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狗心聲:婚姻不是人生必需品

「從兩百年前簡·奧斯汀寫這部小說開始,在這之前的婚姻不看重愛情、只要門當戶對就可以,但是從她開始這兩百多年的婚姻觀沒有怎麼變。」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說。

簡·奧斯汀終身未婚,沒有愛情寧願選擇單身,這與當今中國社會的「剩女」、「逼婚」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女性權利的爭取,還不僅僅在於婚姻與愛情的獨立自由,更重要的一點,還要打破傳統觀念中對男女性別的刻板印象。

簡·奧斯汀傳記電影《成為簡·奧斯汀》

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當時終身不結婚的人口佔3.8%,現在這個數據可能有所上升,但依然可以看出在中國生活,結婚的壓力有多大。

李銀河認為,「如果一個女人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就叫『剩女』了,之所以叫『剩女』有一個前提,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結婚,如果你沒有結婚就剩下來了。

其實這個是非常糟糕的說法。為什麼不能選擇呢?為什麼不能說,我是選擇性的單身,不是找不到對象,嫁不出去之類的?」

中國家庭里婚姻意識的衝突

「『逼婚』」這個詞語的出現,其實是年輕人個體自主性增強的表現。父母只是嘮叨,並沒有真正把你綁起來,送到誰家裡去。年輕人占強勢一方,父母其實很弱勢,只能敲邊鼓、擺個攤,做勸說、服務性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家庭與性別研究室主任吳小英說道。

事實上,當代中國人的婚姻觀一直以來可以大致歸納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情感主義模式,另一種是「門當戶對」、搭幫過日子的模式。這兩種模式的婚姻標準和目標並非一致,而且由於側重點不同甚至是相互衝突或截然分離的。

對個體性、情感和自主空間的強調,以及平等意識的增強,是中國轉型社會家庭觀念變遷的兩個主要特點。

在這個充滿風險和壓力卻又崇尚個體和多元化生存方式的時代,結婚與否不再是人生應有之義,而是代表了個體對於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成為一個需要追問、思考、權衡和選擇的個體化過程。

但是,中國的家庭關係又與西方現代化國家有很大不同。在西方,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通常以夫妻為主軸,有明確邊界,與雙方父母保持距離,內部私密性得到很大保障。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由兩位男性組成的父子軸才是核心,親子關係尤為重要,婚姻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私事」。

「在中國,核心家庭的邊界現在慢慢清晰了,老一代的地位明顯下降;但是,中國始終沒有形成特別好的夫妻軸趨勢,親子這根一點沒減弱。」吳小英說。

然而,父母們儘管意識到代溝,卻仍然不能避免將子女的婚姻當成自己的責任。

中國正在從「群聚性自我」的時代走向「分離個體化」的時代,也就是說,自我正從「共生」狀態走向「個體化」的狀態。父母的生命軌跡,已經無助於孩子們面對當下的生活;父母的生存邏輯,已無法幫助他們應對這個世界。

當父母還在要求繼續共生,但新的一代已經開始拒絕,這時大量的衝突就會發生。

社會需要克服對男女氣質的刻板印象

在過去十幾年裡,中國的女權主義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甚至是被醜陋化了。

要追求真正的男女平等,整個社會上要獲得真正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最需要克服的是對男女氣質的刻板印象。

當今社會存在著某種中性化的趨勢,從「娘炮」、「女漢子」這樣的辭彙中就可見一斑。

傳統觀念中,男性應該是威猛的、有攻擊性的、有領導力的、特別陽剛的,而女性就是小鳥依人、溫柔、安靜、馴服的。這種觀念在社會學上叫做性別的刻板印象。

從西方七十年代出現性革命以來,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之後全世界都出現了中性化的趨勢,比如英國歌手喬治男孩(Boy George),化女妝上台唱歌,這在當時是反潮流的,但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性是豐富多彩的,性別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對男人和女人都是一種壓迫。比如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如果一個男人愛哭,就會被指責為軟弱,而一個女人如果是女強人,也會被另眼相看。

每個人身上有男性就表現男性,有女性就表現女性,不要壓抑它。

男性和女性本來是天然的生理定義,我們可以單純憑藉生理特徵來判斷男女,這是人的生理性別。而所謂男人要陽剛,女人要溫柔,這些附加的屬性是社會性別。

所以不要有一個先入為主之見,比如說男的一定要威猛,女的一定要溫柔。

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有60多億人,如果分成兩個樣子那多無趣,應該有六十多種樣子,這樣才好玩。

《傲慢與偏見》塑造了現代人關於婚姻的看法

「有一個道理眾所周知:家財萬貫的單身男子,肯定是需要一位太太的。」《傲慢與偏見》開頭的第一句話,就點明了那個年代在英國,婚姻和財產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那個時代的英國,婚姻是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存在的,它承擔著經濟的功能和政治的功能,看重的是財產和身份的對等。

而我們今天普遍的觀念是,理想的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的。愛情是以滿足個人情感需求為主的一種行為關係,它是怎樣變成我們對婚姻的一個期待呢?

這其實就是從《傲慢與偏見》開始的,是它塑造了現代人關於婚姻的看法。

之所以能塑造書中伊麗莎白這樣一個追求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的獨立女性的角色,與簡·奧斯汀本人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簡·奧斯汀的父親是當地教區的牧師,有兩個哥哥都是牛津大學畢業,還有一個哥哥是海軍少將,當過艦隊司令。父親的家裡有大量的文學藏書,他不反對簡·奧斯汀讀當時被認為是低俗讀物的小說,甚至鼓勵她寫作。

可能因為她的家庭背景和受到的教育,使她擁有了不屬於那個時代的獨立意識。

簡·奧斯汀直到42歲去世時依舊是單身,她的家境很好,從一幅流傳下來的她姐姐為她畫的素描來看,長得也很美,不乏條件出眾的男士向她求婚。

但最後她還是不能接受沒有感情的婚姻。那時她把小說賣給出版商的時候,作為一個女性,連跟出版商簽訂合同的權利都沒有,她的合同是她哥哥代簽的。

她寧可一輩子生活在哥哥家裡,也不願意為了一個安穩的生活嫁給一個不喜歡的人。如果《傲慢與偏見》對今天的女性讀者有什麼幫助和啟發,那就是簡·奧斯汀本人始終相信的一點,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很美好,很值得人嚮往,但是如果結婚不是為了愛情,還不如獨自生活。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康心理」官方微信

在這裡,更多心理治癒術和課程等著你↓↓

推薦閱讀:

見證:單身姊妹當如何為婚姻禱告
李開複寫給女孩的話 獻給單身好女孩
80後剩男為什麼還在單身
傾情奉獻泡妞秘籍——千萬單身男性的福音

TAG:婚姻 | 人生 | 單身 | 不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