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歷經六朝五個皇帝,明朝沒有她差點就被滅國了
宣宗皇帝朱瞻基,自小便得到他的祖父朱棣的寵愛,對這個孫子,朱棣也是經常帶在身邊歷練,很早就被封為皇太孫,這對他老爸仁宗朱高熾太子位置的穩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就好像是康熙帝對乾隆的喜愛,而雍正受益好有一比。
永樂十五年,朱棣為朱瞻基選擇了皇太孫妃,就是後來的第一任皇后胡氏,但是這個胡皇后在宣德三年被廢,替代她的是孫貴妃,也就是這次講的重點人物——孝恭懿憲慈仁庄烈齊天配聖章皇后。
有個事實要介紹一下,宣宗廢胡皇后並不是朱瞻基喜新厭舊,也不是胡皇后有什麼失德的地方,明史記載「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宣宗後亦悔」。其實早在胡皇后之前,宣宗便認識了孫貴妃,孫貴妃是鄒平人,自小就以美色著稱,後來被宣宗的外婆帶到東宮交給了宣宗的母親撫養。
宣宗對這個剛來的小妹非常喜歡,經常一起玩耍,兩小無猜,日久生情,可以說孫皇后是宣宗的初戀,據史籍記載,孫皇后不僅人長得漂亮,還很聰明,特別能體察宣宗的心思,關鍵是女人天生的最大弱點她沒有,就是不吃醋(至少表面看起來是不吃醋)。
可惜天意弄人,朱棣為他選擇了一個他不喜歡的女人,了解宣宗性格的明粉們都很清楚,宣宗是個超愛玩的人,玩的花樣也多,喜歡騎馬、射箭、投壺、斗蛐蛐、鬥鵪鶉、打高爾夫等,但是他爺爺給定的這個皇太孫妃胡氏卻是一個性格內向,謹小慎微的人,兩個人在一起實在是蹦不出來什麼火花,到了宣宗皇帝繼位,就一直想找個機會廢掉胡皇后,但是大臣們極力反對,而張太后也喜歡這個胡氏,關鍵是皇后有賢德並無過錯。
就這樣大臣和皇帝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廢掉了胡氏的皇后之位,明史記載「三年春,帝令後上表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後」,不厚道的是宣宗為了面子讓胡氏自己上表辭去皇后之位,厚道的是皇后廢了,但是仍舊拿著以前的工資,享受之前的各項醫療養老保險,直到張太后去世,這個胡氏因悲傷過度也跟著走了。
那麼這就有個問題,在廢皇后的過程中,宣宗的初戀孫貴妃就沒有在中間煽風點火嗎?從明史這段話中看出點端倪「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說孫貴妃偷了宮女的兒子為自己的兒子,然後就受到恩寵,這個總感覺有點不靠譜,在皇宮裡干這個事難度得有多大,就好像我老婆之前沒有懷孕的跡象,過了幾個月抱個孩子來說是我的一樣。
孫貴妃生了兒子以後,大臣就上書要立為太子,孫貴妃卻很淡定說,皇后尚且年輕,等病好了生了兒子再立太子也不遲,不管這話是真心的還是裝的,都說明孫貴妃是一個極有城府的人。後來當了皇后,兒子也被立為太子(英宗朱祁鎮),從此以後孫皇后開啟了她後宮的三十多年的無敵模式。
英宗繼位以後,這位孫太后幹了兩件大事,其一、廢除了后妃殉葬制度,其二,將後宮中朝鮮的婦女遣送回家,朝鮮從此以後不再進貢宮女給明朝,從這兩件事中可以看出來,孫皇后是個仁慈的人,對後宮的改革是很人性化的。
正統十四年,發生了「土木堡之變」,英宗朱祁鎮在這一戰中紅了,25萬(也有50萬一說,本人更傾向25萬)軍隊被瓦剌的3萬軍隊打敗,全軍覆沒,連自己也當了戰俘,這臉丟大了,朱元璋和朱棣要知道這個消息肯定要氣的背過去,可恥的也先便帶著這個皇帝一路招搖撞騙,沿路守將看到皇帝在他們手裡,紛紛開門受降,眼看就殺到北京了,在兵部侍郎于謙的帶領下,徵得孫太后同意,立英宗弟弟朱祁鎮為皇帝(景泰帝),英宗為太上皇,重新組織人馬,保衛京師,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大明朝這才逃過一劫。
眼看著明朝有了新皇帝,各地的勤王軍隊也都到了,在打下去也占不了便宜,也先手裡的英宗就不起作用了,養著還廢糧食,索性就放了英宗,讓你們自己內亂去吧,自己帶著軍隊灰溜溜跑了,英宗回到北京以後,被景泰帝軟禁於南宮,就這樣,在南宮度過了七年的時間,這期間說起來都是淚啊,有機會再講講英宗的這段歲月以及他的瞎眼皇后。
說起這景泰帝朱祁鈺也是不地道,無緣無故搞了個皇帝當,英宗回來了皇位不讓也就算了,還囚禁了人家七年,最可恨的是還廢了英宗兒子(憲宗朱見深)的太子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沒成想,自己兒子第二年就掛了。
景泰八年,在孫太后的默許下,石亨等人策划了「奪門之變」,英宗逆襲成功,再次登上皇位,改元天順,孫太后在幾次重大事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對當時的明朝政局影響也很深遠,後世稱她是明朝的傑出女政治家。
本文為左都御史原創,禁止裝載
推薦閱讀:
※上下五千年:朱棣當上皇帝後 做了哪些大事?-頭條網
※16位開國皇帝故里,真正的帝王之鄉是哪?
※他應該是「鬼化」最嚴重的皇帝,沒有之一
※末代皇帝溥儀的四弟,最後的「皇弟」,一生低調平淡,去世時終年97歲
※史上最窩囊的皇帝,別人玩自己的老婆還幫人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