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個水晶肚——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是繼伏羲之後又一個對中華民族貢獻頗多的傳奇人物。他發明農耕技術,遍嘗百草發現藥材,制定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此成為首任炎帝。  相傳神農生下來就有個「水晶肚」,透明到連五臟六腑都看得清楚。  神農胸懷仁慈,十分關心人民疾苦。  那個時候,神州大地上的人類越來越多,鳥獸越來越少,靠打獵和採集野果得來的食物,已經難以填飽人們的肚皮。看著人們忍飢挨餓,神農心中十分焦慮。  民以食為天啊!  該如何解決這個天大的難題呢?  神農的恤民之心感動了上蒼。  就在神農為食憂慮時,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嘴裡銜著一株九穗的禾苗,從天空中飛過,在掠過神農頭頂時,九穗禾掉在了地上。神農見了,將它拾起來,見顆粒飽滿,便一粒粒埋在入土壤中,不幾日,長出禾苗,後來竟長成一片,出了穗,結了籽。神農將谷穗在手裡揉搓後放進嘴裡,「咦,味道還滿不錯哦。」於是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嘉穀」,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小米。  後來,神農讓人們砍倒樹木,割掉野草,開墾出一片片荒地,將嘉穀的種子播在地里,於是來年收穫了更多可以食用的穀子。  神農從中得到啟發:穀子可以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要是找到有更多可以食用的草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為了挑選出能夠食用的草木,神農就一樣一樣地開始嘗試,一樣一樣地試種,最終篩選除了五穀:稻、黍、稷、麥、菽。  神農是個工作狂,找到了可以食用的糧食物種,他又開始研究如何種植這些穀物,三更半夜了還不睡覺,熬夜琢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研發出了新型農具——耒耜(lěi sì)。  耒是一種尖木棒,棒尖用火燒過,可以增加它的硬度,有的還套上野獸的犄角。但是用耒掘地很費勁,即便是雙頭耒也同樣掘得緩慢。耜是一個石頭片,但它沒柄,用它掘地必須弓著腰甚至蹲著身子。神農意識到,如果將石耜裝在木耒上,使用起來不就不用蹲身了嗎?於是他把耒和耜綁縛在一起,耒耜就這樣產生了。這種複合工具就是現代鐵杴的原型,後來大禹治水就是用的這物件——雙齒耒耜。  每年秋天,到了收穫的季節,神農和他的子民們手持石鐮,收割成熟的糧食。然後,放一把火燒掉秸稈和荊棘雜草,作為來年的肥料。  在渭河南岸的西安半坡村,出土了我國北方最早的糧食化石——七千年前的一罐子小米和一罐子白菜籽。想必就是當初神農收穫的糧食。  人們感激神農的功德,於是尊稱他為「神農」,也就是農業之神的意思。作者:牛奶小麥 提交日期:2012-04-05 14:05  吃飯的問題解決了,可是另一個問題又接踵而來。  上古時期,人類的衛生醫療條件相當有限,人要是生了病,只能聽天由命。要是得個流行感冒之類的小病還好,扛一扛就挺過去了,如果是傷寒瘟疫癌症SARS等疑難雜症,那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老百姓們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神農看在眼裡,疼在心上。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雖然野獸現在已經對人類已經夠不上太大的威脅了,不能眼睜睜看著病魔大施淫威呀。  於是神農利用他挑選五穀的方法,踏遍三山五嶽採集天下異草,一一品嘗,確定它們的味道和藥性,然後用來治病。  胡亂往肚子里塞東西,那可不是人乾的事情。  因此,中毒就成了神農的家常便飯。神農在一天之內的中毒記錄,居然達到七十次。好在神農生來就有個水晶肚皮,吃進胃裡的東西能看得一清二楚。一旦發現吃到胃裡的草發生異常反應,就立即將它們吐出來,所以神農每次中毒後都能化險為夷。  神農為了尋找草藥,除了冒著中毒身亡的危險外,還經常遭受到毒蟲猛獸的襲擊。  有一次,神農在深山老林採藥,遭遇一群兇猛無比的毒蛇,神農寡不敵眾,被毒蛇咬傷倒地,血流不止,渾身發腫,眼看就要喪命,幸得王母娘娘派青鳥及時趕來,用仙丹救得神農一命。神農醒轉過來,見青鳥遠去,知是王母搭救,忙開口道謝,哪知一張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發芽,長出一棵青草,草頂生一顆紅珠。神農仔細一看,與仙丹別無二致,摘下放入口中,身上余痛頓消,遂高興地自言自語道:「有治蛇毒之葯了!」並將這味草藥取名為「頭頂一顆珠」。後來,藥物學家將其命名為「延齡草」。  就這樣,神農曆盡艱辛,最終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並將這些草藥的名稱,形貌、藥性記了下來,編成了中國第一部醫書——《神農本草》。天下百姓從此有葯可醫。  要說神農嘗遍百草,中毒無數,應該是百毒不侵之身了,可他最終還是被毒死了。據說,神農在吃下一種開有小黃花的植物的葉子後,胃液立即如沸水般翻騰,瞬間即墨,還沒來得及吐出來,就腸斷身亡。後人於是稱這種毒性劇烈的草為「斷腸草」,也叫「火焰子」。  也有人說,神農沒有被毒死,因為他根本就不是用親自品嘗的辦法來辨識草藥的,而是用鞭子抽的。  只聽說有用鞭子抽牛抽馬抽受虐狂的,沒聽說有用鞭子抽草的。  不管有沒有,先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說是神農有一次走在山間小道上,突然看到路邊有一條赭鞭,於是撿了起來,隨便往路邊的草叢中一抽,嗨喲,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赭鞭剛接觸到草叢,神農就頓覺噁心,如同中毒一般,想要嘔吐。於是他趕緊將鞭子扔在地上,還沒等鞭子脫手,怪事又發生了,當赭鞭碰到另外一片草叢時,神農立馬又感覺神清氣爽,一反剛才的中毒癥狀。  碰到這樣奇怪的事情,神農肯定要好好研究一番的。最後他發現,原來赭鞭碰到的兩處草叢的性質恰好相反,一種有毒,一種能解毒。他這才曉得,原來那赭鞭是一條能夠鑒定百草性質的神鞭。神農高興極了,一路上不停揮動赭鞭,抽打草木,辨別藥性……  不管草藥的性質是被神農用嘴巴品嘗分辨出來的,還是用鞭子抽出來的,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使用草藥的鼻祖,將神農尊為「藥王菩薩」。  神農還是一個熱愛環保的植樹標兵。  話說神農在採藥嘗草的過程中,曾在南方一座大山中居住了數年,除了每日尋葯嘗草外,還堅持植樹,到他離開的時候,他親手種下的樹木已經長成了茂密的森林。有一天晚上,月亮升起。月老見原本像三毛的腦殼一樣沒幾棵樹的山,如今層層疊疊的樹木密不透風,於是詢問鄉民,原來是神農在採藥時植樹造林的結果。月老感慨萬千,心想之下,自己在月宮中植樹千載,熬得頭髮都白了,才種出一棵歪脖子柴火樹,而神農一個凡間小兒,竟有如此濟民之心,不畏艱辛,植得大好森林,德行甚好,值得崇敬。自此,每當月亮行至大山南側天門埡上空時,必停留片刻,以示月老的敬意。後來,人們稱此峰為「停月峰」,並將那座大山命名為「神農架」。  神農架常有野人出沒。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先後多次有人聲稱目擊到野人。最早是一個村民,他進山砍柴時,一個紅毛野人突然出現在他眼前,要跟他親密接觸,把這個漢子嚇壞了,揮舞著柴刀大叫而逃。雖然後來人們在山上又陸續發現野人的毛髮、腳印、糞便等,但再也沒人親眼見到過野人。  神農架野人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他們會不會是當年神農在此採藥時留下的一支後代呢?

  炎帝神農帶頭遵守女媧制定的婚姻法,平生僅娶了聽訞(yāo)一位妻子。  《山海經》說:「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這裡的赤水,估計是現在的紅海一帶,那裡出靚妞是遠近有名的,荷馬史詩里那個坑城坑國的美人海倫就是那旮旯出來的。想必有了如此絕色佳人,炎帝老兒也沒得精力花心了。  炎帝和聽訞育有一子三女。  兒子叫柱,大女兒叫季仙,二女兒叫瑤姬,三女兒叫女娃。柱後來成了一個部落的酋長,關於他的故事,史料上沒什麼記載,倒是三個女兒的經歷都比較離奇。  大女兒季仙生性好動,像個假小子一樣,平日里不好好待在閨房裡學點針織繡花之類的女紅,在外面到處亂跑。小時候就喜歡跟男孩子混在一起,幹些上樹掏鳥窩,下河摸泥鰍之事,長大後更不得了,居然跟炎帝的一個部下私奔了。  話說神農即帝位不久,天旱不雨,禾苗枯槁,面臨絕收。在此之際,出現一位容貌古怪言語顛倒的「野人」,衣著極為後現代,上著草披肩,下系皮條裙,蓬頭光腳,指甲如利爪,渾身覆蓋黃毛,手拿柳枝,狂歌勁舞,自稱名叫赤松子,在王屋山修鍊多年,跟隨赤真人南遊衡山。真人時常化為赤色飛龍,他也變化成一條紅彤彤的虯龍跟在後面。因赤松子能隨風雨上下,於是炎帝任命他為雨師,主管施行甘霖。  這赤松子就是將季仙拐跑的那個傢伙。這麼一個黃毛利爪的怪龍,換做今天的MM見了,定保嚇得花容失色連聲尖叫,搞不懂季仙怎麼就偏偏就看上他了。  古人的審美標準雖說和今人不完全一樣,但好歹也不會差距如此之大。那季仙既然死心塌地賴上這麼一個人不人怪不怪的傢伙,一定另為蹊蹺。  事實上的確如此。  這赤松子除了能夠施雨外,還有一項奇特的本領,據說他常常服食一種名為「水玉」(一說水玉即水晶)的藥物,能跳入熊熊燃燒的烈焰中,不僅纖毫無損,還能隨煙氣上下。後來脫胎換骨,成了仙人。赤松子成仙后,落戶昆崙山,住進西王母曾經住過的石屋。每當風雨來了的時候,赤松子身輕如羽,在那高山峽谷之間,隨那風雨雲霧上下往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赤松子成仙,苦了季仙。  不見了雨師,季仙好生想念,得知赤松子成仙到了崑崙,一顆心也跟著飛去了崑崙,茶飯不思,鬱鬱寡歡。某日,季仙不辭而別,循思念的方向而去。季仙這一別,杳無音信。想必後來也經過一段服玉焚身的過程,羽化成仙,和赤松子做了神仙眷侶。  作為史上最早的追星族,季仙得成正果。作者:牛奶小麥 提交日期:2012-04-10 15:57  炎帝的二女兒瑤姬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瑤姬生得花容月貌,性格溫順,人見人愛,天下男子個個都以娶了瑤姬乃祖上燒了八輩子高香的艷福。可是紅顏薄命,這瑤姬剛到出閣的年紀就夭亡了。  這姑娘死了也自覺委屈,尚未替大伙兒辦點實事,也沒能在父母膝下盡番孝心,於心不甘啊。於是,她的精魂,就去那姑瑤之山,變做一株瑤草。這瑤草的葉子長得茂盛,層層疊疊,開黃花,結的果子像菟絲果一樣,誰要是吃了這果子,就會變得十分漂亮,逗人喜愛。  只是今天沒了這種果子,否則,天下諸多盼著自己容貌美麗的女子,也不用花大價錢去做美容手術,忍受挨刀子的痛苦,還要冒那毀容的風險。  瑤姬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後來,天帝哀憐她的早死,就封他到巫山去做了雲雨之神。早晨她化作一片美麗的朝雲,自由而閑暇地遊行在山嶺和峽谷之間;到黃昏她又由雲變為瀟瀟的暮雨,對這山水發泄她的哀怨。  巫山自從有了女神後,一度成為文人筆下大肆渲染的對象。  戰國時楚國大夫宋玉,也就是那個大罵登徒子好色,大讚自己如柳下惠般高尚正直、不為女色所動的極度自戀的小白臉,為了討好楚襄王,絞盡腦汁寫出《高唐賦》和《神女賦》來拍主子馬屁。這兩篇辭賦是姐妹篇,上一篇主要描寫景色,用華麗的語言、磅礴的氣勢描寫巫山地區的山水風物,展示出一副美麗壯觀的原生態自然畫卷;下一篇則主要描寫神女,宋玉那小子用細膩的筆觸將神女描繪的無與倫比,美得無法再美了,連維納斯、海倫見了都要自嘆弗如,那什麼毛嬙西施之流相比之下簡直就是土鱉。總之,神女那個美啊,足以讓天下男人集體發懵,哈喇子長流、鼻血狂噴。  當然,光寫點景色和美女,算不得拍馬之作。這裡面還是有故事的。  在上篇《高唐賦》中,宋玉對楚襄王講了他老子楚懷王與神女的瓜葛。說是楚懷王曾到高唐遊玩,玩累了,大白天就睡起了覺,還做了一個夢,也就是白日做夢,還是個春夢。夢見一個女子對他說:「我是巫山之女,聽說您來高唐旅遊,特地前來伺候您。」說白了就是陪你睡覺(原文寫得很雅緻:願薦枕席)。於是,楚懷王在夢中跟神女有了一腿。這女子臨走之前還留下了一句:「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這一句里就產生了三個成語:巫山雲雨、朝雲暮雨、朝朝暮暮。  楚懷王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早晨,回想夢境,平添幾分惆悵,於是在高唐附近為夢中女子建了一座廟,取名「朝雲」。  那楚襄王聽了他老爸的風流艷遇,兩眼放光,哈喇子直流,心想著自個要是也能遇上如此美事則好。還別說,當晚,楚襄王就做了一個跟他老子一樣華麗麗的夢,醒來也是無比惆悵啊,於是令宋玉作了那篇《神女賦》。  神仙姐姐真的會喜歡上楚懷王父子倆嗎?我看懸。  那楚懷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間幹了很多蠢事,導致楚國衰敗不說,最後還落個身死秦國。他的兒子雖然比他略微強點,但也只算得上剛剛及格,還是補考及格的。  瑤姬仙女又如何會喜歡上這樣的兩個貨色。估計是他們在游巫山時看見神仙姐姐的雕像,回去就白日做夢了。純粹屬於色狼腦中無良的意淫。  李白詩云:「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宛轉入宵夢,無心向楚君。」  連大詩人也是如此認為,可見宋玉這小子不厚道。  瑤姬仙女好歹也是大家閨秀、黃花大閨女一個,在他的筆下,居然成了免費為君王家服務的高級sexworker,這負面影響也忒大了,不僅玷污了神女的聲名,以至於後來的人們一提起「雲雨」二字,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男歡女愛的情景,「雲雨」也從此成為房中之事的代名詞。為此,唐代詩人李商隱慨嘆:「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後來,元稹為亡妻作《離思》,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是流傳千古。  有人說,騰雲駕霧者唯有神仙,而房事高潮箇中滋味一如飄飄欲仙之感覺,故以雲雨喻之,想來也不無一番道理。後來古代小說中寫男女之事,無不以雲雨代之:「共赴巫山雲雨」、「不免雲雨一番」……《紅樓夢》第六回「寶玉初試雲雨情」中寫的就是賈寶玉在丫環襲人身上實現了從男孩到男人的巨大轉變。  巫山,在重慶東大門,是遊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據說這裡曾經生活這亞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有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兩側,其中尤以相傳是神女石化而成的神女峰著稱。此外還有「三台八景」。  「三台」指的是楚陽台、授書台和斬龍台。這三台都與神女有關。楚陽台又稱高唐觀,位於武山縣城西的山丘上,就是神女自稱「巫山之陽、高丘之阻」的地方;授書台位於巫峽飛鳳山麓的平台上,傳說神女在此授予大禹治水之書;斬龍台在南岸之錯開峽,相傳大禹治水時,有一條龍玩忽職守開錯了一道峽谷,被大禹斬殺於此。  所謂「八景」,即朝雲暮雨、南陵春曉、夕陽返照、寧河晚渡、清溪漁釣、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貞觀石。八景中的「朝雲暮雨」為標誌性景觀,錯過「雲雨」,枉去巫山矣。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炎帝的小女兒女娃,才是個真正命苦的娃。  《山海經》記載:「發鴻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嚎、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這女娃,自幼爭強好勝,男人做的事情,她也搶著去干,並立志日後為人類干一番大事業。可惜的是,願望還沒來得及實現,女娃便離開了人世。  據說有一天,女娃瞞著父母,獨自騎摩托艇出海遊玩,結果駛入百慕大黑三角,連艇帶人被吸進了大漩渦中。小女娃大海吞沒後,也和她的姐姐瑤姬一樣心有不甘,於是她的魂靈化作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住在北方的發鳩山上。因為她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於是人們就稱她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取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於是,她一刻不停地從西山銜了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里,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填海造田工程。  把大海填平,這可是人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愚公老兒有膽,也只是移走一座山,更何況是一隻鳥兒。  面對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鳥,大海打了個哈哈,不屑地對精衛說:「小鳥小鳥,你要想把我填平,真是白日做夢,我勸你還是省省吧!」  精衛用她那不屈的聲音回答:「大海你這個王八蛋,你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還埋沒了我尚未實現的抱負,哪怕是一萬年,一億年,就算是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也要將你填平!」  精衛的意志是如此的堅決,她填海的身形是如此的悲壯,她的行為博得後世無數人的敬仰。晉代詩人陶淵明曾作詩讚曰:「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精衛迎風而翔,銜石不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返與大海與陸地之間,不填平大海誓不罷休,她那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了海燕,海燕與其結為夫妻,生下的孩子,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海被她們填平的那一天……  數千年來,精衛填海的神話傳說已深入人心。  事情真的像神話中那樣邪乎嗎?其實不然。  發鴻之山在今山西,乃屬於女娃的領地,而精衛鳥則是當地的特產,也是女娃所養的寵物,好比西王母的「青鳥」。史書中有「溺而不返」一句。如果真的被淹死了,還談什麼「返」與「不返」;淹死了還說你不回來,豈不是認為你活該嗎?其實,這裡「游於東海」,並不是在東海里練習蝶泳仰泳自由泳,而是乘豪華遊艇出遊東海。  話說女娃聽那雲遊四海、足跡遍布全球的赤松子口若懸河地講了那些異域風情的故事之後,心裡蠢蠢欲動,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於是「游於東海,溺而不返」,這裡的「溺」是「沉迷」的意思,指女娃迷戀上海外資本主義花花世界,樂不思蜀,不想回家了。  這女娃究竟到了哪裡呢?據說她到了南太平洋的島國——斐濟。澳大利亞地名學家艾德里安?魯姆在《世界地名》一書中解釋:「斐濟,西南太平洋上的群島,位於紐西蘭之北。名稱來源不明。」從語言學上考釋,「斐濟」之名來源於「發雞」。那一帶風景宜人,歌舞昇平,自然對長期待在宮廷之中的少女具有莫大的殺傷力。斐濟首府「蘇瓦」一音則源於「少娃」,那裡居民個子高,皮膚紅,不同於波利尼西亞人、美拉尼西亞人人種,且能歌善舞,實為女娃也即炎帝的後代。


推薦閱讀:

神農架首現罕見白頭蝰蛇 美國專家尋找多年(圖)
【植物圖文大觀】神農架植物長廊<二>(78P)
神農本草經-在線閱讀
蘆根 Lugen《神農本草經》

TAG:天生 | 水晶 | 神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