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國剛 | 加拿大大學課堂的印象
來自專欄廣告學長
厲國剛 | 加拿大大學課堂的印象
2017年到2018年間我到加拿大做了一年的訪問學者,從頭到尾聽完的課有八九門,對於加拿大大學的課堂多少有些感性的認識和印象。
這裡很多專業基礎課,是幾個專業的學生都要上的,學生數量很多,會在可以容納300多人的階梯教室里上,場面頗為壯觀。我就職的國內大學,一些全校選修課人數會多一點,最多也就120人,專業課如果合班的話,一般2個班合上,加起來不過90人,幾百號人一起上課的情況是沒有的。這裡由於同一門課是合成一個班的,一個學期一門課教授只需講一次就行,不必像國內高校那樣一門課需要在不同時段重複講兩三次,甚至更多。
如果是一些只針對某一專業的選修課,則會在小教室內進行,以討論課為主。
(攝影:厲國剛)
這裡的教室都是多媒體教室。講課與國內沒多大區別,也是PPT形式,文字、圖片和視頻結合展開。有些教師的PPT字體大,形式活潑,有些教師則字體很小,並且都是字,坐在後面不一定看得清楚。不過,由於有在線系統,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里看。
相比國內,這裡的老師上課比較自由。由於沒有上下課鈴聲,大家到了時間點需要自己過去。一門課一般都是按照整點,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這樣來上的,例如8點到10點,兩個小時的課。中間什麼時候休息,休息幾分鐘是老師說了算的,最後什麼時候下課,也是看老師的。正常是提前10分鐘,以便下一門課做準備,但提前20分鐘的也有,並不是那麼固定。
這裡大學老師的教學工作量比國內要少很多。老師生病,出差,有事情,從而沒法上課的情況,遇到過多次,有時會找其他老師代課,有時缺了一兩次課並不會補。並且,從來沒看到有教務處的老師來聽課。
(攝影:厲國剛)
通常第一次課的時候,老師會下發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注意事項。例如,第幾周講什麼內容,要討論什麼內容,要交什麼作業,如果不按時交作業如何扣分,以及到了什麼時間點還不交作業的話就沒有成績等等事項,都說的很清楚。
這裡的教學內容,理論性比較強,沒有太多非常具體的、操作性的內容。
這裡上課的時候,學生是可以隨時舉手提問的。老師看到後就會停下來回答。老師也會提問,大家舉手回答,學生不舉手,老師也不會點到他。
這裡的高校都建有助教制度。不管教師的職稱是正高還是副高,每門課都有一兩個研究生助教。助教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主要橋樑,負責小組討論課,給平時作業打分,評定平時成績等。
(攝影:厲國剛)
這裡的校園有免費的wifi。學生大多帶著筆記本電腦去上課的,一是為了在電腦上看課件,二是利用筆記本電腦來做筆記。不過,使用電腦上網,打遊戲,網購,看視頻,打開社交媒體聊天的也有。
由於大課人多,有些老師不點名。學生缺勤的比例並不低,遲到早退的也有,中途進進出出的也有,但沒有人在底下睡覺的。這個不完全取決於老師上課是否精彩,有一位傳播學老師上的課是很不錯的,課件簡潔美觀,不過在大教室里很少有坐滿的時候,甚至有些學生會到了交作業,考試才來,甚至交完作業直接就走人。
有些老師每堂課都會點名,出勤率相對就要高一些。點名的方式有很多種,發一張紙讓同學簽名,點擊調查器進行點名,在線回答問題作為點名等,沒遇到以唱名方式進行點名的。
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是非常少見的,說話會影響到其他同學,這是會被認為非常不文明、不禮貌、不道德的。
拿手機拍課件的同樣非常少見,不少老師會明令禁止。在課堂上使用電腦,可以被看做是在記筆記,玩手機則會顯得有些明目張胆,沒法掩飾自己的行為。在上課時,響起手機鈴聲是極為罕見的,我從來沒遇到有學生在課堂上打電話的。
在這裡,上課時可以攜帶食物。有些課安排在11點到14點,17點到19點,本來就是吃飯時間。但這裡沒有專門的吃飯時間點,從早到晚,餐廳里都有人進出吃飯,以及坐在那裡學習、討論,或者參加社交活動,這裡的餐廳是多功能的。
(作者:厲國剛,廣告學長公眾號原創出品61號,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求職必備的五大類證書,你備全了嗎?
※經濟強大後,文化自信應該從高等教育做起!
※我們去實習到底是為了什麼?
※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乙肝呢?
※清華大學用機器人寫詩,人類最後陣地的藝術會否被人工智慧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