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亞第一大國——哈薩克 | 列國志

「中亞」作為一個概念出現,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洪堡於1843年提出的。但這一當前國際社會採用的地理名詞,是1993年中亞五國首腦會議上才決定的稱謂。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坦、塔吉克。中亞五國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土地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000萬,不到中國一個省份的人口數。中亞的戰略資源儲量是繼波斯灣、俄羅斯之後的第三大能源產地。

哈薩克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誕生地。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國土面積272.49萬平方千米(世界第9名),人口1700萬,2015年GDP220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45位),人均13000美元。是中亞地區最大最富裕的國家。也是一帶一路上政治經濟最穩定的國家。

「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爾坦(吉來和扎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人口由130多個民族組成。哈薩克佔66%,俄羅斯佔21%,還有烏茲別克、烏克蘭、白俄羅斯、德意志、韃靼、維吾爾、高麗、塔吉克等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還有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屬俄羅斯聯邦。1925年4月19日,中亞各國按民族劃界,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定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0年10月25日,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稱為哈薩克共和國。1991年12月16日,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

哈薩克共和國(英文: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哈薩克文:?аза?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俄文: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哈薩克。哈薩克一詞在突厥語中的解釋是「游牧戰神」蘊含「 自由、勇敢、和平」之意,為古突厥的一個直系分支民族。作為民族稱謂最早來自於1456年建立的哈薩克汗國。古代哈薩克人泛指今中亞一代的古代游牧部落,如塞人,烏孫,月氏等等, 而這些古代游牧部落正是現代哈薩克人的祖先。

哈薩克為總統制共和國。2006年建立新的政權黨「祖國之光」人民民主黨,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親任該黨主席。憲法規定哈薩克是「民主的、非宗教的和統一的國家」;推行總統制的共和國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是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基本方針,並在國際關係中代表哈薩克的最高國家官員,是體現人民與國家政權統一、憲法的不可動搖性、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象徵與保證。以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哈薩克總統的任期為7年。 總統可以任命總理、副總理以及外交、國防、財政、內務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哈薩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淺藍色,旗面中間是一輪金色的太陽,太陽放射出32道光芒,其下有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靠旗杆一側有一垂直豎條,為哈薩克傳統的金色花紋圖案。淺藍色是哈薩克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代表天空,也象徵康樂、和平、寧靜。

哈薩克國徽啟用於1992年6月4日,為圓形,以藍、金為主色。國徽突出表現哈薩克人傳統的金色毛氈圓頂帳篷、飾帶凌空飛揚的駿馬,象徵游牧生活;底部飾帶上是哈薩克文國名「哈薩克」。

國語 哈薩克語,哈薩克語和俄語同為官方語言。

國花 鬱金香,哈薩克境內四季均有鬱金香開放。

國鳥 金雕,它象徵著哈薩克民族的自由和豪放。

國歌 《我的哈薩克》。

國都 阿斯塔納市(Astana),1997年之前的首都阿拉木圖市(Almaty)。

哈薩克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煤、鐵、銅、鉛、鋅產量豐富,被稱為『鈾庫』,此外裏海地區的油氣資源也十分豐富。1984年產煤12570萬噸,商品鐵礦石2400萬噸。鎢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鉻和磷礦石占第二位。銅、鉛、鋅、鉬和磷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此外,鐵、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較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億噸,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森林和營造林2170萬公頃。地表水資源530億立方米。耕地大部種植以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還產棉花、甜菜、煙草等。

哈薩克經濟以石油、天然氣、採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哈薩克工業基礎極為薄弱,發展緩慢。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哈薩克獨立後實施經濟改革,分階段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

哈薩克是和所有大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國家。哈薩克外交政策有著鮮明的優先順序排位,第一梯隊是俄羅斯以及所有中亞鄰國,第二梯隊是中國,第三梯隊是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

同中國的關係。1992年1月3日,外經貿部部長李嵐清、外交部副部長田曾佩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哈薩克,雙方簽署了兩國建交公報。兩國關係良好,高層互訪頻繁。2013年9月,正是在哈薩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2015年5月7日,習近平再次出訪哈薩克。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中哈雙邊貿易額為256.8億美元。其中,中方向哈方出口總額為110億美元;進口總額為146.8億美元。

同俄羅斯的關係。俄是哈外交的首要方向。2012年,哈俄戰略夥伴關係穩步發展。兩國領導人繼續保持高頻率的會晤和對話,在對外政策上保持高度的協調一致。2012年1月1日,俄、白、哈三國統一經濟空間啟動,在一體化和雙邊關係框架下,兩國經濟、能源聯繫進一步加強,在油氣資源開發、外運,原子能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合作不斷深化。哈俄經濟合作保持高水平增長。2012年兩國貿易額超過239億美元。其中哈向俄進口171.5億美元,出口67.5億美元。在哈有約3000家俄羅斯企業。俄有近80個聯邦主體與哈有貿易經濟聯繫。跨地區和邊境貿易額佔俄哈商品周轉額的70%以上。

同獨聯體國家的關係。獨聯體是哈外交的優先方向。2012年11月,獨聯體總理會議在摩爾多瓦首都基希納烏召開,通過《獨聯體到2020年經濟發展戰略》等文件。2012年12月,哈、俄、塔、吉、亞五國元首在哈巴拉沃伊舉行峰會,商討應對國際經濟危機,決定建立總額為1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

同伊斯蘭國家的關係。2008年,哈與伊斯蘭國家外交繼續保持活躍勢頭,哈積极參与伊斯蘭世界的各種活動,推動伊斯蘭和西方國家的文明對話。

哈薩克在大國間進行平衡外交 ,是其立國之本。由於地緣關係,歐美插手中亞事務的野心也從未斷絕,正是這些複雜的關係,如果處置不當,對哈薩克而言有亡國之虞。

2012年外貿總額為1368億美元,增長9.8%;其中出口923億美元,增長5.3%,進口445億美元,增長20.2%。貿易順差478億美元。與關稅同盟成員國俄羅斯、白俄羅斯雙邊貿易俄為246.26億美元。進口對象國前三位分別是:俄羅斯(38.4%)、中國(16.8%)和烏克蘭(6.6%)。主要出口商品:礦產品佔75%(包括石油及石油產品),金屬及其製品佔13.1%,化學製品塑料和橡膠佔4.2%,動植物產品和成品糧佔3.4%,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和儀錶佔1.4%,其他佔2.9%。主要進口商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和儀錶佔40%,化工產品(包括橡膠和塑料)佔12.9%,礦產品佔12.7%,金屬及其製品佔12.3%,動植物產品和成品糧佔9.5%,其他佔12.2%。

哈薩克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夥伴。哈薩克是中國通向中亞和西亞的門戶,也是中國第三大鄰國,中哈之間有著長達1533公里的共同邊境。從能源的角度看,哈薩克是我國陸路油氣進口的重要通道和重要來源國。到2020年,來自中亞的天然氣將滿足中國20%的需要,惠及五億中國百姓。2014年底,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了「光明之路」戰略,由於在政策方向上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高度契合,「光明之路」將成為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 高速路」,也將給中哈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一帶一路各國各地區基礎數據,盡在西行列國志!


推薦閱讀:

吉爾吉斯斯坦美不勝收的金秋時節
中亞五國的宗教問題及其對政局的影響
聚焦丨「一帶一路」圈粉中亞,早期收穫清單一覽
什葉派和遜尼派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TAG:中亞 | 哈薩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