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97))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97))——泰國

馬保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12月12日 第06 版)


  泰國被稱之為「微笑國家」。人們安詳有禮,大街上看不到吵鬧、甚至聽不到大聲叫喊,當地人對外國人客氣和藹。

  稱謂與見面禮節

  泰國人名字在前,姓氏在後。泰國人相互間只稱名,不稱姓,只在很正式的場合或通信時才使用姓。平時口頭尊稱,無論男女,一般只在其名字前面加一冠稱「kun」就行了,意思是「您或先生、太太、女士」。

  泰國人的見面禮節是雙手合十。別人向你行合十禮,必須還以同樣禮節,否則就是失禮,但僧侶對俗家人士不一定回禮。一般是年輕者先向長者打招呼、行合十禮,長者隨即也以合十回禮。行合十禮時要稍稍低頭,口說「薩瓦迪!」(Sawattdee,即「您好」)。在泰國通常是用下巴招呼人、指人。召喚人過來,是伸直手臂,手掌向下,手指上下動,不可拍手或大喊。

  用手指著對方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而接吻、擁抱,甚至朋友見面時摟腰拍背等舉止,被認為有傷風化。

  西服、紗籠並存

  泰國男子傳統民族服裝叫「絆尾幔」紗籠和「帕農」紗籠。前者是用一塊長約3米的布包纏雙腿,有點像我國的燈籠褲。後者則是用布纏裹腰和雙腿的服裝。但如今,泰國城市裡的男子大多穿制服、西裝,女子則喜歡穿西服裙。泰國人喜愛金首飾、金項鏈,男子常常佩戴小金佛像。

  泰國人喜愛紅、黃色,禁忌褐色。習慣用顏色表示一星期中的某天,如星期日為紅色,而星期一、二、三、四、五、六分別為黃色、粉紅色、綠色、橙色、淡藍色、紫紅色。人們常按不同的日期,穿不同色彩的服裝。過去白色用於喪事,現在改為黑色。

  美食與禮品

  泰國人以大米為主食,吃飯不用匙筷,而是以手(右手)抓著吃。泰國民族風味的「咖喱飯」(用大米、魚肉、香料、椰醬、蔬菜等配上咖喱粉烹制而成)很普及。泰國人特別喜愛吃辣椒,而且越辣越好,也非常喜歡用味精和魚露調味。他們不喝熱茶,習慣在茶里放冰塊。

  泰國人送禮,多用色彩亮麗的包裝紙和緞帶包裝,禮品以食物、糖果等常見。接受泰國友人的禮品前,應先行合十禮,表示感謝;除非對方要你打開,否則不要貿然當面打開禮品。

  泰國人吃飯以及給別人遞送東西均用右手,以示尊敬。用左手被認為是鄙視他人。不得已要用左手時,應先說聲「左手,請原諒」。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遞送東西要雙手奉上。

  頭部最為神聖

  進入泰國人的家庭要脫鞋,不能踩門檻。泰國家庭一般不設座椅,人們慣於席地而坐。坐姿不是盤腿,而是小腿著地,屁股坐在小腿上,並且不可露出腳底。從坐著的人面前走過時,要略微躬身,表示禮貌。若在椅子或沙發上就坐,絕對不可以腳尖撞人或指人。

  人的頭部最為神聖。孩子的頭,外人不得觸碰,只有國王、高憎或父母才可撫摸。理髮師在理髮前先要說聲「對不起」,然後才可開始理髮。向人傳遞東西,切勿越過他人的頭頂。

  寺廟、佛像、僧侶備受尊重

  在泰國,寺廟、佛像、僧侶備受尊重,不得對其做出輕率的舉動。每天早晨,人們自動準備各種食物,供養托缽僧侶。遇到僧侶,要讓其先行,甚至必須繞開他們的身影。女性不許與僧侶握手,在汽車上不得與僧侶鄰坐,即使是僧侶主動前來打招呼,也應禮貌拉開距離。由於僧人絕對不能和女性進行任何接觸,所以女性要想送給僧人東西,必須經過男性的手轉遞,或者僧人展開供養布,讓人把東西放在供養布上。遇見托缽化緣的僧侶,千萬不可送現金,這是破壞僧侶戒律的行為。

  進入佛殿,必須脫鞋,必須衣冠整潔,上裝需帶袖,衣袖不得翻卷,襯衣下擺要塞進褲腰裡面;裙褲過膝,不得穿短褲進入佛寺。佛日禁止殺生,因此殺豬、宰雞等都要在前一天完成。重大佛日,禁止賭博、嫖娼,甚至賽馬、拳擊比賽等也在被禁之列。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12/12/content_1640290.htm搜索
推薦閱讀:

不孝兒面面觀!
42℃的天去蘇州吃了十碗面 這絕對是真愛啊!
紅樓對聯面面觀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80)) (人民日報海外版)

TAG:禮儀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面面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