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嚴禪前行概論 拾、安那般那——無邊妙用的基礎

邁向佛陀的境界

華嚴禪前行概論 拾、安那般那——無邊妙用的基礎

海雲繼夢法師文集

拾、安那般那——無邊妙用的基礎

安那般那行法

「安那般那」是印度話,是「息入、息出」的意思,但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呼吸而已。向來各家的譯法都不同,安世高就把它翻成「安般守意」;他特別用「守意」二字,就是強調不是空心靜坐。現代人大乘佛法學多了,放空話、講大話的很多,實際修行這方面,卻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很多學佛人喜歡講「一切都要空」,可是當家產、太太、孩子通通布施出去以後,卻在那邊「怨嘆」,那個叫作「怨嘆空」,不是真空。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弄錯方法,不知道真實義在哪裡。

根據《安般守意經》裡面的定義:「『安』為定,『般』為莫使動搖,『守意』為莫使亂意也;安般守意名為,御意至得無為也。」心念不要亂,叫作「守意」;「意」就是意念,意思是要把你的念調御到「無為」的境界。在修法中,各位不要把這種基礎行法當成「有為法」或「有念法」,而把大乘的法叫作「無為法」或「無念法」;不要用二分法,在佛法中是一法,不是二法。所以我們稱小乘佛法為「基礎佛法」,稱大乘佛法為「運用佛法」,必須要先有基礎佛法才能運用;換句話說,「基礎佛法」必須要能運用才能圓滿,而「運用佛法」要運用得當,一定要先有基礎。所以,什麼是基礎佛法,要如何運用,我們要把它弄清楚,二者不要混淆了。大乘佛法的辭彙很好、很迷人,很多人卻也因此「被騙」,那就像是大理石刻成的饅頭,雖然也叫作「饅頭」,但只有傻瓜才把他當成真的饅頭來啃;這種石刻的饅頭花蓮很多,你把它拿來供佛可以,但拿來供養五臟廟那就慘了。所以要弄清楚,千萬不要被文字騙了。

《安般守意經》說:「夫安般者,諸佛之大乘,以濟眾生之漂流也。眾生心之溢盪,無微不浹,出入無間;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覓之無前,尋之無後。深微細妙,形無絲髪,猶以晦曀;種夫深耕,巧手覆種。孳有萬億。旁人不賭其形,種家不知其數也。一朽乎下,萬生乎上。彈指之間,心九百六十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而心不自知,猶彼種夫勞形役軀,而不知其源也。」

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安般者」是佛的大乘,不是小乘。假如自己搞不清楚為何要學「安般」,那就要先提疑情。它整段文章寫得很美,意義你現在不見得能體會,但是你好好地修就對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就從這邊產生。文章我不解釋,只跟各位講一下「一朽乎下,萬生乎上」——它的意思是說這個種子在地下腐爛了,所有的果實可以在上面生出來。為什麼用這個來形容「安般守意」呢?其實是告訴我們,你花三個月的時間在禪堂里把數息觀修成,「無邊的妙用」可以在你一生中去兌現。

你要學數息,不僅僅在禪堂學,假使能發心當堂主,那是你成就自己的最好機會;二六時中,最好一直守住鼻息。怎麼守呢?你現在功夫還不夠,在禪堂中坐下去,守鼻息可能就讓你守得頭昏腦脹;不數息,呼吸還很正常,一觀呼吸,呼吸反倒亂了。其實這很正常的,不用擔心,它是表示我們還沒有接受調教,所以必須經過一番訓練。這時候你的感覺,很可能像是把剛買回來的棉被從塑膠套里拿出來,要塞回去時塞不進去了,棉被好像變大了;等你能夠把它調好塞回去,人家就會說你很內行。現在你是很外行、很狀況外,勉強塞完後已經是滿頭大汗,而且裡面的棉被也是奇形怪狀。不要因此感到沮喪,這很正常,它是必經的過程,假如因此而放棄,那就只能永遠當凡夫了。

假如你說還有一法比他更快,那就等你這些同學通通成佛,度盡眾生入滅去了,你再來好了。當然你不見得會下地獄,不用恐懼,只是生生世世在「人天善道」里生死輪迴而已。各位能進到禪堂來,已經很殊勝了,我可以保證決不墮三惡道,但若要進一步出離,非得經過一番訓練不可;犧牲三個月把基礎打穩,無邊的妙用跟喜悅將從這裡產生。這次訓練不成,不要緊,再來一次!我相信經過幾次的訓練,一定可以證得初禪定;再笨的,五年應該也可以。

假如花五年,每年三個月的時間訓練,可以讓你證得初禪定,這個投資非常划算。在這個時代,我不敢說你可以證阿羅漢,雖然證阿羅漢也不是多困難,只要心法、色法弄清楚,沒有「我」,就證阿羅漢了(當然用講得不算,我這樣子講或你聽到轉述給別人聽,都不表示已經證阿羅漢)。假使你花十年六個月來訓練,不見得能確確實實體會到「心法」跟「色法」構成一合相的假我,但是你花五年,每年用三個月的時間訓練,要證得初禪定絕對沒問題。當你證得初禪定以後,會發現自己比現在變漂亮多了,男生像天王,女生像天女,因為初禪定是在初禪天。但你是在欲界裡頭時,很難保證你是在忉利天,知道嗎?在欲界裡頭,變成羅剎女、修羅女的機會比較高,要成為忉利天的天女就不一定了。但你要是證得初禪定,那就是色界天了,絕對沒問題!所以一定要證得初禪定。

「彈指之間,心九百六十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一彈指有幾念,一念有多少生滅,這你自己去算就知道了,這裡只是簡稱;它告訴我們,一天一夜當中有十三億念。「意」就是念,這個「念」很重要,但一般人都這樣含糊帶過去了。「意有一身而心不自知,猶彼種夫勞形役軀,而不知其源也。」這個念有個身,自己卻不知道,那就好像農夫在那邊忙碌,勞形役軀,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

我們也一樣,晚上回到家,洗個熱水澡,倒頭就昏睡過去了,隔天再迷迷糊糊的醒來,你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念」有個身,這就是為何我們講,有呼吸身(又叫息身)、色身和念身,這三身就是「法、報、化」。大乘佛法中還有所謂的「意生身」,「意生身」從哪裡來?就是從數息觀來的,你如果沒有數息觀的基礎,不可能有意生身。把數息法訓練起來,你到那個階段就知道為什麼。告訴各位,這絕非神奇鬼怪,那個神通是真的神通,不是用講的就有,是真修來的。但是真有這個能力的人,不會去炫耀,沒有的人才會炫耀,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被騙。各位要知道,修行的過程是非常踏實的,所以我們要求你進入這個道場,就要依據這個道場修,你去別的道場也一樣,要把其他的雜訊都放下。

念有個身,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想要知道源頭,一定要先斷「思覺」。思覺有三粗、三細之別,三粗思覺就是「貪覺」、「瞋覺」、「痴覺」;貪瞋痴叫作三毒,我們應該要有覺醒三毒的能力,這是比較粗的。三細思覺是比較細的,有「國土覺」、「親里覺」和「不死覺」。國土情就是「你是台中人,我是台北人……」他對這塊土地有感情或是喜歡住在哪裡。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想要在台北找個地方住下來,同學們知道我要找房子,許多人就跑來跟我說:「你來住我們那邊,我們那邊很好……。」每個人都說他們住的那個地方很好,我是聽了一臉茫然,因為我對那個地方沒有國土情,有的話就會不一樣;這就是一種偏愛。貪瞋痴要覺察比較容易,國土情很難覺知,它很微細。像有些人說「他比較喜歡住在南部或哪裡,因為天氣比較熱或比較冷……」,講是這樣簡單帶過去,其實裡面有國土情自己不知道。

「親里情」,「親」就是指親人,「里」是指周遭生活環境的人。你對於那些親戚朋友,會有眷屬的感覺。你要住在哪裡,大概都是跟親戚朋友有關。除非你恨透了家人,所以他住東方,你就住西方,他住南方,你就住北方,因為不想跟他們來往,否則一般來講,即使吵架歸吵架,還是要住在一起,這個叫「親里情」。親里情之間的關係,你也很難體會得到。所以我跟各位講,不要吵架,尤其不要詛咒對方,因為那是一種情,那個情緒沒有調好,就會變成恨,親人會變成冤家死對頭;情緒若可以調得好,親人是非常好的增上緣。現在由於生活環境的複雜,使我們跟親人之間的關係都惡質化了。其實,生活步調放緩的話,這種親情就會很好,可是你看不出來,因為你沒有感覺到。這是為什麼?因為這種親情很微細,你身在其中,自己卻感受不到,就像「猶彼種夫,勞形役軀,而不知其源也」,農夫他身在其中,自己卻不知道。

「不死覺」,大部份的人很少意識到自己會死,其實每天都有人死,什麼行業都有可能休息,只有出生跟死亡是二十四小時服務的。大部份的人都只想著怎麼樣去幫助別人,沒想到自己也會死。鄉下有些人,專門備一套黑色的西裝,準備參加別人喪禮用的。你看,別人死的時候自己都穿得很高級,很少會想到自己死的時候要穿哪一套,壽衣店裡面賣的大都是粗布,哪一個人會想說「我先試穿一下,哪一套壽衣是適合我穿的?」這個叫作「不死覺」。

一個人能夠想到自己會死,那就算是有智慧;所以不用參別的,就花一段時間去參「我死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功德,保證以後你會死得很美,這就是五福臨門的第五福——考終命。你想要有那個福報,現在就要去想「我會怎麼死?」自然會死得很美;要是從來都不想,有可能會死的很難看,眼睛一顆大一顆小,嘴巴歪一邊,跟不動明王一樣。人都會死,沒有例外的,當初被耶穌救活的那些人,也早就死了,沒有永遠不死的。你如果想要死得好看,那就要靠自己了。國土覺、親里覺、不死覺這三個都屬於比較微細的部份,範圍也很廣;這些都是自己的事,不是別人的事。有些人說:「佛教太自私了,只管自己了生死……。」我們要弄清楚,想想這些自己的事不是自私,他跟自私無關。所謂「自私」是只圖自己的利益,不管別人,而我們做的這個修行,不僅沒有傷害別人,他讓自己達到完美,同時也會帶給別人非常好的效果。

有些同修來到道場就猛跟我解釋:「師父!很抱歉,最近很忙,所以都沒有來……。」其實不用抱歉,你把自己照顧好,那就是讓師父放心的最好方法,否則師父還得要做功課迴向給你,對不對?所以只要把自己照顧好,師父就不用替你操心了嘛!同樣的,你跟朋友、家人相處的最好方法也是把自己照顧好,人家就不用替你操心。所以,照顧好自己算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嗎?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是你給朋友、家人最好的禮物,是不是?所以照顧好自己,它本身就是修行。一個人可以照顧好自己,讓親戚、朋友、同修、師長不必替你操心,那你的修行算是很不錯了,六十分大概沒有問題;想要到達六十分以上,那真的就要很精進了。照顧好自己也屬於助道資糧,至於因為貪、瞋、痴而去搞自己的生活問題,那就不叫作照顧自己,而是造業了。

能夠將這些三粗三細的思覺都斷了,那才可以稱為「健兒」;而要斷絕這些思覺,那就要念「安那般那」,學六種法,因此應當要念「數息」。安那般那行法,在中國的法本有很多,如《坐禪三昧經》、《大安般守意經》、《六妙門》等,而且各法本之間,名相定義等都互有出入,也不甚具體,本文是就《坐禪三昧經》的幾個相關重點,把它標示出來,其他的有機會再詳細探討。《坐禪三昧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它是大乘法沒有錯。所以說「諸佛之大乘,以濟眾生之漂流」。六法怎麼修,等我們講正行的時候再詳細講,這個地方提供給你的只是一個概念。

這六法我們會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一次,給各位作個依據,我也不知道講義這樣講是否恰當,但我是覺得已經講得很廣,尤其要把大乘的語言融入其中很不容易,因為語言模式不一樣,但是我們會偶爾帶一些進去,因為修這一法,可以讓你具備大乘佛法的基礎。我常跟各位講,你不經過實修,大乘經典你看不懂,看不懂的原因在哪裡,相關的幾個重點我會把它標示出來。譬如,我們在大乘經典常常看到「佛放眉間光」,為何經典這樣記載?經典有記載一定是真的,不然就是誑語者、不實語者。假如這樣的話,佛陀是怎麼眉間放光的?總要教教我們,不然我們都不會,這一法要教我們嘛!佛陀放光的情況,經典里經常出現,可是我們都把他當封神榜一樣看過去,沒有人去追究。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幾乎都沒有人談這個問題;這要從實修當中去看,從數法到隨法以後,你就會發現為什麼眉間放光,修法在這裡就有了。

大乘一直講「法、報、化」三身,小乘則不講,那麼「法、報、化」是從哪裡來?你怎麼去證得?你只會講有個法身,但法身是怎麼來的?總不能說「它本來就在那裡」它當然本來就在那裡,但是我們現在就是沒有,那我要如何證得法身?圓滿報身怎麼修成?這個就是我們的主要功課。告訴各位,透過「數息觀」就可以證得;「數息觀」就有觀,「五停心觀」也都是觀,所有的行法都講「觀」。在佛教裡頭,沒有一法「不觀」,每一法都要「起觀」。因此每個行法中不可能「無念」,只要講到行法,就是要你「作意」;「作意」要作到「無意」時,才能夠一念不生;當你「作意起觀」,觀到「無意作觀」時,那就成就了。講「無念」,是講這個部份的無念,不是空心靜坐的那個無念。一開始就修空心靜坐的話,即使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也沒有用,業報盡了,你還是要再輪迴!假如沒有福報的話,空心靜坐只不過是「野狐禪」,是外道禪的修法。

我們講法跟外面不一樣,你從外面帶來的雜訊,可能會在這裡攪和不清,所以一定要重新來過。現在我們跟各位勘定的,是從頭到尾的一個完整系統,你不要從前面就開始混淆到後面去。「數、隨、止、觀、還、凈」當中都有一個方法,我把這方法叫「技術面」,另外它還有一個「觀法」的部份,我把它稱為「工程面」。講「工程」,是相對於「技術」上來說的;「技術」上你這樣做,「工程」自然就會成就。

就好像蓋房子一樣,小時候去工地打工,我們一群孩子就負責把磚塊、水、水泥、砂子一直搬運上去,我們就只知道這很簡單的一法。等到房子完成了,我們站在下面看「喔,怎麼那麼漂亮!」為什麼那麼漂亮,怎麼想都想不到,因為我們只負責把材料運上去,而「怎麼那麼漂亮」,其實還有工程師在負責。現在大部份的人在修行上也有這樣的狀況,只知道技術面,不曉得有工程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修法,佛教就變成只有拜拜、誦誦經,訓練出來的就像是一批「只會挑磚塊的工人」一樣。所以,相信我們這邊訓練出來的,不僅是會挑磚塊,而且是個優秀的工程師;房子要蓋什麼樣子可以自己主宰,而不是坐在那邊等工作的好工人。不僅技術面要好,工程面也要很精湛。修行跟生命的成長是一樣的,都是全方位的,不是用大腦思考所能企及。所以在修行當中,大腦的思考模式必須放下,修行才有可能成就;假如沒有放下,必定會經歷一番痛苦的煎熬。我們所謂的「善根」好,就是指你來修行可以很快的不用大腦,老是喜歡用大腦來修行的,那就是善根不佳了。換句話說,如果你自認為很有聰明才氣,那就跟頗有姿色的女人要警覺「紅顏薄命」一樣,因為你在修法上會愈困難。那種看起來憨憨的人,他修法上很單純,因為師父教他什麼,他就乖乖地、按部就班地進行。

《安般守意經》云:「世尊初欲說斯經時,大千震動,人天易色,三日安般,無能質者。於是世尊化為兩身,一曰何等,一曰尊主。演於斯而義出矣!大士上人,六雙十二輩,靡不執行。」經文這裡世尊為什麼會化為「兩身」?佛陀明明就不講神通,為何經文這裡又要講「世尊化為兩身」?這就是經文的語言模式,你要知道他在講什麼。他的意思是「呼吸」是一身,「色身」是一身,從「何等」跟「尊主」就可以看到一個是「能」,一個是「所」。你現在來看會看不懂,因為這是修行的境界,從修法中會修到這個地方,等我們訓練完再來看時,你就會懂了。

經文裡面又講到,安般守意有十黠,分別是「數意、相隨、止、觀、還、凈、苦、集、滅、道」,十黠就是十種智慧的關鍵。「六妙門」加上「四聖諦」,就成了十種智慧,這當中再加上「三十七道品」,修行才算完成。這部份到後面講「凈法」時再來談。

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大藏經裡頭,禪、凈、律、密都有,裡頭北傳的《阿含藏》則是從第二次結集的都還存在,比南傳的資料來得豐富,但問題是很難看得懂,因為有些是漢朝或魏晉南北朝時的語言,有的是唐朝的語言,我們的古文訓練不夠,所以看不懂。大概也因為如此,一直沒有人去作深入的研究,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沒有這個法,想要研究的人,資料是很多的。這裡面也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訊息——每一部經,都有它的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南傳如此,北傳亦然。

南傳號稱「原始佛教」,但原始佛教就一定是佛說的嗎?如果真的是佛說的,就用不著結集了,對不對?當時第一次結集完畢就好了,為什麼有第二次結集?其實第二次,第三次結集時,經家指導者的思想就介入了,他們的思惟模式跟語言模式,已經干擾了世尊的思惟模式跟語言模式;後來的人的意識形態一直加進去,因為加得太多,混亂了,你講你的,我講我的,怎麼辦呢?那就再一次結集,大家來勘定,這時候新的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就又冒出來了。世尊最初怎麼講,已經沒人知道了,但是無所謂,透過經典的這些指導,照樣可以成就。

即使是第三次、第四次結集,距離現在也都已經一、二千年了,那些語言的表達法,還是讓我們覺得很頭疼,所以有必要用現代的語言再講一遍。那麼我這樣講,他那樣講,再過五十年,我們又得進行第五次結集,因為每個人的語言模式、思惟模式都不一樣。這個時代不用新的方法來解釋又不行,但是只要一用新的方法解釋,就不免會滲入個人主義、個人色彩。我們必須承認也必須接受及肯定這種情況,然後去尋求一個新的解決方法,這才是關鍵。就像現在舊有的倫理系統全部破壞了,那麼要不要建立新的倫理系統?新的倫理系統怎麼建立?我自己推動、建立一套倫理系統以後,別人也這樣推動、建立另一套倫理系統,屆時這些倫理系統必須串聯在一起;要串聯一起時,那就必須重新調整、協調,這就是所謂的結集。這時候你會發現,他的經有他的特點,我的經有我的特點,這些全部要把它倂在一起通通接受。你要有「他的經有他的思惟、語言模式,我們的經有我們的思惟、語言模式」的這種臨場感,他本來就是這個狀況。

現在我在這裡講,你們在下面聽,每個人都把它記錄下來,假如每一個人出去以後又講給別人聽,你注意看看,每個人講的其實跟我當初講的都不一樣,而且每個人會有自己的一套,因為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思惟模式和語言模式去表達。其實,只要能令眾生開悟、證果,那都對!佛法本來就是很活潑的,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死守一法?死守一法,那就變成早餐蘋果,午餐蘋果,晚餐蘋果;吃飯,炒蘋果;喝湯,蘋果湯;口渴,喝蘋果汁,因為只有一個嘛!這樣當然也可以成就,可是娑婆眾生就是雜華莊嚴,我們在很活潑、很自在的情況下各自成就、各自莊嚴;在各自成就、各自莊嚴的情況下,互相成就、互相莊嚴,這叫作「自成就自莊嚴,他成就他莊嚴」。華嚴講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況。這種境界看起來很高,其實,從根本上就已經開始了。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賈也:平庸之惡才是普遍作惡的基礎——論北航陳小武的養成
李德新中醫基礎理論講稿5.2
詳解十三五:實施智能製造工程 奠定「製造強國」基礎
大學女生需要的基礎款時尚單品有哪些?
陳益峰:先天八卦的基礎含義

TAG: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