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微博)博物院現藏古代女性畫家作品250 余件

《看泉聽風圖》

  文_ 李湜

  在整個中國古代繪畫史中,女性繪畫一直作為男性繪畫主導的畫壇的點綴而存在。女畫家及其作品在絕大多數的畫史著作中幾乎不被提及,只是在專業性較強的書籍中才有關於她們的簡單而重複的記載。從畫跡的角度看,她們的傳世作品不足千件,其中多是明清時期的作品。

  故宮(微博)博物院現藏古代女性畫家作品250 余件,這其中有很多代表性畫家的代表之作。可以說,通過這些藏品可略窺中國古代女性繪畫的基本面貌。

  不過,在進入這些傳世品所構築的女子繪畫世界之前,還應該提到一本書,它就是清代學者湯漱玉撰寫的《玉台畫史》,這是我國第一部古代女性繪畫史。它將上古至晚清的女畫家分為四大類:宮掖、名媛、姬侍、名妓。這為我們今天了解古代女性繪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只是,湯氏所說的「宮掖」畫家,其留傳的作品已如鳳毛麟角,缺少時代的連續性,作為一種繪畫創作群體就顯得缺少實際內容;同時,「名媛」與「姬侍」畫家在繪畫傳承及技法表現上又多有一致之處,因此,從群體的實際構成和作品的表現風格上看,古代女畫家可以被分為兩大創作主體——閨閣畫家與妓女畫家。

  閨閣畫家

  閨閣畫家包括「名媛」和「姬侍」畫家。指生長於穩定、閑適的家庭環境中,並具有詩文筆墨修養的女畫家。這其中又有來自於文化世家,特別是畫家世家的女子與來自官宦、商賈家庭的女子的不同。作為官、商家庭的閨閣畫家主要從畫於「善畫者」;而文化世家的閨閣畫家則自幼浸染在濃厚的文化氣氛之中,她們有能書擅畫的親屬隨時與之探討畫理、切磋畫藝;有家中所藏豐富的書畫作品供其參考,等等,因此,比之官、商家庭的閨閣畫家,她們的繪畫水平更高一些。

  故宮現存時代最早的一件女性畫家作品,就是閨閣畫家的作品——元代管道升的《墨竹圖》。同時它也是現知最早的有名款的女畫家作品。管道升(1262-1319 年),字仲姬,又字瑤姬,號棲賢山人,吳興( 今屬浙江) 人,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這件《墨竹圖》表現的是一竿翠竹的梢部。竹葉濃密,相互交疊,每片葉為一筆撇出,葉根藏鋒落筆,葉梢多為出鋒掃筆,可見先重後輕的筆韻。

  此圖也是管道升的唯一傳世作品,它對於墨竹的表現可能也僅代表了她本人的一種題材取向。而從整個閨閣畫家來看,她們在表現內容上似乎是更熱衷於花鳥。花鳥畫具有托物言志、比興的審美功能,這使深居中的閨閣女子,在描繪幽庭雅境的同時,對自己生活中最常見的花鳥,傾注出極大的創作熱情。因此,明清時期就湧現了一大批擅畫花鳥的閨閣畫家。

  文俶(1595-1634 年)字端容,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畫家文從簡女,文徵明玄孫女。除文徵明、文從簡外,家族內的文彭、文嘉、文伯仁、文從昌亦以擅畫著稱。文俶自幼受「文家筆墨」的熏陶,勤於畫作,終於不負家學,卓有成就。其筆下的花草蟲蝶皆準確生動,惟妙惟肖,無論是草木的形貌,還是昆蟲的情態,都極盡神韻。故宮所藏的《罌粟湖石圖》軸,注重不同物態間的質感對比,花卉和湖石雖都為「沒骨」寫意畫,但湖石是以淋漓的大寫意繪出,筆蒼墨潤,刻划出湖石的堅實方硬之美。花卉則用兼工帶寫的小寫意繪出,筆致纖秀,設色典雅清麗,表現出罌粟的輕柔婆娑之美。《萱石圖》軸是一幅利用冷暖色調的對比,加強審美意趣的成功之作。色澤鮮艷的萱花與墨染的湖石,形成高度的冷暖色差,花之艷冶與石之堅凝都在這種對比中而更為鮮明。明末錢謙益給予文俶極高的評價,說她:「點染寫生,自出新意,畫家以為本朝獨絕。」清代張庚在他的《國朝畫征續錄》中則賦予文俶更高的讚譽:「吳中閨秀工丹青者,三百年來推文俶為獨絕雲。」故宮藏文俶的作品還有《花蝶圖》扇、《罌粟蛺蝶圖》軸、《梅花圖》扇、《石榴圖》扇、《花卉圖》冊等近十幅之多。

  李因(1610-1685 年),字今生,號是庵、龕山逸史,錢塘( 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光祿寺少卿葛征奇妾。她山水、花鳥兼能。其《荷鴛圖》軸以擬人的藝術手法,創作了被喻為葛征奇的鴛,在有佛國凈土之意的荷花下暢流的景象。該畫毫不掩飾李因的閨中情志,含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其《花鳥圖》卷印證了清竇鎮《國朝書畫家筆錄》中對她花鳥畫的評介:「水墨花鳥蒼古靜逸,頗得青藤( 徐渭)、白陽( 陳淳)遺意。」所畫極有筆力,無輕弱態。故宮博物院藏李因的作品,尚有《花卉圖》扇、《月季圖》扇、《菊石圖》扇、《牡丹飛燕圖》軸近十幅。清代的惲冰,字清於,生卒年不詳,活動於清康熙中期至乾隆初期,是清初花鳥畫名家惲壽平家族的後裔。自幼潛心於花鳥畫創作,頗得惲氏家傳的「寫生正派」之畫格。其花鳥畫注重逼真寫實,造型生動傳神。花瓣常以水墨著色暈染,通過靈動多變的用筆,把墨、色與畫中的形象完全融為一體。莖枝、葉筋以嫻熟的筆力一筆勾就。花葉注重陰陽向背的處理關係,故頗具立體感。人稱其作品「用粉精絕,迎日花朵,具有光。」

  馬荃,字江香,生卒年不詳,活動於清雍正至乾隆年間,其父親馬元馭是位以擅繪花鳥著稱的畫家。她自幼與父兄研習畫理,鋪紙磨墨作畫不倦,故自刻有「家學」、「綠窗學畫」諸閑章。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記:「馬江香荃,寫意花卉,設色妍雅,姿態靜逸,絕無點塵……尺幅小品,筆意香艷,更饒幽雅之趣。」她終以擅勾染法成名,江南人將她與擅沒骨法的惲冰合稱為雙絕。其《草蟲花卉圖》扇,以墨綠色暈染的葉片,將粉紅色的蓼花映襯得分外嬌艷嫵媚。蜂、蝶雖筆墨簡括,但造型準確生動,不失活潑之態,充分地體現了馬荃筆墨生動、意趣盎然的繪畫特色。故宮藏馬荃的作品還有《花鳥圖》卷、《花鳥草蟲圖》冊。

  清代大學士、畫家蔣廷錫之妹蔣季錫,字蘋南,生卒年不詳,江蘇常熟人,是位博學兼得的畫家。她既學馬荃的勾染之法,又學惲壽平的沒骨寫生法( 故宮藏有她《仿惲壽平花卉圖》軸),同時通過其兄長她又巧妙地吸收了西洋明暗技法。其作品追求工整細緻、寫實逼真的審美意境。故宮博物院藏其《丁香圖》軸便是她集多種畫法為一體的代表作。她先以馬荃的「勾染」法,用纖細的筆觸,工整地勾勒出花卉的外形輪廓,然後均勻平整地填色渲染。

  繼而以惲氏的寫生法,根據葉片受光面的不同而在著色上有所變化,迎光面色淡、發亮,背光面則色重、發暗;最後她採用西洋的高光表現法,標明葉片的第一受光點,其藝術效果與中國畫中將重墨作「醒點」,以提畫之精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蔣廷錫之女蔣淑,字又文,生卒年不詳,江蘇常熟人。自幼秉承家教,擅繪花鳥。故宮藏其《花卉圖》冊、《豐盈和樂圖》扇,均極得其父工寫結合巧妙、色墨相得益彰的畫風神韻。

  除了上述這些來自繪畫世家的閨閣畫家外,明清時期擅畫花鳥的閨閣畫家還有駱綺蘭、吳玖、吳應貞、王正、黃之淑、吳規臣、廖雲錦等。

  駱綺蘭(1754- ?) 字佩香,號秋亭。江蘇上元( 今南京)人。花鳥畫師法惲壽平、文俶筆意,多表現構圖簡單,無繁瑣襯景的折枝花。故宮藏有《梅茶水仙圖》軸、《花卉圖》冊、《芍藥圖》軸、《蘭花圖》扇及仿蘆映女史筆意的《竹蘭圖》扇。

  吳玖,字瑟兮,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清嘉慶年間。石門( 今浙江崇德)人。筆墨追法名人畫跡。早年工折枝花卉畫,後改繪山水、蘭竹。故宮藏有《花卉圖》冊。

  吳應貞,生卒年不詳,字含五。江蘇吳江人。嫁同邑趙氏。擅繪寫生花鳥,風神婉約。故宮博物院藏有《荷花圖》軸。

  黃之淑,字耕畹,晚年自號蘭娵老人。生卒年不詳,應活動於乾隆中期至嘉慶年間。廣東吳川人。擅山水、花鳥,更以雙勾水仙法寫雙勾墨蘭別具匠心。故宮藏有《墨蘭圖》軸。

  吳規臣,字飛卿、香輪,號曉仙。生卒年不詳,江蘇金壇人。吳朗齋女。自幼從進士畫家潘奕雋學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筆墨技法日漸成熟,每對花寫照,風枝露葉,雅秀天然。故宮藏有《花鳥圖》軸、《花蝶圖》冊。

  廖雲錦,字蕊珠,號織雲、錦香居士。生卒年不詳,江蘇青浦( 合屬上海)人。她工繪花鳥,宗法惲壽平,不以筆墨勾勒,直接上色點染,力求所畫物象得自然生動之趣。其水仙、湖石,學宋人法,極有韻致。故宮藏有《折枝花卉圖》冊及《花蝶圖》扇頁。

  除繪花鳥外,也有一些閨閣畫家把創作興趣放在人物畫題材上。如仇珠、方維儀、陳書、任霞等。

  仇珠,號杜陵內史,生卒年不詳。原籍江蘇太倉,寓居吳郡,是明代畫壇四大名家之一仇英之女。她自幼觀父作畫,逐漸通筆墨之道。她擅繪仕女畫,筆致精工秀麗,設色典雅清淡,毫無媚俗浮躁之氣。同時代的著名文士王稚登在《丹青志》中對她有極高的評價:「粉黛鍾靈,翱翔畫苑,寥乎罕矣。仇媛慧心內朗,窈窕之傑哉。」故宮藏有她表現眾多閨閣女子在閑庭演奏的《女樂圖》軸。

  方維儀(1585-1668 年),名仲賢,字維儀,桐城( 今屬安徽)人。她因命運坎坷多難,而導致她畢生以虔誠之心,繪製帶有救苦救難教義的觀音、羅漢像,以求得精神上的寄託。《觀音圖》軸是她71 歲時創作的,於嚴整的法度之中顯露著超逸脫俗之美的佳作。線條頓挫自然,富有彈性,準確地表達出觀音坐姿的形體變化。簡略的構圖,及不施粉設色的白描手法,更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及審美感受。故宮除藏其《觀音圖》外,還藏有她78 歲創作的,同樣為白描畫的《蕉石羅漢圖》軸。

  周淑禧(1624- 約1705年),又作周禧,號江上女子,江蘇江陰人。自幼在父親周榮起的支持下與姐姐淑枯學習書畫。其花鳥畫拜文俶為師,用筆如春蠶吐絲,設色鮮麗,氣韻生動。故宮藏有其《花石蛺蝶圖》扇、《花果圖》屏。值得注意的是,周淑禧在繪畫題材上能銳意開拓,如對鞍馬人物題材的描繪,便在女畫家中獨樹一幟。她31 歲時,依唐人杜甫《驄馬行》詩創作的《郊獵圖》卷就是該題材中較成功的作品。為了表現郊獵娛樂的輕快、閑適,周淑禧用明快亮麗的色彩點染人物、山水,特別是人物服飾、鞍披的紅色與山石的綠色形成色調上的鮮明對比,由此產生一種活潑輕鬆的效果。在人物神態的刻划上,全圖也貫穿著一種輕鬆的基調。除了前面幾個人因涉水而顯得緊張外,其餘的人全無出征狩獵的專註表情。他們散坐在馬背上,或顧盼、或賞鷹、或談笑,彷彿郊獵的樂趣就在這行進的過程中。

  陳書(1660-1736 年)字南樓,號上元弟子、南樓老人。秀州( 今浙江嘉興)人。是太學生陳堯勛的長女。她的作品頗被乾隆帝賞識,她也因此成為歷史上,作品入藏宮廷最多的女畫家。《歷代帝王道統圖》冊共16 開,表現的是帶有一定故事情節的古代賢德君主,每開畫頁所繪人物眾多。作者巧妙地通過人物形體的舉止變化或眼神的互遞,把畫面中作為個體的散落的人,互有呼應地團結成一整體。此外,人物的造型準確、生動。作者通過人物的面部表情、裝束打扮來刻畫不同階層的人物,從而體現出不同的氣質、個性,如帝王的氣宇軒昂,臣子的謙卑恭敬都表現得惟妙惟肖。運筆勾勒技法嫻熟,建築物、器物用筆精細工整,線條規矩,合乎物理。衣紋線條勾勒細勁流暢,依人體形態的變化而變化。人物肌膚線條,輕潤圓滑,富於彈性。需要補充的是,陳書不僅擅繪人物畫,她在山水和花鳥畫上也頗有造詣。其山水畫所展示的境界既帶有一種脫去塵俗後的寧靜、超拔、悠閑、自在,同時又帶有與觀者近距離的親切交融感,畫面中不僅有點景的人物活動,還有可居可游的房舍草亭及可行可止的輕帆慢舟等,從她晚年創作的《長松圖》軸中可見一斑。其花鳥畫注重將寫意與寫形,傳神與達情,圓滿而和諧地統一到圖畫之中,盡現自然生物間相互融洽的氣氛及各自的神采。故宮藏其作品還有:《羅浮疊翠圖》卷、《繪幽居清夏圖·錢陳群書夜遊山月歌》扇、《繪蘇軾詩意圖·乾隆帝書詩》扇、《四子講德論圖》卷等四件。

  任霞(? -1920 年)字雨華,祖籍山陰( 今浙江紹興),近代畫壇名家任伯年女。她秉承家學而有所得,善繪人物、山水、花鳥,畫風直追任伯年筆意。在家境貧寒時,她曾憑其深厚的臨摹功力,為父代筆作畫,以謀畫資。在故宮所藏四幅任霞的作品《人物詩意圖》軸、《秋林策杖圖》軸、《人物圖》扇、《山水人物圖》軸中,均可見任霞在勾勒、點染、潑墨兼用,細筆、粗筆結合併施,設色鮮艷明麗,墨彩淋漓,畫風豪爽清新等方面,全然承襲任伯年晚年的繪畫風格,她乃至把任伯年晚年作品中的「浮滑氣」都完全繼承了下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她是位十分成功的臨摹家。同時也是名畫史中罕見的、為男性代筆作畫的女畫家。

  閨閣畫家們也偶畫山水。只是由於終日的閨閣生活,使她們不可能像男性畫家那樣久居名山勝水而對景寫生,所以她們的山水畫也就缺少對於自然山川的真實感受。因此,在她們的山水作品中,會比較明顯地顯露出對於男畫家的追摹痕迹。如黃媛介(1650 年左右在世),字皆令,秀水(今屬嘉興市)人,就是閨閣中的一位山水畫家。她在表現手法上,主要追仿文人畫中盛行的簡淡畫風,推崇元人倪瓚、明人董其昌的筆情墨趣,線條纖弱中內含筋骨,墨有濃淡之分,設色以淡赭暈染為主。所繪景緻疏遠而空曠,常置虛亭於華木茂林中,文人野逸之情盪於清幽空寂的畫境中。如故宮藏《山水圖》扇、《墨筆山水畫》扇皆如此。


推薦閱讀:

貝藍品作品欣賞
美籍華裔Zhaoming.Wu繪畫作品集(5)
[作品選]——先秦
著名畫家王遠翔 藝術作品賞析
江西三僚後學廖展風水作品:仙人繡球筆記錄|

TAG:女性 | 畫家 | 微博 | 古代 | 故宮 | 作品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