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古跡——內蒙古喀喇沁旗福會寺(下)【圖文】

福會寺是王爺府的家廟,是清代蒙古族地區藏傳佛教寺院,全盛時期曾居住喇嘛450餘人。清代蒙古王爺權勢炙手可熱,家廟自然也氣度不凡。它原由兩座院落、五座殿堂組成,建築恢弘,內供奉各路佛像200餘尊。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後幾經重修,於1997年開光使用,恢復了主要佛事活動,逢初一、十五誦大經,七月十五趕廟會、跳查瑪等。

教創立於公元前6世紀,創始人名悉達多,姓喬答摩,佛教徒尊稱其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生活的年代大約與中國的孔子同時。佛教於公元前二年傳入中國,由西藏傳入中國的佛教稱為藏傳佛教,是藏、蒙民族地區流傳的主要教派。藏傳佛教現有四大教派,其中格魯派勢力最大。格魯派是15世紀初宗喀巴創立的教派,因該派僧人頭戴黃色桃形僧帽,俗稱黃教,其後世弟子形成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轉世系統。

佛佛教供奉的對象包括佛、菩薩、羅漢、護法天神。佛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寺院經常供奉的有一佛、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等。菩薩即自覺、覺他者,寺院中常見的菩薩有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大勢至,又稱五大士。羅漢即自覺者,已滅盡一切煩惱,應受天人供奉者,寺院中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護法天神,佛教中稱為「天」,著名的有四大天王、韋馱、哼哈二將、伽藍神關羽等。

福會寺具有古樸典雅的清代早期建築風格,體現了中國北方官式建築嚴謹、莊重的構造特點。大式做法,高級屋頂,和璽、磚雕、木雕裝飾,極具特色。進入山門是廟旗,旗上有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箴言:「垵、嘛、呢、叭、咪、哞」,也稱「六字大明咒」。過旗廟就是福會寺的主殿之——天王殿。四大天王體形魁悟,神態威嚴,腳踏喻意為「貪、嗔、痴、愛、殺、盜、淫、妄」的八怪,顯示出力拔山、氣蓋世的氣概。

佛經上說,世界的中心為須彌山,須彌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贍部洲(我們所居世界)、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四大天王住須彌山山腰的犍陀羅山,其任務是各護一方天下,故又稱「護世四大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手握青鋒寶劍;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右手持寶傘,有時左手握神鼠;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手纏龍或蛇,有的另一手持寶珠。民間把四大天王的兵器作了漢語「雙關」式改造,南方增長天王掌青鋒寶劍,職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職調;北方多聞天王持寶傘,職雨;西方廣目天王持龍,職順,意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天王殿後面是又一座五間大殿,兩側有鐘鼓樓,寺廟內晨鐘暮鼓,初一、十五誦大經之日,也要擊鼓敲鐘。大殿內供奉的是無量壽佛和白度母、尊勝佛母。頭戴五佛冠,面部豐滿,神態凝重,二目平視的佛就是無量長壽佛,漢地佛教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三方佛(又稱橫三世佛)中西方極樂世界教主。西方極樂世界是著名的凈土,中國佛教徒大都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經上說,僧俗子弟只要一心一意口念「阿彌陀佛」,教主就會接引念佛者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又被稱為接引佛。無量壽佛是阿彌陀佛13個名號中最常見的。觀世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據說也有33種化身。白度母、尊勝佛母就是觀世音救苦救難時所現的兩個化身,白度母臉若銀盆,尊勝佛母超凡脫俗。

三殿是大雄寶殿,上下層共49間,正中供奉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鍍金塑像(漢地佛教寺廟中大雄寶殿是供奉佛像的)。圍牆上畫的是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按佛祖旨意,弘揚佛法。 四殿是三間召廟,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神態安祥,端坐上方,左手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向眾生說法。釋迦牟尼早年苦行,後生得道,廣結佛緣,足跡遍布印度半島,說法傳教,大智大勇,最後在拘屍那迦圓寂。真真正正的生無苦、死無苦;生而樂、死而樂。

五殿正中站立的是彌勒佛。彌勒佛是三世佛(又稱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過去佛是燃燈佛。佛經上說,彌勒現在還是菩薩,還在兜率天內院中(彌勒凈土)修行,釋迦牟尼預言彌勒將在56.7億年以後降生在印度,在華林園龍樹下得道成佛接班,並分批超度一切眾生。彌勒造像有佛像、菩薩像(天冠彌勒)和化身像(大肚彌勒)三種。

大肚彌勒法名契此,相傳為五代後梁明州(今寧波)奉化人,他兩耳垂肩,袒胸露肚,開口常笑,但出語無定,寢卧隨處,常以杖荷一布袋,終日奔走,勸化人信佛,人稱布袋和尚。公元916年在岳林寺圓寂時口念一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這時人們才醒悟為彌勒的化身。「大膽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對彌勒佛皆大歡喜的形象予以生動的描繪。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男人最想疼愛的星座女【圖】
歷史文化古跡——江蘇蘇州滄浪亭【圖文】
想念故鄉的炊煙【圖文】
氣質漂亮的羅海瓊【圖】
雅韻凝香--- ---寫給四月的詩行【圖文】

TAG:歷史 | 文化 | 內蒙古 | 歷史文化 | 蒙古 |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