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雜文】對建國以來參照西醫構建起的「中醫理論」略作清溯
導論 摘自《臟腑真原》張效霞著
臟腑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概念,臟腑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不僅貫穿於中醫基礎理論的全過程,也是中醫臨床診治用藥的指導。臟腑理論研究的深人或突破,必將帶動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進而帶動整個中醫學科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臟腑學說的理論研究基本遵循兩種不同的途徑:一種是全面整理歷代有關的醫學文獻,一種是應用現代科學理論、技術和手段研究臟腑理論。習慣上又往往把前者視為繼承性研究(或稱整理研究),將後者看做創新性研究(或稱現代研究)。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學術界有熱衷於其創新性研究,輕視或忽視其繼承性研究的傾向。諸如臟腑實質研究、證實質研究等,在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的立項審批與科研成果的獎勵評比中,佔據了絕對優勢即為其明證。迄今為止,關於臟腑實質的研究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在得到「功能軸」一類的認識之後,一直處於徘徊的境地,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理論課題面前遭遇重重困惑和迷惘,難以持續和深人下去。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我們長期以來熱衷於創新研究,輕視或忽視繼承研究,將繼承與創新這對矛盾完全割裂與對立起來,是不無關係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中醫基礎理論的創新研究只有在繼承研究進一步加強和深化,為中醫基礎理論的創新準備好賴以站立的「巨人的肩膀」之後,才能有所作為。這是因為繼承和創新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世界上從來沒有孤立的繼承,繼承之中就孕育著創新;要創新就必須首先要繼承,沒有認真紮實的繼承,創新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空中樓閣。
臟腑理論的整理研究自《內經》成書以至現代,可以說從來也沒有停止過,是不是已經沒有什麼值得挖掘、探究的了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如:臟腑的本.義是人體胸腹腔內器官的總稱,腦、髓、骨、脈這些不位於胸腹腔內,《素問·五臟別論》稱之為「奇恆之腑」的組織和器官自然也就不是臟腑學說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而目前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和教材卻無不將之視為臟腑系統的構成內容二中醫臟腑概念是否具有解剖學屬性是關係到如何理解臟腑學說乃至中醫基本特色的重大學術問題:。儘管《中醫基礎理論》教材明確指出臟腑學說形成的三個條件中包括古代解剖學內容,但其結論卻基本偏離了這一認識,具體表述為:「臟腑,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概念,更重要的則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一些學者不滿足於這一表述,為廠把中醫與西醫嚴格區別開來,突出中醫的特色之處,眾口一詞地認為:中醫的臟腑與解剖刀下的人體同名實質性臟器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確實如此,那麼中醫臟腑學說乃至整個中醫基礎理論還有什麼科學性可言?中醫有關臟腑功能的淪述確實存在著一些難以用現代科學特別是西醫學解釋的地方,導致這種狀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氣、陰陽、五行等中閏傳統哲學的概念在臟腑學說理論體系建構過程中的滲透和影響。中醫關於人體臟腑數目最經典的認識是五臟六腑,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但何以如此?各種中醫著作和教材卻都未論及二五行配五臟是析學的五行觀向中醫滲透的最關鍵的一環,目前的教科拐在論及這一問題時大都以兒張圖表,至多再加上幾句《內經》經文,就算解釋了五行配五髒的原理。如果從小即接受西方科學熏陶的現代中醫大學生知道歷史上曾經有過兩種不同的配屬模式,怎麼能夠使他們不對其科學性產生懷疑呢?目前學術界大都將中醫關於人體臟器形態、結構、功能的論述稱為藏象學說,但「藏象」是僅在蛋素問·六節藏象論》中偶見之片語,y然「藏象」之「藏」可以在廣義上加以使用,但「『象」字之本義,卻對「藏」的含義有所限制。即「藏象」僅是立足於臟之「象」,不可能包涵臟器實體之內容……
總之,現階段中醫臟腑學說的理論挖掘與整理遠遠不是沒有什麼值得探究的,而是大有文章可作。對古典文獻的校勘、注釋與整理,只是其中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基礎上,從一個個概念、一條條理論、一種種學說人手,運用科學的治學方法,把中醫基礎理論同置於其發生、發展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放在其得以發生髮展的具體歷史環境的哲學、社會、文化、天文、宗教、倫理道德等背景下去研究和再現其形成過程,並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將中醫基礎理論特別是教科書中現存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定論理清辨透,對其合理內核加以廣大,對不合理、不科學的內容在說清其錯誤何以為錯誤的基礎上加以揚棄。這是我們今天整理中醫理論、發展中醫、振興中醫的正確態度和根本出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現中醫基礎理論背後所蘊藏的精神實質,從中醫基礎理論自身尋繹出其內部所蘊含著的某些帶有本質性的規律,從而為中醫基礎理淪的創新研究奠定正確的、堅實的、必要的基礎。否則,在對中醫基礎理論錯誤理解的前提下,生拉硬套、牽強附會地去進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的某些研究,對發展和創新中醫基礎理論也就毫無意義可言了。相反地,卻只能使中醫基礎理論在歧途上越走越遠,乍看起來是登上了科學的「寶塔尖」,實則是鑽進了「牛角尖」,甚至陷人死胡同和不能自拔之地。
經過深入思考和反覆揣摩,筆者弄明白了兩點:
第一:中醫基礎理論的現有體系是自近代以來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西醫學為參照系進行整理的結果①。1960年出版的一版教材「把祖國醫學系統地畫了一個前所未能畫出的輪廓」,使中醫基礎理論體系向著規範化邁進了一大步,對促進中醫教育和中醫學術的發展,起到了劃時代的推動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上述規範化過程中,無疑受到了近代科學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嚴重影響和制約,使得中醫基礎理論體系與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甚至被改變了。
還是以臟腑學說為例,臟腑的本義是人體胸腹腔內器官的總稱,在西方醫學傳人中國之前,歷代醫家均認為臟腑是指人體內部視而可見、觸而可得的既有名又有形的內在器官。簡而言之,中醫臟腑(包括三焦)指的是人體胸腹腔內客觀存在的臟器實體之本身。這是因為,西醫東漸之前的中國古代醫家絕對不可能捨棄人體自身客觀存在的心、肝、脾、肺、『腎,而另行製造出一套不是心、肝、脾、肺、』腎的心、肝、脾、肺、腎。直到西醫傳人並在(①關於此.飯,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扯著《回歸中醫—對中醫基礎理論的重新認識》,青島出版社2}Q}年出版。)中國學術界逐漸形成了以近代科學作為衡量和評判中醫是否科學的價值標準之後,中西匯通派醫家為了解釋中醫也是「科學」,首先將臟腑改弦易轍為『』非血肉之五臟」,新中國成立後中厭學術界自行拋出了「臟腑,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概念,更重要的則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這樣一個在邏輯上也說不通的「公認」說法,今人繼之有「功能子系統」、「概念單元」、「符號」、「模型」等認識。及至現在,幾乎整個中醫學術界,對中醫的臟腑是否是解剖學上的臟腑,是否是指人體內的實質性器官,竟然不敢承認,而是認為:中醫是通過表現於外部的「象」來研究和認識「臟」的,所以臟腑是「人體生理現象的歸納」,是「綜合功能單元」。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一方面認為中醫的臟腑不能等同於西醫解剖學上的同名臟器,另一方面卻是每當看到中醫古籍中(包括中西匯通派醫家的著作)關於臟腑功能的論述,哪怕有一個字或一個詞能同西醫解剖生理學中有關臟器的功能「沾上邊」,在對其本義未加考察的情況下,就將中醫臟腑功能的理論解釋往西醫學上硬靠。由此而導致了目前中醫基礎理論教材中關於臟腑功能的論述,幾乎每一個臟、每一個腑都存在著「西化論」。
如: 「泌別清濁」一語,始見於元·滑壽《十四經發揮》:「胃之下口,小腸上口也,在臍上二寸,水谷於是人焉。臍上一寸,為水分穴,則小腸下口也,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朧,滓穢入大腸。」由「水液人膀恍,滓穢人大腸」來看,只是說水液自小腸下口(闌門)滲入膀朧,滓穢傳人大腸;「泌清」是相對於「別濁」而言的,僅僅是說水液滲入膀朧而已。這其實指的是下焦的功能。但因西醫學認為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為了使之與西醫學關於小腸的功能相符合,遂將其曲解為小腸的功能了。「腐熟」一語,首見於《難經·三十一難》:「中焦者,在胃中院,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很明顯,中焦主腐熟水谷,其義甚明。但「根據西醫學研究結果,飲食物進人胃之後,胃一邊不停地蠕動,一邊分泌大量胃液,胃液之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將食物進行初步消化、分解,使其轉化為食糜,以便於小腸吸收,這實際上便是中醫學中胃的『腐熟』過程」①,因此競然也將其通改為「胃主腐熟」了。由於歷史條件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限(①京出版社賀娟,翟雙慶.胃主受納病熟.//王洪圖總主編,黃帝內經研究大成走從].北京:北1997.993.)制,中醫沒有也不可能認識到膽汁由肝分泌,更不可能發現其消化功能,而是認為其來源於胃、主決斷,但因在古籍巾有「肝之餘氣,溢入於膽,聚而成精」這麼一句可資引用的「孤證」,遂認定「『肝之餘氣,泄於膽』,表明肝具有製造膽汁的功能,一方面膽汁在肝內製造後流人十二指腸內,另一方面將多餘的部分流人膽內貯存起來以備用,這與現代醫學關於膽汁是在肝臟中合成的內容完全一致。一」①,於是將膽汁的來源,強解為「雖藏於膽,實則來源於肝」②。在中醫中,膀膚與胞是兩個緊密相連但功能不同的器官,如《靈樞·五味論》有「膀朧之胞薄以懦」之語,《素問·示從容論》有「五臟六腑,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脫..,一」之言,《素問·氣厥論》有「胞移熱於膀朧,則瘩溺血」之論,特別是《靈樞·淫邪發夢》有「厥氣……客於膀朧,則夢遊行,··…客於胞肢,則夢搜便」之說,均說明膀朧與胞是兩個不同的臟器,而且由「客於胞腹,則夢搜便」亦可推論出「胞」乃儲存尿液之器。膀朧的功能,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膀朧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亦如《靈樞·本輸》所育:「膀脫者,津液之腑也。」是貯藏津液之所。因西醫學認為尿液貯藏於膀膚,於是中醫學術界也說膀朧儲存尿液。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邏輯是:尿液,又稱溺或小便。在《內經》中,溺,凡31見;小便,凡24見。若膀朧儲存尿液,當雲「溺藏焉」或「小便藏焉」,何必說「津液藏焉』,呢?
「心主血脈」只是中醫出於五行歸類的需要而有的一種說法而已,但因西醫學認為心臟是血液循環動力之來源,遂認定』『心主血脈的功能,很明顯是通過解剖觀察而認識到的」③。並由此推論出「《內經》是血液循環的最早發現者』,④,「比英國哈維氏在公元1628年(明崇禎元年)發現血液循環早一千多年」⑤的荒唐結論。同樣地,中醫自明代以後雖有由「氣能攝血」推導出的「脾主統血」之論,但「實際上是氣的固攝作用」⑥,而「現代醫學對脾功能的認識是:①造血,胚胎期和某些病理情(①胡劍耽.中醫肝臟實體研究【J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o}w,}lj:1s.②印會河主繽.中醫墓殆理論L}l.上海:上海科學技木出版社,1984.44.③程士德.對《內經》「戴象學說」的探討〔J」『中醫藥研究,1991,(2):11④劉娟,王玉麟《內經》與血液循環「J].陝西中醫函授,1999,[2):5甲⑤印會河主編.中醫基礎理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29_3}⑥印會河主編.中醫基礎理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35.)況下可造出各種血細胞。一般情況主要產生無粒白細胞。②破血,主要是衰老的紅細胞。③儲鐵。④產生抗體。⑤調節血量,清除血內異物。⑥貯存血細胞」,因「統血」二字表面上叮以與西醫學的上述認識相「合」,不僅大力提倡,而且將其發生學原理解釋為:「脾竇內含豐富的血液,古人剖而視之,所見多為血,故認為『脾裹血』是統血之臟。」①「肝主藏血」是為了解釋五臟何以能夠「藏神」這一五行歸類的結論而提出的,因「西醫學證明:肝臟為人體一大儲血庫。門靜脈終支擴大形成肝內靜脈竇,正常時貯有一定量血液。當機體失血時,肝內貯存的血液可由靜脈竇排出至周圍循環,以補充血容量的不足」②;「西醫學認為,血漿凝血因子是止血不可缺少的。人體血漿中共有凝血因子12個,其中8個與肝的合成有關」③,於是不約而同地認為中醫已經認識到肝具有儲藏血液的功能,並且還認為肝具有調節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中醫及至清朝末年的王清任,仍有「膀膚有下口,無上口」的「錯誤」認識,因此無法認定腎與水液代謝有關,有時提到水病與腎的關係,實際上是基於腎在五行中屬水的緣故,尿液的生成與排泄,與腎無關。而西醫學認為尿液的生成與排泄為腎所司,於是我們的中醫基礎理論教材也將「腎主水」解釋為主尿的生成與排泄了。
第二:臟腑學說現有體系中「西化」現象充斥,是有著久遠而深刻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④。1$4}年後,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了閉關鎖國的清帝國的大門,中國面臨著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中國人這才認識到在自己之外還存在一個強大的西方世界,而且武器比我們先進,制度比我們科學。這在中國人的思想上引起廠極大的震撼,開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中國人首先看到的是洋槍洋炮的威力,鐵甲、盧、光、化學的奇妙,並由此提出,』9幣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但卻沒有意識到西方這些東西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有著它們自己的來源,即西方的根本文化。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人認(①胡劍北.中醫脾臟實體初論【Ja.中國中醫基拙醫學雜誌,1999,(s7:7.②童瑤,李其忠,陳慧娟等.中醫臟腑解剖學屬性探討〔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c,o(6):4陳鋼一試論肝統攝血液}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mss,}a}:is.關於這段歷史和背景,抽著《無知與偏見—中醫存廢百年之爭》(山東科學技術出,③④版社zoos年出版)有著詳盡的論述,可參看。)識到僅靠物質層面的東西並不能使中閏強盛,於是有識之士把眼光投向了制度層面,提出廢科舉、興學校、建鐵路、辦實業,並逐漸轉移到制度建設層面,如實行立憲制度、議會制度等。後來「變法」搞不下去了,「改良」成廠死路一條,爆發了辛亥革命。但改良也好,革命也基本上都圍繞著政治制度問題進行。辛亥革命後,人們發現社會制度僅僅換了個形式,辮子剪掉了,皇帝換成了總統,但整個國家、民族的狀況、地位、生活方式,特別是民族心理狀態很少變化。為了挽救亡國滅種的命運,陳獨秀等人又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把注意力放到巾西文化優劣比較的討論中,企圖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出中國落後的原因,希望找到傳統文化轉化為現代文化的捷徑。由此可見,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的改革是學西方,向西方追求真理的過程;,當時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已不感興趣,以為真理在西方,而不在東方或自己。這種觀念一直延續下來,使得他們思考問題的標準,無論在物質層面、制度層面,還是價值觀層面,都以西方為楷模,參照西方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文化、思維方式,來批判、指責或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說,近現代中國的學術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學術思想的後面跟著走,人們以引進、吸納、消化西方學術思想為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文化的「創新」實際卜成了中國文化的「西化」,把中國文化思想削足適履地套人西方學術和思想的模式,甚至觀念層面的概念和範疇的釋義,也以西方的內涵規定為內涵規定,以西方的是非標準為是非標準,以西方的真理為真理。
具體到醫學來說,也同樣.如此。西醫學以其嶄新的理論體系、確鑿的臨床實效、機械唯物淪的嚴密推理,實驗科學的雄辯事實,細胞、器官、血液循環等嶄新概念,通過建立一整套與西方同步的醫學體制,包括醫院、診所的建立及其管理,醫學院校、教育和行政制度的建.立及大量中國西醫學生的培養,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在中國學術界佔據了醫學主導地位,並逐漸在中國人的靈魂深處形成了以近代科學(包括西醫學)作為衡量和評判巾醫是否科學的價值觀念!、於是,不僅著名的學者(如梁啟超、嚴復、傅斯年、胡適、郭沫若等)和西醫人士訴病中醫不科學,即使是中醫學者也以「科學」為標準,認為中醫「物理不解,化學不知,生理不明,病理不精,惟憑診脈以斷症,徒湯頭以歌訣卜』(曾科進語)。「《素》、《靈》、《八十一難》理淪之書,多出於古人之懸揣,不合生理、解剖、病理凸尊奉之以為醫學之根抵,自招物議,引起廢止中醫之危機,此大不智也」(陸淵雷語)。既然整個社會都以「科學」為指歸,衡量和評判中醫是否「科學」的標準是西醫,而中醫與西醫相比較,兒乎每個方面都存在著諸多「不科學」的說法,而「不科學」便意味著喪失獷立足之本,因而也就只好向在國人心目中符合「科學」標準的西醫學靠攏:如何廉臣即雲:「欲振興醫學必先開醫智,竊以為中醫今日開智,莫如仿歐美治科學之法,先編定教科書,將中學之訛者,正以西說,中學之缺者,補以西法,交換知識,擇善從長。」施今墨也說:「中醫改進之方法,舍借用西學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證,實無他途。」
總之,在整個近代,中醫學術界孜孜追求的目標是:企圖通過理論的「衷中參西』,、「中西匯通」及仿西制辦學校、設學會、創雜誌等途徑和方式,使中醫內容科學化、外部形式現代化。實際上卻是「西醫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興辦中醫進修學校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使中醫科學化,當時整個中醫進修課程中,只有《醫史學》、蛋簡要針灸學》、《簡要針灸正骨術》、《中醫學術研究》四門與中醫有關的課程,這樣的做法自然會招致中醫學術界有識之士的強烈抗議和不滿,甚至有人說出了「人民政府是要消滅中醫」,「中醫都老了,50年就可以斷種」,「衛生部門是西醫當權,對中醫專政」等過激言辭。情況被及時地反映到毛澤東主席那裡,引起了他老人家的重視,經過運籌帷幌,遂大力提倡「西醫學習中醫」。然而,學習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卻是「以西方的近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規律」,這與「匯而不通」的匯通醫家毫無二致。但這一思路卻成為50多年來「發掘」、「提高」中醫的主流方法,由此而導致了目前整個中醫事業全面「西化」的格局:「中醫教育」在大量安排西醫學課程的同時,中醫基礎理論中摻雜的牽強附會的西醫學診釋內容也越來越多。』『中醫科研」全採用西醫的思路、方法和價值標準。實驗研究、動物模型、還原分析、客觀標準、定量數據成為「中醫科研」的幾乎全部內容,課題的設計、立項、鑒定、評級完全按照西醫的標準與規範。「中醫臨床」以辨證分型為特色而納人西醫病名之下,使其變成輔助療法。「中藥研究」實際上是植物化學研究提取有效化學成分,使其變成輔助西藥等等。
有鑒於此,本書在對歷代中醫文獻進行分類、爬梳、提煉、總結、概括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文獻學、史學、文字學、哲學、社會學、邏輯學、發生學等方法,根據《中醫基礎理論》教科書的現有體系,運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傳統文獻學方法,對臟腑功能逐一進行從「源』,到「流』,的考察和辨析。即首先找到其原始出處,弄清楚其本義是什麼,西醫傳入之前,歷代醫家是如何論述和運用的;其次考察自近代以來是如何將其與西醫學相「匯通」或「衷中參西」,直至新中國成立後被編入教科書的歷史過程;再次是從中醫的固有認知模式甚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出發,並緊密結合臨床實際,對其是否符合中醫基礎理論原旨作出判斷和辨析;最後對那些經過考察和辨析證明是正確的臟腑功能,利用發生學的研究方法,對其原理作出了說明。通過這種對臟腑學說發生、發展過程「返樸歸真」式的研究,L}及在這一過程巾所必須進行的現代語言闡釋,我們就不僅能夠使臟腑學說理論體系得到整理和完善,使之條理化、系統化、科學化,最終形成臟腑學說的現代學術規範,而且還能夠從臟腑學說理淪體系自身尋繹出其內部所蘊涵著的某些帶有本質性的規律,尋找出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的切人點和可以影響、帶動全局的突破日。
目前的臟腑學說理論體系只是從「縱」的方面,對五臟六腑的功能進行敘述和解釋,而缺乏從「橫」的方面對人體生理功能系統的描述和建構。由此而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了臟腑學說之後,難以建立起一個中醫關於水谷傳化、水液代謝、呼吸氣化、營血循環、神志活動、生殖化育等方面是如何運行的「總畫面」。我們日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個重大理論問題是:構建一個「橫向」系統論述勝腑學說的理論體系,即是在對臟腑學說進行理論範疇梳理、理論概念考證、理論內涵闡發,對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的形成和演變,從發生學的角度作出客觀而確實的淦釋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性的考證來揭示隱藏在其背後的思想脈絡、存在於不同時代之多個現象間的聯繫與發展脈絡、貌似無關之現象間的溝通脈絡等等。當環節缺失,有礙發現或建立脈絡時,則通過大膽假設構築解釋體系,再旁徵博引、小心求證,對假說進行驗證、,採用胡適所說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從「橫」的方面,從水谷傳化、水液代謝、呼吸氣化、營血循環、神志活動、生殖化育等功能系統角度,探索建構一個能夠全面、系統、準確地闡明中醫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木原理、基本法則,層次清晰、結構合理,便於現代人理解、把握、交流、運用的新體系,是完全可行的。遺憾的是: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關係,這一部分的內容筆者目前尚未能完成,只好以埃來日了。
(叄菌轉)
推薦閱讀:
※民國西醫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一
※治療銀屑病的西醫8種療法【NEW】-中華網健康頻道
※中西醫結合治療腹部術後腸梗阻120例
※一位西醫為何痴迷中醫、立志做鐵杆中醫?
※如何正確看待癌症在中醫、西醫方面的治療(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