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創刊了!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創刊述要

反思中國學術 重建評價體系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創刊了!《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的誕生承載著中國學術界的殷切期待!

  學術生命力離不開學術評價的滋養

  創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是中國學術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的學術季刊《中國社會科學評價》,預示著中國學術將邁入理性反思期。恰如創刊號發刊詞所言,「反思有益前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術的發展需要經過一個反思階段,迎來它的思想的時代」。毋容諱言,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學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這個成績主要是在新的「西學東漸」這股學術潮流之下成長起來的,人們越來越感到,要進一步發展創新,需要突破一些瓶頸性問題,其中最凸顯的問題是對西方學術的依附性,學術原創性遠遠不足,沒有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話語體系。此外,在中國學術和學科發展的不同領域和不同階段,還存在著急躁冒進、割裂學術自身發展歷史、割裂學術對現實的映照等諸多違背學術規律的現象,這都有損於建立科學而健康的學術發展生態。尤其是,作為整個學術職業共同體及其每一份子的學者個人,作為中國學術命運最為核心的決定性要素,在學術使命擔當、學術職業倫理恪守、學術人生的塑造方面,從整個中國學術的歷史延續和未來創造而言,是需要給予清醒認識的。

  中國學術發展歷史中暴露出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原因也很複雜。在這諸多複雜原因中,學者們普遍認為,從整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總體到各個學科自身,尚缺乏自我認知、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意識和傳統,缺乏健康有益的學術評價的監督和推動。

  創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是建立科學而客觀的中國學術評價體系的有力環節。中國學術需要在反思中成長,在評價中實現學術的優勝劣汰和自我更新。而對中國學術的評價,既需要學術界內部的自我監督,也離不開來自學術系統之外的外部監督。反觀中國學術評價的歷史和現狀,中國學術本身發展進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和癥結,也無時無刻不體現在學術評價體系的自我建構之中。缺乏科學客觀的學術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的有力支撐,尤其是缺乏一套既重視形式標準又注重實質標準的評價體系,直接妨礙了中國學術的健康發展,也阻礙了中國學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功能的有效發揮。

  在當前中國的學術評價體系中,從中國整個社會到學術界乃至學者個體,對學術評價體系的思想認知到學術評價體系的建構實踐,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迷茫,也有著各具特色的實踐探索。在價值取向和終極關懷上,到底是為學術而學術還是作為政治和社會中的學術,缺乏共識;在評價客體上,應為學術思想和成果本身還是學術思想和成果的載體抑或二者兼顧,也存在認識差異;在學術評價方法上,是注重評價主體感受的定性評價還是注重技術因素的定量評價乃至二者綜合運用,各種評價體系做法不一;在評價範疇上,是出於評價期刊、評價智庫、評價學術的目的,還是出於作為傳統意義上圖書館採購的參考,往往也是各有側重。凡此種種,都需要科學而客觀的標準予以框定。

  人文社會科學的精髓就在於,能不能反映現實的社會存在以及引導未來美好社會的塑造,能不能揭示中國社會發展的本質性、規律性、特徵性,並通過理論的方式表達。人文社會科學能不能以科學的、準確的、能夠被世界所接受的話語來表達中國夢,這就是學術研究要做的工作。由誰來引導學術朝這個方向發展?《中國社會科學評價》應該起到這樣的作用。中國學術發展到今天,亟須科學而客觀的學術評價體系推動其走向未來,而《中國社會科學評價》這一期刊平台的搭建,就是要以「公平、公正、客觀」為指引,釐清中國學術和評價體系的認識誤區,彌補中國學術發展和評價體系建構實踐中的不足,承擔中國學術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

  創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自覺履行國家智庫職能的具體實踐。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自1977年5月成立以來,「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的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伴隨著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全面進步的歷史性契機,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核心智庫的功能日益凸顯,這就需要中國社會科學院在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中更加強調創造性,更加強調整體性、全局性的視角,把握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總體發展方向和趨勢,掌握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通過進行公共政策研究和提供決策諮詢,從而為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國家和社會發展政策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為引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引。而創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正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自覺履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這一時代使命和歷史擔當的戰略性決策。

  承載中國學術界的殷切期待

  伴隨著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逐步繁榮發展,學術評價一直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十分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在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創新的過程中,廣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似乎被作為評價對象而被動存在,但是,他們更希望作為學術評價主體參與到學術評價理論建構和學術評價實踐中,更期待能夠運用其學術研究的經驗推動學術評價的進一步科學化發展。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趙世超教授張揚自由的學術批評。他認為,學術評價中的評價、評論、評述主要應是批評,而不應是只講讚美的話。因為不管哪種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自身都有片面性,如無人出來校正,難免會走向反面,導致非理性。容忍差異、提倡不同意見之間的自由辯論,對真理的發現和傳播必不可少。同時,還應堅信,真理是錯誤的有力反對者,如果讓人自由地駁斥錯誤,錯誤就沒有什麼危險。比如對中國先秦史研究而言,希望在《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的引領下,克服重考據、輕理論的傾向,多就相關重大問題展開討論,讓歷史學既發揮求真功能,也發揮致用功能。關於具體的學術評價實踐,他建議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民調」,從長期觀察中判斷學者的學術影響力;不必太在意引用率,因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引用率的參考價值較小,可以忽略不計。他同時認為,《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的創刊,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進行爭鳴的舞台,他從心裡感到高興,充滿期待。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鄧曉芒教授對我國當前學術評價存在的問題以及評價環境表示擔憂。在國外,一個人的觀點如果被人商榷和質疑了,是一定要回應的,否則就會失去學術信譽,甚至危及自身在學術界立足;而在我國,這種爭鳴氛圍遠未形成,有的人在理論上被批得百孔千瘡,卻不理不睬,我行我素,繼續佔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可以說,現行人文社科評價體系最應改進的就是「官本位」的先天框架,因為這是對學術評價最大的干擾。他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學術評價不存在權威評價機構,一些重大問題先不要追求一錘定音,而應當鼓勵學術爭鳴,通過長時段的學術進展來逐漸澄清,在正反兩面意見的正常學術討論、爭論甚至論戰中,才能顯示各自的學術水平、眼界和見識。他期待,通過《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形成一個健康的學術爭鳴氛圍。

  《學術研究》主編葉金寶針對當前高校、研究機構,甚至教育主管部門普遍採用的量化評價提出異議。他說,類似於「行政評價」的方式對真正的學術探索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一是其對學術本質的忽視,它更多的是對學術形式的關注;二是其只是一種單向度的評價,評價主體與評價對象不可能互動;三是其數據採集本身也存在科學性不足的問題。學術的創新發展有賴於學者、學術界獨立自主的研究,需要有學者個人的研究興趣和學術界研究的多樣性,需要平等的交流和對話,甚至批評和爭鳴。以此看來,真正有意義的學術評價應該是理性的審判,應該是學者之間平等的交流、對話、討論、批評和爭鳴,而不是什麼學術排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社會科學評價》或許能帶來學術評價的新解,給學術評價注入新的內涵。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王志偉教授認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現狀從整體上來說,還是能夠注意跟隨時代發展的,對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當然問題也不少,特別是在擴大國際學術交流的情況下,一些研究者偏向於跟著西方研究者的思路和問題走,而不夠重視對本國問題的研究;也有一些學者囿於對革命導師原著表述的「原意」追尋或重新闡述,而對精神實質的把握不夠,與本國實際聯繫十分生硬,不接地氣。例如,我國經濟學學者、特別是年輕學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受西方影響較大,注重數理表述形式和數量分析,而對如何理解數字背後的邏輯與機制、思想與理論有所欠缺;不少留學回來的學者歷史感和現實感不強,缺乏全局觀,導致「洋八股」盛行,局部研究盛行。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朱立元教授針對學術評價體系的具體方法發表了意見。他說,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應增加能體現我國世界性學術胸懷、覆蓋面大、有長遠學術價值和國際影響力的項目,而一般項目應該增加自由、自主選擇課題的比例;學術期刊的評價要根據連續多年轉載、引用率等指標動態調整;建立和完善專家庫,同行評估應根據不同類型和需要來組織,如在高級職稱評審中,同行專家遴選、組合應該考慮二級學科中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專家,還要重視評審的等級,重視專家們對學術水平與質量的綜合評價。

  開啟中國學術評價新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創刊號的主要內容由如下三個欄目組成:學科反思、評價方法和評價報告。

  學科反思欄目中,包括我國法學、教育科學、公共管理、哲學、社會學等學科方面著名專家學者對各學科方向整體研究現狀的「把脈問診」,總結學科發展成績,同時也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反思,為學科未來的創新和發展探尋有效而可行的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長江學者楊光斌在《豐裕中的思想貧困——兼論中國教育—科學管理體制的問題與出路》一文中,將學術研究與學術評論結合起來,對一些流行的學術「神話」,如SCI、SSCI迷信,進行有說服力的破除,擲地有聲地表達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中國社會科學的危機」主要表現在不能有效解釋中國經驗,嚴重滯後於中國實踐;當下學術危機的歷史根源在於,嚴重依賴外來理論導致當前社科學術界缺乏由自己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所構成的「話語權」,呈現出「思想的貧困」;當前的「社會科學工科化管理」模式不但不能復興「中國學」,而且危及中國國家安全;中國「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的主體只能是中國人、中國學者;管理上的現實路徑在於,改革等級化的科研管理體制及經費分配體制,支持「自然人」組織學術共同體,而不是將經費撥付給「法人」,加大對基礎理論研究的投入。

  在《公共行政學的想像力》一文中,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長江學者馬駿借鑒社會學家米爾斯提出的「社會學想像力」,對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進行了重新審視,分析了各種束縛中國公共行政學想像力的知識障礙:管理主義、知識自我殖民、經驗主義、哲學貧困。顯然,只有掙脫這些知識障礙的束縛,中國公共行政學才能喚起和激發應有的學術想像力,也才有可能在21世紀發展成一門對國家和社會實際有用的學科。為此,中國公共行政學需要發展五種學術想像力:歷史的想像力、人類學的想像力、批判性建構的想像力、大結構的想像力和性別的想像力。

  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姚建宗的《當代中國法學學術評價基準的構造與闡釋》一文,試圖在法學研究與社會實踐之間表現為十個方面的互動交織關係中,對法學研究建立一個融貫性基準進行探索,提出在重塑中國知識分子的品行人格、喚醒其學術良知、賦予其學術的歷史使命感、以自治和自律來規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究與學術評價的同時,建立和實行以外在的他律和規製為特色的學術評價制度框架,以國際通行的「同行評議」基準在中國法學研究中要讓位於制度建構為核心思想,給出了進行制度建構要從研究主體的學術人格改造入手的基本路徑。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面對當前我們的倫理學學術研究與承載倫理精神的社會現實之間的脫節現象,在《互鏡式學術評價中的倫理精神與倫理學研究》一文中,以嚴密的思辨性和面向現實的道德關懷,解析了當代中國倫理學研究的問題,以及造成當前學術格局的諸種因素,進而通過國際國內之比較、古今關聯,提出了關於中國現代性倫理研究的路徑、話語改進和理論願景等基本課題的初步思考。作者認為,只有始終守成我們自身悠久深厚的優秀道德文化傳統,才能使我們的倫理學研究不僅達於文化自律和價值選擇自律,而且達於學術研究和理論創新的可持續化,長遠地看,中國的現代倫理學不僅需要從學習的自覺走向思想理論的自主,而且還需要從思想理論的自主走向思想理論的創造;就中國倫理學研究而言,所謂中國學術的自主性,本質上即是中國倫理學話語權利的主體性和話語力量的可普遍化。

  網路化時代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最顯著的變遷之一。在《網路化的缺場空間與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調整》一文中,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少傑敏銳地意識到,網路時代的社會學應當克服僅從個體的隱匿行為研究互聯網現象的局限,充分重視互聯網可以產生強大的政治經濟動員效應,在互聯網的技術作用、制度結構、組織關係和集體選擇等更重要的視野中開展社會學研究。作者倡導,以關注社會變遷、推進社會發展為己任,把以缺場空間形成為主要標誌的網路信息社會作為自己的重要研究對象;對與社會空間分化相對應的經驗事實進行在場經驗與缺場經驗的雙層化處理;採用聯繫的表象思維,以促成表象思維同理論思維的綜合。

  評價方法欄目中,刊發了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葉繼元和東南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袁曦臨的《中國學術評價的反思與展望》一文,該文通過對學術評價歷程、學術評價研究中各種觀點與評價實踐的回顧與評析認為,目前存在評價主體不明、評價標準界定不易、學術批評氛圍欠缺等問題,這些不僅關係國內學術評價管理的重大需求,而且也是國際學術評價研究的前沿課題。作者指出,目前迫切需要重視學術評價的基礎性工作,建立與完善各種與學術評價有關的資料庫,夯實科學評價的現實基礎;進一步加強學術評價理論研究,修正和完善現有的評價機制;同時切實推進加強學術管理中與學術評價有關的制度建設,如同行評議、申訴、複議等制度。作者以文獻計量學見長,但在本文分析中兼顧了定性評價,對當前學術評價研究的走向提出積極的建設性意見。

  探索學術期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創刊號全文刊載了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發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該報告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的現狀、問題以及建議。在分析國內外主要期刊評價成果的基礎上,指出現有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存在意識形態屬性評價指標不突出、評價數據公開透明性待加強、定性評價方法待改進、評價理論基礎待完善等問題,隨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對策建議。第二部分建構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針對第一部分提出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提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契合期刊編輯出版流程,強調學術性評價同時加入意識形態屬性指標,評價打分引入扣分機制,不僅重視對期刊的評價,更注重對期刊的引導。第三部分對2014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的研製過程進行了說明。該部分不僅介紹了本次評價活動中期刊的學科歸類方法、評價數據的來源及採集時間等內容,還提出了本次評價活動期刊的劃分等級方式,即頂級、權威、核心和擴展,並對每個等級的劃分方法進行了闡述。第四部分依據上述有關原理,得出了2014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結果。該部分是採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733種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進行了評價,共評出17種頂級期刊、40種權威期刊、430種核心期刊和246種擴展期刊。

  該報告作為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的重大研究成果,其部分內容曾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於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上予以發布。創刊號再次以全文發布,意在推動對「評價的評價,研究的研究」成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對構建科學客觀評價體系進行理論努力的推崇,更意在倡導具有可操作性評價方案的深入研究。從一定意義上講,該報告所提供評價模式的科學性、客觀性尚待學術評價實踐的檢驗,但僅就其對既往評價模式缺陷的認知和反思角度而言,其在一定意義上實現的超越使我們有理由相信,該報告所提供的評價模式對於推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進一步繁榮發展值得期待。


推薦閱讀:

老外為何拒交中國女友
..::中國法學網::..
中國古代書法審美史簡綱
流失海外的中國繪畫,件件精品!
深入中國最美地宮——明蜀王陵

TAG:社會 | 中國 | 科學 | 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