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焦慮」正讓你逐步陷入「消費主義」的圈套
壹心理主筆團 | 碗仔
————
「每個女人都在炫耀自己的身材,我也是,但他X的到底要多瘦!」「特么的這不是我的心裡話嗎?可我還是非常想變瘦啊!」
六一兒童節放假前夕,小S上了微博熱搜。那個曾經放狠話「胖子沒資格吃」「要麼瘦,要麼死」的小S在她40歲這年打臉了。
無獨有偶,晚上刷朋友圈,某小夥伴曬出自拍照,我立馬從沙發上彈起:「我去,這不是劉梓晨同款蛇精臉嗎?」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照片集齊了美顏相機的瘦臉、縮臉、放大眼、收下巴、立體、瘦鼻、挺鼻、髮際線、長腿的「最佳效果」,P圖時間約2小時。
全世界女人都想變瘦變美大概是亘古不變的定律,but 中國女人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真的很想知道,那些把自己P成蛇精臉、小細腿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為了更瘦、更美、更白,中國女人到底對自己使出了什麼「狠招」。別裝,我知道你也很想知道。
拍照1分鐘,修圖2小時
朋友Angel說:「如果女生手機里沒有幾款修圖App,那就太對不住『新時代女性』的稱號了。」
入門級的美圖秀秀,中級的黃油相機,高級的snapseed。你以為就這麼完了?開什麼玩笑!還沒算Vsco、B612、MIX......
如果說精通修圖術是年輕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我以99.99%的幾率餓死街頭,她必定風生水起。
周末,我倆跑到新晉網紅打卡點K11凹造型。我打開黃油相機,添加濾鏡,發朋友圈,三步到位。她邊走邊抱怨:「哎,我這臉太圓,腿太粗了,不好看。」於是,吃飯挑照片,走路修臉,坐公車拉腿,終於在到家門口的0.01秒發出去。朋友圈裡的修圖能人,總有那麼幾種:
磨皮+濾鏡,常用1-2個修圖App,時長20-30分鐘,保持原貌,屬於修圖凡人;瘦臉+縮臉+拉腿+濾鏡,常用2-3個修圖App,時長1小時,臉尖腿長,屬於修圖神人;凡使用超過以上功能,常用3個以上修圖App,時長超過1小時,與網紅無異,屬於修圖仙人。(你屬於哪種修圖級別?)
有沒那麼一刻,你覺得朋友圈裡的女生,都有血緣關係?
工資4K,花2K買化妝品
Angel在某公司當前台,月薪4K。每天中午吃飯,女同事的話題永遠是:
「范冰冰在小紅書上推薦的化妝水你們用了嗎?」「現在都賣斷貨了!」「啊!有靠譜的代購介紹嗎?」
她們堅信好看的女人必須養YSL的唇膏,SK-II的神仙水,Chanel的眼影,Dior的口紅......
身邊的女生一個比一個會保養,她忍不住花¥2630買了雅詩蘭黛的「肌因修護黃金組
」(嗯,套裝里有萬千摯愛的小棕瓶),廣告說能「定格年輕時光」,說白了就是每個女生都害怕的「衰老」。
看著化妝台上擺滿的瓶瓶罐罐,她很心塞:「昨天小侄女來玩,趁我不在的時候,溜進我房間,拿著600多的CPB口紅在抹,結果用力過猛,斷了!心都在滴血,掉的全是錢啊!」
她與大多數女生無異,每月工資花掉一半買奢侈化妝品,沒到月底已經月光。按照她的說法,「女人要捨得為自己花錢,要買化妝品、護膚品,打玻尿酸、做半永久。如果你什麼都嫌貴,連男人都嫌你便宜」。
Excuse me?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豬精女孩」?
A4腰、iphone腿是什麼鬼
舍友喜歡一個男生,走在路上他會說,你看這妹子胸大腿長身材瘦。她1米6,108斤。辦公室女神搬個椅子立馬就有男生接過去,她都是自己默默搬完桌子。她下決心一定要減到80斤。節食、運動,每天大汗淋漓地跟著視頻跳 insanity。
堅持了一個多月,只掉了2斤,她很沮喪,轉而吃減肥藥。2500一個療程,吃兩個,再加一個鞏固。這還不算,晚飯過後,她逼著自己摳喉催吐,硬生生地把吃過的食物全吐出來。這回瘦得挺明顯,但因為貧血,從樓梯滾下去,下巴磕破了,縫了好幾針。
我問她,你還減肥嗎?她說:「當然,離還有5斤就80了,打算抽脂試試」,我挺不理解的。
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很瘦,誰比中國女生更賣力?
- 前有「鎖骨堆硬幣」,可曬出自己「人比黃花瘦」;
- 中有「反手摸肚臍」,可秀出自己「楊柳小蠻腰」;
- 後有「A4腰」,可炫出自己「盈盈一握楚宮腰」;
- 現有「iPhone腿」,可顯自己「纖纖作細步」。
形體焦慮,社會都有的病
「如果我再瘦10斤,長高10厘米就完美了。」這段熟悉的內心獨白,每天輪番上演在你鏡子前。
明明很瘦,卻天天嚷著減肥;明明五官端正,卻嫌棄自己長得丑;因為別人一句「最近胖了點」就拚命節食......
或許,你陷入了「形體焦慮」。別怕,你不是一個人,社會都有的病。
社會似乎越來越有病,我們看到一個身材不錯的人,第一印象會判斷他「有毅力」「自制力好」。看到一個過度肥胖的人,潛意識裡認為他懶惰,而那些瘦成「皮包骨」的人,會不自覺地懷疑他是否「有問題」(更有甚者懷疑TA是不是吸毒,這想像力不做編劇真的浪費了社會資源)。
當然,還有不知道誰發明的指數、標準、工具,來衡量身材的完美程度。例如,家裡不僅要有體重秤,還要有體脂稱。
健身風盛行的當下,不少人被健身房裡的一部儀器虐得體無完膚。它會分析你的完美程度,標準越精細,你的焦慮越高,似乎這裡不好看,那裡不夠瘦。
這時,萬惡的營銷號又來了,它們會說:「控制不了體重,何以控制人生」「嘴巴都管不住,你還能幹什麼?」你既焦慮又自卑,把錢砸在醫美、整形......
如果你是男生,你要向肌肉看齊;如果你是女生,你的胸部和臀部越豐滿越好,其它地方最好沒有一點贅肉。話說,你行你上啊!
研究表明,亞裔女性群體更容易患上形體焦慮,並感覺自己在吸引力上不如白人。據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的調查,亞裔女生對自己的外表評價過低的比例為24%,是白人女生(12%)的兩倍。
實際上,顏值越高的人焦慮越明顯,對審美極為敏感、完美主義的人,都極容易產生形體焦慮,而文化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
形體焦慮所反映的,是自身評價、幸福滿意度過低與不安全感,換言之,你焦慮的是你整個自己,是你的整體生活。
你的潛意識正在說話:「我一定要表現得更好,別人才認可和接納我」,但如果你連自己都接納不了,怎能說服別人認可你呢?
所以,有人開始把一切不好的事情歸結於自己太胖,覺得自己連身材都控制不了,註定一事無成。每天都在吃太多沒有運動而自責與破罐子破摔的切換中惡性循環,開始立下越來越可怕的flag,渴望能用更「殘忍」的方式逼迫自己生出那一丁點可憐的毅力。
你都以為只有女生才有形體焦慮?
NO!越來越多男生也在擔憂,例如有人會因為自己滿臉痘痘而自卑,因為怕別人說自己的臉是「月球表面」。
在11.6萬名男性樣本中調查發現,20~40%對自己的外表不滿同性戀男性的壓力更大,更容易去整形。
你的焦慮,正讓你掉落「消費主義」的圈套
比起焦慮更可怕的是,當你嫌棄自己皮膚不夠好、臉不夠尖時,已經接近甚至掉入消費主義的陷阱。
這種荼毒的思想,早在50年前,就被法國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揭露了。何謂消費主義?當今社會生產力過剩,許多人把消費作為人生的終極意義,完全以消費來定義自我。它並不強調實用價值,更看重你買的東西是什麼標籤,例如大寶和雅詩蘭黛相比,你必定會選後者。
你有沒看過一篇文章叫《好看的女孩自帶燒錢屬性》?
消費主義告訴你,要變美,就要先花錢。女生要對自己好一點,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自己買最貴的。網紅們推薦你這個產品美白效果好,那個產品能撫平細紋。似乎用了貴的化妝品,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我擦,難道買了貴婦級化妝品就能修仙?
此時,如果你插一句:「我覺得大寶就挺好」。相信我,你會「死」在一群女人的口槍舌戰之中。
更可氣的是,商家、營銷者、雞湯教主還很擅長煽風點火,創造需求。他們會說,光有一張好臉蛋是不夠的,包包、鞋子、衣服,都要是那幾個時尚名利場的大牌,才是精緻的生活標誌。
如果在有錢的基礎上,開始享受物質,從樸素轉為精緻,也是一種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然而,消費主義無時無刻都在引誘你:買不起上千塊的化妝品,背一百多塊的包包就是掉價,買奢侈大牌的面霜才是「精緻的豬豬女孩」,美其名曰「女生要愛自己,要對自己好一點」。
OK,等你變成吃土一族,直播平台引領「時尚潮流」,一時妖風四起,蛇精臉的標籤刮遍中國。於是乎,為了變美,不少人通過醫療美容整出近乎一樣的網紅臉。不敢動刀子的人呢?那隻能通過美圖秀秀,P出雙眼皮、削骨、錐下巴、做卧蠶,滿大街都是照著范冰冰的模子整出來的假臉蛇精,看得實在讓人膩了。
心理學諮詢師任麗認為,網紅臉成風其實是社會審美能力低下的一種表現。網紅臉的風氣歸根結底還是對自己不自信,追求誇張,自戀,缺乏對自身發現美、審視美的能力。
陷入形體焦慮後,還有救嗎?
今年婦女節,微博上瘋傳一張《淑女的品格》「劇照」,不婚、中生代,無論哪個關鍵詞都很撩。遺憾的是,這部神劇只是由網友@SUM不二的腦洞製造出的一場大戲,可我最欣賞41歲的袁泉和47歲的俞飛鴻。
去年,一部《我的前半生》讓袁泉瞬間成為輿論的焦點。眼尖的吃瓜群眾不忘挖苦「袁泉老了」,近鏡頭下的眼睛皺紋清晰可見。袁泉說:「我喜歡自己這張有閱歷的臉,因為契訶夫的很多話劇,都要40歲以後才能演」,真霸氣!
韓寒說,袁泉是她印象最為深刻的女演員,拍戲時她一直安靜地在旁邊等待,有時看書,有時默默地觀察別人表演。最震撼的是,不論多久,從來沒看到過她拿出過手機。
看過許知遠採訪俞飛鴻的《十三邀》,我實在太佩服這個快要50歲的女人了!油膩的許知遠安慰她,皺紋也是一種美,可她根本不屑這種安慰。她說:「皺紋是經歷,經歷是美的,但是它本身沒什麼動人的意義,你不能否認,年輕確實是有年輕的動人。」
從18歲進入大學到30歲之前的那十幾年,她一直努力拓展自己自由的維度。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後,才能有這般淡然。原本考上杭州的一所大學,但總覺得身邊有依靠,重考去了北影。畢業後順利留校,但她總覺得哪裡不對,26歲逃往美國,學英語,自己生活。在美國街頭,她險些被一輛飛馳而來的私家車撞出斑馬線,她跑過去,踢對方的汽車輪胎大吼大叫,用學會的所有英語髒話問候對方,從此知道如何表達憤怒。從美國回來,學會了憤怒,學會了盡量不求助於人,俞飛鴻就覺得自己內心越來越自由了。
當下,她47歲,與內心自由相對應的是,越來越對自己無所求。她明白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意義,也更愛當下的自己。
正如人們都關心40歲前的武則天如何宮斗、奪權,她卻更喜歡40歲後的武則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恐懼、不掙扎,不害怕,就連笑時眼尾的皺紋都那麼自然。
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顧一切地要更白更美更瘦,那就是枷鎖。你的心並不自由,反而被現實牢牢地桎梏著,終日焦慮。你害怕別人的看法,害怕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這些年來,我更相信一句話:別人最拿不走的東西,是你的大腦。與其嫉妒別人比自己美,擔心跟不上時代潮流,不如武裝自己的大腦。畢竟,一個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寫在臉上,而不是活成了一字眉里一開口就露餡的網紅。
說實話,曾經我也非常嫌棄自己的高度近視。因為戴了整整15年的眼鏡,鼻樑有點被「壓垮」的跡象。大學時代很流行自拍,我嘗試過P圖的方式來偽裝。
直到有一天,朋友看我倆的自拍照,翻到我手機里一張完全未修過的照片,說了一句:「這張很好看,笑得很自然」。
我怔住了,忽然覺得,那些精修的圖片就是個笑話。
從那以後,我每天照鏡子時正視自己的模樣,在鏡子前端詳好久後鼓勵自己「你還不錯」。自拍照誰愛看就看,覺得礙眼你就屏蔽我唄,沒關係。時至今日,我更喜歡臉頰上的那一兩顆小雀斑。
作為一個過來人,若你不想在形體焦慮中惶惶不可終日,這是我的一點心得:
- 深入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真正令你不滿的根源。
- 不要對自己太嚴苛,放過自己。
- 學會接納自己,也讓別人接納一個「一般甚至不好」的你,不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
- 身體不是用來展示的,覺知你的身體感受,注重自己內心感覺。
- 始終留一部分錢,投資自己。
- 不活在消費主義製造的圈套里,但也別極度地省,買你能力範圍內「適合」自己的東西。
- P圖的心可以理解,但別修成蛇精臉,連地板都P歪了你說尷不尷尬?接受素顏的自己。
怎樣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營銷號想要你活成的樣子?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米琪·麥瑟爾是一名家庭主婦,她擁有黃金的身材比例,每天等丈夫睡著後才卸妝,比丈夫更早起床化妝,賢惠又精緻,沒人不喜歡。然而,丈夫卻跟大大咧咧的秘書小姐搞起了婚外情,說了一句:「你完美得太不真實」。離婚後,她選擇了另一種人生。站在台像男人一樣講段子,舞台上的她幽默風趣,光芒萬丈。在那個男權主義盛行的年代,生活賜予她一種從沒有想過的驚喜未來。而今天,我們有更多隨心所欲的可能性。
別忘記,你不是社會的產物,你還是你。
什麼錐子臉、大眼睛、高鼻樑,老娘不稀罕,讓一群蛇精臉出鏡吧,我們不屑與妖魔賤貨群芳鬥豔。
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請關注壹心理官微【心理公開課(ID:yixinligongkaike)】,每周聽心理大咖用心理學解讀生活。
推薦閱讀:
※不工作就焦慮的「病」,該怎麼治?
※富人已「逃離」,底層正回家,焦慮的中產到底要不要移民?
※焦慮是病,得治!
※你的焦慮,來自於內心隱秘的羞恥和愧疚
※腐爛的焦慮 | 李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