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鄭和,姓馬,小名三保,1371年出生於雲南昆陽(今普寧縣)寶山鄉和代村;11歲時,父親去世,他被擄入明營,遭閹割,成宦官侍衛;19歲時,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28歲時,明建文帝朱允文即位,派軍攻打燕軍,他隨朱棣作戰;31歲時,隨燕王朱棣大敗建文軍,攻陷南京;32歲時,朱棣在南京稱帝,為明成祖,年號永樂;33歲時,因戰功顯赫榮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由馬和改名為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7月11日,年僅34歲的鄭和奉成祖命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在此後的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1424年,明成祖朱棣駕崩。次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視下西洋為弊政,廢止遠航活動,任命鄭和為南京守備。1431年,受朱宣宗之命,鄭和第七次下西洋。1433年,時年62歲的鄭和在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鄭和遠航七次,每次航行約兩年,總計航程逾30萬公里,訪問40餘國,到達印度洋周邊地區及非洲東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在近日舉行的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暨海洋觀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高度評價了明代航海家鄭和的航海壯舉,認為他們當之無愧的「世界海洋第一人」。中國海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此間說,鄭和不但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航海家,而且是「世界海洋第一人」。首先,鄭和下西洋時隔87年後,才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93年後,達伽瑪才發現新航路;116年後,麥哲倫的船隊才離港出航。其次,鄭和七下西洋從1405年至1433年,長達28年。第三,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每次都多達百餘艘,隨行人員多達2.8萬人。而據資料記載,哥倫布遠航船隊只有3艘船,隨船人數90人;達伽瑪船隊有船4艘,隨船160多人;麥哲倫遠航船5艘,隨行人員不足300人。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動,在世界歷史上是空前的。正如英國李約瑟教授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所描述:當世界變革的序幕尚未揭開之前,即15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在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直到非洲東岸的遼闊海域,呈現一幅中國人在海上遠航的圖景,這一光輝燦爛的景象,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緣何成為「被遺忘的航程」

鄭和船隊行經路線示意圖國際著名海洋學家、台灣成功大學教授吳京近日在有關鄭和研討會上說,600年來,鄭和遠航的事迹雖曾經被探討,西方國家亦有論著發表,但相對於航海家哥倫布、達伽瑪、麥哲倫等人事迹的廣為流傳,鄭和更偉大的七次遠航卻似乎在世界上成為「被遺忘的航程」。中國海洋石油報社原總編輯王佩雲認為,當年的鄭和下西洋,僅僅是執政者少數人朦朧的意念和行動,並非國家和民族的真正覺醒。在整個航海過程中,還不斷招致來自朝廷上下的反對,甚至被視為弊政。在鄭和去世以後,中國的航隊便退出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最終蜷縮於長城腳下閉關自守,直至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國門。聲勢浩大的鄭和下西洋,成為空前絕後的曇花一現。中國從此被世界前進的腳步遠遠拋在後面,這個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特約研究員劉達材說,西方國家的世界地理大發現和全球在航海探險,僅承認狄亞士、哥倫布、達伽瑪、麥哲倫的航海探險,只承認歐洲人逐一揭開了地球的面紗,改變了世界秩序,而完全排除中國「海上絲路」的成就和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而另一方面,中國人海洋意識淡薄,對祖先的海洋成就缺乏正確認識而不自知。正是由於鄭和下西洋被朝廷視為弊政,致使鄭和七航檔案紀錄均被焚毀,給以後的考證增加了難度。後來,明朝甚至實施嚴厲的「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中國以前的歷史上,鄭和從未像哥倫布一樣受到世人應有的尊敬,這是不爭的事實。

鄭和是「海上絲路」的擴張者

鄭和當年的航海圖台灣成功大學教授吳京認為,鄭和是「海上絲路」的擴張者,他展示了真正國際關係中「維護和平、共享繁榮」之王道精神,也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經貿交通產生了深遠影響。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特約研究員劉達材說,中國歷史記載,早在西漢年間就已在開闢「海上絲路」,由中國沿海港口出口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經過東南亞、印度進入印度洋,遠到阿拉伯地區和非洲,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唐、宋、元年代,海上交通頻繁,海上貿易鼎盛,鄭和七下西洋使之達到頂峰。鄭和航海圖,是「海上絲路」千百年來航海經驗與技術積累的成果,是踏著中國先民冒著風險、揮汗灑血得來的。台灣成功大學教授吳京認為,鄭和七次遠航,造訪40餘國,但並未使鄰國感受威脅,純系友好邦交的「和平之旅」。這一觀點得到了兩岸學者的一致贊同。中國大陸學者王佩雲說,鄭和將中國的一些農桑和百工技術帶到海外,造福所到國家。其所到之處,很多地方都將其奉為能夠給當地人民帶來福祉的神明,為其塑像和建造廟宇,至今香火不絕。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王桂嚴也認為,鄭和下西洋,固然是以強大的海軍為其拓展、維護海權的主要工具,但就貿易而言,鄭和艦隊並非是搜刮、榨取、掠奪所到之處人們的財富和資源,佔據土地而為殖民地。

孟席斯「鄭和率先作環球航行」論不能輕易否定對於海外學者提出的鄭和首次進行環球航行,並率先發現美洲大陸的說法,近日在青島聚會的兩岸學者認為不能輕易加以否定。2002年英國退役海軍軍官、業餘歷史學家孟席斯(Gavin Menzies)發表新著《中國發現世界》(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說鄭和曾到達美洲,且繞行世界一周,比哥倫布早72年發現新大陸。孟席斯認為,歐洲探險家哥倫布和麥哲倫的航海圖是根據鄭和的航海圖繪製的。孟席斯根據自己多年的航海經驗,閱讀了大量航海歷史資料,結合星象學、地圖學、古代文物和人類學進行研究,並將鄭和當年航海圖繪了出來。他推斷,中國人到過非洲海岸、南美洲和澳大利亞,並進入加勒比海和科蒂茲海。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特約研究員劉達材在有關論述中引用孟席斯的話說,孟席斯新理論的形成源於他意外地發現了一張葡萄牙人1428年的地圖,這張地圖準確地標明了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和很多島嶼位置。例如,圖上清楚地標明了好望角的位置,而事實上葡萄牙人1498年才發現好望角。沒有人解釋過為何歐洲航海探險家當時有地圖。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需要大批大型船隻才能完成測繪工作。答案是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船隊的中國人鄭和。事實上,包括哥倫布在內的航海家都曾在日誌及書信中承認,他們擁有航海圖,在出發前都已知道要往何處去。孟席斯還提出了有力證據,那就是在加勒比海發現的9艘中國古代船隻的殘骸。

劉達材認為,孟席斯的發現大部分是依據早已存在的事實,這些被長期湮沒的事實,一方面是由於西方人士完全漠視海上絲路和鄭和下西洋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因為鄭和當年的航海資料被銷毀了。這位英國學者歷時14年研究,跑了幾百個圖書館和博物館查閱歷史資料,其學術精神值得中國學者學習。他的驚人發現或大膽假設能否成立,仍需小心求證,但這是個有益的啟示。如果能找到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那麼將會改寫世界地理髮現史和航海史。
推薦閱讀:

【聽書】海魂記 · 鄭和篇(一)
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
1405 鄭和下西洋 -搜狐新聞中心
《鄭和遠航》說課設計

TAG:歷史 | 意義 | 鄭和 | 鄭和下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