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名詞概念大集錦
|
,盡量少佔用一些計算機的資源.
通常,「解析度」被表示成每一個方向上的像素數量,比如640x480等。而在某些情況下,它也可以同時表示成「每英寸像素」(ppi)以及圖形的長度和寬度。比如72ppi,和8x6英寸。
ppi和dpi(每英寸點數)經常都會出現混用現象。從技術角度說,「像素」(p)只存在於計算機顯示領域,而「點」(d)只出現於列印或印刷領域。請讀者注意分辨。即zeiss。蔡司是一家致力於應用研究,對於光學、玻璃技術、精密技術以及電子等高品質的產品開發、製造、銷售有貢獻的德國企業,從 1846 年開始,carl zeiss 已開設生產顯微鏡的工作坊。zeiss鏡頭,專業的攝像,攝影鏡. 自動曝光是許多數碼相機的默認設置,在這種曝光模式下相機將自動控制拍攝曝光,用戶根本不需做任何事情,相機上的感測器可根據景物反射回來的光線強度自動設置光圈值和快門速度。曝光控制主要用來調節景物整體亮度,如果拍攝對象過於黯淡,可以調節曝光補償標尺來增加亮度。高端數碼相機在每個方向都可以支持2-3級(以1/3EV增進)調節,其它較低價位數碼相機在支持1-2級(以1/2EV增進)調節。
|
在快門先決模式下可自定義設置快門速度,相機會根據所設置的快門速度自動調節最佳光圈值,如果提高快門速度,相機將會自動降低光圈值;如果降低快門速度,相機則會自動增加光圈值,從而保持曝光值不變。在光圈先決模式下可自定義設置光圈值,相機根據實際拍攝環境自動設置快門速度,從而尋求最佳曝光設置。光圈值數字越大,標誌著鏡頭開啟越小,如果更改光圈值,相機也會自動調節快門速度來保證曝光設置總是處於最佳。
對於專業攝影師而言,他們可能更願意採用手動控制,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盡情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也能拍攝出更高質量的圖象。許多
數碼相機都具有在短時間內拍攝多張圖象的能力,在拍攝運動、小孩遊戲及動物圖象時相當適用,在連拍模式下不能使用閃光燈,圖象存儲也需更長時間。
有些高端機型還支持自動包圍式曝光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相機可以相同曝光設置拍攝一組圖象,許多機型都支持以相同曝光設置連續拍攝3張圖象,也有些機型支持連續拍攝5張圖象,有些高端機型還支持用戶自定義光圈值和快門速度。還有一種最好拍攝選擇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相機可在短時間內連續拍攝4張或9張圖象,每張圖象都採用差別極其細微的白平衡或曝光設置,這一功能與自動包圍式曝光極為相似,在這種模式下相機能自動選擇曝光效果和銳度最為出色的圖象。
其它圖象控制
無論是膠捲相機還是數碼相機,如果拍攝景物中白色部分和實物較為接近,整張圖象效果就比較出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平衡。為了獲得更佳的圖象效果,一些高端機型都支持手動白平衡控制。幾乎所有數碼相機都支持程序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相機將會自動根據實際光線條件調整到最佳拍攝狀態,程序模式包括夜景、運動、肖像、棕褐色和黑白圖象模式等。
用戶還可以根據設置對圖象某一部分進行加強或柔化,一些高端數碼相機可對圖象對比度、亮度、色彩飽和度及銳度進行調節,還有些家用機型支持圖象特效模式,效果也很不錯。在全景模式下,用戶還可以將拍攝的一組相關圖象整合為一張全景圖象,有些相機在拍攝之前還可在LCD顯示屏顯示圖象效果,便於用戶尋找最佳拍攝角度,還有些相機則可以通過相關軟體來完成這一操作。
雜色或噪點(noise),圖像中不該出現的外來像素,通常由電子干擾產生。看起來就像圖像被弄髒了,布滿一些細小的糙點. 數碼照片的紫邊 數碼相機的紫邊是指數碼相機在拍攝取過程中由於被攝物體反差較大,在高光與低光部位交界處出現的色斑的現象即為數碼相機的紫色(或其它顏色)。紫邊出現的原因與相機鏡頭的色散、ccd成像面積過小(成像單元密度大)、相機內部的信號處理演算法等有關。摘要:
單鏡頭反光相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可以交換不同規格的鏡頭。 因此大多數同規格的傳統相機鏡頭在單反數碼相機一樣可以使用。 單反數碼相機價格相對於一般的數碼相機要貴一些。有些單反數碼相機的機身和鏡頭時分別銷售的。
單反
數碼相機對於專業人士和攝影愛好者更加適合。
|
跨入新浪單反專區>>
單反就是指單鏡頭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
在這種系統中,反光鏡和稜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構造圖中可以看到,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稜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攝時,當按下快門鈕,反光鏡便會往上彈起,軟片前面的快門幕簾便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影像)便投影到軟片上使膠片感光,爾後反光鏡便立即恢復原狀,觀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單鏡頭反光相機的這種構造,確定了它是完全透過鏡頭對焦拍攝的,它能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它的取景範圍和實際拍攝範圍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軸平視取景照相機的視差現象,從學習攝影的角度來看,十分有利於直觀地取景構圖。 單鏡頭反光相機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可以交換不同規格的鏡頭。 快門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範圍越大越好。秒數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鬆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出來。
至於單眼相機常見的b快門功能,雖然可由你自由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拍攝彈性更高
|
,不過目前大多數的消費性數碼相機都還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較慢速度的默認值。
快門時滯時間
相機在不使用對焦鎖定功能同時保證在自動對焦工作狀態下,從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到開始曝光的這段時間稱為快門時滯時間。
快門先決曝光模式
由我們先自行決定快門速度後,相機測光系統依當時光線的情形,自動選擇適當的光圈f值(可為無段式的f值)以配合。設有曝光模式轉盤的
數碼相機,通常都會在轉盤上刻上』s』字母來代表快門先決模式。快門先決模式適合於需要控制快門的攝影。利用高速快門可凝結動作,利用慢速快門可令行駛中的車輛變成光束。
快門延遲
相機按下快門,這時相機自動對焦、測光、計算曝光量、選擇合適曝光組合…進行數據計算和存儲處理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快門延遲。
如果你在相機的英文規格書上看過"f =",那麼後面接的數碼通常就是它的焦長,即焦距長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這台相機的焦距長度為8-24mm,同時對角線的視角換算後相當於傳統35mm相機的38-115mm焦長。一般而言,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焦長約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長高於70mm就代表支持望遠效果,若是低於28mm就表示有廣角拍攝能力。
|
"可對焦範圍"則是焦長的延伸,通常分為一般拍攝距離與近拍距離,相機的一般拍攝距離通常都標示為"從某公分到無限遠",而進階級設計的產品則往往還會提供近距離拍攝功能(macro),以彌補一般拍攝模式下無法對焦的問題。有些相機就非常強調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適合用來拍攝精細的物體。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
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
|
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這裡值得一題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對於消費型數碼相機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於f2.8 - f16。,此外許多數碼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1/3級的調整。
光圈及快門優先
進階級以上的
數碼相機除了提供全自動(auto)模式,通常還會有光圈優先(aperture priority)、快門優先(shutter priority)兩種選項,讓你在某些場合可以先決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門值,然後分別搭配適合的快門或光圈,以呈現畫面不同的景深(銳利度)或效果。
光圈先決曝光模式
由我們先自行決定光圈f值後,相機測光系統依當時光線的情形,自動選擇適當的快門速度(可為精確無段式的快門速度)以配合。設有曝光模式轉盤的數碼相機,通常都會在轉盤上刻上』a』字母來代表光圈先決模式(見圖四)。光圈先決模式適合於重視景深效果的攝影。
由於數碼相機的焦距比傳統相機的焦距短很多,使鏡頭的口徑開度小,故很難產生較窄的景深。有部份數碼相機會有一特別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內置程序令前景及後景模糊。 什麼是存儲器可以是一張卡,也可以是軟盤,可以是活動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用於保存圖像。
cf快閃記憶體卡
|
一種袖珍快閃記憶體卡,(compact flash card)。像pc卡那樣插入數碼相機,它可用適配器,(又稱轉接卡),使之適應標準的pc卡閱讀器或其他的pc卡設備。
cf存儲卡的部分結構採用強化玻璃及金屬外殼,cf存儲卡採用standard ata/ide介面界面,配備有專門的pcm-cia適配器(轉接卡),筆記本電腦的用戶可直接在pcmcia插槽上使用,使數據很容易在數碼相機與電腦之間傳遞。
sm快閃記憶體卡
即smart media,智能媒體卡,一種存儲媒介。sm卡採用了ssfdg/flash內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輕等特性,體積37(長)×45(寬)×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級,sm轉換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戶進行數據傳送。
memory stick duo
memory stick duo即微型記憶棒,微型記憶棒的體積和重量都為普通記憶棒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最大存儲容量可以達到128mb。
sd快閃記憶體卡
即SecureDigital, 32×24×2.11 存儲的速度快,非常小巧,外觀和MMC一樣,目前市面上較多數
數碼相機使用這種格式的存儲卡,市場佔有率第一。
xd快閃記憶體卡
即Fuji film(富士膠捲)和OLYMPUS(奧林巴斯)聯合推出的xD-Picture卡,體形很小,傳輸速度很快,不過價格很昂貴。
mmc快閃記憶體卡
即MultiMedia Card ,外型和SD完全一樣,很多時候也通用。
微硬碟
是一種比較高端的存貯產品,目前「IBM(日立)」和國產品牌「南方匯通」都推出了自己的微硬碟產品。微型硬碟外型和CF卡完全一樣,使用同一型號介面。
優卡
優卡是lexar公司生產的一種數碼相機存儲介質,外形和一般的cf卡相同,可以用在使用cf卡的數碼相機、pda、mp3等數碼設備上,同時可以直接通過usb介面與計算機系統聯機,用作移>動存儲器。
數字膠捲
數字膠捲是lexar公司生產的的一種數碼相機的存儲介質,同日立的sm卡、松下的sd卡、索尼的memorystick屬同類的數字存儲媒體。
pc卡轉換器
一種接插件,可以把cf卡或sm卡插入其中,然後,整體作為一個pc卡插入計算機的pcmica插口,這是常用於便攜機的一種通用擴展介面,可以接入pcmica內存卡、pcmica硬碟、pcmica數據機等。
LCD取景
這是目前大多數數碼相機必備的取景方式。LCD取景唯一的優點正是改正普通光學取景唯一的缺點,然而它正像Windows 98一樣,修正了Windows95的BUG同時產生了更多的BUG。再看看LCD取景的缺點:首先LCD是耗電大戶,他要佔用整部相機1/3以上的電量;其次LCD取景的姿勢必須是雙手前伸,與眼睛保持一定距離,此時相機無法獲得穩定的三角支撐,用低
|
速快門很難拍出穩定清晰的相片,最後是LCD上顯示的畫面色彩、對比度與實際在電腦中看到的實際影像誤差較大,而且即使標稱百萬像素的LCD看上去畫面仍然很粗糙,無法觀察拍攝體細節,面對這種畫面你很難對你照的照片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作出判斷,所幸的是現在數碼相機幾乎同時配有普通光學取景和LCD取景,如果購買只有LCD取景器的數碼相機有一定風險,除非您有足夠把握能得到需要的效果。
光學取景器
傳統普及型相機里常用的那種通過一組與拍攝鏡頭無關(高檔傻瓜機上常與變焦鏡頭連動)的透鏡取景的部件,造價低,但有視差,所看到的並不完全是所拍到的。
普通光學取景
這是最常見的取景方式,其唯一的缺點就是取景誤差大。用過數碼相機的朋友一定知道,數碼相機的光學取景器在近距離拍攝時,上下左右位置誤差與實際拍攝景像的誤差很大(遠距離不是特別明顯),一般說來光學取景器看到的景像約佔實際拍攝景像的85%。
LCD 取景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屏)
有黑白和彩色,彩色中又有真彩和偽彩之分,偽彩便宜,但效果差。數碼相機中用於取景和回放的LCD幾乎都是目前最好的TFT 真彩。 TFT LCD 中又有反射和透射兩種,反射式反射正面的環境光工作,從不同角度觀察差別較大,顯示較暗,但省電,造價低;透射式靠背後的燈光工作,角度變化小,顯示明亮,但極為費電。
曝光英文名稱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計算機採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為多種,包括:快門優先、光圈優先、手動曝光、AE鎖等模式。照片的好壞與曝光量有關,也就是說應該通多少的光線使CCD能夠得到清晰的圖像。曝光量與通光時間(快門速度決定),通光面積(光圈大小決定)有關。
快門和光圈優先:
|
為了得到正確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確的快門與光圈的組合。快門快時,光圈就要大些;快門慢時,光圈就要小些。快門優先是指由機器自動測光系統計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後根據你選定的快門速度自動決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優先是指由機器自動測光系統計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後根據你選定的光圈大小自動決定用多少的快門。拍攝的時候,用戶應該結合實際環境把使曝光與快門兩者調節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光線越多,反之則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為字母「F+數值」,例如F5.6、F4等等。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數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並且兩個相鄰的光圈值之間相差兩倍,也就是說F4比F5.6所通過的光線要大兩倍。相對來說快門的定義就很簡單了,也就是允許光通過光圈的時間,表示的方式就是數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樣兩個相鄰快門之間也相差兩倍
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況下,這個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當前測出正常的曝光組合為F5.6、1/30秒,如果將光圈增大一級也就是F4,那麼此時的快門值將變為1/60,這樣的組合同樣也能達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組合雖然可以達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攝出來的圖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門優先是在手動定義快門的情況下通過相機測光而獲取光圈值。舉例說明,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體育運動拍攝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攝運動物體時發現,往往拍攝出來的主體是模糊的,這多半就是因為快門的速度不夠快。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大概確定一個快門值,然後進行拍攝。因為快門快了,進光量可能減少,色彩偏淡,這就需要增加曝光來加強圖片亮度。物體的運行一般都是有規律的,那麼快門的數值也可以大概估計,例如拍攝行人,快門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攝下落的水滴則需要1/1000秒。
手動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攝時都需手動完成光圈和快門速度的調節,這樣的好處是方便攝影師在製造不同的圖片效果。如需要運動軌跡的圖片,可以加長曝光時間,把快門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製造暗淡的效果,快門要加快,曝光要減少。雖然這樣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對於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時間更不允許。
AE模式:
AE全稱為Auto Exposure,即自動曝光。模式大約可分為光圈優先AE式,快門速度優先AE式,程式AE式,閃光AE式和深度優先AE式。光圈優先AE式是由拍攝者人為選擇拍攝時的光圈大小,由相機根據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為選擇的光圈等信息自動選擇合適曝光所要求的快門時間的自動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動、快門時間自動的曝光方式。這種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優先考慮景深的拍攝場合,如拍攝風景、肖像或微距攝影等。
多點測光:
多點測光是通過對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過閃光燈補償等辦法,達到最佳的攝影效果,特別適合拍攝別光物體。首先,用戶要對景物背景,一般為光源物體進行測光,然後進行AE鎖定;第二步是對背光景物進行測光,大部分的專業或准專業相機都會自動分析,並用閃光燈為背光物體進行補光。
在傳統膠捲相機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標準,在數碼相機中ISO定義和膠捲相同,代表著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數值越高就說明該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強。ISO的計算公式為S=0.8/H(S感光度,H為曝光量)。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對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膠捲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兩倍,換句話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ISO 200膠捲所需要的曝光時間是ISO 100膠捲的一半。在數碼相機內,通過調節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變光源多少和圖片亮度的數值。因此,感光度
|
也成了間接控制圖片亮度的數值。
在傳統135膠捲相機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機底片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通常以ISO 數碼錶示,數碼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強,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顆粒越粗,放大後的效果較差,而數碼相機為也套用此ISO值來標示測光系統所採用的曝光,基準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傳統照相機本身是無感光度可言的,因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顯影、測試條件下對於輻射能感應程度的定量標誌。使用過傳統相機的人,都知道膠捲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感光度———通俗一點就是衡量膠捲需要多少光線才能完成準確曝光的數值。我們在照相機商店買的100、200、400的膠捲,數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這個數值增大,膠捲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也增,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線進行拍攝。像ISO100的膠捲最適合在陽光燦爛的戶外進行拍攝,而ISO400的膠捲則可以在室內或清晨、黃昏等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拍攝。
但是,由於照相機與普通照相機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對曝光多少也就有相應要求,也就有感光靈敏度高低的問題。這也就相當於膠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樣,數碼相機廠家為了方便數碼相機使用者理解,一般將數碼相機的CCD的感光度(或對光線的靈敏度)等效轉換為傳統膠捲的感光度值,因而數字照相機也就有了「相當感光度」的說法。
用通常衡量膠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來看,目前數字照相機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範圍,最低的為ISO50,最高的為ISO6400,多數在ISO100左右。對某些數字照相機來說,感光度是單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寬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們的在光線過強或過弱條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數字照相機相當感光度有一定的範圍,但即使在所允許範圍內,將感光度設置得高或低,拍攝效果亦有所區別,平時拍攝應將它置於最佳感光度上這一檔上。和傳統相機一樣,低ISO值適合營造清晰、柔和的圖片,而高的ISO值卻可以補償燈光不足的環境。
在光線不足時,閃光燈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場合下,例如展覽館或者表演會,不允許或不方便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可以通過ISO值來增加照片的亮度。數碼相機ISO值的可調性,使得我們有時僅可通過調高ISO值、增加曝光補償等辦法,減少閃光燈的使用次數。調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點。
由下圖看出,ISO值高的圖片會比ISO值低的圖片亮,但是同時,也容易增加噪點。
圖為:ISO值自動的圖片
圖為:ISO值100的圖片
圖為:ISO值200的圖片
圖為:ISO值400的圖片
快門速度是數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參數,各個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使用某個型號的數碼相機來拍攝景物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因為按快門時只有考慮了快門的啟動時間,並且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面。
通常普通數碼相機的快門大多在1/1000秒之內,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
|
數的日常拍攝。快門不單要看「快」還要看「慢」,就是快門的延遲,比如有的數碼相機最長具有16秒的快門,用來拍夜景足夠了,然而快門太長也會增加數碼照片的「噪點」,就是照片中會出現雜條紋。另外,主流的數碼相機除了具有自動拍攝模式外,還必須具有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光圈的大小,然後相機根據環境光線和曝光設置等情況計算出光進入的多少,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照靜止物體。而快門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快門的速度,然後數碼相機根據環境計算出合適的光圈大小來。所以,快門優先模式就比較適合拍攝移>動的物體,特別是數碼相機對震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使輕微地晃動相機都會產生模糊的照片,在實用長焦距時這種情況更明顯。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你最好選購具有這幾種模式的機型以保證拍攝的效果。
至於單反相機常見的B快門功能,雖然可由你自由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拍攝彈性更高,不過目前大多數的消費性
數碼相機都還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較慢速度的默認值。
目前數碼相機的成像器件面積都小於普通的135膠捲(即35mm膠捲相機)的面積,所以其鏡頭焦距很短,說到其鏡頭焦距時常不會涉及到其實際的物理焦距,而說與其視角相當的35mm(國內的135)相機的鏡頭焦距,也就是說,其「鏡頭的視角相當於XX」。
35mm膠片的尺寸是36 x 24mm,也就是我們平時在照相機館中看到的
|
最為普遍的那種膠捲,由於35mm焦長的廣泛使用,因此它成為了一種標尺,就像我們用米或者公斤來度衡長度和重量一樣,35mm成為我們判斷鏡頭視野度的一種標註。例如,28mm 焦長可以實現廣角拍攝,35mm焦長就是標準視角,50mm鏡頭是最接近人眼自然視角的,而380mm鏡頭就屬於超望遠視角,可捕捉遠方的景物。
根據相機的光學原理,焦長越小,視角就越大,焦長越大,視角就越小,這對於
數碼相機和傳統相機而言都是不變的道理。現在相機的焦長都是由mm(毫米)來標註的,而無論相機的類型是什麼:35mm傳統相機,、APS或者數碼相機。鏡頭的焦長代表的是鏡頭和對焦面之間的距離,對焦面可以是膠片或者感測器。更準確地定義應該是「焦長等於對焦點和鏡頭光學中心之間的距離」。
現在通常的數碼相機的焦長都非常的短,這是因為絕大多數數碼相機的感測器都很小,往往對角線長度還不到一英時,為了在這麼小的感測器上能夠成像感光,因此鏡頭和對焦面之間的距離就很小,這就是為什麼數碼相機鏡頭的焦長數值都很小的緣故。
不過在數碼相機上採用35mm等值來表現焦長,並非是人們不習慣數碼相機上的焦長過短,而是因為每款數碼相機上標註的實際焦長往往獲得的視野不一樣,比如都是6-18mm焦長範圍,但是不同的數碼相機上這個焦長所表現出來的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這是由於數碼相機採用的感測器各有所別。
我們來看看3種不同CCD的表現效果:
採用210萬CCD的尺寸是1/2" 採用330萬像素的CCD尺寸是1/1.8 採用400萬像素CCD的尺寸是2/3
這三款CCD不僅對角線尺寸不同而且所含有的像素值也不同。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組成畫面的像素和焦長之間是沒有必然聯繫的。很多具有不同像素值感測器的數碼相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具有相同的鏡頭和機身設計等等,如果這些感測器具有相同的物理尺寸,那麼它們的35mm等值焦長就肯定是相同的。反過來說,這些數碼相機上為CCD配套的鏡頭都具有相同的焦長,比如8mm,但是CCD的尺寸缺不一樣,那麼這些鏡頭換算成35mm等值的焦長就肯定不同。它們中間肯定會出現大於標準視野或者小於標準視野的情況。
因此採用標準的35mm等值焦長來標準就是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不管採用的CCD尺寸如何,這樣各款數碼相機之間才有了可比性,這就是35mm等值焦長來歷。 數碼相機的鏡頭由多片鏡片組成,材質則分為玻璃與塑料兩類。如果數碼相機鏡頭以玻璃為材料,很多用戶及商家都說玻璃鏡頭透光率佳、投射圖像更清晰。不過目前許多測試報告都顯示,玻璃的透鏡並不一定比塑料材料能帶來更清晰的圖像,同時玻璃鏡頭也可能增加相機重量,因此選購時還是應該做多面向觀察,不要拘泥在鏡頭材質問題
|
上。
我們來了解一下鏡頭和感光器件的擺設位置。如下圖所示,從右至左該鏡頭組件依次由透鏡、電子快門、透鏡組1、透鏡組2以及CCD組成。拍攝的影像就是沿著這條光路投射在CCD上成像的。組件中的焦距調節系統和快門系統是由透鏡組1和電子快門構成的,二者是連接在一起。 在電機的帶動下,透鏡組1和電子快門可以前後移>動,進行焦距調節,從而獲得最清晰的圖像,由電子快門控制曝光。多組透鏡是完成光學成像的,而最後的CCD可以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圖為:鏡頭和感光器件的擺設位置
如果你在相機的英文規格書上看過「f =」,那麼後面接的數字通常就是它的焦長,即焦距長度。如「f=8-24mm,38-115mm(相當於35mm傳統相機)」,就是指這台相機的焦距長度為8-24mm,同時對角線的視角換算後相當於傳統35mm相機的38-115mm焦長。一般而言,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焦長約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長高於70mm就代表支持望遠效果,若是低於28mm就表示有廣角拍攝能力。
照相機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於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據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較常見的有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還有長達2500mm超長焦望遠鏡頭。
對焦範圍即數碼相機能清晰成像的範圍,通常分為一般拍攝距離與近拍距離。相機的一般拍攝距離通常都標示為"**cm--無窮遠」,而且大部分數碼相機則往往還會提供近距離拍攝功能(Macro),來彌補一般拍攝模式下無法對焦的問題。有些相機就非常強調具有支持1厘米近拍的神奇能力,適合用來拍攝精細的物體。
目前低端的數碼相機(300萬像素以下)一般都能自動對焦,而且大
|
部分對焦範圍都比較廣;而中高端的數碼相機機除了自動對焦外,還提供有手動對焦,來滿足拍攝者的需求。 近拍距離又稱為微距拍攝,通常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上有一朵小花(如下圖)的那個按鈕,就是微距拍攝的轉換按鈕。
微距攝影是數碼相機的特長之一,用微距拍攝可以把很普通的場景拍
|
成戲劇性的場面,微距特別擅長表現花鳥魚蟲等細小的東西,對細節可以充分展示,而且也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在選題、構圖、用光方面的創意,不像拍攝風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題材,要受很多條件的制約。微距上手比較快,雖然多為小品,但其中也往往包含很多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稱得上是精品。
微距攝影的目的是力求將主體的細節纖毫畢現的表現出來,把細微的部分巨細無遺的呈現在眼前。在微距攝影中,有一個名詞是必須要認識的,它就是放大率(Magnificatlon)。因為微距攝影其實就即如放大攝影,故放大率直接影響著微距拍攝的效果。由於放大率是由菲林表面所得的影像和實物主體大小的比例來定義,故此放大率是以一個比例來表達。由於這緣故,放大率又稱為「影像比例」。
日常經常聽到鏡頭能拍到1:1、 1:2的微距效果,這些比例便是指鏡頭的放大率。左邊的數值代表菲林平面上影像的大小,而右邊的數值則代表實際主體的大小,當鏡頭能做到1:1的放大率時,即鏡頭可將實物的真實大小完全投射在菲林平面上。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135菲林的面積為24mmx36mm,若我們使用的鏡頭能把一個面積同樣為24mmx36mm的主體完整地記錄在135菲林上,這支鏡頭便有1:1的放大率,大家應記住左邊的數字越大,放大的倍數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1:1高。若右邊的數值較左邊大,放大率便越小。
現在的消費級
數碼相機微距功能不等,有的為10cm—20cm,有的可以達到1cm—2cm的微距。
對於單反數碼相機來說,微距的拍攝能力由鏡頭所決定。現在,差不多每一支鏡頭皆有微距功能,但它們所指的微距功能其實是指鏡頭的近攝能力。一般來說,鏡頭的放大率要達至1:2甚至1:1,才稱得上是微距鏡頭。微距鏡頭是最易使用的微距拍攝器材,用家毋須外加任何配件便可立即使用。一般鏡頭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點在無限遠時表現出來的,但微距鏡頭剛好相反,它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點在近距離時表現出來的,故要拍攝高質素的微距照片,必須選擇微距鏡頭。
為配合不同的需要,市面上有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可供選擇,由20mm至135mm不等。較廣角的微距鏡頭多會連同伸縮腔一同使用。若使用20mm微距廣角鏡連同伸縮接腔使用,它便能做出高達5:1-12:1的放大率。
光圈英文名稱為Aperture,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係數」,是相對光圈,並非光圈的物理孔徑,與光圈的物理孔徑及鏡頭到感光器件(膠片或CCD或CMOS)的距離有關。
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光圈F值 = 鏡頭的焦距 / 鏡頭口徑的直徑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
|
當光圈物理孔徑不變時,鏡頭中心與感光器件距離愈遠,F數愈小,反之,鏡頭中心與感光器件距離愈近,通過光孔到達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數就愈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這裡值得一題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多數非專業
數碼相機鏡頭的焦距短、物理口徑很小,F8時光圈的物理孔徑已經很小了,繼續縮小就會發生衍射之類的光學現象,影響成像。所以一般非專業數碼相機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專業型數碼相機感光器件面積大,鏡頭距感光器件距離遠,光圈值可以很小。對於消費型數碼相機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於F2.8 - F16。此外許多數碼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1/3級的調整。
快門英文名稱為Shutter,快門是相機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時間的一種裝置。
目前的數碼相機快門包括了電子快門、機械快門和B門。首先說說電子快門和機械快門的區別。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控制快門的原理不同,如電子快門,是用電路控制快門線圈磁鐵的原理來控制快門時間的,齒輪與連動零件大多為塑料材
|
質;機械快門控制快門的原理是,齒輪帶動控制時間,連動與齒輪為銅與鐵的材質居多。前者受到風沙的侵襲容易損壞,後者雖也怕風沙的侵蝕,但是清潔方便。
再說說B門,當需要超過1秒曝光時間時,就要用到B門了。使用B門的時候,快門釋放按鈕按下,快門便長時間開啟,直至鬆開釋放鈕,快門才關閉。這是專門為長曝光設定的快門。
快門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為了保護相機內的感光器件,不至於曝光,快門總是關閉的;拍攝時,調整好快門速度後,只要按住照相機的快門釋放鈕(也就是拍照的按鈕),在快門開啟與閉合的間隙間,讓通過攝影鏡頭的光線,使照相機內的感光片獲得正確的曝光,光穿過快門進入感光器件,寫入記憶卡。
至於單反相機常見的B快門功能,雖然可由你自由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拍攝彈性更高,不過目前大多數的消費性
數碼相機都還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較慢速度的默認值。
完善的快門通常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必須具備有能夠準確調控曝光時間的作用,這一點是照相機快門的最基本的作用; 二是必須具備有足夠高的快門速度,以利於拍攝高速動動全或有效控制景深; 三是必須具有長時間曝光的作用,即應設有「T」門或"B"門; 四是具有閃光同步拍攝的功能; 五是具有自拍的功能,以便於自拍或在無快門線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曝光時,使快門開啟。
推薦閱讀:
※事實推定概念應該存在嗎?
※「健康食品」多屬概念炒作(求證·探尋喧嘩背後的真相)
※[轉載]克夫克妻的概念
※談概念二:概念是否真實?
※詩學概念400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