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連續13個月銷量滑坡 被質疑淪為蔚來代工廠|江淮汽車

  連續13個月銷量滑坡致「元氣大傷」 江淮汽車(7.300, -0.20, -2.67%)淪為代工廠?

  劉媛媛

  近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600418.SH)發布2017 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2016年同期相比將減少6.77億元左右,同比減少58%左右;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將減少8.55億元,同比或減少101 %左右。

  另從公司公布的產銷快報來看,截止到2018年1月,江淮汽車銷量已經連續13個月下跌,且每個月同比跌幅都達到兩位數。2017年全年,其22.22萬輛的乘用車實際銷量與40萬輛的銷量目標也相去甚遠,僅完成了目標的55.55%。

  事實上,2017年對於江淮汽車來說可謂悲喜交加,雖然銷量持續下滑,卻成功「傍上」大眾汽車(中國),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代工風頭正勁的蔚來汽車。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聯姻」未必能幫助江淮汽車提升銷量,反倒會致使其陷入「淪為代工廠」的質疑中。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以及新入局者的不斷湧入,江淮汽車未來或將面臨更嚴峻的市場考驗。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致電致函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王牌」SUV一蹶不振

  根據江淮汽車發布的產銷數據快報,2017年,江淮汽車共銷售乘用車及商用車累計51.09萬輛,同比下滑20.58%。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2.22萬輛,同比下降39.5%。

  對於乘用車銷量的大幅下降,公司將原因歸結為是受SUV產品銷量下滑的影響。2017年,江淮汽車SUV產品共實現銷售12.13萬輛,較2016年減少15.42萬輛,同比下降55.96%。分月來看,在2017年3月、5月、6月、9月和12月,江淮汽車SUV產品的同比跌幅均超過60%。

  進入2018年,公司的銷量也未能迎來「開門紅」。2月6日,江淮汽車發布2018年1月產銷快報,其乘用車及商用車累計銷售5.24萬輛,同比下降13.60%,銷量再創新低。其中,乘用車總銷量為2.04萬輛,同比下降32.45%。作為江淮乘用車銷量主力軍的SUV銷量下滑最為嚴重,僅售出1.2萬輛,同比下降46.85%。

  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賈新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江淮汽車持續一年多來的銷量暴跌或與整體市場行情有關。2017年乘用車市場整體呈下滑態勢,尤其是SUV市場,從此前的50%~80%的增長速度下降到不足20%。

  「實際上,SUV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後,已經快趕上轎車的總量,它不可能無限制地發展,市場逐漸趨於平衡。」賈新光表示,在國外SUV一直被認為是轎車之外的家庭第二輛車,但中國第一輛車的市場還未完成,於是眾多外資品牌並未及時進入,這時中國自主品牌乘勢迅速發展。而如今,隨著外資相繼進入這一市場,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由於積澱不足,SUV車身、底盤、發動機等短板逐漸顯現出來,因此不再具有強勢競爭力。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汽車服務產業研究中心顧問指導委員會顧問顏景輝看來,SUV是自主品牌提升較快的一個細分市場,也是和合資品牌進行較量的主要市場,目前國內幾大主力品牌都是以SUV作為主打產品來搶佔市場份額。而這其中長城、比亞迪(56.650, -2.86, -4.81%)、吉利等一線自主品牌廠家,在產品的研發、品質的提升,特別是在智能科技、技術進步方面進步更快,產品更適合市場的需求和發展。與他們相比,江淮可能在新品的進步上稍遜一籌。

  不難看出,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得SUV者得天下,江淮汽車2017年利潤大幅下滑或與其SUV市場不理想有直接關係。江淮汽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5.81億元,同比下降6.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2.19億元,同比下降73.24%。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汽車及子公司2017年全年收到的政府補貼數額為3.92億元,其中與收益相關的補貼2.27億元。

  加碼新能源或難自救

  為挽救銷量下滑,江淮汽車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官降」和加碼新能源汽車等。

  2017年8月,江淮汽車宣布對旗下瑞風S2、S3兩款車型進行官方降價促銷。其中瑞風S3最高降價1萬元,瑞風S2最高降價0.5萬元。但遺憾的是,這一舉措收效甚微。

  新能源汽車方面,江淮汽車布局更為積極。早在2016年4月6日,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

  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簽署合資企業協議,共同生產新能源汽車;2017年12月16日,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合作的首款產品ES8正式上市,2018年3月將實現大批量交付;2017年12月22日,「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啟動,同期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為20億元。

  攀上了大眾集團和蔚來汽車兩大「親事」,一度成為江淮汽車炫耀的資本,曝光度和關注度也大幅提升。但有觀點認為,在這場三個人的大戲中,江淮汽車的「戲份」明顯缺失,有淪為代工廠之嫌。

  據媒體報道,江淮和大眾合作的新車將不會使用大眾logo,也不會採用大眾平台製造,只是在大眾技術支持下,使用江淮汽車現有平台進行產品生產。而蔚來汽車方面似乎也在急於撇清與江淮汽車的關係,不僅在體驗中心的展車上摳掉了「江淮蔚來」的漢字標識,還表示蔚來ES8不會與江淮品牌共線生產,該款車是在江淮汽車專門為蔚來打造的全新工廠中生產的。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4月,蔚來汽車又與長安汽車(11.890, -0.61, -4.88%)簽署戰略合作,將創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銷售新能源車型。蔚來汽車表示,不排除這家合資公司重新建設工廠的可能。這就意味著,江淮汽車有可能面臨被蔚來「拋棄」的風險,如果將來蔚來汽車能獲得生產資質,更有可能會自建工廠,到時江淮汽車恐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賈新光告訴記者:「現在中外合資車企生產的產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使用外資品牌,另一種是創造新的品牌,例如騰勢,是比亞迪和賓士合作的產品。」

  除了陷入代工廠質疑之外,由於新能源車企對補貼依賴過大,隨著政府補貼的退坡,江淮汽車也因此「元氣大傷」。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17年公司銷售新能源乘用車2.82萬輛,同比增長54%,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確認的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收入為15.56億元,同比下降6.6%,單台新能源乘用車補貼下降40%左右。

  媒體報道稱,2018年政府對於新能源車的補貼還要繼續降低。同時,2018年4月「雙積分」政策開始實施,2019年正式考核,對於評分不達標的車企,只有購買積分或強制停產兩種選擇。這對於江淮汽車等過度依賴補貼的車企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新能源車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作為自主品牌,江淮在這個市場起步並不晚,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正是由於這一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導致彼此間競爭非常激烈。」顏景輝認為,目前對於江淮汽車來說,最重要的是加強研發技術能力,圍繞電池、電機、電控這三大零部件,以及智能科技等方面來提高自身競爭力。

  特約撰稿李靜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關海豐


推薦閱讀:

上半年成績單,看看各車系銷量前十中都有誰?
iphone8的銷量為什麼會下降?
如何評價小米銷量全球第四?
車榜單: 2018年1月轎車銷量排行榜
老車新生,為什麼全新捷達銷量能幾十年長青?

TAG:汽車 | 銷量 | 工廠 | 質疑 | 代工 | 滑坡 | 蔚來 | 江淮汽車 | 代工廠 | 連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