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子奶嘴」的一些事兒

關於「電子奶嘴」的一些事兒

來自專欄 EDKidsland

Terion(化名)是個很柔弱的小男孩,皮膚白得發青,而且很瘦。

本來他是下午班的,在家長的強烈要求下,當上午班有位置的時侯,他第一時間獲得了轉班。原因是這樣他的飲食習慣可以得到改善。

是的,他是一個需要Ipad送飯的小孩。一頓飯吃下來,至少要兩個小時。

大人決定採取措施,沒收了Ipad。不給Ipad看?好,他就乾脆不吃了。

「不吃就不吃,讓你餓著!」大人憤憤地想。

餓了5、6個小時,他還是沒說要吃飯,倒是旁邊的大人扛不住了,已經那麼瘦了,怎麼忍心他繼續挨餓?

得,Ipad繼續出現在餐桌上。

看見此情此景,是不是很熟悉?

在餐廳里,不想孩子吵鬧,給他塞個平板或者電話玩玩;

不好好吃飯,給個平板放在前面,立馬可以乖乖地進行喂飯;

下班回家,自己已經累得半死,不想再花精力陪孩子玩無聊的遊戲,拿個平板打發一下孩子再容易不過了;

睡前故事?現在有很多Apps,還有各種媒體,不用自己講得唇乾舌燥,隨便點開一個,讓孩子自己聽就好了。

這是現在普遍的育兒現象,即使再不願意看見,卻是不爭的事實。

且不說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少,現在的成人的生活也沒有幾個能離開電子產品了。家長自己也忙著刷社交媒體或玩網遊,巴不得也有些什麼事情可以佔據著家裡的小不點兒的注意力,好讓他/她不來打擾自己。

有的人說,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生活在這個信息社會、大數據時代的大勢所趨,只要不讓孩子沉迷在遊戲當中,多讓孩子在學習方面接觸和使用還是有好處的。

電子產品與嬰幼兒學習

隨著平板的應用普及,出現了大量的教育類Apps,其中不少標榜即使是0歲的嬰兒都可以使用。

事實上,2歲以下的嬰幼兒最需要的是用身體探索世界和與信任的照顧者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這對他們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交-情緒控制乃至身體活動能力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由於符號性認知、記憶力和注意力的發展未成熟,相較與照顧者互動,嬰幼兒能從電子媒體上學到的東西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他們也無法將學到的東西轉移到他們的實際體驗中去。

如果一定要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設置一個開始接觸電子產品的期限,那麼應該是在至少15個月以後,在有成人的陪同的情況下進行,而且成人還需要將當中的內容對孩子進行重複地教授。

3-5歲的幼兒使用平板的情況會相對更普遍一些。

一些好的電子媒體可以為孩子提供認知能力、認讀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但是很多即使是被歸納為「教育」類的Apps都不具備這些效能,大多只是一些機械性的重複練習。

除了各種教育類的Apps,電子書也是一種很流行的產品。精美的畫面配合著一些用手指點點的互動,很受孩子們的歡迎。但是有不少研究指出電子書的使用有可能會削弱孩子對內容的理解,因為那些炫目的視覺效果常常讓孩子無法集中精神

打開電子產品的正確方式

*以下的內容轉載自AAP(American Acedamy of Pediatrics 美國兒科學會)

  • 盡量避免18-24個月以下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 18-24個月的孩子需要在成人的陪同下,使用高質量的電子產品。這裡的「陪同」指的是能與孩子產生互動、有語言交流而非坐在一旁由孩子獨自使用。
  • 2-5歲的幼兒,每天接觸電子產品(即使是優質的內容)的時間不應多於1個小時,成人需幫助孩子理解和將所看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繫。

  • 避免選擇節奏快、含有暴力內容或很多干擾因素的Apps或媒體。
  • 在不使用時,電視等電子設備需要關閉。
  • 避免使用電子產品作為緩和孩子情緒或使其平靜的工具,因為這對於孩子的自控能力發展有害無益。

推薦閱讀:

27.媽媽、老師,傻傻分不清
第20屆北京國際幼教用品展會被更多人看好
【幼升小大戰】從剛入園就已經打響!
幼兒園的重要發展階段:關於幼兒園的第二個人。
幼兒識字 家長輔導(6)

TAG:幼兒教育 | 自制力 | 電子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