平矣! 」雄心壯志溢於言表。
無獨有偶,清末時期,維新變法的先驅康有為,也曾以「大同」為標題,寫下了著名的《大同書》,其中詳細闡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後人曾不無惋惜地評論其人其書說:「康有為寫了《大同書》,卻沒有也不可能找到通向『大同』的路。 」那麼,大遼皇帝耶律德光,這位誕生在北方大漠草原,敢於以「大同」為年號的氣魄宏大的英主,他找到通向「大同」的道路了嗎?
出兵五萬換來燕雲十六州和一個乖兒子
耶律德光(902-947),字德謹,契丹名堯骨,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年僅二十即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跟隨阿保機東征西戰、南攻北伐,深得阿保機喜愛,更受母親述律平另眼看待。
927年,在述律平的主持下,耶律德光取代太子耶律倍,當上了契丹國的皇帝。他繼承父親遺志,一面繼續完善統治制度,鞏固契丹政權;一面不斷對外征伐,開疆拓土,試圖爭霸中原。
從阿保機開始,擁有黃河以北的大片領土就一直是契丹國的夢想,但由於中原政權的頑強抵抗,契丹始終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利用中原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伺機而動。阿保機時期,曾數次揮軍南下,但均無功而返。耶律德光上任之後,繼續等待時機,打算通過參與中原割據勢力間的鬥爭,坐收漁人之利。
與父親相比,耶律德光的運氣可真是好得不得了。機會很快就從天而降了!
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與末帝李從珂互生猜忌,石敬瑭欲奪後唐而代之,遂遣使向契丹求兵,助自己登上皇帝大位。開出條件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以兒臣身份敬奉契丹。
這可是一個夢寐以求的好消息!等待已久的耶律德光大喜過望,親率5萬大軍前往助戰,四個月後大功告成,石敬瑭如願當上了後晉皇帝。
冊立儀式上,45歲的石敬瑭穿著契丹服裝,卑躬屈膝地拜見了34歲的「父皇」耶律德光,向契丹稱臣,並承諾每年向契丹交納絹帛30萬匹,同時將幽(今北京)、薊(今天津薊縣)、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縣)、檀(今北京密雲)、順(今北京順義)、新(今河北涿鹿)、媯(今河北懷來)、儒(今北京延慶)、武(今河北宣化)、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寰(今山西朔縣東馬邑鎮)、朔(今山西朔縣)、蔚(今河北蔚縣)十六州的土地都割讓給契丹。兩年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基本得到鞏固,於是遣使向耶律德光和述律平太后上尊號,並將燕雲十六州正式交割給契丹。與此同時,耶律德光改元「會同」。
「會同」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年號,它意味著「蕃漢一家」,初步表達了耶律德光「一統江山」的雄心壯志。
燕雲十六州「關山險峻,川澤通流,據天下之脊」,正是萬里長城從北京至山西一線的所在地。石敬瑭把這一大片戰略要地拱手奉送給契丹,使原本完整的北方防線出現了一個無法彌補的大缺口。自此,中原大地無險可恃,而契丹鐵騎則居高臨下,俯視華北,以幽州為屯兵基地,進可以長驅直入華北平原,直接威脅後晉的汴京開封;退可以據城固守,以逸待勞,從而在與中原王朝的軍事較量中牢牢居於進退自如的優勢地位。這,無疑為耶律德光走向「大同」之路做了最好的鋪墊。
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耶律德光治國的過程,也是他學習漢族文化、總結漢族治國經驗並運用於實踐的過程。
燕雲十六州併入契丹,為契丹政權提供了豐富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增強了契丹社會的經濟實力,先進的漢文化更是直接影響著契丹社會的發展。
耶律德光原來就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不但支持漢族人在漢族地區發展農業,在草原地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他也讓人開墾土地,發展生產。為保護農業生產,防止沒有重農習慣的契丹人有意無意地破壞,耶律德光下令禁止隨從們隨意踐踏莊稼,行軍時也命令部隊繞開農田。在直接面臨如何統治以漢人為主體的農業區時,耶律德光更是遵行「因俗而治」的原則,創造性地推出了胡、漢並行的兩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北面官制,是遼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掌握契丹的一切軍政事務,是遼朝的最高權力機關。之所以稱為北面官,是因為遼國有崇拜太陽的習俗,喜歡向東,而且以左為上。這樣,遼王的大帳就面向東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的辦公地點,所以叫北面官。
南面官制和北面官相對應。得到燕雲十六州之後,耶律德光進一步完善漢族官制,仿效唐朝,設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機構,以此管理漢族人的事務。南面官主要由漢人擔任,由於辦公的營帳在遼國王大帳的南面,所以稱為南面官。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蕭峰所出任的南院大王,就是這個南面官。與後來金朝一度強迫統治區內的漢人剃頭辮髮和清軍入關後頒布的「剃髮令」相比,耶律德光實行了相當開放的民族政策。在以幽州為中心的漢人地區,允許漢人保留農耕民族的生產方式和髮型、服飾等生活習俗,並放手重用當地的漢人大族直接管理,因而很快就得到了燕雲十六州多數當地人的真心擁戴。
在援助石敬瑭的戰爭中,耶律德光見到後唐書記張礪剛直而有才幹,覺得非常難得,於是將他升為翰林學士,以禮相待。但沒過多久,張礪卻偷偷逃跑了。張礪被抓獲之後,耶律德光非常生氣,問道:「你為什麼要逃走?是我對你不好嗎?」張礪說:「不是,是我不習慣北方的生活習俗和飲食起居,心中十分鬱悶,所以想回到南邊去。」耶律德光找來通事高彥英說:「我曾經告訴過你,要以漢制待漢人,張礪能逃跑,並且是由於不習慣逃跑,說明你沒按我說的辦,似這樣下去,我們怎能收服漢人?」言畢,命人重杖高彥英並向張礪道歉。此事傳開後,契丹各級官吏對待漢人都有了明顯的改變。而張礪對此也非常感動,開始真心輔佐耶律德光,「臨事必盡言,無所避」。耶律德光對他也更為器重。會同初年,張礪被升為翰林承旨兼吏部尚書,成了耶律德光的宰輔之臣。
隨後,耶律德光廢除了契丹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續的舊俗,並下令做漢官的契丹人隨漢族禮俗,可以和漢人自由通婚,從而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從根本上密切了契丹族與漢族的關係。
改契丹為遼身著漢服登基
因為有了在燕雲地區成功的治理經驗,耶律德光對自己坐穩中原皇位,信心十足。他開始向下一個目標邁進:繼續南下,把契丹邊界推進到黃河岸邊。
石敬瑭為了稱帝的一己私利,出賣了中原地區的核心利益,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聲名狼藉的皇帝。奇恥大辱換來的寶座,既不榮耀,也不容易坐穩。各地藩鎮節度使乘機異動,此起彼伏的兵變讓石敬瑭焦頭爛額,很快就在內外交困之中憂鬱而死。侄子石貴重繼位後,向耶律德光提出了「稱孫不稱臣」,明確表示,我可以叫你爺爺,但我的國家不再向契丹稱臣。耶律德光聞聽大怒,立即發兵南侵。經過三年的征戰,滅掉了後晉,終於實現了自阿保機以來佔有黃河以北地區的願望。
947年正月,耶律德光進入開封。二月初一,舉行了盛大的典禮。在胡漢貴族、官僚們的簇擁下,志得意滿的耶律德光在開封登上帝位,將「大契丹國」改為「大遼」,大赦天下,改元「大同」。引人注目的是,出席大典時,耶律德光「服通天冠,絳紗袍」,完完全全是一身中原皇帝的裝束。而其他人則是「華人皆華服,胡人皆胡服」。耶律德光改穿漢服,對後世遼朝諸帝和貴族、百官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遼朝皇帝和南面官著漢服,皇后和北面官著胡服的制度也自此開始形成。
耶律德光改「大契丹國」為「大遼」,與後來忽必烈改「大蒙古國」為「大元」,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意義是一樣的。意指「蕃漢一家」,都是為了淡化本民族的色彩,表示要做天下華、夷的共主。他把年號從「會同」改為「大同」,則更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大同」一詞,出自儒家經典《禮記》中最為有名的《禮運》篇,「大同」,是儒家學說當中最為美好的理想時代。按照漢代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同,猶和也,平也。」大同時代,也就是最和諧、最太平的時代。范仲淹、王安石等宋代的士大夫們後來所打出的治國旗幟,也是復「三代之治」,要超越漢、唐,重建「大同」。從這個角度上說,耶律德光可以說是他們的先行者。
那麼,敢於以「大同」為年號的耶律德光,他找到了一條通向「大同」的道路了嗎?
滅後晉後,為了安撫百官和軍民,耶律德光「詔晉文武群官,一切如故;朝廷制度,並用漢禮」。他希望從此以後罷兵安民,不事征伐。進入開封城的時候,他專門登上了城樓,任民眾圍觀,還向驚慌奔走的開封市民喊話說:「我來開封,是為了讓你們過上太平的好日子。我雖然是契丹人,但也是人,大家都不要害怕!」
在舉行大典之前,他徵召各地的節度使入朝表態,多數的藩鎮節度使雖然各擁兵馬,但都應召進京,爭先恐後地向耶律德光上表稱臣。他向名臣馮道請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馮道對他說:「此時天下百姓,佛再出也救不得,唯有皇帝救得」。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天無二日,夷、夏之心,皆願推戴皇帝!」各地節度使的擁戴,使耶律德光自認為他的軍事、政治目標已經達到,他已經成為了夷夏共主,從此就可以安享太平了。於是對文武百官自信地表白說:「自今以後,不修甲兵,不買戰馬,減免賦稅和徭役,天下太平矣!
壯志未酬身先死屍身被做成「臘肉」
可惜的是,耶律德光設想的、已經在燕雲地區初步實現了的「蕃漢一家」的局面,並沒有在中原大地如期出現。對中原的治理,他空有美好的願望,卻沒有成熟的想法。更不幸的是,在遼軍南下中原作戰時,耶律德光已經丟失了為君之道中最需要的民心。
由於遼國軍隊沒有後勤供應,糧草要靠自己就地解決。所以,遼兵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搶奪糧草,這使遼軍遭到了漢族人的強烈反抗。另外,許多契丹人在漢族地區擔任官職時,由於不懂治理之道,漢人中的一些投機取巧的小人就充當了他們的走狗,教他們搜刮民財,魚肉百姓。為了犒賞契丹騎兵,耶律德光也下令後晉降臣征括州縣財物,這更激起了百姓對遼軍的不滿。在短短一兩個月後,中原各地烽煙四起,驅逐契丹人的民眾暴動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無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好北返。歸途中,他對敢於反抗的地方,殘忍地採取了屠城,走一路殺一路,更使得民眾的反抗蔓延而激烈。面對各地雪片一樣飛來的告急文書,耶律德光懊惱地說:「我沒有想到中原的民眾竟然如此難以治理!」哀嘆之下,耶律德光也開始反省和總結了南下稱帝的得失:「我有三失,所以天下才這樣反叛我!一是縱容士兵掠奪糧草;二是搜刮市民私財;三是不早放各節度使還鎮。 」對於今後如何治理中原,他在痛定思痛後也有了比較成熟的想法,在給弟弟李胡的信中他寫道:「我夜裡常常思考治理中原的辦法,看來,只有推心置腹、和諧軍情、撫慰百姓這三件事最重要。 」此時的耶律德光仍然是雄心不已,他自信滿滿地說:「只要再給我一年的時間,太平不難指掌而致。 」
然而,時間偏偏沒有站在耶律德光的一邊。大同元年(947年)的夏天似乎來得特別早,四月的中原大地已經是烈日炎炎,耶律德光和契丹將士都習慣了寒冷的北方,實在無法忍受夏日的酷暑。北返途中,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燒不退,嚴重到周身堆滿冰塊并吞冰入腹也無法降溫的程度。沒幾天,耶律德光病死在河北欒城,年45歲。他死後,當地被老百姓改稱為「殺胡林」。
壯志未酬身先死,耶律德光的「大同」夢,只做了八十多天就破滅了。
遠在遼上京的太后述律平,獲知耶律德光病危的消息後,傳來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這可難壞了隨駕的文武大臣。炎炎夏日之時,保存屍體談何容易。正在文武大臣和太醫們束手無策之時,一位御廚出了個主意:乾脆把皇帝做成「羓」吧。
「羓」是什麼呢?原來北方游牧民族多喜食牛羊肉,有時殺了一隻牛或羊後,一時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內臟掏空,用鹽滷上,做成不會腐爛的「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臘肉」。這個主意一出,雖然有把皇帝當作牲畜處理的意思,但無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醫們也只好採取廚師的建議,把耶律德光的內臟掏空,用鹽滷上,把屍體運回遼上京。
由於耶律德光是皇帝,他的屍體羓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帝羓」,從而也成為中國正史記載中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李玥穎
擺渡 遼河
下期預告(本周三)
關東名儒白永貞一生淡泊名利,為官清廉。 「九一八」後,不怕威脅拒絕出任「偽滿」高官。死後叮囑兒孫,驅逐外敵,國土乾淨後再行安葬。
請看下期:張學良的恩師白永貞
聲明:「擺渡遼河」專版的稿件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一經發現,本報追究責任。
推薦閱讀:
※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479)
※歷史上唯一將親兄弟趕盡殺絕的毒辣皇帝
※如果給你在一億美元和穿越回古代當皇帝直接選一個,你會選什麼?
※帝陵尋蹤 | 唐太宗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 · 昭陵
※別以為你真的知道什麼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