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相關建築簡介
1、邊牆。邊牆這一稱呼產生於明代,明王朝為加強對中原地區和中央政府的防衛,在長城沿線設置了九個「鎮」,駐紮重兵把守邊關,稱之為「九邊」,故有時稱長城為「邊牆」。
2、障、亭障、城障
明朝時特指沿長城修築的用於駐守軍隊的小城堡。亭障和城障也均指這類長城沿線用于軍隊駐守邊關的小城堡。不過城障與亭障略有區別,城障面積大,有的城障內除了有駐軍外,還有百姓居住。從在內蒙古巴音諾洛等地發現的亭障遺址看,其面積一般只有450米×450米,僅有一座城門供軍隊出入,而城障一般都大於此.
3、關、口、塞
「關」的本意是指大門上的「閂」。在古代系指邊境上人們出入的關口。「塞」是指在地勢險要處築城據險,駐軍把守邊境的地方,故而關、口、塞通常都是指在地勢險要處築城駐軍,平時查驗過往行人,戰時關閉城門以御外來之敵。
4、關城
一般是指在長城的關口所在地修築的與長城連為一體的封閉式城池。關城通常因地形各異而大小不一,有兩座城門的,還有四座城門的,城內除駐有軍隊外,還駐有百姓,並有商鋪、客棧著設施。如山海關關城、居庸關關城、嘉峪關關城等。
5、瓮城
瓮城有時也稱「月城」,是指在長城或重要要塞城門外修築的突出於城牆外的小城圈,也可以解釋為在城門外又加修了一道城門和城牆,目的主要是加強城門的防衛功能,一但瓮城的城門被敵人攻破,主城門尚未受到威脅,守方依舊可以依託城牆抗擊入侵之敵。就如同今天的防盜門,一但被破壞,裡面還有一道門。
6、烽燧、烽堠、亭燧、亭堠、烽台、煙墩、烽火台
烽燧、烽堠、亭燧、亭堠、烽台、煙墩等都是古代不同時期對烽火台的稱呼。漢代時稱之為烽堠、亭燧、亭堠等,唐宋時期則稱之為烽台,明代時稱為煙墩或墩台。烽火台實為後人對烽燧的一種稱呼,系指那些建於峰頂、高崗或易於觀察瞭望之處,靠點燃煙火來通報敵情的高台。
古代軍隊駐守邊疆,為儘快通報敵人入侵情況,通常在長城沿線每隔5公里左右選一高處修築一烽火台,台上有軍人駐守並備有薪草,一但發現敵情,白天放煙,夜裡舉火,相鄰烽火台隨後也燃煙、舉火,迅速傳遞軍情。為使白天燃放的煙能升得較高較濃,易於其它烽火台辯識,常在柴草中加入狼糞。據說燃燒狼糞形成的煙不易被風吹散,成束狀上升較高,故而也稱這種傳遞軍情的信號為「狼煙」。
為使軍情傳遞得更加準確,不同時期對烽煙有不同的規定。如唐代時規定:每座烽火台上駐守6人,一人為「班長」,每天早晚各舉火一次以通報平安消息,有點像我們在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看到的敲鑼並高喊「平安無事嘍!」若不按規定舉火,說明此烽火台已被敵軍偷襲拿下。通常在平安情況下舉一火,若發現敵情則舉二火,看到敵軍人馬揚起的塵土要舉三火,看清敵軍則要燒柴籠。到了明代,為更加準確地傳遞信息,又增加了用炮聲傳遞信息的作法。發現敵情舉烽放炮,若見敵1至100人,舉放一烽一炮,若見到敵人有500人,則舉放兩烽兩炮,若人數達1000人以上,則三烽三炮,5000人以上則為四烽四炮,10000人以上為五烽五炮。
其實在歷史上烽火台是分為烽台和燧台的,烽台是用易燃的柴草置於籠筐中,系在長約3丈的桿上,舉火為號,傳遞軍情。烽台與烽台之間的距離大約在40—50里,而燧台則設置的較為密集,兩台之間相距大約10里左右。但兩種檯子的功能都是為了儘快傳遞敵情信息。
人們常常會有一個誤區,認為長城上每隔一段距離所建的碉堡式建築就是烽火台,其實那是用於防禦敵人攻城用的敵台或敵樓。許多烽火台並不是建在長城之上,而是孤立地建在山頂或高崗上。
7、敵台
是指建於長城城牆上並突出於城牆外側,用以防禦敵人攻城用的高台。最初的敵台多為木製,易於受到敵人火器進攻並被引燃。明代時戚繼光發明了騎城牆而建的敵樓,在城牆上建有二至三層樓台,四面開設有箭窗,稱為「空心敵台」,即可有效防禦敵人,又可為守軍遮風擋雨。我們現今看到的長城上碉堡式的建築多為敵台。
8、樓櫓
古代軍隊中用於觀察敵人動向的瞭望台稱為「樓櫓」。明代長城在空心敵台上建樓狀建築,四周環以垛口,供觀察瞭望之用。
9、牆台、馬面
長城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突出於牆體外側的檯子,稱為牆台,也稱作「馬面」。牆台與城牆體本身同高,其凸出牆體的部分都建有垛口,其主要功能是當敵軍攻近牆下時,由於角度太大,城上的防禦人員無法有效打擊已經攻到城牆腳下的來犯之敵。為此人們發明了牆台、馬面,以便使守城一方可以從側面打擊敵人。牆台與敵台的功能是一樣的,但一般敵台建築高於牆體本身,而牆台與牆體同高。
10、垛口、雉堞
垛口,也叫雉堞,是指長城上面向敵方一側凹凸形的矮牆,其功能是用矮牆來保護自己,從垛口處射箭或施放火器打擊敵人。垛口上方留有小孔,稱為瞭望孔,下方也有小孔,稱為射擊孔,用於攻擊敵人。
11、障牆
當長城修築至非常陡的山坡或山崖上時,城內的守軍上下運動時極易暴露在敵方的視線或弓箭的射程之內,為防止傷亡,在垛口牆內側連續加設了幾道垂直於垛口牆的矮牆,稱之為障牆。
12、單邊牆
由於長城多修築在山脊上,牆隨山勢起伏變化,有的地方受四周地形條件限制,牆的內、外側均無法通行人馬,牆只能修築在高高的山脊上,而成為一種單薄的牆,人根本無法攀登,故而稱這種牆為單邊牆。
13、哨城
脫離主城牆而獨立建築的小城,稱為哨城。哨城的作用主要是與主城成犄角之勢,使攻擊主城的敵軍有後顧之憂,不敢放手一搏,減輕主城軍隊的防禦壓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