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44集
黃念祖居士1988年講於北京 中國佛學院
《阿彌陀經》的唐譯本中說:「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凈;二者清冷(清是清涼);三者甘美(喝時很甜);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不但可以解渴還解餓);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長樂受用。」這最要緊的一句,「增益種種殊勝善根」,水還能增益種種善根,真是不可思議,極樂眾生真是多福。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栴檀是印度香木,俗稱檀香木)和「吉祥果樹」。吉祥果,中國沒有,形狀像瓜蔞,中國用石榴代表,一花結許多石榴子,表示吉祥。「華果桓芳」,花和果都經常是芳香。「光明照耀」,花朵果實都放光照耀。「修條密葉」,很長的枝條,很密的葉子。水邊、兩岸都有樹,樹長了很長的枝條。「交覆於池」,延伸相接,蓋覆在池水上面。放出種種幽香,香氣美妙,不是世間的種種妙香所能比擬。「隨風散馥,沿水流芬」,隨著清風散布本體的香馥,沿著池水在流送花味的芬芳。使人身臨清風流水送來的芬芳幽馥之中。境界美妙,文字也美妙。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還有用七寶來裝飾這些蓮池,池的底部上面布滿金沙。池水上是四種顏色的蓮花:「優缽羅華」,青蓮花;「缽曇摩華」,紅蓮花;「拘牟頭華」,黃蓮花;「芬陀利華」,白蓮花。「雜色光茂」,各色蓮花各放妙光,覆蓋在池水上面。《阿彌陀經》中「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說明四種妙蓮放出妙光,與本經的「雜色光茂」正好一致。「雜」字有眾、集、和、合的意思,所以此處的雜色是指不同顏色的妙光會集和配,並且光色明亮,所以經文是「雜色光茂」。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凈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
彼國的眾生若要在池水中沐浴、游泳(我看過敦煌壁畫明信片上的極樂世界游泳池的情況,池水中有正在游泳的人,頭上都有圓光。游泳池邊岸上也坐了好幾位,頭上也都有圓光),在池中的人(因為還是凡夫,還有習慣),心中想水到足就到足,到膝蓋就到膝蓋;到腰就到腰,到腋就到腋;到脖頸就到脖頸,想淋浴就淋浴灌身。想涼一點就涼一點,溫一點就溫一點;想水沖的急一點就急一點,慢一點就慢一點。「其水一一隨眾生意」,池水對於每一個眾生都能滿他的意。試想只是在一個池子裡頭,許多人都在游泳、沐浴,我們每一個人有自己的意思,要淺就淺,要深就深,想急就急,想慢就慢,想溫就溫,想涼就涼,各人滿各人的意。可是一個池水可以同時滿足許多人各別的意,這就徹底打破眾生的情見,全顯華藏世界十玄妙門不可思議功德。在一真法界中,一根毛、一粒微塵就是全法界,局部可以含攝全體。如同帝網上的千珠,每一株都映出千珠的光彩。一真法界就是法身,就是佛心,也就是每一個眾生的妙明真心。因此,極樂池中的水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無知而遍知一切在水中眾生的心意,不須造作安排,自然一一圓滿各個眾生的心意。同時同地出現各種不同差別境界,妙應無窮,不是有思量分別的凡心所能理解。
「開神悅體,凈若無形」。「神」者,明也。又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故曰神識(俗稱為靈魂)。又如《肇注維摩經序》曰:「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是則以真證之不可思議之境界謂之神域。又自在徹見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故知「開神」乃能使浴者開顯識性中本有之神智也。又水具八功德,調和適意,不但自然適應每一浴者的心愿,更殊勝的是這水能開你的神明、智慧,使你心神爽朗,增長智力,並且洗後身體舒暢安樂。水清湛凈潔,如同虛空,沒有形狀,好像跟沒有一樣。「寶沙映澈」,水清見底,池底的寶沙都能徹底映現。水中沒有任何一個深處是寶沙映照不到的,都能透視,所以「無深不照」。這是什麼水呀?能夠一一知道眾生的意,一一隨眾生的意。如其所願,同時同處,普應現之。這是什麼境界?如《法華》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三次請佛說《法華》,佛都說「止止」,停止停止,我的法妙難思,所以都是難思之法。也不能再說什麼,要勉強說的話,都是本經三真實的顯現,一一惠以眾生真實之利。
微瀾徐回,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本段水說妙法,顯示極樂世界無情說法的不思議功德。「微瀾徐回」,水中波浪,大的叫做瀾,小的像水面的細紋叫做波。現在經中說「微瀾」,所指的是波。這些水波安和地徐慢旋迴,「轉相灌注」,波與波的水互相注入,你灌到我、我灌到你。水流有聲,「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演放出無量的微妙音聲。水波正在廣宣法音,饒益眾生,使聞者各個聽到自己願聞的法。
一、「或聞佛法僧聲」。佛法僧是三寶,《阿彌陀經》:「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二、「波羅蜜」。譯為到彼岸。修菩薩的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叫做波羅蜜。
三、「止息寂靜聲」。止是停止,息是休息,指息滅種種妄想。止息即止觀,《止觀三》:「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這是說寂然不動叫止,相當於戒定慧三字中「定」字的意思。在寂定之中仍有覺照的作用,就是觀,相當於三字中的「慧」字。「寂靜」見前諸根寂靜注。
四、「無生無滅聲」。清涼國師:「諸法本自無生,便自無滅。」《仁王經》說:「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心經》的空相就是《仁王經》的「真實空」,就是第一義諦空。一切法既是真實空,從何處又有生滅去來,所以本經「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遠離去來、生滅、空有一切分別的相,所以清涼國師說:諸法本來無生,既無生,當然也就無滅。
五、「十力無畏聲」。十力,如來證入實相之智力,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十力。
「十力」者,如來所有之十種力用。⑴覺是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又指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樂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希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⑵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⑶定智力。知諸禪定,解脫三昧之智力。⑷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⑸欲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⑹界智力。乃知種種界智力,於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也。⑺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⑻宿命智力。知眾生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壽夭苦樂等。⑼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舍報,生生死死,從何道來,向何道去;以及善惡業緣,或苦或樂,無障礙之智力。⑽漏盡智力。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無畏」者,又雲無所畏。佛在大眾中說法泰然自若、無所畏懼的德。一共有四:⑴說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⑵說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⑶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⑷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
六、「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無性」,一切法都沒有實體,所以說「無性」。「無作」,是沒有安排造作的意思,和無為相同。如有所作為,就成有為法了。《法事贊》:「極樂無為涅槃界。」涅槃是無生無滅,除盡一切有為的法,離開一切有為造作。天台主張,權教法相宗的佛是修行感得佛果而成的佛,為酬報三大劫修行的因所成的佛,所以是有為法的佛。圓教佛的三身都是本來自然如是的佛性,不是由因地中修行造作的果實,所以叫做無作三身。《法華經·守護國界品》:「有為報佛,夢裡權果。無作三身,夢前實佛。」這是說:權教從有為法修成的佛,這個佛果只像人在睡夢中所得的果實,這是如來為眾生權巧方便而說是佛。若是由無作法所證圓教佛的法報化三身,那是入夢以前真我,這才是實佛。
「無我」,有恆常一定的體,又有主宰的作用的,叫做我。在人身中執定存在這個的,叫做人我;若在法上執有這個的,叫做法我。人身只是五蘊的假和合,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沒有人我;諸法總之是因緣所生,也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也沒有法我。《止觀》說: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認為有我。若用智慧來觀照,實在是沒有我。要說有我,我在哪裡?從頭到足,各肢各節,一一尋察,但找不到我。可見何處又有他人和眾生呢?又《原人論》說:肉體形象所顯的色身,以及能思能慮的我心,從無始以來,由於因緣之力,一念與一念,就是一生一滅,後念生則前念滅,念念相繼,就是生滅相繼,沒有終止。像是涓涓的水流,後浪追前浪;又像燈蠟的火焰,前焰剛熄,後焰已燃,焰焰相接,生滅不停。人的身心與之相類,由於因緣,身心假合,好像是一,又好象是常,其實只是相似相續,既不是一,更不是常。但是凡愚的人缺少智慧,認以為我,寶重此我,引發無量貪嗔痴三毒,造一切業。
七、「大慈大悲喜舍聲」。慈悲喜舍是四無量心。⑴慈:與眾生樂。⑵悲:拔眾生苦。⑶喜:見他人的離苦得樂,自心生起歡喜的心。⑷舍:內心平等,沒有執著,於眾生舍一切冤親等等的分別,捨棄一切貪、嗔、痴過失。眾生修習得無量福與果。
八、「甘露灌頂受位聲」。甘露本是天人的不死葯,吃了能延長壽命,味美如蜜。密典《秘藏記鈔》:用法水給弟子灌頂,叫甘露灌頂。《大日經》說:如來是法王,為令佛種不斷,用甘露法水給弟子灌頂。從這以後,一切聖眾對於得受灌頂的這個人都很敬仰,知道這個人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一定繼承法王之位。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凈,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段表明極樂眾生聽到水聲說法所得法益。往生的人聽到以上種種妙法音聲,「其心清凈」,大家心中清凈。「無諸分別」,「分別」,思量識別諸事理,以妄分別為體。乃妄於無我無法之上,而分別我與法也。般若無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平等無差,一味無別。離開垢污同雜染,也離開了種種虛妄分別、對待,入了不二法門,契和中道。所以經說「正直平等」,正就不邪,直就不曲。無二無別就是平等,中道就自然正直。不邪為正,沒有任何邪思邪見;不曲為直,直心是道場。眾生心不是邪就是曲。我是佛教家庭,從小就信佛,廣濟寺沒有一個小旮旯我沒走到,可是念中學的時候我不信佛,就覺得這許多有名的出家人或者居士,心裡還那麼曲里拐彎的,就覺得佛法沒用。等後來念到《金剛經》才知道,不是佛法無用,是大家對不起佛法。真正修行,正直,沒那些曲里拐彎;平等,沒那些分別。「直心是道場」,所以直心很重要,禪宗提倡直起直用,唐代有台山婆,人問台山路怎麼去?她只回答:「驀直去」。這三字極平常、極奇特,但無邊妙義與玄理都在其中。於是善根自然成熟。《阿彌陀經》:「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天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彌陀疏鈔》說:「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這一點是極樂最殊勝之處。在極樂世界所聽到的法,你不但都能領會,並且立即同法相應。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豈但不能同法相應,就是正確領會也極端困難。我們娑婆眾生,極多的人都沒有達到六根清徹,耳內有許多垢污,先要去掉你的垢。打個比喻:像是拿個杯子去舀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剛剛裝過敵敵畏。你用這個杯子去喝甘露,喝了就會把你毒死,你杯子里有毒呀!所以要無垢,也就是先要消除貪嗔痴三毒,才能聽進去。至於「相應」十分重要,相應就是契合。《往生論注》說:「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這就是說,相應就像匣蓋的相稱相合。《華嚴論》說:「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今經雲「隨其所聞,與法相應」,深顯彌陀本願功德,不可思議。諸往生凡聖同居土的凡夫,善根成熟,所聞妙法,悉能契會。躡解起行,行起解絕。忘照同時,能所不二。智與理冥,乃至種種所聞,悉能頓契,與法相應。說提到實相,就跟實相相應,談到平等,就跟平等相應。你只聽到這個名詞,頂多還知道一些名詞的解釋,你沒有相應。怎麼叫相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相應了。你真正是照了,不然你把那兩句話天天念,就等到有那麼一天相應,那沒有相應之前你還是苦。
「其願聞者,輒獨聞之」。自己想聽什麼,就聽見什麼。那不想聽的人就一點也聽不到,一點也不受干擾。所以極樂世界微妙難思,時時聞無上法,處處得真實之利,耳目所對,全顯本心。舉足下足,咸作佛事,所以「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十方世界的佛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稱讚極樂世界,勸自己佛國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十方佛土的人民大量往生極樂。所以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十方世界這麼多佛都在勸導往生,十方國土大量人民都是依教奉行。所以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要依教奉行,而不是把它當學問去研究。如果不是只想當個學者,而是要成就自覺覺他、普利眾生的大願,你就須依教奉行,求生極樂。得到往生,都在七寶池的蓮花里自然化生。由於不經過胞胎,也不是咱們世界這種胎卵濕化,都不是由於自己妄業的惑報,而全憑彌陀無上願力,自然出現,所以叫做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個「清虛」、「無極」出現於漢、吳的譯本,因為那時佛教剛來,翻譯經典時自然就採用當時道教的常用文字,所以經中出現「清虛」、「無極」這些道教的用語。嘉祥大師說:神通廣大,無所不至,沒有極限,所以稱為無極,是無極之體;如光如影,不是血肉之身,所以稱為清虛之身。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阿彌陀經》說:「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連名字都沒有,哪還更談得到實際,那些鳥都是阿彌陀佛變化的。又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又《論注》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所以經中說在極樂國中「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所以彼國名為極樂。
超世希有第十八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類,無差別相。但因順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本品叫「超世希有」。超出一切世間,表示優越高超;人世間希有,顯示少見難得。在極樂國中,所有眾生的容貌和色相都非常美妙(美妙是妙到了極點,所以稱為微妙),都是超世希有。《會疏》說:「非有漏生滅身,故云超世。法性清凈身體,故云希有。」他們不是有漏、有生滅的身體,叫做超世;是從法性顯現的清凈身體,沒有垢穢,所以稱為希有。並且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更重要的是《往生論》所說,他們是「天人不動尊,清凈智海生。」彼佛國土的天人都是不動尊,沒有退轉,是從清凈智慧的大海所出生。正如《往生論》所說,極樂的菩薩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凈句。所以,極樂眾生容色的清凈莊嚴,超越一切世間,至為希有。極樂人民的形狀色相,彼此相同,經文是:「咸同一類,無差別相」。就是說彼此相似,沒有差別;只是一種,沒有兩類,當然不能更分什麼貴賤高低了。不像這個世界,有的皮膚是白的,他自認為最高;有的看不起黑種人,這個就是低下的,沒有這些差別。當然,也不是說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一樣的,分不清楚,誰也不認識誰是誰。不是那個意思。就像兄弟很像,但是都易於認清的。至於稱為天人者,是隨順世間的方俗。本經〈禮佛現光品〉說:彼土「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可見極樂國中都是聖賢,那為什麼又稱天人呢?這是隨順世間的習俗。義寂這位大德說:念佛的人兼持五戒(人業),初往生時就是人,比這更低也一樣。念佛又兼修十善,十善很不簡單,不貪、不嗔、不痴,修十善是天業,生天不是容易事,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啊!這麼初得往生時,叫做天。生天界要不貪、不嗔、不痴,我看誰做得到?我就敢說我還做不到,我還很痴。還有一個解釋說,在地面上的叫做人,能在虛空的叫做天。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寧可類乎?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丑劣。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說到超世希有,這裡有五重的比方。一、拿乞食(要飯)的人比帝王。一個乞丐,憔悴、醜陋、骯髒到了極點,這個窮苦的叫花子站在帝王身邊,他同帝王能相比嗎?帝王容顏、色貌,養尊處優,儀容當然不一樣,再加上裝飾,那就不能相比了。二、要拿人間的帝王比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是四天下的王),人間的王就卑鄙醜陋多了,就像乞丐在人王的身旁一樣。三、轉輪聖王雖然威相第一,可是要比忉利天王(這是俗話說的玉皇大帝、帝釋),那麼轉輪聖王又比帝釋丑劣很多了。四、假設帝釋比第六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天最高的一個天),又不如遠勝,相差百千倍都不止。五、把第六天跟極樂世界的天人、菩薩、聲聞來比,又不如遠勝。「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萬億倍都趕不上,就是說把第六天的人,容色的水平提高一萬億倍,也趕不上(「逮」字同「及」字意義相同)。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
極樂人民所居住的宮殿、穿著的衣服、吃用的飲食,這些享受都跟他化自在天王一樣。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最高的第六天。往生之後就是如此。
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威德」是威神功德。極樂世界的人,他們都「神智洞達,威力自在」。開顯了神妙難測的智慧,洞然通達本源,並且威力無比,自在無礙,所以他們的威德無比。「階位」,「階」是階級、階梯,「位」是品位、地位。極樂世界人民的階位更是十方世界都不能相比的。這就是極樂世界最特殊的,蕅益大師稱讚極樂的凡聖同居,說這是十方世界所無。既是阿鞞跋致,但還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可又是阿鞞跋致,他三不退。這是極樂國土所獨有,十方世界之所無。凡夫就不退,這個階位是十方天人不能比的。他們必然輪迴,所以決定要退。例如一個帝釋忽然五衰相現,他有天眼通,可知道自己的未來,他觀察一下,看到自己下生將生到某地一個驢耳朵裡頭,驢耳朵長了瘡,瘡裡頭有蛆,他也要變成驢耳朵里的蛆。於是大恐慌,求佛加被。佛傳了他法,讓他修法,他才避免了。只有極樂世界,只要一去之後就再不退了,而且三不退,念念都不退,所以一切天人不能相比。「神通變化」,極樂的聲聞,掌中能持一切世界。就以現在世間的天文學來說,宇宙有多大、星球有多少,都不可測,何況十方。可是極樂的聲聞一掌之中都能抓住,這是多麼大的神通!再者極樂世界人民能在一念裡頭,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在一念的剎那之間超過這麼多佛剎。而且「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所以遠遠超過二乘,何況天人。所以說「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是「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所超過不是百千萬億倍,而是說不清的倍數。「阿難應知」,佛就叫著阿難,你要知道,「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所以一部《華嚴》就是不可思議,《阿彌陀經》經名也是稱為不可思議,這兩經都與本經同部,本經舉體是不可思議,所以「超世希有」。
受用具足第十九複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再者,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或是已往生,或現在生,或未來當生,都能得到遠勝第六天王的諸妙色身,相貌端正莊嚴,福德沒有限量,並且「智慧明了」。在本經〈菩薩修持品〉里說: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密藏的「密」字不是指保密,而是指對你說你也不能懂,告訴你你也跟沒聽見一樣,你看見也跟沒看見一樣,所以叫做「密」。佛的密藏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可是這許多菩薩,不但是明了,而且究竟徹底的明了,所以說極樂世界的人「智慧明了」。「明」是明明白白,「了」是了了分明。明白什麼?怎麼才叫了了分明?那就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道自己的本心。這也就是禪宗與大密宗的核心。舉個例子,照見五蘊皆空,是智慧明了。我們也能講五蘊皆空,我們是不是「照見五蘊皆空」呢?我們不能,我們是思想裡頭見了五蘊皆空了。「想」是有念的,「照」是離念的,妄念斷了才有照用。你鏡子上完全是多厚的瀝青,你照什麼?黑漆漆這一大堆。「神通自在」,上一品已談過,極樂眾生的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本經〈菩薩修持品〉又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方便智又名差別智、權智。根本智是實智。宗門常說,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一代佛教化導的作用在於方便智,度生妙用權化的法都由方便智。由於方便智的顯現,可增長對於自心實體的了知。且度生事業不離神通,方便智的開顯,認清了從本以來,自然安住神通法中。沒有一時一刻不是安住神通。所以龐通的詩:「神通與妙用,是運水與搬柴。」運水搬柴都是神通妙用。所以「智慧明了」是達神通之本,達了神通之本就自然了知神通本有,一切都是你本有的,沒有一樣是從外得的。所以一個有所得心,就總是想得點什麼,看到點什麼,增長點什麼,入了什麼定,見了什麼瑞象,得點什麼奇異功能。他不知道這都是本有的,只要能通達這個本,一切變化神通都自在無礙了,所以說「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是本。你雖破本參,你悟了自己的本有,是知有了,這個是根本。那神通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末了邊邊上的事。現在很多人捨本逐末,你說他不信佛嗎?他信佛。你說他不用功嗎?他用功。但是他不在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說顛倒見!若不信佛法而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可是你單單看到神通、奇異功能、瑞象與靈感,就叫做附法外道,是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現在有很多人穿了和尚衣裳,是附法外道。獅子厲害,什麼人能吃獅子的肉?只有獅子身上的蟲吃獅子的肉。還有破壞佛教的這些僧人,如獅子身上的蟲,別人都不敢碰獅子,它敢鑽到身體裡頭來。這個本末很要緊。所以印光大師特別說,念佛沒有得念佛三昧,不要求見光等等境界,要去求的話必定會出毛病,甚至著魔。由於「福德無量」,所以種種受用,一切都豐富充足。「宮殿、服飾、香華、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隨自己心裡想什麼就有什麼。
因為他還是凡人,不然怎麼還會想這些,雖然是三不退他還是凡人,凡人就能去。倒過來這麼想,怎麼能超凡呢?我們要超凡很不容易,得把見思惑全斷了,才是阿羅漢。見惑、思惑,貪嗔痴慢一點也沒有了,不但是欲界的、色界、無色界的貪嗔痴慢都沒有了,談何容易,這種男女的事只要有一次,就不能出欲界,色界天就生不上。梵天都是梵行清凈,怎麼出三界?連欲界都出不去,所以橫超法門特殊就在這兒,你沒有這橫超法門絕對出不去。所以都還顯現的是凡人這些東西,因為多數去的還是凡夫,還都需要這一些。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到了想吃東西的時候,七寶的缽器自然出現在前,百味的飲食,多種美味所成的飲食自然充滿缽內。「雖有此食,實無食者」,雖然顯現食品,但實際並沒有真正吃飯的人。這都是由於他們的習氣,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想吃飯了。寶缽和食物自然現在前面,但並沒有人去吃它,只是看看就行了。極樂人民「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看看食物的顏色,聞聞香味,意思上領略了,就是吃了。「色力增長」,凡聖同居土中許多人仍是凡夫,所以吃食後身體與力氣都增長,「而無便穢」,並且沒有大小便。受用極樂食物的人「身心柔軟」。人的身體,年輕時柔軟,越老越硬,死了就僵了。娑婆世界的人,心意的缺點是剛強難化。人的個性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的人還自以為驕傲,我能堅持,實際正是你剛強難化,不好教化。柔是柔和,和順才好教化。所以學佛就是改造的過程,你不想改怎麼行?佛就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要告訴你佛的知見,你的腦子裡全是眾生知見,因此改是必定的,要放棄你的眾生知見,悟入佛的知見。所以「柔軟」很重要。「無所味著」,極樂眾生對於味塵不去執著,對於飲食毫不貪戀。吃飯也是一件事,飯吃完後不要人收拾食具,自然就沒有了。所以,這一切都巧妙靈活,來也無所從來,你一想它就來了。來了你見色聞香,身體也得到好處。事情完後,剩下的東西、器具自然就沒有了,極其自然。「時至復現」,到了你又想吃了,寶缽與飲食又自然出現了。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上一段是飲食,這段是服裝。「眾寶妙衣」,是用多種寶物所做成的美妙衣服。「冠」,帽子;「帶」,身上系的衣帶;「瓔珞」,印度古時貴人把許多寶串連起來,掛在身上,叫做瓔珞。也有的用花做的瓔珞。以上種種都有「無量光明,百千妙色」。這個衣服、瓔珞等等都是眾寶所成,寶物放光,所以光色微妙。根據《觀經》說「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所以有「無量光明」。而且《觀經》又說「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每一個光裡頭具有八萬四千顏色,所以「百千妙色」,極言其多。色又放光,《觀經》說:「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所以重重無盡,光中出色,色中出光,微妙光色「悉皆具足」。這種勝妙的衣服都「自然在身」,不須剪裁縫製。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凈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上兩段是衣服,本段是住所。「所居舍宅,稱其形色」。極樂人民所居住的房舍與宅院,它們的形狀同色彩都非常相稱,調配巧妙,並且也同居住的人的大小色貌相稱。例如多少由旬高的身體,那要有與他相稱大小的房子(所以蓮花,從半由旬到多少大的由旬,差別很大)。房子上有以寶珠、摩尼等等織成的寶網,普遍覆蓋在上面。「懸諸寶鈴」,寶網上懸掛種種寶鈴。所有的寶鈴、寶網和舍宅,都是「奇妙珍異」。「奇」,奇特;「妙」,美妙;「珍」,珍貴;「異」,特異。都是出奇的美妙,珍貴希有。如上所述的房上有網,網上有鈴,遍布在極樂國土,彼此「校飾」。「校」是相交相互的意思,表示所有諸寶彼此裝飾,作為莊嚴。「光色晃曜」,所有諸寶都放光明,光中有色,色中有光,而且晃動變化,「盡極嚴麗」,明亮顯曜,極其莊嚴,極其美麗。國中「樓觀」(樓台)、「欄楯」(欄杆)、「堂」(殿堂、大殿)、「宇」(屋檐、屋邊)、「房」(廂房、居室)、「閣」(樓閣),它們有「廣狹」(寬窄)、「方圓」、大小高低,或者在虛空,或者在平地,種種的情況。都是「清凈安穩」,非常清凈、非常安穩,不是鬧、不是亂,「微妙快樂」,好到不可思議了,所以稱為微妙。《會疏》說:極樂沒有五濁,所以說「清凈」;沒有變異(不衰不壞),所以叫做「安穩」;塵塵都不可思議,任何一個微塵都不可思議,所以說「微妙」;永離身心之苦惱,所以叫做「快樂」。又按《往生論》,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都是清凈句所顯現,所以說「清凈」。種種不可思議的受用之物,都是隨著極樂世界的人,心中所想念立即顯現,所以是「應念現前」。隨想隨到,沒有不如願的情況。這些受用之物都是圓明具德,圓具萬德,都是種種妙香之所合成,到十方世界普做佛事,無欠無餘,所以是「無不具足」。
德風華雨第二十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寶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佛法主張日中一食,過午時一發,就不能食。「食時」指正午。極樂國土到了中午,自然徐慢地吹起了德風。《吳譯》說「亦(此)非世間之風,亦非天上之風。都八方上下,眾風中精(風之中最妙的)。自然合會化生(的風)耳。不寒不熱,常和調中適(很和、很舒服,恰到好處叫中適)。甚清涼好無比也。」《觀經》說:「八種清風,從光明出。」有八種很清凈的風,就是從極樂世界光明中出來的。《吳譯》本所說的「風中之精」,與《觀經》中「八種清風」,都是指德風,所以很和適,很愉快。「自然德風徐起」,徐徐吹動寶網上的寶鈴,演出微妙的法音,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極樂國土水的聲音、風的聲音,到處演說妙法,這以四諦法為例了。根據《俱舍論》說:「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諸法等待因緣而生,所以不是常。種種逼迫惱害的,所以叫做苦。見有男女生死種種差別的相,可是實際上是沒有,與自己所見相違反,稱之為空。首先你想自己不死,得不到;你想同於常在,得不到,它空。所見既與自己相違,怎麼自己能做主宰?沒有主宰,不能當家做主,就是沒有我。所以我是以主宰為因,能夠當家做主的才是有我。這個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實際這也就是無量的妙法。《往生論》說:「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所以風聲所說的法,不僅僅是二乘的苦空無常,而是可以讓人悟入,能證涅槃的波羅蜜。這個水聲,不就說了很多很多波羅蜜,妙法的音聲,風聲也是如此。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說:「出有而有曰微。」「出有」,指出三界的有。無欲,所以離開了欲界;他地居,所以不是色界;他有色,就不是無色界。不是三有,所以凈土非三界所攝。出於三有,所以說「出有」。「出有而有」,「而有」者是什麼?凈土之有,由於彌陀一乘願海而有。離二邊,超四句,出有而有,所以「微」。二邊是有無、是非、邪正、凡聖等等對立的兩邊。過去的同事,方興(筆名叫未艾)以前問我說:「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有?」我說:「極樂世界是離四句的有。」四句:說有,是一句;說沒有,是一句;說也是有、也是沒有,是一句;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又是一句。這是四句。不管怎麼說,總不能離開四句,咱們眾生的語言就在四句裡頭,腦子裡所能理解的也就在這四句裡頭。佛法所精深的道理都離開這四句。極樂世界出有而有,不落兩邊,離開四句(就離開百非),所以說是「微」。又雲「名能開悟曰妙」。名者,五法之一,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聞物體之名,便心浮現其相。名能開悟,所以叫做「妙」。突出這個名相來,雖然是名相,寶樹說法,當然也不離開名句,以名相能使聞法的人開悟,所以叫做「妙」。法音微妙,能使人悟入深遠。
推薦閱讀:
※南懷瑾先生講座問答集錦(二) | 一簇樓臺峭倚空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02集
※微講座|排卵障礙病例淺談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09集
※永嘉禪高級班講座 <永嘉證道歌>直講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