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田裡消滅農民 未來已經登場
來自專欄故事不多
4月份,我在講座上說消滅農民,爭議不小:
馬前卒:四千年來的大豆與貿易戰【下】馬前卒工作室探討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知道我的結論了。就是在保證口糧和基本副食品自給的前提下,承認開放中國農業市場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進口農產品的份額。同時大幅改組中國農業,建立現代化農場,消滅中國的小農經濟,把更多的勞動力轉入現代經濟部門。在略微降低總產量的情況下,大幅增加單個農業勞動力的效率。
……要是所有宣稱喜歡傳統文化的人都出錢買高價農產品,買原生態的手工業食品,讓幾十個縣的小農經濟保持現狀不成問題。問題是,絕大多數呼籲保護農村的人都不肯為此出錢,只知道讓國家出錢去補貼,這就比較難辦了。作為礦工的孩子,我記憶中的第一個家已經被拆了很久了,但我也沒打算讓國家補貼我的情感損失,當然也沒打算自己掏錢重建礦工住宅區。喜歡農村和傳統文化的人,我希望他們到市場經濟里去證明自己的情感。
關於消滅農民的必要性,不想再多說。反正作為礦工的後代,我支持消滅礦工。發這篇文章只是想提醒大家,消滅農民的可行性正在急劇提升:
2018年6月4日,「江蘇興化啟動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登上人民日報頭版,獨佔頭版配圖位。
6月2日,「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項目」示範演示會在江蘇省興化市國家糧食生產功能示範區舉行。該試驗完成了從早耕機、打漿整平機、插秧機、施藥施肥機到收割機的全套農業無人作業。通過北斗導航與感測器、控制器的硬體支持,與路徑規劃、作業控制的軟體管理,完成了國內智能農業種類最齊、領域最全、全過程覆蓋的探索試驗。
該試驗將持續至2019年,是針對稻麥兩熟這一我國主要作物和農業生產,基於粘土和壤土這一我國標準土壤條件展開的作業項目。該試驗此前已經過一年準備,來自汽車、農機、兵器、電子信息等領域共14支無人設備團隊參與作業,完成500畝的作業任務,是一次工農協同,軍民融合的創新嘗試。
接下來就看圖吧:
2000~2010年,中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減少了9490萬人,到2020年後還將進一步減少7000萬人。伴隨快速城鎮化與農業勞動力外流,超過3/4的村莊認為本村已經無青壯勞動力可以轉移,農村勞動力面臨結構性供給不足。20歲以上的新生代人口務農比例始終勉強維持在20%的比例上,而老一輩農業參與度明顯不斷提升,從30%上升至80%。
中國農業用地的高度分散化碎片化,無疑加劇了潛在的農業勞動力短缺危機。在農用地集約化面臨多重歷史問題長期積累的現實壓力下,學習美國農業模式難以一蹴而就。智能化的無人農場系統給出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用高柔性的自動化生產解決這一問題。
在可預見的未來,信息化農業可以完成海量土壤信息數據化採樣分析,根據每個地塊單元的特徵實施動態作業管理,從針對地塊的具體情況量化操作施肥量、播種率,到細化病蟲害特徵分布,確定殺蟲劑精準匹配。量化識別農田健康狀況,用衛星、無人機可以高清晰圖像識別,遠勝傳統農業的人眼辨認,更何況具體勞動人員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效率難以控制。
無人農業甚至可以做到對農業遺傳數據的量化控制,通過運用高通量植物表型(HTPP)技術,對作物高度、葉片數量、大小形狀、枯萎程度等表型特徵,反推比對資料庫中基因型,控制落後基因型的淘汰,與更優質作物的推廣。
隨著自給自足農業的消失,絕大多數農產品都必須運到城市消費。同日的科技日報登載了運輸方面的無人化突破: L4級無人駕駛重型卡車。未來的農產品可能不經任何手工勞動,就會從種子變成廚房裡的配料。
歡迎關注「馬前卒工作室」微信公眾號,原創文章第一時間閱讀。
相關內容:
馬前卒:保衛我們的現代生活--18年1月講稿整理馬前卒:四千年來的大豆與貿易戰【上】馬前卒工作室推薦閱讀:
※對《高思在雲》的思考
※對於東北經濟衰落的思考
※厲害了我的國: 全球掀起學中文熱, 美國中文學校引家長搭帳篷排隊搶名額
※大敗局
※白宮:特朗普將簽署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