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遼金元春水、秋山玉器初探(上)
06-28
轉: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遼金元春水、秋山玉器初探(上)作者:典藏部張琴 2012-11-13 16:12 星期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遼金元春水、秋山玉器初探 2012-11-06 張潤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0期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遼、金、元春水、秋山玉器實物的分析,並結合文獻記載,較為深入地探討了遼、金、元時期春水、秋山玉器的種類、紋飾、用途以及製作工藝和玉料產地等相關問題。遼金元春水、秋山玉器製作工藝非常精湛,充滿了草原風情和藝術氣息,展現出其獨特的漁獵捺缽文化。春水、秋山玉器的使用者多為皇室成員及貴族,是身份的重要標誌。玉料產地,大多來自我國新疆和田地區。 【關鍵詞】遼金元?捺缽?春水玉?秋山玉?玉器 一 引?言 2010年初,國家文物局將原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所藏的40餘萬件文物調撥給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其中玉器有8萬餘件。2011年初,筆者參加了玉器的點交入庫工作。在這些傳世玉器中,包括近百餘件遼、金、元時期的春水玉和秋山玉,在數量上遠遠超過國內外文博機構的收藏量,在質量和種類上也是最好、最為豐富的。筆者參與挑選出部分精品,在國博舉辦的《中國古代玉器藝術》展覽中展出。其精美的造型和紋飾,展現出獨特的草原文化,非常珍貴,有些精品是第一次展出。本文就遼、金、元時期春水、秋山玉器的種類、紋飾、用途以及製作工藝和玉料產地等相關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遼、金、元時期,在我國北方的大草原上,居住著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他們以放牧狩獵的游牧生活為主,並隨著季節氣候的四季變化隨水草而遷徙。在遼代逐漸形成了帝王春、夏、秋、冬「四時捺缽」的習俗。遼代地理環境各殊,四時各異。據《遼史·營衛志》記載:「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1]捺缽,是契丹語,即皇帝巡幸之地,又叫行宮、行在。一年有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和冬捺缽,每年四時,周而復始。 文獻記載遼代夏、冬捺缽較為詳細:「無常所,多在吐兒山,道宗每歲先幸黑山,拜聖宗、興宗陵,賞金連,乃幸子河避暑。吐兒山在黑山東北三百里,近饅頭山。黑山在慶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蓮。子河在吐兒山東北三百里。懷州西山有清涼殿,亦為行幸避暑之所。四月中旬起牙帳,卜吉地為納涼所,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與北、南臣僚議國事,暇日遊獵。七月中旬乃去。」[2]由此可知遼帝夏捺缽的地點在吐兒山,位於黑山東北三百里,今大興安嶺南端老頭山之地。主要與北、南臣僚商議國事,暇日遊獵。冬捺缽「曰廣平淀。在永州東南三十里,本名白馬淀。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餘里。地基坦夷,四望皆沙磧,水多榆柳。其地饒沙,冬月稍暖,牙帳多於此坐冬,與北、南大臣會議國事,時出校獵講武,兼受南宋及諸國禮貢。」[3]由此可知遼帝冬捺缽的地點在廣平淀,位於永州東南三十里,今老哈河下游西湖一帶。主要與北、南大臣會議國事,出獵講武,兼受南宋及諸國的禮貢。 《遼史·營衛志》中記載了遼契丹人因四時不同,到不同地方游弋的風俗,因此捺缽為四時行在之所,亦即帳幕之所在。由此可知,遼代帝王和貴族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到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商議國事、游牧漁獵、講武受貢。年復一年,年年如此。 著名遼史學家傅樂煥在《遼代四時捺缽考五篇》云:「所謂捺缽者,初視之似僅為遼帝弋獵網鉤,避暑消寒,暫時游幸之所,宜無足重視。然而夷考其實,此乃契丹民族生活之本色,有遼一代之大法,其君臣之日常活動在此,之中心機構在此。」[4]《遼代四時捺缽考五篇》分春水秋山考、廣平淀考、四時捺缽總論、遼史遊興表證補、論遼史天祚帝紀來源等五篇,詳細考證了遼代這一獨特的漁獵捺缽文化。 1983年,楊伯達先生髮表了《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5]一文,考證玉器上的海東青鶻捕鵝雁、虎鹿山林的圖文素材,是表現遼代契丹族「春捺缽」和「秋捺缽」弋獵生活的一個場面。並將這類描述遼金時期少數民族春蒐秋獮活動場景的玉飾正式稱為「春水玉」和「秋山玉」,這種稱謂一直沿用至今。這類描繪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春蒐秋獮活動場景的玉飾才逐漸受到世人的關注。 1986年,遼陳國公主墓出土春捺缽時使用的玉柄刺鵝錐和玉臂韝。玉臂韝是遼貴族馴養或狩獵時戴於臂上的駕鷹工具。但目前無春水、秋山玉出土,卻有較多以鵝、雁為題材的圓雕佩飾和不雜樹木山石的玉雕動物,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秋山玉,也可將其列為秋山玉之先聲。白音漢窖藏出土的遼代白玉熊,由帶黃褐色玉皮的白色子玉製成,玉質白潤,雕刻精美。在遼代壁畫中有反應狩獵題材的作品,如《臂鷹出獵圖》,在遼代繪畫中有反應弋獵山林的秋山題材的作品,如《出獵圖》和《秋林群鹿》等,是秋山在繪畫中的體現[6]。 四時捺缽不僅是遼代的制度,金元兩代也盛行不衰。金代將遼「四時捺缽」改為春、秋兩季的捕獵活動。金朝諸帝在春天到河邊縱海東青鶻捕鵝雁,在秋季到山林中狩獵鹿虎熊兔。雖然「春捺缽」和「秋捺缽」始自遼契丹,但當時很少將鷹鶻捕鵝雁和山林虎鹿等題材紋飾反映在玉器上,目前未見出土器。但不排除遼代傳世品中有少量春水、秋山玉作品。遼代的與服制度中也沒有春水、秋山紋飾的記載。而金代女真人將這一題材典章化、制度化,並正式定名為「春水」、「秋山」,成為金代最流行的藝術題材之一。 金熙宗(1135-1148)時,於皇統三年(1143年)主諭尚書省:「將循契丹故事,四時遊獵,春水秋山,冬夏刺缽。」[7] 故從金熙宗開始,陸續有春水、秋山的記載。至此金代春水、秋山制度日益完備。在金代輿服制度中有春水、秋山紋飾的記載。12世紀末期,即金章宗明昌年間(1190-1195),確定「衣服之制,…三年之內當如制矣。」[8] 金人常服,「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其從秋山之服則以熊鹿山林為文……。」其束帶曰吐鶻。「……吐鶻,玉為之,金次之,…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飾。」 [9] 另外還規定,皇帝穿袞服時所搭配的涼帶上也有七件玉鵝飾件,鉈尾束各一[10]。從上述可見,正式確定了春水、秋山腰帶的帶與鉈尾多作「鶻捕鵝」與「熊鹿山林」紋飾。從此,這類玉飾雕刻數量漸多。《金史》中將金人服飾上的鷹鶻捕鵝雁圖案稱為「春水之飾」,將其服飾上的虎鹿山林圖案稱為「秋山之飾」。這也是現今見到的史書中最早記載使用春水、秋山玉器的文獻,為鑒定傳世品中鷹鶻捕鵝雁、虎鹿山林玉器的年代、民族提供了科學依據。 據此,楊伯達先生認為,春水與秋山玉飾兩種玉器圖案的文字記載始於金,其製作也應從金代開始[11]。但館藏傳世品中仍有少量遼代或泛定為遼金時期的這類玉飾。金代春水與秋山玉器出土器,有2001年湖北明梁庄王墓中出土目前唯一一條金代春水白玉吐鶻帶[12],黑龍江綏濱縣奧里米古城金墓出土有秋山白玉鏤雕雙鹿紋佩等。 受遼金影響,元代雖然不像遼金時期帝王嚴格遵循「四時捺缽」的習俗以及制度化的春水與秋山活動,但是在游牧時代(1206-1259),蒙古族的狩獵活動在社會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同起塞北,生活方式和習俗行動也相近,也喜愛以海東青畋獵,從春到冬,旦旦逐獵。有的部族如奴爾乾等部族,以專門飼養訓練海東青為生,並定期進獻海東青。對春、秋兩季的捕獵活動,當時人們仍以春水、秋山稱之。元代玉雕對以春、秋兩季的捕獵活動為題材的藝術創作最多,傳世的春水、秋山玉雕作品種類和數量也最多,紋飾也最精美。常見器有帶帶飾、絛帶飾、帶鉤、帽頂、飾件和花卉等。江蘇無錫元代錢裕墓中也出土了配套的元代鶻捕鵝春水玉絛環和絛鉤,為鑒定傳世品中這類玉器提供了科學依據。由此可見,春水、秋山玉經過遼金創興、逐漸發展和完備,到金代晚期和元代日漸成熟,春水、秋山玉的製作才達到高峰。 二?春水玉和秋山玉概述 (一)春水及春水玉 「春水」原指遼帝至「春捺缽」,縱鷹鶻捕鵝雁的水泊之地。遼人後來稱春蒐活動為「春水」。遼代帝王每年正月都有駕幸春水的習慣。遼金春水這一主題,是在春季利用訓練有素的海東青鶻,在水泊之地去捕捉鵝雁,是皇帝帶領群臣和兵士參加的大型狩獵活動和儀式。每年初春,遼帝行至春捺缽,先鑿冰取魚,等河開化、天鵝飛至時,再縱鷹鶻捕鵝雁。遼帝春捺缽的地點在長春州東北三十五里的鴨子河濼,今嫩江下游波羅泡子一帶。率士兵排兵布陣於河邊濕地周圍,先要偵鵝。皇帝要在上風口望天,發現天鵝後,使天鵝驚飛,馴鶻人將鶻給皇帝,由皇帝親自放飛,鶻迅即高飛,擒鵝後迫使其降到地面,士兵圍堵,靠近天鵝的士兵用刺鵝錐將天鵝刺死,取出鵝腦喂鶻。馴鶻人受到重獎,皇帝得頭鵝並將鵝薦於廟,群臣獻上酒果,還要舉行有音樂伴奏的喝酒慶祝活動,把鵝毛插在頭上作樂,並拋灑鵝毛。以此作慶祝獵鵝成功之禮。這種弋獵活動要到春天過後才能結束。 《遼史》中有遼帝「春捺缽」的具體記載:每年當遼帝行至春捺缽,「曰鴨子河濼。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帳,約六十日方至。天鵝未至,卓帳冰上,鑿冰取魚,冰泮,乃縱鷹鶻捕鵝雁。晨出暮歸,從事弋獵。鴨子河濼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長春州東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堝,多榆柳杏林。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綠色衣,各備連錘一柄,鷹食一器,刺鵝錐一枚,於濼周圍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時服,系玉束帶,於上風望之,有鵝之處舉旗,探騎馳報,遠泊鳴鼓。鵝驚騰起,左右圍騎皆舉幟麾之。五坊擎進海東青鶻,拜授皇帝放之,鶻擎鵝墜,勢力不加,排立近者,舉錐刺鵝,取腦以飼鶻。教鶻人例賞銀絹。皇帝得頭鵝,薦朝,群臣各獻酒果,舉樂。更相酬酢,致賀語,皆插鵝毛於首以為樂。賜從人酒,遍散其毛。弋獵網鉤,春盡乃還。」[13] 《契丹國志·漁獵時候》載:「每歲正月上旬,出行射獵,凡六十日。然後並撻魯河鑿冰釣魚。冰泮,即縱鷹鶻以捕鵝雁。夏居炭山,或上陘避暑。七月上旬,復入山射鹿,夜半,令獵人吹角效鹿鳴,既集而射之。」[14] 鶻,也叫海東青,是一種善捕水禽兇猛的小型鷹隼。由鷹坊(五坊)專門飼養訓練,專供皇帝放縱,有「羽中虎也」之稱。這種體小機敏、疾飛如電,專擊鵝雁,並食其腦汁的猛禽,深為游牧民族所喜愛。遼代在強盛時期每年都迫使女真人進貢海東青。葉隆禮《契丹國志》載:「女真東北與五國為鄰,五國之東鄰大海,出名鷹,自海東來者,謂之海東青,小而俊健,能擒鵝鶩,爪白者尤為異,遼人酷愛之,歲歲求之女真,女真至五國,戰鬥而後得,女真不勝其擾。」[15]遼逼迫女真年年進貢海東青鶻,這也是造成日後女真反遼的主因。 遼代春水的實際含義,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領,群臣參加的發生在濼水的春蒐活動,其主要內容表現為鑿冰取魚、海東青鶻捕鵝雁,是一種政治和娛樂融為一體的漁獵活動。金代春水的實際含義,是因受皇帝督導,群臣和士兵參與,已演化成獨特而重要的祭禮儀式。其目的在於女真人通過借海東青鶻捕鵝雁,來展現女真人在鶻的身上寄託他們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勇猛精神,寄託有一天能問鼎中原的雄心,表達的是一種民族氣概和精神。 人們將表現遼金皇帝在春季到河邊行獵時,用海東青鶻捕鵝雁的狩獵活動的玉雕作品稱為「春水玉」。一般作圓形或橢圓形,通體鏤空高浮雕玉圖畫,圖案為一隻天鵝躲藏於茂密的水草蘆葦荷花叢中,縮頭縮腦,企圖逃避海東青銳利的眼睛,上方有一隻鷹鶻向鵝俯衝而下,作追逐狀。或雕刻一隻鷹鶻的雙爪已經按住天鵝頭,欲食鵝腦,天鵝驚恐長鳴。春水玉多描繪鶻攫天鵝的瞬間,鶻的兇悍,鵝的驚恐哀鳴,均有生動表現,整個打鬥場面相當激烈,驚心動魄和淋漓盡致。畫面多加飾蘆葦、水草、荷花、蓮葉等紋飾,雕刻技法高超嫻熟。春水玉的藝術特色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場景激烈生動,氣氛精心動魄,讓人感受到春天頑強搏擊的生命活力,體現出工匠驚人的藝術表現力。 (二)秋山及秋山玉 「秋山」原指遼帝至「秋捺缽」,射獵熊、虎、鹿的山,遼人後來稱入山秋獮活動為「秋山」。秋山一詞最早見於《遼史》,如「幸秋山」、「如秋山」、「獵秋山」等共計二十餘處。遼帝「秋捺缽」多在慶州諸山,也不固定哪一山,故以「秋山」稱之。遼金秋山這一主題,是秋季在北方的山林中狩獵熊虎鹿。每年初秋,皇帝都要入山納涼,也是皇帝帶領群臣和兵士參加的大型狩獵活動和儀式。地點在永州西北五十里的伏虎林,今天西遼河與老哈河匯流處。整個圍場草木豐盛,山上開滿了金蓮花、萱草花、凌霄花、菊花、海棠等各式花卉,並分布有大片的柞樹林,此地常出沒虎、鹿、熊等動物。秋山活動的本意在於操兵,獵殺的第一個動物,也要進行祭禮活動。史書記載,遼景帝時期,永州西北五十里林中有虎,十分猖獗,傷害居民和牲畜,遼景宗上山率數騎獵殺,降服了老虎。景帝憐憫老虎,視林為「伏虎嶺」。遼皇族每至此處,便將兵士分布在山澗湖泊四周,等到半夜群鹿出林飲水之際,遼帝令獵人仿鹿鳴吹角,將鹿群集中射殺,稱為「呼鹿」。這種弋獵活動要到秋天過後才能結束。 《遼史》中有遼帝「秋捺缽」的具體記載:「秋捺缽:曰伏虎嶺。七月中旬自納涼處起牙帳,入山射鹿及虎。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嘗有虎踞林,傷害居民畜牧,景宗領數騎獵焉,虎伏草際,戰慄不敢仰視。上舍之,因號伏虎嶺。每歲車駕至,皇族而下分布濼水側,伺夜將半,鹿飲鹽水,令獵人吹角效鹿鳴,既集而射之。謂之『舐鹼鹿』,又名『呼鹿』。」[16] 遼代秋山的實際含義,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領,群臣參加的發生在慶州諸山的秋獮活動,其主要內容表現為射獵虎鹿熊,也是一種政治和娛樂融為一體的射獵活動。金代秋山的實際含義,也因受皇帝督導,群臣和士兵參與,也已演化成獨特而重要的祭禮儀式。其主要目的在於操練軍隊,訓練戰士的膽魄和騎射能力,以利於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人們將表現遼金皇帝秋季到北方山林中射獵虎鹿熊等動物景象的玉雕作品稱為「秋山玉」。秋山玉是指以山林、虎、鹿、熊為主題的玉器,圖案多為虎、鹿、熊、兔或其它動物,輔以山石、靈芝和柞樹等,虎多作伏卧狀,鹿多作回首站立或奔跑狀。秋山玉多表現為野獸或人與獸共處于山林之間、相安無事的場景。玉多為帶有黃褐色玉皮的白色子玉雕刻,也有部分羊脂玉。採用巧作技法,保留玉皮的黃色,來表現出秋天樹木和虎、鹿、熊金黃色的皮毛,將深秋北方草原天高地闊、禽獸馳騁的山林美景充分展現出來,是契丹、女真族弋獵生活的真實寫照。秋山玉的藝術特色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場景恬淡自然,氣氛和諧共生,讓人感受到秋天山林美景的無窮魅力,體現出工匠對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春水玉和秋山玉反映了遼金元時期游牧民族狩獵的特殊場景,有濃厚的生活意趣。構圖巧妙,意境深遠,淳樸自然,畫面充滿了令人回味的山水林野情趣。 三 國博館藏遼金元春水玉種類、紋飾及用途 遼金元春水玉器種類及造型多樣,以帶飾為主,帶飾包括帶帶飾(帶板、帶環、帶穿、鉈尾)、絛帶飾(絛環和絛鉤)以及帶鉤等。還有佩飾、帽頂、刺鵝錐柄、玉臂韝等器。館藏遼金元春水玉器種類繁多,紋飾精美,製作工藝精湛。 (一)帶帶飾 帶帶主要指在革帶上或裱得較硬的絲絹帶上飾玉,漢代開始出現,到唐代正式形成玉帶制度,並一直延續到明並達到高峰。玉帶飾不僅是裝飾品,而且是使用者身份的標誌。青玉鶻啄鵝帶飾(圖一),遼金時期,長8.3、寬7.6厘米。玉質青色,在圓形環托上高浮雕、鏤雕鶻捕天鵝的春水圖案。天鵝形體高大肥碩,長頸向上彎曲,嘴部微張,似在展翅悲鳴,儘力掙扎逃脫。鶻體形瘦小,像鴿子大小,高展雙翅,爪緊抓天鵝腦部,銳利的尖嘴正欲啄鵝的頭頂。該器通體鏤空雕刻,鶻和鵝的羽毛用排列整齊的粗陰刻線表示,具有寫實風格,是春水玉中的精品。該類造型存世較少,應為帶帶飾。《金史·輿服志》載:「金人之常服四:帶、巾、盤領衣,鳥皮靴。其束帶曰吐鶻。……吐鶻,玉為之,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周鞓,…左右有雙鉈尾,納方束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飾。」[17]由此可知金人常服中的春水吐鶻帶應是指帶帶,遼金時期仍以玉帶具為最高等級。遼金時期出土的玉帶具實物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玉絲鞓蹀躞帶和湖北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代春水白玉吐鶻帶。 (二)絛?環 絛帶飾。白玉鶻啄鵝絛環(圖二),元代,長8、寬6.7厘米。玉質白色,在橢圓形環托上高浮雕、鏤雕鶻攫天鵝的春水圖案,其間雜有水草、蘆葦和荷葉。鶻機敏的飛翔於荷葉上方,正伺機捕捉天鵝。天鵝驚恐地穿梭於蘆葦叢中躲藏。鵝、鶻的翅羽以及荷葉的徑脈用排列整齊的陰線紋表示,畫面優美。此器在橢圓形環托的左側中間,斜磨下凹留出一長方形隧孔,孔洞較大,可供玉絛鉤穿過。所以該器應是與絛鉤配套使用的絛帶飾。蒙古人喜穿袍服,穿袍服就要在服外束帶,蒙古人稱之為「腰線」。而上層貴族喜用扣具,用玉質的絛鉤扣環來裝飾非常流行,環有的光素,有的在橢圓形環托上高浮雕、鏤雕玉圖畫。元代畫家所畫《名賢四像圖》中的虞眉庵像,腰部束帶用絛鉤扣環作飾。考古發現,元代道士馮道真入殮時,其袍服外束有絲絛帶,並用絛鉤扣環為飾[18]。原無錫市博物館徐琳女士將錢裕墓中出土的元代春水玉絛環與絛鉤成功組合復原[19],是鑒定傳世品中同類玉器的佐證。元代服飾的需要使絛帶用量大增,故傳世的元代玉質扣具很多。玉絛環與玉絛鉤上的紋飾應一致,互為一體。元代玉絛環紋飾除春水、秋山外,還常見獅子戲球、荷蓮龜游、螭穿花、龜鶴、雙螭、麒麟、大象、雲龍紋等。元以後由於服飾的改變,絛環常被當作嵌於如意頭上的瓦子或嵌件,曾作為帶飾的功能已被人們淡忘。 (三)絛?鉤 絛帶飾,與絛環配套使用。這類玉器常與帶鉤混淆。白玉花首雕鶻絛鉤(圖三),元代,長8.3厘米。玉質白色,器呈琵琶式,鉤首小而扁平,其上淺浮雕雕刻荷花紋,鉤背部浮雕一隻鶻,回首展翅飛翔狀。絛環鉤玉質精良,造型優美,雕刻技法流暢洒脫。這件春水玉絛鉤在傳世品中非常少見,為春水玉中精品。《天水冰山錄》中記載這種繫於絲帶上的帶鉤為絛鉤。鉤首小而扁平,鉤首與鉤身紋飾有一定距離,以便於鉤首能順利鉤入絛環中,與絛環勾連配套使用。該絛鉤上面雕刻鶻,那麼與之配套的絛環紋飾應為鵝穿蓮的春水圖案,其上應沒有鷹鶻,鶻雕在絛鉤上。玉帶鉤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良渚文化,春秋時期有少量出土,戰國、漢代是玉帶鉤使用的繁榮時期。帶多為鉤、環套和連接,鉤的裝飾作用很強,環處於從屬地位,各種式樣的帶鉤精美絕倫。南北朝以後帶鉤用量銳減,而晉式帶具開始流行,鉤、環從帶上被全套的玉帶飾所代替。元代是帶鉤使用的高峰期。除帶銙帶外,鉤、環相扣的絛帶飾又開始流行,環不再是簡單的圓形,作為功用保留成為襯景,其上加之高浮雕、鏤雕玉圖畫,這類玉環稱為絛環,與絛環相扣的鉤為相同圖案,稱為絛鉤。古代玉帶的發展有兩條線,一條為官方的玉帶制度,即綴有玉帶板的革帶—帶帶,用於官場較正式場合。另一條為使用這種絛鉤扣絛環的絛帶,多為高官、貴族、文人在休閑之際,用在日常生活的便服上。 (四)帶?穿 帶帶飾。青玉雁穿蓮帶穿(圖四),元代,長8.1、寬5.7厘米。玉質青白色,長方形框內多層鏤雕春水圖案雁穿蓮紋。一隻大雁在蘆葦叢中驚恐的穿梭。左、右兩側邊框內有長方形矩孔,可穿帶。這種帶飾是革帶上的飾件,帶穿一般為長方體,側面有橫貫的長方孔,可直接穿在帶鞓上。這種帶飾在元代非常流行。早期的帶板,背面四角處各有一對穿孔,由穿孔固定在帶上,如唐宋時期的帶板。到元代,帶板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帶板背面四角處有橫穿的象鼻穿孔,固定於帶上,如范文虎墓出土的元代白玉帶板。另一種帶板背部有方形矩孔,可直接穿在帶鞓上,如此件帶穿,這種帶飾在元代非常流行。 (五)帶?環 帶帶飾。這種邊緣帶大顆聯珠紋的春水玉器,過去專家們在時代上常定為宋,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宋代不會假借海東青鶻捕鵝雁以小勝大,而雕刻這類玉器。該帶環又稱為蹀躞帶環,盛行於金元時期,元代最多。白玉鶻啄鵝帶環(圖五),元代,高8.5厘米。玉質白色,長方形,器表浮雕、透雕鶻啄天鵝的春水圖案。一隻驚恐的天鵝正穿行於蘆葦中,無力反抗。鶻已捉住天鵝,似正啄鵝腦,四周飾聯珠紋。器物側面有橫向矩形孔,可穿系革帶。下部有橢圓形扁環,可懸掛其他小飾物,應是蹀躞環的變體。元代流行的帶環,不同於早期方銙下帶一圓環的成套玉帶,而是在長方形、方形的上透雕或浮雕春水、秋山紋飾以及雲龍紋、花果紋或龜鶴紋等圖案,有的四周飾聯珠紋,下面再雕出橢圓形環,環中鏤空扁雞心形孔,這是元代玉帶環的特點。蹀躞帶東漢始見,蹀躞就是帶鞓上垂下來的懸掛物,垂蹀躞的革帶就是蹀躞帶。起源於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服飾,他們外出時,要帶很多工具,如弓、箭、刀等狩獵工具以及針筒、磨石、算囊等日常生活用具,就掛在腰帶上。蹀躞帶是北方游牧民族喜愛的裝束。「蹀躞」的本意是小步走路,掛太多的工具後,行動不便,不能大步走,故「蹀躞帶」就專指這種特殊的腰帶。玉帶板最開始的用途是以環懸物,後演變成帶的裝飾品。1988年陝西咸陽北周貴族若干雲墓出土了一條完整的九環蹀躞白玉帶,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條出土的蹀躞玉帶。 (六)持鶻童子佩 該器為帶在身上的佩飾。白玉持鶻童子佩(圖六),遼代,高6.4厘米。玉質白潤,圓雕立童,臉部飽滿祥和,五官端正,頭頂梳一撮髮髻,身穿圓領左衽窄袖長袍,腰、背系錦帶,左腰部佩刀,有殘缺。用弧形陰線表示衣褶紋。雙手置於胸前,右腕托一隻海東青鶻,右腕比左腕粗,似帶有護臂。左手似拿食物正在喂鶻,生動展現出遼代人工馴鶻飼食的真實情景。該器較為少見,非常珍貴。根據人物的雕刻技法,玉質以及持鶻等特徵,定為遼代。1986年,遼陳國公主墓出土一件玉臂韝,橢圓形,兩側有透孔,拴有金屬鏈,出土時戴於駙馬左下臂銀絲網路之外。「韝,臂衣也。」 韝原是射箭時套於左臂上的革套,起保護手臂的作用。「昔如韝上鷹,今似檻中猿。」玉臂韝的用法,源於「韝上鷹」說。玉臂韝是遼代貴族豢養或狩獵時戴於手臂之上,架鷹飼食的工具。讓鷹鶻站在上面,以防鷹爪抓傷身體。遼代春捺缽時,多用人工馴養的鷹鶻捕鵝雁。故有學者根據遼墓出土的玉臂韝、玉柄刺鵝錐等獵具和遼壁畫中的海東青鶻,認為春水玉本應是遼代玉器的代表作,捺缽文化和尚武精神原本就是契丹民族的文化精髓,但是目前遼代墓葬還沒有出土春水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百年地質博物館,竟藏了那麼多罕見的寶玉石標本!
※【你好,達日】藏傳佛教文化的博物館(連載四) 格薩爾王的宮殿—查朗寺
※神秘的紅山文化玉人 中華博物 鑒藏講座
※博物館都收藏了這個人做的表情包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寶,難得一見的王寵草書傳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