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讀七 蘇東坡1《蝶戀花》
九 蘇東坡1《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作者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朝傑出的詞人、詩人、散文家、畫家、書法家,是我國古代文壇上的巨星之一,幾百年來深受人們的敬仰和喜愛。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家,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提到他,凡是有點文學常識的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的父親蘇洵,即是《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大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謚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蘇軾一生共有三個伴侶:結髮之妻王弗、繼室王閏之、侍妾王朝雲,蘇軾與她們情真意篤。王弗生長子蘇邁,王閏之生次子蘇迨和三子蘇過,朝雲在黃州時生下四子蘇遁,卻不幸夭折。朝雲在閏之病逝後,安居侍妾之位,陪著蘇軾貶謫嶺南,不幸病死於惠州。
《蝶戀花》上片寫春光將盡,傷春中隱含思鄉情懷。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牆裡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二句,先抑後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裡不可以安家呢?在後來的貶謫海南時期,作者又高唱著「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鄉的傷感中蘊含著隨遇而安的曠達。 下片抒寫聞聲而不見佳人的懊惱和惆悵。「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三句,用白描手法,敘寫行人(自己)在「人家」牆外的小路上徘徊張望,只看到了露出牆頭的鞦韆架,牆裡傳來女子盪鞦韆時的陣陣笑聲。詞人至此才點出自己的身份是個「行人」,固然是指當下自己是這「綠水人家」牆外的過路人,但也有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送錢穆夫》)的含義在內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隱指惠州遠在天涯海角,則此處的與佳人一牆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嗎?尾二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是對佳人離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無法看到牆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盪罷鞦韆離去,尚不知牆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此二句極有理趣,蓋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牆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詞人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全詞構思新巧,奇情四溢。寫景、記事、說理自然,寓庄於諧,語言迴環流走,風格清新婉麗。此詞在旨趣上與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發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蘊著樂觀曠達,這種精神是賀詞中所沒有的。蘇軾人格和作品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這首流傳千古的《蝶戀花》,其實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蘇東坡年輕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出了名的大才子,禮部考試得到了主考官歐陽修的極力賞識,殿試中,得到了宋仁宗趙禎的稱讚,成為新科狀元。
當年蘇軾的父母為了避免蘇軾兄弟倆進京考試後,會被京城中的官宦富商選上乘龍快婿,就在進京前為他們兄弟辦了婚事。
當時蘇軾才18歲,他的新娘名王弗,16歲,那時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蘇軾心裡想,自己連人都沒有見過,光憑媒人介紹就結親?不行!我得去看看。他悄悄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王弗,約他在王家後花園的牆外見面。
王家離眉山二十多里,騎馬一個時辰便到。蘇軾見綠水逶迤的王家苑外,園門緊閉,只聽見牆內傳出少女嬉笑之聲。他登上高處,往園裡一看,見幾個年輕女子在打鞦韆,不知其中有無王弗,更不知未來的妻子會不會開門與他相會......
時值暮春,從園內探出牆頭的杏枝上,依然是紅花凋落,成蔭的綠葉叢中,綴滿了蠶豆大小的以幼果。溪邊柳林的花絮正隨風飄散......不知是惜春的傷感,還是對未婚妻子不來赴約的失意,蘇軾心裡不覺生起一絲酸溜溜的惆悵。他沒精打採的往回走,一路上,清風習習,乳燕翩翩,溪邊坡上,碧草如茵,心中又升起一種清新的快意。
回到家,他便作了那首《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於此亦隱隱透出。然而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幾句,卻總能越過蘇軾與王弗,想起王朝雲。
胡蘭成,在「生死大限」里清淡地提及。他起筆說,「蘇軾南貶,朝雲隨侍。」八個字,雋永的好像一掊淚。
東坡被貶為杭州通判,是輔官,只負責審案,公務並不繁重。閑暇時,性好山水的他就和朋友一起遊山玩水,飲宴賦詩。生性洒然不拘行跡的東坡,在杭州的靈山秀水中樂陶陶地過。一日,宴飲時,他遇見輕盈曼舞的王朝雲。朝雲如他所言是歌扇舞袖的女子。他的一雙眼再也離不開換作素妝的她。朋友看出門道來,叫他賦詩,他脫口便是——
水光瀲灧晴偏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兩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睛後雨》
朋友們哄然叫妙,已解其意。便有人暗中將朝雲買下,送至蘇府。
《詞林紀事》卷五引《林下詞談》云:「子瞻在惠州,與(侍姬)朝雲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也好理解,說蘇軾和妾朝雲在花園閑坐。正值秋霜初降,落葉蕭蕭之際,蘇軾凄然有悲秋之意,吩咐朝雲拿酒來,唱《蝶戀花·花褪殘紅》一詞。朝雲剛開口,還未唱就已淚滿衣襟。蘇軾問她為什麼感傷,朝雲說:「我最怕唱到詞中『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兩句,觸景生情實在太傷人。」蘇軾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卻又傷春。」
彼時,宋哲宗業已親政,一批不同政見的大臣遭貶謫。蘇東坡也在其列,被貶往南蠻之地的惠州。這時他巳經年近花甲了。眼看運勢轉下,難得再有起複之望,身邊眾多的侍兒姬妾都陸續散去,這是人心涼薄,亦是無可厚非。只有朝雲始終如一,追隨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惠州。
對此,重情的蘇軾一直銘銘與心感嘆作詩——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絡秀不同老,無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葯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她如何能不傷感?她唱《蝶戀花〉凄然不成歌,是因為她體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曠達與感傷相雜的情懷。正是明白他是那樣豁達寬和的人,才替他傷感。他實在不該受這樣的磨難。朝雲待子瞻亦如黛玉待寶玉。世皆言黛玉愛哭,卻不知她的淚總是為憐惜寶玉而落,不是為了自己。朝雲也是一樣的心思。我想,子瞻是明白的,不久,朝雲病亡,蘇軾終生不再聽這首詞了。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99946.html http://chenltwant.blog.163.com/blog/static/1644329120074279581196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608774.html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41067
推薦閱讀:
※文人負氣之作,詩詞中悲傷無奈誰解
※至簡水墨畫,至美古詩詞
※《一期一圖》第25期:九月江南煙雨里
※四月的江南,在詩詞中緩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