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溫故】君子喻於義
【光明論壇·溫故】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比如,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以德治國、以文化人;強調『君子喻於義』『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質』。」
君子原是對有權位、有財產的貴族統治階級的統稱。甲骨文中已出現「君」「子」字樣,「君子」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東漢經學家鄭玄註:「君子,止謂在官長者。」作為兩種不同地位的統治階層,君王、諸侯等地位較高者稱「君」,列國卿大夫等地位較低者稱「子」。「子」可晉為「君」,「君」亦有貶稱「子」者。如春秋之例,舊君死新君立,當年稱子,逾年稱君。杞桓公本為伯爵,因用夷禮而貶稱「子」。孔子是實現君子之義由「位」至「德」轉變的關鍵人物。孔子之後,決定一個人能否成為君子的條件不再是身份等級,而是高尚的思想和正派的行為。也因此,《論語》中的「君子」主要是作為道德概念使用,指有德者或道德高尚之人。
經過孔子的改造與重釋,尤其賦予君子以「義」的內涵後,「君子」便成為一種理想人格。「義者,宜也」,「義」本指公正的、合理的、應當做的。《論語》中多次將義與君子聯繫起來,如「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做事以道義為基礎,依禮儀來實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規定要怎樣做,也沒有規定不要怎樣做,只要能做到合理得當、恰到好處。君子、小人本無常,「行善事則為君子,行惡事即為小人」。這就打破了那種非君子即小人的思維定式,正如曾國藩所說:「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以道義為標準對待天下的人和事,能否行其義是區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標準。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孟子認為君子凡事以義為依歸,「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儒家將「義」與「仁」「禮」「智」「信」合稱為「五常」,即人作為社會中的獨立個體,為了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應該擁有這五種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張載《橫渠易說》卷三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德於卦,雖爻有小大,及繫辭其爻,必諭之以君子之義。」《周易》卦爻皆寓之人事,就是為了教導人們如何具有君子品德。
「君子」在孔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論語》開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到卒章「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可謂貫穿始終,首尾呼應,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不斷深化的君子修養體系。據語言學家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統計,20篇512章中,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論說「君子」的有86章。在1萬多字的《論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概念是「仁」,共109次,其次便是「君子」,達107次。可見,「君子」與「仁」一樣,是被孔子反覆和多方面地加以界定、闡釋和強調的概念。君子的人格境界僅次於可望而不可即的聖人,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可惜當時不僅聖人難見,君子也是「多乎哉?不多也」。「君子」一詞雖非孔子首創,但孔子對其作出了新的闡釋與界定,以具體道德品質充實了君子內涵,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價值與理論體系。有學者甚至把孔子對君子含義的改造稱為「孔子對中國哲學的最大貢獻」,認為此舉奠定了「君子」在儒家學說中的核心概念地位。
(作者:李飛躍,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推薦閱讀:
※君子之交
※如何正確理解「小人之交甘若醴」?
※「以德報怨」是君子?「睚眥必報」是小人?
※君子蘭盆里放一把它,蹭蹭長不停,年年開花!
※百家講壇【君子之道】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