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戰列艦(德國)

俾斯麥號戰列艦(德語:Bismarck)是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聞名於世的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是俾斯麥級戰艦的首艦,也是歷史上第四艘以19世紀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命名的德國軍艦,於1936年動工,1940年8月服役,滿載排水量達49972噸,是當時德國最大的戰艦,其排名至1941年才被排水量超過71829噸的日本戰艦大和號超越。

名稱:俾斯麥號戰列艦艦種:俾斯麥級戰列艦製造廠:漢堡布洛姆·沃斯船廠製造時間:1936年7月1日動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服役結局:1941年5月27日被英擊沉排水量:標準排水量 41700噸,滿載排水量49972噸,主尺寸:全長250.5米,241.5米(水線),全寬36.0米,吃水9.3米(標準)動力系統:布洛姆·福斯式蒸氣渦輪引擎(3座),3軸三車螺旋槳推進(4.7米直徑),瓦格納式高壓重油專燒鍋爐(12座)功率150170匹馬力最高速度:30.12節(55.7千米/小時)續航距離 8525海里/15788千米(17節)乘員:2092人飛行設施:設有1台兩端彈射器艦載機:4架阿拉度Ar 196水上偵察機裝甲: 側舷145-320毫米,甲板130-200毫米,首尾橫向隔牆100-320毫米,炮塔13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司令塔350毫米,裝甲總重17450噸(不含炮塔旋轉部分)武器裝備:4門雙聯裝380毫米/52倍徑 SK-C/34艦炮,12門150毫米/55倍徑 SK-C/28艦炮,16門105毫米(4.1吋)/65倍徑 SK-C/37 / SK-C/33艦炮,16門37毫米/83倍徑 SK-C/30機炮,12挺20毫米/65倍徑 MG C/30(單管)機炮,8座20毫米/65倍徑 MG C/38機炮(4連裝)

簡析

俾斯麥號是當時納粹德國海軍的象徵,艦船武器精良、防護完善,但它在執行其第一次戰鬥任務後就被擊沉。1941年5月19日早上,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重巡洋艦秘密離開波蘭格丁尼亞的港口,展開「萊茵演習」(Operation Rheinübung)行動,準備突破英國皇家海軍的海上封鎖,進入大西洋以攔截並摧毀來往英國和北美洲的運輸船隊,切斷英國的海上補給線。但隨後兩艦行蹤在挪威卑爾根附近海岸先後被瑞典巡洋艦和英國偵察機發現,為了阻截德艦進入大西洋,英軍調集了多艘軍艦前往圍殲。5月24日清晨,德艦在丹麥海峽與英軍爆發了丹麥海峽海戰,在短暫的激烈交火中,俾斯麥號在開戰不到十分鐘後就擊沉了被譽為英國皇家海軍驕傲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胡德號的沉沒在英國引起極大的震憾,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隨後點名下達了「擊沉俾斯麥號」(Sink the Bismarck)的命令,以提高英軍的士氣。

丹麥海峽海戰之後,俾斯麥號由於在戰鬥中被也擊中了燃油艙,因此先與歐根親王號分手,準備返回法國聖納賽,但在途中被尾隨追擊的英國艦隊依靠無線電信號和PBY水上飛機發現行蹤。5月26日,由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起飛的劍魚式魚雷轟炸機所發射的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導致俾斯麥號的尾舵被卡住,無法控制正常航行方向。5月27日早上,俾斯麥號終於被英軍艦隊包圍,在連續受到近兩小時的猛烈攻擊之後,俾斯麥號最終沉沒,艦長奧托·恩斯特·林德曼和戰艦也一起沉入北大西洋之下。

同型艦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服役歷程

1936年7月1日動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服役1941年5月18日實行的萊茵演習行動(Rheinübung)1941年5月24日的丹麥海峽海戰中於6分鐘內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重創威爾士親王號。1941年5月27日早上,俾斯麥號終於被英軍艦隊包圍,在連續受到近兩小時的猛烈攻擊之後,俾斯麥號最終沉沒在大西洋。


推薦閱讀:

TAG:德國 | 戰列艦 | 俾斯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