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以貫之的方法論,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它形成到現在,一直為民族精神構建、民族智慧繁衍、民族文化發展,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傳播,中庸之道也為全世界追求進步和文明的民族輸送著智慧營養。
一、關於「中庸」一詞的含義
「中」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層含義:一指中間、中等、兩者之間。二指適宜、合適、恰好、合乎一定標準。三指人心、內心,即人的內在精神世界。
「庸」字的含義也有多種解釋。一種解釋是「不變」,不易之為庸。一種解釋是「用」,「庸」就是「用」、「使用」。由於對「中」、「庸」二字的解釋不同,因而對「中庸」一詞的含義解釋,歷來就不一致。
按照《新華字典》的解釋,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義;庸,有平常、常道等含義。「中庸」,是儒家的倫理思想,儒家以此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並作為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中庸」一詞最早見於《論語·雍也》:「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據不完全統計,《論語》中提到「仁」的地方有109處,而提到「中庸」一詞卻只有此一處。所以學者一般認為,「中庸之為德」並非孔子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命題,他們認為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就在於「仁」,「仁」與「中庸」的關係在《論語》中並不明晰。直到戰國時期,從孔子的學說中發展出思孟學派和荀子學派,孔子的「中庸」思想由思孟學派的重要著作《中庸》體系化並發揚光大,「中庸」方成一個獨立的哲學範疇。
東漢鄭玄解釋《中庸》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論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
到了北宋,程顥、程頤重新注釋《中庸》,他們對「中庸」一詞的詮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程顥之定理。」
南宋朱熹作了《四書章句集注》,其中對「中庸」一詞的詮釋為:「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
馬道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對中庸解釋為:「中,是做事之准,恰到好處;庸,是做事之狠,堅定不移。中是智者,庸是強者。」
在《中庸》中,有著這樣的解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朱熹對此加註曰:「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達道者,循性之謂,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離之意。」
由此可以看出,中庸不僅有豐富的社會學、倫理學涵義,還有其完整、嚴密的邏輯關係。
綜上所述,用現代語言解釋「中庸」一詞,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輕重適度、深淺適宜、方法得當、恰到好處。達到這個要求,需要寬闊的胸懷、崇高的境界、冷靜的頭腦和科學的方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