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網友劉東亮老師——中鋒用筆
轉載
標籤: 書法 中鋒 用筆 劉東亮 抄經 側鋒 馬仲偉 中國 雜談 |
按:這幾天發神經,特別愛寫毛筆字,但寫的太差。劉老師在一旁看了,說,你要注意學習「中鋒用筆」。現在就把他老人家的文章轉過來,包括其精彩的評論。獻給對書法藝術已發神經、正發神經、將向神經的朋友罷。(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4656a0100972i.html)
中鋒用筆(2008-04-13 02:36:03)
書法中鋒側鋒筆鋒馬仲偉中國 | 分類:藝術人生 |
有一次我在家抄寫《心經》,呼玉邁跑過來看看,說:「筆筆側鋒,真難看!應該中鋒用筆。」——從此我開始了對中鋒用筆的關注和研究。搜集了一些資料後,慢慢對中鋒用筆有了一點點了解。沒有好好練過書法的人很少知道什麼叫中鋒用筆。中鋒用筆的確是書法、國畫的用筆精髓。明白了中鋒用筆,才明白什麼叫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明白了中鋒用筆,也就容易明白為什麼在針灸時,那麼長而軟的銀針在手法老辣的老中醫手中能輕易的插入病人的體內而不覺得疼。 明白了中鋒用筆,也就容易明白為什麼在武術格鬥中,為什麼同樣的兩柄刀,在不同的人手上使出來可以削鐵如泥,而別人卻似乎連在敵人身上砍出的刀口都不大。明白了中鋒用筆,甚至可以明白古人的「柳葉飛花亦可傷人」的道理。
如果找個好老師,只要半年就可以找到這種感覺,但是老師也不一定會說出來,我是自己領悟的道理,其實所謂中鋒用筆,再大的毫用起來,也只是用前端一點點, 如果發現整個筆頭如蝸牛般在紙上掃, 如果發現寫字時手腕轉起來毫無規律可言,那一定有問題。
筆用的時間長了,就筆尖一點點在吃力,下筆時一點都不覺得軟,據我所知,所有的書法都講究中鋒用筆,中鋒用筆是書法的技巧中的重中之重.其作用類似於練武術的扎馬.沒有這基本功,什麼都免談,用毛筆而不全用中鋒的中國筆墨藝術中,大約要數中國國畫了吧。
書法講究中鋒,有一種如錐劃沙的感覺,正是中鋒用的好,毛筆少不了。自古書法講究以中鋒為主,側鋒為副以求變化!能悟到這一點的確不容易,也是書法大進的前兆。
不管什麼字體都要用到中鋒,只不過是多與少的問題,如篆書,楷書等多用中鋒,嚴格說要筆筆中鋒,但在其他書體中則不能筆筆中鋒,如草書,要中側並用。
馬仲偉先生在《談中鋒用筆》一文中說:中鋒用筆,這是一個很古老、很流行的話題,幾乎在每個有成就的書法家都有過類似的論述。我國古代書論中所說的「椎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等,就是強調中鋒用筆,我國現代最有成就的幾個大書法家都強調過中鋒用筆:王蘧常先生說:「書法之妙,全在用筆,用筆之貴,又在用鋒,用鋒之要,則在中鋒」。沈尹默先生則更進一步的強調說:「用筆之妙,無非筆筆中鋒」,而白蕉先生則把中鋒用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說:「用筆講用中鋒,是書法之憲法,是用筆之根本大法」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人,卻不能熟練的掌握或者沒有下功夫去掌握中鋒用筆,原因很簡單,第一、長期以來,我們習慣用鋼筆寫字,而鋼筆管與紙的角度是傾斜的,把這種寫字的方法帶到毛筆上,就成了偏鋒;第二,初學寫毛筆字的人,用偏鋒比較輕鬆,既不會遮擋視線,又能使筆毫順當,容易運行;而中鋒難度大,不容易掌握,由於力不從心,只能依醉而醉。 如何掌握中鋒用筆呢?馬仲偉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習字的體驗認為:
所謂中鋒用筆,就是在書寫時,應該使筆鋒隨時和紙平面保持垂直,筆尖時刻保持在線條的中心部位,如蔡邕所說的「令筆尖在點畫中行」,在宣紙上,墨跡向兩邊滲透的寬度相同,這樣的筆畫看起來有立體感,對著光線看,筆畫的色調保持一致,不會出現有的地方談,有的地方濃的感覺,線條厚實,凝練,有力透紙背的感覺,這就是高質量的線條。如果使用了偏鋒,比如寫橫畫,那麼出現的情況就肯定是線條上部邊沿厚實,下部邊沿單薄,形成扁筆,這種線條質量低劣。如清人笪重光所說的「能運用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端在於此。
中鋒用筆,在運筆時,還須有一定的技巧,清代書法家劉煦載提出「逆入,澀行,緊收」的觀點,這六個字高度的概括了書寫的全部用筆技巧。就是說,入筆時用逆鋒,中間的運筆階段澀行,筆畫的末端收筆時使用回鋒。這樣行筆有什麼好處呢?說白了,就是使線條更厚實,內涵更豐富,同時使筆鋒在運行中得到不斷的調整。我們知道,筆鋒是錐形的,如果起筆不運用逆鋒,那麼,線條的起端也就成了錐形,這就需要要通過迴轉的辦法把線條的起端處理圓潤;在中間運行過程中,筆鋒不能象撞球運行的軌跡一樣,是一條直線,而是有微小左右,上下擺動,筆鋒前進的方式也不是勇往直前,而是進三步,退一步,作巡迴式前進,(當然這種巡迴是很微小的,通過書寫者的手指感覺的,或是從寫好的作品中感覺到的,旁邊觀看的人不一定能很仔細的觀察到)使墨汁在一定範圍內反覆堆積,體現立體感,這就是澀行。這種效果也就是古人說的「屋漏痕」。當筆運行到了線條的尾端,如果自然收筆,則線條末端露鋒,露鋒出現在直畫上還說得過去,出現在橫畫上就很庸俗,因而,須用回鋒的方法法把線條末端處理成藏鋒的效果。回鋒收筆的第二個作用是把筆鋒調整好。我們知道,當筆鋒運行到線條末尾時,筆鋒已經朝後邊偏倒了,通過回鋒的過程,又把筆鋒調整端正,為書寫下一筆作好準備。
曾經見一個網友說:「書法不用中鋒是畫畫,畫畫不用側鋒是寫字,有些人大書法家說自己的書法是中鋒側鋒兼用,其實是他中鋒不到家,是句搪塞的話,難到他不想用?不知怎的成了書法家,連寫篆書都敢用側鋒,哎,無奈無奈,側鋒是在抹字呀,這樣都能是書法的話,那刷牆的就是書聖了。」——他的說法雖然很情緒化,不過也是有些道理的哦。
評論:
(一)pat:
2008-04-15 20:46:22
劉老師果然是有問必答呀!學學
在東亮的工作室促膝長談,徹夜未眠。多少年都沒有過這樣的熬夜了,最有意思的是,第二天居然就沒什麼困意!從來都沒有過的現象!東亮的房間布置果然適合思考!清晨七點,東亮熬不住了,去睡了。我依然精神,於是抄經。許久,抄畢。東亮見之,曰:筆筆側鋒,此非書法。予慚,問之「中鋒運筆」,曰,過些天告訴你。果然。
(二)劉東亮:
2008-04-17 06:36:34
大家都有過被一本書上的一頁紙劃傷手的經歷吧,那薄薄軟軟的一張紙,怎麼就會在人手上揦出那麼大一個口子呢?——是一股子寸勁呀,是你不小心讓那紙的邊緣在你手上「中鋒運筆」了:)
小時候晨練,看見有玩硬氣功的,拿了大刀在肚皮上砍,「騰」的一下子,大刀被彈了出去,那大漢的肚皮卻紋絲沒壞,皮膚都沒有傷一點,看了讓人奇怪不已。旁邊一個老者卻嘻嘻的笑,問他,老者說:「你要是去,砍上去的時候一抽刀,看他腸子不出來?!」——給我嚇出一身冷汗!瞠目結舌的傻了半天。
2008-04-17 06:59:49
現在想想中鋒運筆並不神秘,就像在廚房裡切肉,刀偏了,或者是停滯在那裡不動,就算把全身的力氣都壓上去,也切不開。刀功好的廚子,切肉的時候又快又薄,只見刀片肉片湊湊翻飛,他還輕輕鬆鬆一點不累,這個就是竅門了,其實那個切可不是刀直上直下的切下去的,你仔細觀察,那刀實際是在空中畫圈的,刀鋒正,抽刀快,切中有割,所以既輕鬆又有效。
推薦閱讀:
※《眾弟子啊你們當來》-12《給老師的功課範例》
※小明又出現了 。。。老師又瘋了!太搞笑了!
※太極觀真 康偉老師講太極(125)——道功之拳
※劉東亮老師講六祖壇經(41)
※蔡禮旭老師:古人提醒得很重要,色字頭上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