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別人這麼靠譜,我們這麼沒譜|中西樂譜的進階之路

為什麼別人這麼靠譜,我們這麼沒譜|中西樂譜的進階之路

來自專欄竹杖芒鞋

今天來講講樂譜這件事,籠統來說,西方的樂譜在規模和體系上是要更完備一些。注意我用的是完備一詞,並非完善,這個詞我推敲了許久,最終選擇完備這個詞。

可以明確的是西方音樂的確精細化了所有的音符,調式調性,演奏方式方法,以及明確各種速度力度甚至包括踏板的使用。而中國近代史上戰爭等歷史原因,我們引入德先生和賽先生,我們西學東漸,我們興起的「學堂樂歌」直接效法日本的音樂教育使用的簡譜,簡譜大概就是這個時候由日本傳入我國的。

而把曾經在中國流傳過的多種記譜法幾乎全部束之高閣。再翻看世面上音樂類教材,的確就這麼幾種,西方音樂的五線譜,民樂的簡譜,民樂移植西方音樂的五線譜。所以有這麼一種論調,覺得西方音樂的樂譜精細化、準確化完勝民樂。

說西方樂譜在規模體系上更完備,也是有理由的,比如巴赫的創作卷帙浩繁,完全將他的作品按照時間排序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學者們索性將他的作品先做分類,而後再按時間排序編號,這也使得巴赫的作品目錄非常清晰,能夠根據編號大致確定作品的體裁。

而我們似乎沒幾個人知道我們古人的樂譜姓甚名誰吧,

更不要說把樂譜按種類搞成一個編年體歷史作品

所以,我就取了這樣的一個標題,人家靠譜,我們沒譜。

事實呢,五線譜是怎麼發展而來的,上帝送給他們的么?

我們的古人真的不看譜,全靠師傅教徒弟所謂的口傳心授么?

西方古典音樂,9世紀時,開始採用「紐姆譜」,在格里高利聖詠歌詞上方標註的一系列符號,表示旋律的走向,可以提示歌唱者回憶已經熟悉的旋律輪廓,此時的記譜法還不能準確描述音高和節奏,11世紀時,採用「四線譜」,據說在「線」產生以前,中世紀僧侶在抄寫紐姆譜時總把一些在同一音高上反覆出現的音儘可能在同一水平高度對齊,導致了線的運用。13世紀時,出現有量記譜法,用不不同形狀的音符表明不同長短的音,這時的樂譜已經可以初步記錄音的高低、長短了。15世紀時,定型為五線譜,在巴洛克及以後逐漸日趨完備。

西方音樂歷代記譜法

再看中國,上古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體。因此,擊重節律的鼓點便成為中國樂譜最早的使者。《禮記·投壺》載有魯、薛兩國射禮時鼓的節奏譜:一種符號繪作圓圈,一種符號繪作方框。其實就是兩種鼓形的象形摹畫。如下:

到了漢代形成一種聲曲折的記譜法,在《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河南周歌詩七篇》與《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河南「周歌」以「詩」與「聲曲折」並列,應是詞和曲的關係。「聲曲折」被記錄而成篇、成書應即記錄曲調的樂譜。如下:

現存歷史上第一次記下音高的樂譜是唐人手抄本古琴譜《碣石調·幽蘭》,後有曹柔創立減字譜。如下:

同時唐五代世俗歌舞音樂的燕樂半字譜,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多用於記錄燕樂,亦稱半字譜,它又分為弦索譜(一種指位譜,已失傳)和管色譜(一種音位譜,可能是管樂器指法符號的演變),是近代在敦煌發現的,有《敦煌曲譜》等。

到了宋代,管色譜演變成俗字譜,主要用於宋燕樂、遼大樂、教坊樂、詩詞音樂以及民間說唱等,宋代的詞調音樂代表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便是用俗字譜,現存的西安鼓樂、智化寺京音樂都是沿用此記譜方式。南宋時期還出現趙彥肅運用律呂字譜傳下來的《風雅頌十二詩譜》,這種記譜法是用十二律的名稱記錄雅樂曲調中記錄音高的記譜法,風雅頌十二詩譜是傳世最早的詩經樂譜。和同時期俗樂形成對比。

俗字譜這種記譜法到清乾、嘉年間,又形成工尺譜,比如的管弦樂合奏總譜——《弦索備考》即《弦索十三套》。如下:

中國歷代記譜法發展簡單來說就是

漢聲曲折—唐文字譜、減字譜—唐五代燕樂半字譜的管色譜

—宋代俗字譜,雅樂律呂字譜—明清工尺譜。

而前文所提到的所謂市面上流傳的民族樂器各種獨奏曲,練習曲所用簡譜的有著清晰準確的節奏無一不是近現代以來甚至大部分都是建國後,帶有時代烙印的創作,和中國傳統音樂形式和內容都是脫節的。真正中國傳統音樂的記譜方式對於節奏的概念的確是模糊的、不具體的,不能像五線譜、簡譜那樣如實地記錄音樂,比較明確的可能就是工尺譜中所謂的「一板一眼」,使得在音樂的傳承上的確很大程度上依賴師傅的「口傳心授」和徒弟的「悟性」。

然而在這裡一定有必要濃墨重彩來聊的是我們傳統音樂的其中一類,文人音樂中的古琴音樂和古琴的記譜法。

古琴,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有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代琴家通過減字譜形式記錄下來了大量作品,不僅通過弦位指法準確地反映了樂曲的音高變化,連一些細微的裝飾音也被記錄下來。如細吟、急猱、雙撞、喚等。減字譜中有關節奏節拍的記錄很少;音高由於定弦的不同有所游移,也不容易直接視唱出來。這是因為減字譜的主要功能是「記指」所造成的。故要完整準確地記錄傳授樂曲,還需所謂的口傳心授。至於節奏變化,雖然不夠精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尋,有經驗的琴家經過反覆揣摩,可以再現古代琴曲的風貌。

由於減字譜的發明,使得大量的琴曲、琴譜得以傳承至今,成為研究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寶庫。只此琴譜,便可證我們傳統音樂文化的規模和體系。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我看來樂譜的完備與否,並不代表音樂的優劣。因為我們可以意識到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後人可以踏著前人的腳步繼續給我們帶來新的發明、創造、革新,但是在藝術上,並不意味著後來者居上。我們沒有人會拿古典時期貝多芬和民族樂派的柴可夫斯基來做比較。所以無論在縱向上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家比較是無意義的,橫向的不同地域的音樂形式和內容也不需要論高下,這不僅僅是反對歐洲音樂中心論的問題,更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不封閉自己的音樂之門,不論中西,無論古今,才是正道!


推薦閱讀:

德彪西的《月光》能不能做胎教音樂!?
互聯網+音樂,是不是要叩開古典音樂的小眾之門?
遇見帕格尼尼(上)
原來視唱練耳對學音樂來說這麼重要!

TAG: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