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幸福在哪兒轉了彎?

幸福在哪兒轉了彎?

上個世紀80-90年代,市面上最流行的詞語是「奔小康」。根據今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2011年的GDP為16000.4億,比去年增長了8.1%,人均GDP為80394元(按年平均匯率摺合12447美元)。而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各國貧富程度的分界線為12276美元,北京市的人均收入已超過了這一「標準線」,達到了中上等富裕國家水平。換言之,北京人已經率先進入了「小康社會」。然而,人們的幸福指數並未因經濟的持續增長而增長,幸福感的增加和財富的多少究竟是否成正比?

  幸福指數有一個拐點

  對於這一問題的思考,西方學者早有研究。美國經濟學家麥耶斯(Myers)在分析了1991年世界人均國民收入與幸福感的關係後,提出一個「拐點理論」。即,個人的財富與其幸福感之間存在著一個拐點:在貧窮國家裡,財富對幸福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超過一定水準時,財富與國民幸福感的相關就消失了,而人權、社會平等等指標的影響便開始增大。以美國社會為例,1991年的人均收入拐點是8000美元——年收入8000美元以下的人,錢掙得越多,人就越感開心;年收入8000美元以上的人,錢掙得越多,人未必越感開心。

  麥耶斯還發現,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內,那些認為掙錢是壓倒一切的人,其生活現狀和滿意度會更低。這是因為人們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財富的積累就無法確保幸福感的增加。有趣的是,在2010年,美國蓋洛普公司對全球130萬人的幸福指數做了調查,結果發現:收入與人生滿足感成正比,但與幸福感關聯不大。而據上海零點調查公司的調查,中國人的幸福感在過去十年中是先升後降,與經濟發展的曲線並不同步。換言之,錢可以增加人的滿足感,但未必是幸福感!

  由此,財富給人帶來的幸福感是階段性的,相對的,而且還是有條件的。有了錢,會使人產生成就感甚至自豪感,但未必會是幸福感。這是因為財富的考慮,靠的是客觀數據;而幸福的擁有,靠的是主觀體驗。

  壓力指數節節高

  現代社會人們感覺不夠開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人們的壓力指數在大幅增長。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的GDP不斷增長,經濟學家稱之為「經濟指數」;而國民的幸福感卻未因此上升,社會學家稱之為「幸福指數」。在二者之間產生變化的是個體面臨的壓力,心理學家稱之為「壓力指數」。在過去20年中,隨著國家經濟指數的增長,國人承受的壓力指數也在增加,這便導致了其幸福指數出現了一個先高後低的過程。

  三者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1990-2010年間中國內地居民三大指數變化示意圖

  當今社會,人們錢掙得越多,壓力就越大,幸福感也就越難提升。這就好比一個人進入了「動感地帶」,穿上了「紅舞鞋」,每天都要「與狼共舞」,何談幸福感?!特別是對於生活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人們來說,經濟發展與幸福感的關係更是十分微妙:錢少了自然不行,錢多了也沒讓人開心多少。因為,與財富攜手而來的,還有超負荷工作、超高房價帶來的巨大生活壓力。而每個人每天面臨的,不是「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就是「交通堵塞」、「空氣污染」,想開心都難!生活在「動感地帶」的國人,正像那句老話講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停下來都難!

  2008年,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之一葛瑞集團調查了中國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地居民的生活滿意度。結果發現,94%的國人表示「現代生活很有壓力」,89%的國人希望能夠「讓生活的步調放慢下來」,98%的國人更加關注「身心健康的信息」。而2010年發布的「北京社會藍皮書」也顯示,北京居民中有三成的受訪者收入有所提高,但近七成的受訪者都感到生活壓力在加重。

  收入在提高,卻趕不上物價的持續飛漲,更趕不上壓力的節節攀升。這,也許是當今生活在一線城市居民的最大煩惱。

  構建中國人自己的心靈小康

  在過去的30年中,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家GDP已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名。換言之,我國已成功構建了物質生活的小康。而面對國民幸福指數的下挫,我們亟須構建心靈生活的小康,這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基。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奚愷元多年來致力於城市居民幸福指數的研究,他在研究了中國城市人群的幸福感後提出: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很多非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越來越大,例如生活節奏、婚姻狀況、社交生活、便利程度以及生活環境等。由此,社會發展不能僅看GDP的增加,也要看社會總體幸福感的增長。奚愷元教授還發現,與幸福感最為相關的兩大因素是「是否擁有自己的房產」和「是否有固定的工作」。也就是說,安居樂業是人們最終的幸福訴求。

  構建心靈小康,就需要我們吸收中華文明的寶貴精髓,珍惜中國革命的成功實踐,並結合世界文明的有利發現,摸索出一套適合於眼下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當中既要有儒家思想的進取,也需要道家思想的淡定。

  心靈小康是沒有絕對標準的,因為它是一種感覺。它可以是一種豁達的心態,也可以是人生的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實踐的醒悟。心靈小康也來源於生活的輕鬆與滿足,以及對於未來充滿無限的憧憬和希望。

  由此,心靈小康可以是一種信念,健全未必是幸福,殘疾未必不幸福。我們需要的是,我們作為中國人,要活著自己的開心,而不是他人的開心。


推薦閱讀:

一個人愛不愛你,只要看他的時間花在哪裡
二十幾歲住在哪裏對妳有多重要?
屬鼠,屬牛,屬豬的人出生在哪些月,命最好?
總是遇到渣男的姑娘,我來告訴你錯在哪裡?
生在哪個時辰的人命好

TAG:幸福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