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11)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pnz.html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東周以春秋開始,以戰國結束,其中出現了五霸七雄:春秋時有五個諸侯先後稱霸天下,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公;戰國時有七個諸侯國稱雄天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齊桓公是春秋第一霸。齊桓公叫姜小白,他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政治上,將居民組織與軍事組織結合,實行軍政合一。這是法家一貫的主張,將人當成統治者手中的工具,和平時是生產的工具,戰爭時是打仗的工具,這和儒家重視人、尊重人的人本主義主張截然不同。管仲即春秋法家思想之祖,名夷吾,著有《管子》。經濟上,根據土地肥瘦徵收不同租稅。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之旗號,團結其他諸侯國擊退北方戎狄,恢復被戎狄攻滅的衛國,並將刑國遷至安全地區,史稱救刑存衛;聯合中原諸侯魯、宋、鄭等國進攻楚國,迫使楚國恢復向周王室納稅。齊桓公十一次大會諸侯,成為春秋第一霸。管仲死後,齊桓公寵幸豎刁、易牙、開方三個宦官。他病重時,三個宦官竟在其寢室外築起三丈高牆,餓死桓公,直到桓公身上長滿了蛆,蛆都爬到牆外,才被發現。這就是春秋第一霸的下場。霸是以力服人,王是以德服人,行霸道者終難善終。不過齊桓公攘夷,擊退野蠻文化(戎)對先進文化(中原)的侵擾還是有大功績的,這一點孔子也很讚賞。

齊國的祖先是姜太公。武王分封時,將諸侯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封姜太公為侯爵,封地于山東泰山以北,是為齊國。至戰國周安王時,政權被齊國大夫田氏取代。大夫即諸侯的臣子。田氏廢齊康公,自立為齊君。戰國末年,齊國為秦國所滅。這裡值得指出的是,春秋的特點是周天子的政權為諸侯掌握,戰國的特點是諸侯的政權被大夫掌握。

齊國後,宋襄公繼而稱霸。宋是商朝的後裔,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被殺後,周成王封紂王的哥哥微子啟於河南一帶,為宋國,公爵。宋襄公姓子,名茲父。子是商朝的姓。齊桓公死後,宋襄公與楚爭霸。後伐鄭國,與救鄭的楚軍戰於泓水。宋襄公講仁義,楚軍未渡江他不戰,楚軍渡江沒有擺好陣式他不戰,等楚軍列陣再戰,結果大敗,自己也受了傷,次年便傷重而死。宋襄公之所以能令諸侯傾服,正在於他的仁義。

春秋的第三霸是晉文公。晉國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兒子叔虞,周成王將他封于山西一帶,為晉國,侯爵。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中只有晉國是姬姓,是周天子一家的,其餘皆是異姓諸侯。晉文公因父親立幼弟為繼承人,曾在外流亡19年,等他回國秉政時都已60多歲了。他流亡在外,深知民間疾苦,當政後減輕賦稅徭役,國力日強。後周王室內訌(hònɡ),晉文公平定內亂,迎周襄王複位,博得尊王美名。後又在城濮之戰中大勝楚軍,威震諸侯,成為霸王。至戰國周安王時為韓、趙、魏三家大夫所滅,晉國遂變成韓、趙、魏三國。這三國又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三雄。《資治通鑒》即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寫起。

秦穆公繼之而霸。秦國的祖先因輔佐大舜而賜姓嬴(yínɡ),其後代為周孝王養馬而封於陝西一帶,是為秦,至周平王時正式封為諸侯,伯爵。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多次挺進中原,擊敗晉國,後向西發展,攻滅西邊十二國,獨霸西戎。至戰國末,秦兼并六國,統一天下。

南邊楚國的祖先鬻(yù)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孫熊繹於今湖北一帶,是為楚國,子爵。楚國國君姓羋(mǐ),楚庄公名羋旅。他在位期間整頓內政,興修水利,攻破鄭國,大敗晉軍,攻陷宋國,最後陳兵於周都洛陽附近,並藉機詢問象徵周天子權威的九鼎的輕重,意欲移鼎於楚,這就是「問鼎中原」的典故。楚國本是子爵,自稱為王,中原諸侯紛紛歸附,遂成為霸主。戰國末為秦國所滅。

春秋除此五霸外,吳越二國也於春秋末年先後稱霸。吳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大伯泰伯與二伯仲雍。泰伯、仲雍因將王位讓給弟弟季歷而出走今江蘇一帶,讓位的目的是使季歷的兒子——賢德的文王能繼承王位。《史記》記載諸侯事迹的「世家」第一篇即《吳泰伯世家》,稱讚泰伯讓國之賢。泰伯死,仲雍繼之,周武王時封仲雍的五世孫於吳國,伯爵。春秋初年,吳王壽夢自稱王。春秋後期,吳王闔閭(hé lǘ)任用伍子胥、孫武(即孫子,著有《孫子兵法》)改革內政,擴充軍隊,後攻入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接著,闔閭的兒子吳王夫差攻陷越國,逼迫越王勾踐卑辭求和。夫差繼而北上中原,於黃池大會諸侯,成為霸主。黃池即今河南封丘。戰國初年,吳國為越國所滅。

越國的祖先是夏朝少康的兒子,夏朝時封於今浙江紹興一帶。周朝封諸侯時仍然保留越國,封為子爵。越國被吳國攻佔後,越王勾踐成為吳王的馬夫。勾踐立志復仇,卧薪嘗膽,任用范蠡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十年後,趁吳王北上會盟諸侯之際,攻滅吳國。夫差兵敗自殺,越王勾踐揮師北上,大會諸侯於徐州,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戰國末,越國被楚國所滅。

周武王分封了71個諸侯,後來西周諸王又陸續分封了一些諸侯,到春秋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共有124個。124個諸侯國除了前面講到的7個外,孔子《春秋》中有記載的較有名的還有魯國、蔡國、曹國、衛國、滕國、鄭國、燕國、杞國、陳國、薛國、邾(zhū)國、莒(jǔ)國、小邾國、許國等。

魯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周公輔佐成王平定管蔡之亂後,為控制新佔領的東部地區,成王遂將原本封在河南魯山的周公遷封至山東泰山以南一帶,由周公的大兒子伯禽受封,是為魯國,侯爵。戰國末年周赧王時被楚國所滅。

蔡國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叔度,侯爵。封地在今河南蔡縣一帶。春秋末被楚國所滅。

曹國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叔振鐸,伯爵。封地在山東兗州一帶。春秋末被宋國所滅。

衛國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康叔,侯爵。封地在河南安陽一帶。秦二世廢衛君為庶人。

滕國的祖先是周文王子叔綉,侯爵。封地在魯國附近。戰國時被宋國所滅。《孟子》的《滕文公》一篇,即記孟子與滕國國君文公交往的事。

鄭國的祖先是周厲王的少子,伯爵。封地在今河南新鄭一帶。戰國時被韓國所滅。《左傳》的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即是講鄭國庄公的故事。

燕國的祖先是與周王同姓的召公姬奭(shì)——召公是與周公齊名的賢臣,伯爵。封地在今北京一帶。戰國末為秦國所滅。

杞國的祖先是夏禹,武王克商後求夏禹後代,得東樓公,封在河南開封一帶以祭祀大禹,是為杞國,伯爵。「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即是說,杞國人老是擔憂天會塌下來。因為夏朝是已滅亡的朝代,這是在刻畫杞國人作為亡國遺民的心態。春秋末為楚國所滅。

陳國的祖先是虞舜的後人,周武王將大女兒嫁給舜後裔閼父之子,封於河南開封一帶,侯爵。春秋末為楚國所滅。

薛國的祖先是黃帝之後,封地緊鄰滕國,侯爵。戰國時為齊所滅。《論語》第十四篇《憲問》中有「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一句,滕薛即指滕國、薛國,意思是孟公綽去晉國這樣的大國,即使當大夫家的總管,都要比在滕、薛這些小國做大夫強。

邾國的祖先是周初功臣,曹姓,子爵。封地在今山東鄒城一帶。後為楚所滅。

莒國,嬴姓,子爵。封地也在山東。後為楚滅。

小邾國的祖先是周初的功臣,曹姓,子爵。封地在山東。後為楚滅。

許國,姜姓,男爵,祖先為堯帝之遺民。封地在鄭國附近。戰國初為楚所滅。

齊、楚、陳、蔡、曹、衛、鄭、宋都是孔子周遊列國所到的國家。春秋時的眾多諸侯國,到戰國時逐漸被大國兼并。戰國時最先稱雄的是魏國。魏國用李悝(kuī),最早變法。李悝著的《法經》六篇,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法律,也是秦漢法律的基礎。楚國用吳起變法,秦國用商鞅,燕國用樂毅,韓國用申不害,齊、趙也不同程度地開展變法,紛紛發展經濟,整頓吏治,擴充軍隊,推行法治,先後稱雄。戰國末年周赧王時齊秦兩國同時稱帝,齊為東帝,秦為西帝,共為中原霸主。七國之間經過了無數次戰爭,公元前221年,秦國消滅六國,才結束了550年的分裂戰亂,統一了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動蕩的年代。第二次是三國兩晉南北朝,第三次是唐朝末年五代十國。不過時間一次比一次短。

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

秦國姓嬴,故稱嬴秦氏。古代的人名、國名都可稱氏。如伏羲氏、神農氏、夏朝方國有扈氏等。秦國統一天下,兼并六國,建立秦朝,傳了兩代,統治了15年便天下大亂。楚指西楚霸王項羽,漢指漢高祖劉邦,這兩人都在秦末爭天下。這便是「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的意思。

春秋時,秦穆公稱霸。到戰國時,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商鞅是衛國人,著名的法家,因戰功受封於商,即今陝西東南商縣一帶,故稱商鞅,著有《商君書》。商鞅兩次變法,歷時20餘年,使秦國更加富強,為其統一天下做了充分的準備。戰國末年,秦莊襄王任用趙國商人呂不韋為相,呂不韋招集門客編著了一部包攬諸子百家學說的《呂氏春秋》,為秦朝統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庄襄王的兒子嬴政最後完成了統一大業。史書多有說嬴政是呂不韋與庄襄王皇后的私生子,《古史輯要》講:「秦惟知謀六國,不知己之為人謀也。六國未亡,而嬴秦先亡。」也就是說秦國只想到要消滅六國,不曾想到自己早已被呂不韋算計了,六國還未滅,呂不韋的兒子卻坐上了秦國的王位。嬴政統一了中國,認為自己比三皇五帝還偉大,故將三皇五帝的稱號合起來,稱皇帝;又以自己為秦朝第一個皇帝,故自稱秦始皇。後代則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設三十六郡縣。不許民間私藏兵器,將民間兵器沒收鑄成十二個金人。設三公九卿制,丞相統領百官,太尉掌管軍隊,御史大夫負責地圖戶籍章奏並監察百官,是為三公;九卿分管眾務,統一法律,制定《秦律》。《秦律》基本是在商鞅定的秦律的基礎上修改、補充而成。統一文字,廢除六國舊文,統一用小篆。統一貨幣及度量衡。以都城咸陽為中心,新築東至燕齊、南達吳楚的驛道,交通全國。又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將原秦、趙、燕等國防範匈奴的長城連接起來,筑西起甘肅臨洮、東至河北碣石之萬里長城,保護中原農耕文化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至今,萬里長城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南征蠻越,即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一帶,修溝通湖南湘江和廣西灕江的人工運河——靈渠,以便運送糧草物資到嶺南地區。以上這些都是秦始皇在位12年的功績。不過,北擊南征、修驛道、築長城所耗的人力物力本來已經相當大,加之又修建壯麗的咸陽城、地廣三百里的阿房宮、號稱天下第一陵的驪山陵墓,耗費更不可計。史稱秦朝徵收的賦稅二十倍於古,力役三十倍於古,僅修建阿房宮就動用民工七十餘萬人。如此勢必引起天下百姓的怨憤。

秦始皇駕崩後,秦二世胡亥當政。胡亥昏庸奸惡,重用奸臣趙高,斬殺舊臣弟兄,始皇子女三四十人幾乎被其殺光,後來他自己也被趙高所殺。趙高本想篡位自立,恐天下不服,遂立胡亥子子嬰為秦三世,三世痛恨趙高,遂滅其三族。始皇時大興土木,民怨已甚,二世更橫徵暴斂,加上秦朝用法家來統治天下,嚴刑酷法,秦二世當政當年即爆發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陳勝、吳廣本是秦朝徵用的兵卒,赴役途中遇雨延期,依秦律當斬,陳勝、吳廣殺掉領隊將領,發動同行兵卒九百人起義反秦。起義順應民心,隊伍迅速發展至數萬人,並建立了張楚政權。但就在起義的第二年,陳勝就被叛徒殺害,吳廣也在攻城中被部下殺害。

陳勝吳廣起義後,楚國貴族江蘇人項梁與其侄項羽在今蘇州起義反秦,沛縣泗水亭長江蘇人劉邦也起兵響應。項梁、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北上,聯合劉邦,遙尊陳勝為領袖,奮勇擊秦。陳勝犧牲後,項梁擁立昔楚國懷王孫子熊心為王,仍稱懷王,繼續反秦。項梁在與秦軍作戰中陣亡。後秦軍包圍部分起義軍於河北巨鹿,項羽率軍與秦軍決戰,大敗秦軍,坑殺秦軍俘奴二十萬人,史稱巨鹿之戰,此戰消滅了秦軍主力。與此同時,劉邦率軍攻入秦朝都城咸陽,推翻秦朝,秦三世子嬰素車白馬向劉邦投降。秦雖有三世,但秦二世時天下已大亂,三世子嬰剛立秦朝便亡,實際只有二世。劉邦入咸陽後封存秦朝珍寶府庫,廢除秦朝苛法,並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深得秦民擁護。

最初楚懷王與劉邦、項羽等大將有約,先入函谷關者為秦王。函谷關即入咸陽之關口。劉邦入咸陽後,項羽殺氣騰騰趕來,搶劫並焚燒咸陽城、阿房宮,大火三月不熄,使集夏商周三朝財富所建之宮殿毀於一旦,並開啟了後世起義焚燒前朝宮殿的惡風,所以中國古代歷朝宮殿鮮有得以完整保存者。項羽殺掉楚懷王,大封諸侯,將秦朝降將章邯(hán)、司馬欣、董翳(yì)封為三秦王,三分關中——故今陝西又稱三秦大地;將劉邦封為巴蜀漢中一帶之漢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即今江蘇徐州。但不久劉邦即與項羽展開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最終劉邦因善於招攬人心、團結其他諸侯而戰勝項羽。

項羽名籍,少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力大能扛鼎,且和大舜一樣眼睛有兩個瞳仁。項羽打仗百戰百勝,但不知修德,有勇無謀,性過殘暴,終至敗北。劉邦軍圍項羽於垓下(即今安徽靈璧東南),劉邦軍用計唱楚歌,項羽聽聞四面楚歌,以為楚軍盡敗,便逃至烏江。烏江亭長停船岸邊等待,勸項羽渡江,回江東稱王,項羽嘆說:我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然江東父老可憐我而尊我為王,我難道於心無愧嗎?遂自刎於烏江岸邊。項羽雖敗,卻有一種英雄氣概,故太史公司馬遷《史記》將項羽列入本紀。本紀本是帝王的傳記,項羽乃敗軍之將,列入本紀,足見司馬遷對項羽英雄本色的推崇。宋朝女詞人李清照也曾作詩詠嘆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劉邦以平民起兵得勝,原因在於他禮賢下士、善於用人。劉邦用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這對其成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劉邦論楚漢興亡時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子房即張良。張良、蕭何、韓信被稱為漢朝開國三傑,漢朝建立後,張良封留侯,後學仙隱去;蕭何為丞相,制定漢朝法律《九章律》,《九章律》基本依《秦律》,只是除去其中滅三族、連坐等酷刑——三族即父族、母族、妻族,連坐即一人犯法,親鄰誅連;韓信初封楚王,因被告謀反,降為淮陰侯,後又被告與人勾結謀反,終為劉邦皇后呂后所殺。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劉邦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定都長安,即今西安。經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共12帝,214年,是為西漢。孝平即漢平帝,漢朝以孝治天下,從惠帝開始,所有皇帝的謚號前都加一孝字,故稱孝平帝。

王莽是漢元帝王皇后的侄兒,成帝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他禮賢下士、儉樸恭敬、樂善好施,處處效法周公,贏得朝野稱讚。漢平帝9歲即位,王莽效法周公,輔佐平帝,掌軍政大權。漢末社會流行漢運將終,必有新王受命的說法,而王莽又深得人心,各地官吏紛紛上表,勸王莽攝政。平帝14歲駕崩,王莽立兩歲的孺子嬰為帝,最終以漢朝禪位的方式即帝位,改國號新,西漢滅亡。史書都說王莽是蓄意篡位,故《三字經》講「至孝平,王莽篡」。王莽在位16年,最終被農民起義軍綠林、赤眉軍所滅。

劉邦建立漢朝,一方面繼承秦朝的郡縣制,一方面又封了許多功臣為諸侯王,建立諸侯國,形成郡國並行的局面。後來諸侯王勢力漸大,對中央構成威脅,劉邦誣稱諸王謀反,殺掉幾位功臣,韓信被殺的真實原因正在於此。其餘諸侯王多逃亡,封地被削。劉邦去世時異姓諸侯王威脅中央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他留下遺囑:「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等於是廢除了分封異姓王的制度。打擊異姓王的同時,劉邦又先後分封了一批皇室子弟為同姓王,希望以同姓王來屏衛中央。但到文帝、景帝時,同姓王的勢力也日漸強大且驕橫,輕視中央政府,故從文帝到武帝期間,西漢朝廷又不斷打擊同姓王。漢景帝時,曾往伏生處受《尚書》的御史大夫晃錯提出逐步削奪諸侯王的封地,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亟,當急講。劉邦的侄兒吳王劉濞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聯合六個封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景帝殺晁錯,希望能夠讓吳王退兵,遭拒絕,遂堅決平亂,用三個月時間打敗了亂軍。景帝又下令王國官吏的任免權及行政權收歸中央,諸侯王不能問國政,只能從封國領取衣食租稅。諸侯王國的勢力從此削弱。後來,武帝更借口諸侯王所獻助祭金不足,廢除了106個王侯封號,削減封地,徹底解決了諸侯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

劉邦駕崩,長子惠帝仁弱,劉邦皇后呂后掌權15年。文帝、景帝看到漢初因秦暴政及秦末八年戰爭而經濟凋敝,就用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的主張治理天下,與民休養生息,減賦稅,倡節儉,社會經濟迅速恢復,一片安定祥和,史稱「文景之治」。漢武帝時,建立了鄉里推舉官吏的查舉制,推舉的官吏分秀才和孝廉兩類,為避免推薦不實,舉薦官吏要負連帶責任;經濟上則重農抑商,鹽鐵由國家專賣,並將地方進貢的物品投放市場買賣,以增加朝廷收入,由此國勢逐漸強盛,遂開始北征匈奴。匈奴自周朝以來便不斷侵擾中原,高祖出征匈奴,曾在今山西一帶被圍困七天七夜,惠帝、文帝、景帝皆以和親之法勉力維持。至武帝時方派大將衛青、少將霍去病多次遠征匈奴,迫使匈奴北遷,並在得勝之地(今甘肅)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諸郡,稱為河西四郡。武威即大漢王朝武功威力的意思。張掖即大漢王朝張開臂膀,掖下所到之地的意思。酒泉是霍去病得勝之後將漢武帝所賜美酒倒於地下泉中,令將士同飲,因此得名。敦煌是壯麗美好的意思。霍去病年少英勇,六次擊退匈奴,威震邊關。武帝為之造府第,他有「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之語,惜在作戰中染上瘟疫,去世時年僅24歲。武帝痛惜,賜葬自己的陵墓茂陵。霍去病馬踏匈奴的石雕正反映了少年英雄的英勇神武。

征匈奴的同時,武帝派使臣張騫衝破千難萬險出使西域(今新疆一帶),直抵中亞伊朗等國,溝通中西交通。從此形成以長安為起點,經伊朗中轉,最後到達歐洲的商貿路線,史稱絲綢之路。另外漢武帝還開發西南土族地區,在昆明附近,貴州遵義一帶,四川西昌、雅安、茂汶一帶設置郡縣,將西南大部分地區納歸西漢王朝統治。漢武帝時,西漢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武帝雖很有作為,但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好大喜功,由於賦役過重,民力凋敝,不得已下《輪台罪己詔》,「深陳既往之悔」。

漢昭帝年幼即位,武帝命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輔政,霍光忠誠謹慎,天下稱許。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困匈奴19年,喝天上下的雪、吃羊氈毛為生,不改漢節,至昭帝恢復與匈奴和親後方得回漢朝。昭帝、宣帝恢復文帝、景帝時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得國力增強,吏治清明,天下富足,史稱昭宣中興。元帝好儒術,宦官石顯專權。元帝時曾派宮女王昭君至匈奴和親。成帝時元帝皇后王氏家族專權。成帝不理朝政,立歌女趙飛燕為皇后,終日淫樂。哀帝、平帝時王莽已掌權。西漢自元帝開始已國勢日衰,王莽一心效法周公,建立大新朝後,完全按照《周禮》來治天下,本想改變西漢末社會混亂的局面,但因脫離實際,加上政令繁多,改動頻繁,更激化了社會矛盾,終歸失敗。王莽新朝九年,湖北一帶鬧饑荒,饑民王匡、王鳳聚眾起義,因居綠林山(今湖北當陽縣),故號綠林軍。次年,山東人樊崇在山東起義,因眉染紅色,故號赤眉軍。綠林、赤眉軍推舉西漢皇族遠支劉玄為帝,建立政權,年號更始。更始政權在河南昆陽以八九千人之力戰勝王莽的40萬大軍,消滅王莽軍的主力,此後不久,王莽被殺,舌頭被割下,死況甚慘。更始政權進長安後,內部鬥爭激烈,劉玄濫殺農民將領,綠林軍將士殺出長安,與赤眉軍聯合,反過來消滅了更始政權。最後,指揮昆陽之戰獲得勝利的西漢宗室劉秀殺掉王匡、樊崇等起義將領,建立了東漢王朝。

西漢的統治思想與秦朝是有密切關係的,也可以說是在吸取秦朝教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要弄清楚漢朝的統治思想,必須先明白秦朝的統治思想。秦朝的統治思想基本出於丞相李斯。李斯,楚國人,少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後到秦國為呂不韋舍人,因上《諫逐客書》,建議不要將在秦國做官的六國人趕走,而應利用他們以攻六國,深得秦始皇賞識,拜為丞相。秦朝建立以後,統一文字、度量衡,設郡縣,皆是李斯的主張。秦朝建立後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即統一思想。當時博士淳于越與李斯展開辯論,淳于越主張效法上古先王之道,李斯反對,認為法先王,則新王的法令不能貫徹,而且士人動輒以古非今,他建議始皇將先秦舊典除醫書、巫書、種樹書外皆拉雜燒之,敢有私藏詩書百家語者誅殺其族。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這就是著名的焚書之禍。古籍被燒毀,舊道無聞,李斯提出「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即以法律代替教育,以官吏代替老師——這是法家一貫的主張。韓非子的文章《五蠹》是法家對百家爭鳴作的總結,認為法家以外的各家都是社會蛀蟲,應予禁絕,而在全國統一的政權下,應是「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韓非子是李斯的同學,遭李斯嫉妒而被害死,但他的主張卻完全被李斯執行。李斯後來為趙高誣告謀反,被腰斬於咸陽。

焚書後第二年,始皇又招天下有學之士,想聽建議以助治理,並求長生不老之葯。長生不老之葯未找到,有學之士又多有非議始皇行暴政者,始皇便在咸陽坑埋非議者460人,其餘流放邊疆。所埋人中持各家學說的都有,並非全是儒生,但都是讀書人,統以儒名。這就是著名的坑儒。焚書坑儒便是秦朝暴力專政的法家統治思想的反映。但秦朝殘酷粗暴的法家統治的結果是歷時15年的短命亡國。秦的速亡,不能不讓漢朝統治者深刻反思、總結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作總結最深刻的是漢文帝時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賈誼。

賈誼20歲為博士,21歲遷太中大夫。因年少氣盛遭嫉,貶長沙王太傅,後改為梁懷王太傅。太傅即老師。懷王為文帝少子,墜馬死,賈誼自責,憂憤而死,年僅34歲。他著有《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和《吊屈原賦》、《鳥賦》。前三篇是詞采飛揚的政論文,後兩篇是漢初有名的騷體賦。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說賈誼是漢代最有天才的哲學家,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定在董仲舒之上。《過秦論》即是總結秦亡教訓的宏文,文章前半部分將秦亡的原因歸結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意思是秦朝殘暴而不施仁義,且不懂得攻取與守治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後半部分則是進一步分析何謂「攻守勢異」。賈誼肯定秦朝以暴力統一天下、結束戰亂,是對的,是順民心的,但統一以後,老百姓希望過平安日子,不要再打仗,而秦朝仍以對付戰亂的暴力來對付百姓,這就錯了。攻和守的方法應是不同的,秦朝亡在攻守皆用暴力。漢家得天下則應吸取教訓,逆取而順守,不能再行秦朝的法家學說。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後作了一首《大風歌》,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也認識到取得天下後,關鍵是守。

怎樣守?劉邦的方法是廢除秦朝苛法,只立三條簡單約法,民心大順。以後呂后、文帝、景帝皆本此精神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這就是漢初統治者的黃老思想。到了武帝時國勢強盛,大一統的王朝急需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統治思想。秦朝完成了政治軍事的統一,沒有完成思想的統一,無為而治只是過渡,並不能與統一的王朝相適合。這個時候,經過董仲舒改造的適合大一統的儒家春秋公羊學說應運而生,其「使四海為一家,中國為一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深為漢武帝讚許,最後,孔子被定為一尊,儒家哲學成為大漢王朝的統治思想。這不僅是大漢王朝的統治思想,更成為此後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歷史證明,儒家的這套學說是符合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和諧、天下長治久安的需要的,其中很多思想精髓直到今天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仍有積極作用。正是由於有這套思想,中華民族才能夠以統一強大的姿態長久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秦始皇與漢武帝都是中國歷史上大有作為的皇帝,秦始皇的最大功績在於統一中國,漢武帝的最大功績在於找到了與統一的中國相適合的治國思想。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光武即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創立者。劉秀為西漢景帝之後。東漢定都洛陽,光武帝後經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獻帝共12帝,196年。漢獻帝時,群雄蜂起,天下大亂,最後曹操子曹丕廢獻帝,建魏朝,東漢滅亡。西漢東漢加起來共410年。如果再加上中間王莽新朝的16年共是426年。《三字經》這裡說的四百年,是指兩漢的大致時間。光武帝、明帝、章帝是東漢的前期,共六十多年,這六十多年是東漢相對強大的時期。光武帝有學問,會用兵,對朋友仁義,對和自己共同創建東漢的功臣同享富貴,並得善終。光武帝也酷愛和平,東漢一建立,便偃武修文,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對匈奴也停止用兵。光武帝很勤政,並說自己是樂此不疲。漢明帝時北匈奴逐漸強大,明帝遂派兵討伐匈奴。其中有一小軍官叫班超,大史學家班固的哥哥,在西域三十年大立奇功,使西域五十餘國都歸屬漢朝,重新建立起大漢王朝自漢武帝以來在西域樹立的權威。漢明帝還大規模整治黃河,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未發生過大的決堤泛濫。明帝、章帝都好儒學,章帝親自召開白虎閣會議,令諸儒討論五經異同,會議持續數月之久,並命班固將討論結果寫成《百虎通德論》一書,共44篇,統一了儒經,肯定了讖緯,乃今文經學集大成之著作,在經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

漢章帝以後,東漢政治基本在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中發展。外戚所以能掌權,主要是章帝以後的皇帝多年幼或短命。和帝10歲繼位,27歲駕崩;殤帝繼位時還是個三個月大的嬰兒,第二年就駕崩了;安帝繼位時13歲,32歲駕崩;順帝10歲繼位,30歲駕崩;沖帝兩歲繼位,3歲駕崩;質帝8歲繼位,9歲駕崩;桓帝15歲繼位,36歲駕崩;靈帝10歲繼位,32歲駕崩。這些皇帝登基時都是孩童,活得最長的也才36歲,當然政權旁落,政治昏敗。東漢後期掌權的外戚有章帝皇后竇家、和帝皇后鄧家、安帝皇后閻家、順帝皇后梁家四家。這四家外戚都專權兇狠,飛揚跋扈。和帝時用宦官鄭眾除掉竇家,鄭眾因此被封為剿鄉侯,太監封侯自此開始。安帝又和宦官李閏除掉鄧家。順帝又用宦官孫程打倒閻家。桓帝依靠宦官五人除掉梁家並將此五人封侯。梁家被除,財產拍賣,其價值抵得上全國年收入的一半。外戚打倒,宦官仍專橫腐敗,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正直的官員士大夫便以品評人物的方式批評時政,與宦官作鬥爭,稱為「清議」。而這些官員士大夫因有共同的政治立場,故被稱為「黨人」。宦官仇恨黨人,遂慫恿桓帝,下令大捕黨人,或放歸鄉里,史稱「黨錮」事件。黨錮於桓靈二朝皆有發生,直至黃巾起義,東漢政府才赦免黨人以聯合鎮壓起義。東漢後期由於外戚、宦官的黑暗統治,橫徵暴斂,賣官鬻爵,土地兼并嚴重,自耕農破產,流民連綿不絕,各地武裝起義不斷。漢靈帝時太平道首領張角借傳教之機,組織徒眾三十餘萬,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於七州二十八郡同時起義。起義軍因頭裹黃巾,故曰黃巾軍。黃巾軍沉重打擊了東漢政權,但在諸地方武裝的共同鎮壓下失敗,從三月到十一月,堅持了八個月。黃巾起義後,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大權都掌握在各地方武裝手裡。未幾,東漢滅亡,天下又陷入了三百多年的混亂分裂中。

從文化學術來講,漢代被稱為經學時代,經學的成立前面已講到,漢代的經學分為今文經學、古文經學。西漢今文經學興盛,東漢古文經學興盛。今文經學重視經學與時代政治的關係,古文經學重視學術本身的研究。可以說今文經學是為政治的學問,古文經學是為學問的學問。適應大漢王朝及中華民族大一統長治久安的思想即今文經學在對儒家思想做了適應時代調整的情況下提出來的。今文經學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古文經學的代表人物是劉歆。劉歆是西漢末大學者,與揚雄同時。劉歆與其父劉向共同校典皇室藏書,編出了全世界最早的目錄《七略》。《七略》將天下書分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方技略》、《術數略》、《輯略》七類,每類及每書都有介紹。最早提出將古文經立為博士的就是劉歆,因遭今文博士反對,劉歆寫了著名的批判今文博士抱殘守殘的文章《移讓太常博士書》,成為中國古文的名篇。後劉歆為王莽國師,果然立了古文六經博士。劉歆欲誅殺王莽,事泄自殺。集兩漢今古文經學之大成的是東漢末的鄭玄。鄭玄遍注六經,融通今古文經學,今古文經學之爭至此方結束。

漢代的史學有巨大成就,出現了中國史學史上兩部巨著《史記》、《漢書》。《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著。司馬遷字子長,陝西延安韓城人,少隨父司馬談讀書,後又從董仲舒學今文經學,從孔安國學古文經學,並遊歷全國諸名山大川,繼承其父遺志修《史記》。又因替與匈奴作戰失敗的將軍李陵求情,觸怒漢武帝,受宮刑。其後司馬遷忍恨20年完成《史記》。《史記》乃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共記3000餘年歷史,130篇,50餘萬字。分記帝王的12篇《本紀》,記諸侯的30篇《世家》,記對歷史作出貢獻的普通人物的70篇《列傳》。另有年表10篇,記各種典章制度的書8篇。《史記》創造了以人物為綱的紀傳體史書體例,後世正史皆為紀傳體,《史記》也成為正史之首。《史記》氣勢宏大,見解深刻,內容豐富,結構周密,體例詳備,文採風流,感情充沛,集古代史學之大成,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史學及文學上皆有極高成就,乃中國文化史上第一流作品。

《漢書》的作者主要是東漢的班固。班固的父親班彪即開始作《史記後傳》,班固繼承父親遺志續作,改名《漢書》。班固完成其大部分,去世後未完成的表志部分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及班固的學生馬續完成。班固字孟堅,陝西扶風人,生於光武帝時期,卒於和帝時期,活了60歲。班固曾因被人告私改國史而下獄,經其兄班超上書辯白,得漢明帝親允後,方得繼續寫作。班固因在外戚竇家作過參謀,竇家失勢後,連累入獄而死。班昭才華出眾,文史兼通,和帝曾召入宮為嬪妃講學,活了70餘歲。著有《女誡》7篇,講女子道德,開我國訓誡女子著作的先河。《漢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專記西漢一朝歷史,分十二紀、七十傳、八表、十志,共100篇,80餘萬字。班固將《史記》的本紀改為紀,列傳改為傳,書改為志。《漢書》史料豐富翔實,《史記》記三千年歷史只用了50餘萬字,《漢書》單記西漢一朝歷史就用了80餘萬字,可知其史料之豐。《漢書》開了正史中斷代史的先河,正史中除了《史記》是通史,其餘皆是斷代史。《史記》縱橫馳騁、生機盎然,《漢書》雍容典正、質實謹嚴,皆為後世史家之範本。

漢代子學首先最值得說的是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創立。據史載,漢明帝在一天夜裡夢見西方金光閃閃,醒來後大臣告訴他所夢為印度釋迦牟尼佛,漢明帝即派大臣蔡諳往印度求取佛經,蔡諳以白馬載經書歸,並帶回兩個印度高僧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及最早翻譯的佛經《四十二章經》。漢明帝為表彰白馬馱經的功績,在東漢都城洛陽建了中國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馬寺,白馬寺的建立標誌著佛教正式傳入中國。佛教傳入後,中國人頗受刺激,以為中國也應有自己的宗教。加之漢代陰陽五行及讖緯方術等興盛,東漢後期順帝時江蘇人張道陵在四川大邑縣鶴鳴山修道,夜夢太上老君傳道與他,遂自號天師,奉太上老君為教主,傳道濟世,為人治病,凡治癒者送米五斗,故稱五斗米教。張道陵又創立教義、教儀、教規等,並作註解《老子》的《老子想爾注》,道教正式建立。此期還出現了不知何人所作的《太平經》和魏伯陽作的《周易參同契》兩部重要道教經典。《太平經》以道、儒、陰陽、巫醫、天文構成道教龐雜的理論體系。《周易參同契》則是專講煉丹術的書。

子學中的哲學類最有成就的是西漢的《淮南子》與東漢的《論衡》。《淮南子》是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召集門客共同撰著。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的孫子,企圖叛變,失敗自殺。淮南王的思想代表了漢初割據諸侯王的思想,自然與中央主張大一統的思想相對立。《淮南子》是代表中央思想的董仲舒的對立面。《淮南子》分內、中、外三部分,今只保存下來內篇21篇,又名《淮南鴻烈》或《淮南王書》。《淮南子》可以說是漢初黃老之學的總集,其核心思想是內以治身,外以治國。黃老思想與老莊思想的根本不同表現在:老莊是消極地順應自然,黃老是積極地適應自然;老莊企圖避世,黃老企圖解決社會中的問題。黃老思想是老莊思想與法家思想結合的產物。《淮南子》與董仲舒思想的根本不同在於:董仲舒主張黜百家、尊儒術,《淮南子》主張雜百家以為用;董仲舒主張君主應大一統,《淮南子》主張君主應無為,而臣下各盡其能。《淮南子》也說自己是為漢朝立法,建立一套適應漢代統治的思想。實際上《淮南子》與董仲舒的鬥爭即主張大一統的中央思想與主張割據的諸侯思想的鬥爭。

《論衡》的作者是東漢前期的大學者王充。王充字仲任,浙江人,出身寒門,生活於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時代,做過小官,後期回家專事著述,晚年貧無一畝立身,活了77歲。《論衡》85篇是其思想的集中體現。王充的思想仍是董仲舒思想的對立面,不過《論衡》與《淮南子》不同,並不反對董仲舒為大漢王朝建立的治國思想,而是反對董仲舒學說中天人感應的神秘思想。董仲舒的學說到西漢後期發展成讖緯越加神秘,東漢章帝時編的《白虎通義》,又將讖緯神學以官方名義肯定下來。王充則針鋒相對地與今文經學中的這套神秘學說展開鬥爭,否定天人感應。《論衡》從宇宙、自然、社會、人生各方面論述了這些主張。

任何事物皆有利弊兩面,董仲舒學說的利是建立了適合大一統的中國長治久安的治國思想,其弊則是其中的神秘色彩。當然,如果沒有神秘主義的天人感應這套學說,董學未必能為漢朝統治者採納,其利也就自然發揮不出來。《淮南子》與《論衡》是對董仲舒學問弊端的批判,但這種批判並不能抹殺董氏學問的巨大歷史作用。《淮南子》與《論衡》都體大思精,內容豐富,涉及了自然、社會、人生諸方面的問題,在漢代子學中成就是極高的。

漢代子學中的科學值得一提的是:東漢學者河南人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可以準確測定地震時間與方位;東漢和帝時的宦官、湖南郴州人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從此紙張得到廣泛使用,時稱「蔡倫紙」;另外又出現了《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兩部算學巨著;東漢末的名醫河南人張仲景著了醫學巨著《傷寒論》。《傷寒論》又名《傷寒雜病論》,分《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提出了陰陽、虛實、寒熱、表裡八綱辨證,及汗、吐、下、清、溫、和的治病六法。將各種疾病歸納為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經,建立了整個中醫治病的法則,為後世醫家所必讀,張仲景也被稱為醫聖。

集學即文學。漢代文學的主要成就在賦的創作。賦是詩化的散文,要押韻。漢初有由楚辭過渡而來的騷體賦,代表作家是賈誼。漢中期出現散體大賦,氣勢恢宏,體現了大漢王朝的雄強,代表作家有四川的司馬相如與揚雄。司馬相如成就最高,有《子虛賦》、《尚林賦》、《長門賦》等。漢後期國勢漸弱,抒情小賦出現,代表作家為張衡。另外漢代出現了專門掌管音樂、詩歌的機構樂府。樂府採集大量地方民歌,後人即將這類詩歌稱為樂府詩。樂府詩清新質樸,是漢代詩歌的代表。漢代還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小說《山海經》,分《山經》、《海經》兩部分,共18篇,內容繁富,明人稱其為古今語怪之祖。


推薦閱讀:

《三字經》10個最經典的典故,永久收藏,受用一生
《三字經》
淺釋《三字經》——吳
圖文並茂《三字經》
文化觀察:《三字經》到底招誰了

TAG:《三字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