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修身」類名句賞析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注釋】思齊:想著要追上,看齊。內自省:自己在內心裡省察﹑檢查。  【譯文】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評析】這是孔子要求人們加強自我修養的名句。任何人,不管出身多麼高貴,受過的教育多麼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見賢思齊」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在今天仍是值得我們繼續發揚光大的。  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譯文】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評析】這是孔子倡導的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積極原則。自己求立,並使人亦立;自己求達,並使人亦達:即自強不息,並善為人謀。簡言之,便是成己成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注釋】求生:貪生怕死,為保活命苟且偷生。殺身:勇於自我犧牲,為仁義當死而死,心安德全。  【譯文】有志之士,仁義之人,不能為求得保住生命而損害仁,而應為成全仁德獻出生命。  【評析】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這是古人所主張的基本道德準則。「人者,仁也」,殺身成仁就是捍衛做人的尊嚴。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多少英雄豪傑人物,為成全仁德,慨當以慷、勇於就死、捨生取義,他們的人格也是在的死亡中得到升華。我們應謹守民族這一固有的精神。  4.從善如登,從惡若崩。(《國語》)  【 譯文】一個人向善如登山涉險一樣艱難,而從惡則如同山嶽崩決一樣的容易。  【評析】從善就想登山一樣,需要堅強的毅力和勇氣,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從惡就向上崩塌一樣,速度很快的!其實不然,善惡只是一種表象的東西,歸根到底是人的心靈,只要有顆善良的心,在這顆良心的支持和鼓舞之下,就會有一種正義感,那麼就不會有從惡之心了。其實善惡就在人的一念之間!  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禮記?大學》)  【注釋】①潤屋:裝飾房屋。②潤身,修養自身。③心廣體胖(pan):心胸寬廣,身體舒泰安康,胖,大,舒但。   【譯文】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  【評析】 「富潤屋,德潤身」,是古人一向倡導的思想。其實,比裝修房屋更重要的還是裝修你自己,修養身心,做到心寬體胖。學與德是裙帶之系,共同構成古今知識分子們的精神品格。  6.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譯文】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  【評析】尊重、尊敬是相互的、平等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若想獲得別人的尊敬、愛護,最重要的是學會先伸出手,去愛護別人、尊敬別人。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  7.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  【注釋】仰:仰頭。怍(zuò):慚愧。  【譯文】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於別人。  【評析】此句是要人們做事不愧天、不愧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他人,要開誠布公,不隱瞞,不欺騙。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君子坦蕩蕩。  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評析】富貴不淫,這既是人生的警示,也是一個人應有的道德操守。貧賤,也不是什麼可恥、可怕的事。「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高尚的人格並不因為身處貧賤而改變。珍愛名譽,保持氣節,這是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的道德底線。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威武不能屈,即使在高壓、淫威、權勢及武力逼迫面前,都能不屈不撓,守得住,站得直。孟子的這句話歷代相傳,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  9.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注釋】君子: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行:指人的行為道德。淡泊:恬靜、文靜。致遠: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致:達到、求得。  【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評析】修養需要寧靜淡泊,學習需要靜淡泊,沒有身心寧靜淡泊就不能實現人生遠大的理想。我們應塑造自己這種的獨特品性,屏棄浮躁,潛心品德修養和學問,從而彰顯自己的生命價值。
推薦閱讀:

文言賞析與創作 范公立志
謝稚柳山水畫賞析
著名書畫家作品賞析(十三)
周文會國畫賞析:山的巍峨 水的柔媚
179首古典詩詞註譯賞析 (點擊即讀)

TAG:名句 | 古文 | 修身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