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宋明那麼多烈臣而清朝卻很少?

中國歷史上和皇帝對著乾的大臣很多,從離騷屈原到割雞雞的司馬遷,從唐之魏徵到宋之精英王安石 司馬光都喜歡和皇帝鬧彆扭,到了明朝那些和皇帝頂著乾的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連黑衣宰相的姐姐都以『和尚錯了』拒絕見弟弟,那些什麼東西廠衛 殺頭都阻止不了大臣們和皇帝鬧彆扭,打板子更是如火上澆油,最後鬧得皇帝厭惡見大臣,躲在深宮不上朝了。

讓人奇怪的是清朝為什麼就沒有這樣的SB烈臣呢


簡單回答一個,

宋對文人的待遇前所未有,等閑不殺文官,犯事了左遷,左遷了寫詩,寫出名做大官的很多。罵了皇帝收益高,風險小。

明的制度特殊,言官在明登峰造極,言官怎麼才算乾的好?懟人,懟越大的官越史書留名。某種程度上,罵皇帝的風險還小於罵權臣權閹。尤其後期東林黨掌握輿論以後,越演越烈。

清,前期的女真時代並非典型皇朝,另外清畢竟是滿族政權,對言論控制比前朝要厲害的多,對讀書人壓迫甚於前。晚清,有志向的都去各種革命黨了,另外,作為歷史上,直臣,諫臣是作為進步力量被記載被歌頌的,清末的時候,再做諫臣,直臣的烈臣,也不太會被記載,傳揚和歌頌。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清朝是奴化教育


怎麼沒有呢只不過是清朝離現在的歷史比較近,所以燈下黑容易被忽略。

比如尸諫道光的王鼎就很了不起。

王鼎,父王鎮淮,為太學生。王鼎少時家貧好學,十九歲補諸生,二十五歲中舉人。同族人王傑說他:「觀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繼予座。」嘉慶元年(1796年)丙辰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侍讀學士、禮、戶、吏、工、刑五部侍郎、戶部尚書、河南巡撫、直隸總督、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

道光二年(1822年),署河南巡撫。五年,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次年擢戶部尚書,一任十二年,期間兩度整頓鹽政。八年,平定回疆張格爾叛亂有功,加封太子太保。十九年,支持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翌年,鴉片戰爭爆發,主張頑抗英軍,與主和的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衝突。因戰事失利,道光帝派琦善與英國談判,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充軍伊犁。王鼎上疏力保二人,怒斥琦善誤國,主張「不殺琦善,無以對天下」,並多次當面指責穆彰阿「妨賢」。二十一年,黃河在河南開封決堤,以東閣大學士署河東河道總督,偕通政使慧成前往治水,「請飭戶部速具帑,期以冬春之交集事,不效願執其咎。」,又保薦林則徐襄助,使決口大堤合攏,河水悉歸故道。二十二年(1842年),王鼎回京,反對道光帝與英國議和,割地賠款,廷諫、哭諫皆不果。四月三十日(西曆6月3日)晚,懷揣遺疏「條約不可輕許,惡例不可輕開,穆(彰阿)不可任,林(則徐)不可棄也」,自縊尸諫。惟穆相親信軍機章京陳孚恩趕到王家,向其子王沆威脅利誘,「代為改草遺疏」。道光帝只知王鼎「暴病而亡」,追贈太子太保,謚文恪


唐宋元明清,清亡後是民國呀,沒皇帝了,史觀要變了,忠孝的對象是國家啦,但是王國維還是沉湖了


瀉藥。群臣的脊樑已經被打斷。在一個不尊重臣下的時代,面見皇帝要跪奏,八旗內的臣下要稱奴才,大臣只是皇帝獨裁的應聲筒.......你說會有多少烈臣呢?


有,只是歷史書上一般看不到,一般我們能看到的清朝歷史都是帶著有色眼睛寫的


清朝有名的以自稱奴才為榮的啊,說臣的地位還不如說奴才的地位高


宋明的文人都很犟,骨氣還在。清時皇權的高壓把文人的骨氣都磨滅了,只有奴性。

其次。一個很深層次的原因,就是華夷之辨。

終宋一朝,遼、金、西夏、蒙古。可以說是異族環繞,這個時候對很大一部分文人來說,就很不能接受了。國可以亡,族不能亡。

明是在受了蒙古九十年壓迫之後建立起的漢民族政權,而且蒙古的殘餘勢力勢力一直在邊上鬧騰。華夏陸沉九十載,好不容易復興了起來,漢人擺脫了奴隸身份重新站了起來,所以更不能容忍再次被異族踩在腳下。

從春秋開始的華夷之辨在宋明兩朝表現的尤為激烈。所以在異族入侵的時候才會有那麼多臨危一死報君王的烈臣。

雖然平時束手談心性很讓人看不起,但是臨危一死報君王又怎能讓人不感慨。君不見,水太涼。

而清朝,高壓的皇權實在讓底下的臣子挺不直腰桿。文字獄徹底把文人的氣節磨滅掉了。

而且後期滿臣腐朽墮落的太渣,漢臣又離心離德。加上漢人被踩在地上太久,靜極思動。自然,漢人們在有了更好的選擇(重新建立漢民族政權,自己當家做主)之後,自然更難得有對滿清政權的烈性忠心了。


中國歷史到了明清以後大家都很清楚了,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哪一家一姓的天下,誰坐這個天下都要繼續原來的生活,所以,為啥要死呢,要死就皇帝死就完了,大家改朝換代繼續玩,不是很好嗎,死了可就什麼都沒了。可以說中國人是越活越明白了。


首先,烈臣的前提是烈,能夠做到「臨事一死報君王」。

平時跟皇帝吵吵架被太監打個板子,又沒有讓他去死,這看不出烈來。很多表面上的烈臣,絕大多數是借「直言納諫」搏出位,最好皇帝大人能打板子掉他一塊肉,他好風乾掛在門口來現實自己鐵骨錚錚,依此青史留名,真讓他死?那他可不幹。

如果敢跟皇帝頂敢跟皇帝鬧彆扭就算烈臣,那大士族王球也算烈臣么。按這個邏輯,曹操司馬昭更應該算烈臣了,連皇帝壓根都不放在眼裡。

宋朝皇帝讓渡士大夫權力,或為制約武將,或為穩定朝局,至於這些士大夫能有多少錚錚鐵骨的,那真不好說,建議題主去看《君臣》這本書,宋仁宗和他四個宰相的故事,就知道沒有所謂的烈臣。

明朝嘛,那些所謂的烈臣,無非是糾結在什麼大禮儀這些事情上,真因為國計民生而頂撞皇帝的,能有幾個?再看看明朝滅亡時候,多少人排著隊到李自成那兒求官的,連劉宗敏都看不下去了,痛打來求官的前朝狀元。殉國的能有多少?倒是皇帝自己很烈,君王死社稷了。

只有國破才能真的看出到底烈不烈。清朝烈臣其實也很多,絕不比宋明的少,大清滅亡後有多少殉國的,自行百度即可查知。

另外,清朝的廢帝待遇,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好的了,只有魏晉能相提並論。假如袁世凱當初沒逼溥儀退位,而是直接攻破京師殺了篡位,你看清朝會有多少烈臣。

烈也是需要資本的,司馬炎篡魏,司馬孚敢跪在曹奐面前說老臣一生都是魏臣,人家是皇帝的叔爺爺,換個人你試試?


因為宋明理學啊。宋朝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將理學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對於三綱五常,倫理道德特別重視,這也就導致宋代特別多的烈女出現!


清朝滅亡封建社會名義上就結束了,封建社會那些忠君思想自然也就消亡了


推薦閱讀:

斷女臂殺嬪妃--明末代皇帝崇禎自盡前後
朱元璋放牛時睡覺,無意間擺出兩個姿勢,劉伯溫認定他是皇帝
趣談清朝皇帝
唐朝有一個皇后, 本有機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皇帝輪流做,先到朱溫家

TAG: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