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強悍鎧甲有特色 元軍兵卒多戴鐵盔
本文作者 黃強
一年前,我們討論了宋朝為什麼會顯得軍事力量弱?其實並不是宋軍弱,而是宋代面對的對手太強大,先是遭遇西夏,而後是遼國、金國,以及蒙古。才有了北宋的滅亡,南宋的滅亡。宋朝能夠與西夏、遼國、金國、蒙古抗衡二百多年,非常不容易了。不過,宋代軍隊在管理體系上確有問題,這裡不重複。
現在我們回到一年前的話題,當時主要論述中國歷代軍服,已經說過宋代軍服,我們現在說說元朝創立者蒙古的軍服。
【圖4-218,蒙古式鎧甲,以柳葉甲片組成】
元代的軍隊驍勇善戰,非常彪悍,戰鬥力極強,成吉思汗時,蒙古的軍隊一度打到了歐洲,元代的版圖僅嶺北行省就基本含蓋了今天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稱霸歐、亞兩洲。蒙軍的迅猛得益於馬匹,游牧民族善於養馬、馴馬,他們的馬匹的品質也好,腳力強健,遠比中原的馬匹品質好。這就讓蒙古軍隊的在速度、戰鬥力方面得到強化。騎兵主要靠馬,中原宋朝的騎兵弱在馬匹少,品種差,與蒙古騎兵的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蒙古騎兵作戰,以弓矢為主,每個騎兵帶有二三張弓,同時配備兩三個裝滿箭的箭筒。弓力強大,拉力多在一石以上,有的兵丁臂力有勁,弓箭的拉力更大。其箭長度為兩尺左右,通常以沙柳條或樹枝為箭桿,箭頭早期用骨(草原缺鐵),後來用鐵。
【圖4-219,張弓搭箭的元軍士兵】
蒙古軍隊的鎧甲,根據《黑韃事略》記載,早期「其軍器,有柳葉甲,有羅圈甲,有魚鱗甲,有頑羊角弓,有響箭,有駝骨箭。」他們所騎的馬也有護身甲,分為五個部分:馬的兩側各有一片甲,覆蓋到馬首;馬的臀部有甲片,和兩側的甲片連在一起;馬的胸部有甲片保護;馬額頭上還有一片甲,與兩側的甲片繫結在一起。
等到蒙古軍隊強盛,建立元朝之後,草原缺鐵的問題得到解決,元軍的甲胄製造的極為精巧,有柳葉甲、鐵羅圈甲、魚鱗甲、蛟魚皮甲和翎根甲;還有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甲片,又像蹄掌甲,以此甲獎勵有功將領。蒙古的兵卒多戴鐵盔,另外有一種甲胄作帽形而不遮眉,用於臉部的保護。
【圖220,蒙古鐵羅圈甲】
元代騎兵盛行,鐵制的柳葉甲和皮製的羅圈裡成為主要的防護裝備。其強大的重裝騎兵戰鬥力極強,所向披靡,除了管理、戰略上的優勢,與良好的自我保護,即鎧甲、馬具裝的使用也有關係。保護自己避免受傷,而能有效消滅敵人,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圖4-221,元代鎧甲將軍】
蒙古大軍的作戰特點是騎兵集團進攻,機動性大,進退迅速,突擊性強。慣於大縱深突破和戰略迂迴。一般在秋季乾燥氣候下,開展大規模作戰。到了雨季,氣候潮濕或酷暑,不適合大規模作戰,騎兵集團撤回北方休整,等待來年再戰。
說明:本文系服飾史學者黃強的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轉載。
微信號: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以服飾史研究著稱,也治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金瓶梅等。出版中國第一本內衣史專著、第一本置業經濟史專著。已出版《服飾禮儀》《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另一隻眼看金瓶梅》等著作14本。
推薦閱讀:
※八旬舞蹈老師領跳蒙古舞,10人看,9人醉!
※中國有一座城,抵抗蒙古軍36年,結果蒙古軍攻克後卻不敢殺一人
※鳥瞰中國(66)——內蒙古(一)【51P】
※中國風景名勝大辭典 內蒙古(二十五)
※蒙古滅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