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矬窮的葡萄牙為什麼能超越高富帥的明朝成為海上霸主?

矮矬窮的葡萄牙為什麼能超越高富帥的明朝成為海上霸主?

1415年,鄭和第四次遠航的船隊從非洲回國,同來的還有印度洋和東非的一些國家的使節。其中,東非麻林迪國(或在今肯亞馬林迪)的使者向永樂皇帝獻上了瑞獸「麒麟」。其實這是一隻長頸鹿,「前二足高九尺余,後二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jia)。」但對於明朝上下,尤其是帝位不正的永樂皇帝而言,這必須是「麒麟」,是上天對自己統治的認可,於是普天同慶。

同樣是在這一年,距離中國兩萬多海里外的海面上,另一種迥然不同的力量正在接近非洲海岸。1415年8月,葡萄牙亨利親王率領一支滿載士兵的船隊駛過直布羅陀海峽,攻佔了位於摩洛哥的穆斯林城市休達,這是整個地中海最固若金湯、最具有戰略意義的要塞。持續三天的洗劫和屠殺將這個「非洲的門戶與鑰匙」、繁榮一時的的城市化為廢墟。休達的陷落令歐洲為之震驚。

當時的葡萄牙處在歐洲外圍,是個貧窮小國,人口僅有一百萬左右,一直被排擠在歐洲事務之外,連文藝復興的萬丈光芒到了這裡也只剩下點如豆燈火。沒什麼存在感的葡萄牙只能眼巴巴、直勾勾地瞅著鄰居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城市的財富,羨慕嫉妒恨的同時還要應付強大的鄰國卡斯蒂利亞的包圍和壓制。

但是在休達,葡萄牙人瞥見了另一個世界:堆滿黃金、香料、絲綢和珠寶的倉庫,鋪著華麗地毯的豪宅,擁有美麗穹頂和鋪設地磚的地下蓄水池……

一位葡萄牙人興奮的感慨道:與休達的房屋相比,我們的可憐房子簡直像豬圈。

休達是葡萄牙擴張的開端,也是一個嶄新世界的門檻。在這裡,他們意識到,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殘酷的手段能夠威嚇自己前進道路上的各民族,即便自己人數不多也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廣袤的土地和溫馴的臣民。從此,葡萄牙人發瘋一般探索世界,快速推進,在掠奪與殖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民族。

1420年武裝佔據馬德拉群島,亨利親王建立了一所航海學校,為葡萄牙培養出了不少優秀的航海家。這一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詔告天下。

1436年(正統元年),輔政大臣命南京守備太監王景弘停罷採買營造,轟轟烈烈的下西洋就此落幕。宦官暫時退出權力舞台。

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強盛的大明朝由盛轉衰。

1479年取得了從諾恩角到印度之間所有海洋和島嶼的獨佔權。1498年抵達印度,1500年抵達巴西,在那裡豎起一個刻有葡萄牙王室徽章的十字架,表示屬於葡萄牙;1509年,經過數次大戰,他們已經消滅了印度洋上的幾乎所有敵人,並且沿途都建有殖民地;1514年來到中國,覬覦澳門,1553年將澳門變為殖民地;1543年登陸日本。

在舉國奮力下,葡萄牙從一個蕞爾小國轉變為一個橫跨亞歐美非四大洲的海上帝國。葡萄牙商人在武力開道的優勢下,建立起了兩條穿越廣闊海洋的貿易航線,源源不斷的將世界範圍內的財富輸入到歐洲。其中一條從里斯本出發,經過大西洋群島,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到東非,再穿越印度洋到果阿和馬六甲,進而向東至香料群島,向東北至澳門;另一條從里斯本出發,經大西洋群島,然後向西南航行至南美洲的巴西。

在葡萄牙人橫行印度洋時,明朝的艦隊去哪了?事實上,早在葡萄牙艦隊發展壯大起來之前,明朝的無敵艦隊就已不復存在了,不是被敵人打敗,而是被自己人毀掉了。

明朝的艦隊雖然是同時期世界上最先進、最龐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但是它的存在目的其實是為了「懷柔遠人」從而達到「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天朝氣象,雖然鄭和下西洋的確構建了「大中國圈」,使明朝的勢力遠達南洋、東非,但是,這種上貢稱臣的面子關係最不牢靠,也最需要實力做背書。在鄭和逝去、艦船被毀之後,中國再也沒有力量同時也不願意為了皇帝的面子組建這樣一支海軍了。

究其根本,是因為中國太大了,在統治階層看來,僅僅是本土的問題都處理不完,而且不缺荒地,不缺子民,不缺礦產,真正的敵人一直都是北方的蠻族:先是蒙古,後有韃靼、瓦剌,晚期又有建州女真。至於大海,除了盛產海盜還有什麼?海外的夷人和不毛之地更是不值一提。所以,歷史上的中國幾乎一直都沒有發展海軍、殖民海外的動力。所有的原因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天朝上國不差錢。

但是,葡萄牙這樣的歐洲國家就不一樣了,他們太窮了,人少,地少,什麼都少。和同時期的明朝相比,自己就是爛命一條,雖說揚帆大海聽起來很豪氣,其實喂鯊魚的概率更大。可是,除了選擇海洋,他們已經別無選擇了。所以,與其說葡萄牙人有遠見卓識,倒不如說被逼無奈。

最終,富有的大地主明朝自廢武功,退出海洋爭霸,喪失了大航海時代的競爭資格。而破落戶葡萄牙卻憑著拚命三郎的精神硬是闖出了一片新天地。現在回過頭看鄭和當年勸明仁宗保留艦隊的話: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

聯想我中華後來的遭遇,真是不勝唏噓,讓人滿心不甘!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法·費朗索瓦?德勃雷:《海外華人》

英·羅傑·克勞利:《征服者:葡萄牙帝國崛起》


推薦閱讀:

戚繼光是個什麼樣的人?
北魏佛教及石窟造像的歷史 2
刻在石碑上的歷史
給足皇帝面子——他因一句話而被封侯拜相

TAG:明朝 | 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