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欣賞:清代建築(二)
熱河避暑山莊鳥瞰
清代園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清初的恢復期、乾隆和嘉慶時代的鼎盛期、道光以後的衰頹期。清代前期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經濟秩序基本穩定,生產發展,人口增殖,社會財富有了一定的積累,陸續開始了園林建設。此時主要是整頓了南苑及西苑,初步建築了暢春園、圓明園及熱河避暑山莊。清初的園林皆反映出簡約質樸的藝術特色,建築多用小青瓦,亂石牆,不施彩繪。乾隆、嘉慶近百年間,國家財力達於極盛,園林建設亦取得輝煌成就。此時除進一步改造西苑以外,還集中財力經營西郊園林及熱河避暑山莊。圓明園內新增景點四十八處,並新建長春園及綺春園,通過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引進了西歐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建於長春園的西北區。此時還整治了北京西郊水系,建造了清漪園這座大型的離宮苑囿,即為今日頤和園的前身。並對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進行了擴建,形成西郊三山五園的宮苑格局。乾隆時期繼續擴建熱河避暑山莊,增加景點三十六處及周圍的寺廟群,形成塞外的一處政治中心。與此同時,私家園林亦日趨成熟,基本上形成了北京、江南、珠江三角洲三個中心,尤以揚州瘦西湖私家園林最為著名。
道光以後,國勢急轉直下,清廷已無力進行大規模的苑囿建設,僅光緒時重修了頤和園(清漪園)而已。私家園林的欣賞趣味大變,以造園、設景為主的景觀園林向生活化園林轉變,雖然私園數量仍然不少,但佳作日稀。
靜宜園是一座以山地為基址而建成的皇家園林皇家園林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它包括了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五座大型皇家園林,是從康熙朝至乾隆朝陸續修建起來的。自遼、金以來,北京西郊即為風景名勝之區,西山以東層巒疊嶂,湖泊羅列,泉水充沛,山水襯映,具有江南水鄉的山水自然景觀。因此,歷代王朝皆在此地營建行宮別苑。乾隆時為增加玉河水量以滿足京城用水需要,同時為防洪及發展西郊水稻生產,而大規模整治西山水系。包括建立涵閘,疏通玉河及長河,開通玉泉山諸泉眼,建立養水湖及高水湖,擴大西湖(後改稱昆明湖),聯通圓明園水系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河湖水系的改善為進一步開拓西郊風景園林建設打下基礎。從乾隆三年至四十年(1738~1775年)的三十七年間,新建或擴建了靜宜園、圓明園、靜明園、長春園、綺春園、清漪園等一系列園林。西郊宮苑基本聯成一片,中間以長河及玉河相互串通,並將沿途的農田、村舍納入園林觀賞範圍之內。帝王乘御舟游弋在河湖行宮之中,除領略園林的人工美景,同時也將農家生活納入畫框之中,園內園外混為一體。此外,在三山五園之間尚穿插了貴族大臣賜園二十餘座,更充實了這片規模巨大的風景園林區。由於地形各異,故各園皆有特異的園林形態,有人工山水園、天然山水園,也有天然山地園,基本彙集了傳統園林的各類創作及各種園林構思。
蘇州拙政園的水廊私家園林
清代貴族、官僚、地主、富商的私家園林多集中在物資豐裕、文化發達的城市和近郊,不僅數量上大大超過明代,而且逐漸顯露出造園藝術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嶺南三大體系。
北方私家園林以北京最為集中,盛時城內有一定規模的宅園達一百五十處之多,著名的有恭王府萃錦園、半畝園等;城外多集中在西郊海淀一帶,著名的有一畝園、蔚秀園、淑春園、熙春園、翰林花園等,多為水景園。北方宅園因受氣候及地方材料的影響,布局多顯得封閉、內向,園林建築亦帶有厚重、樸實、剛健之美。在構圖手法上因受皇家苑囿的儀典隆重氣氛的影響,故應用軸線構圖較多。疊山用石多為北方產的青石和北太湖石,體形渾厚、充實、剛勁。植物配置上是常綠與落葉樹種交叉配置,冬夏景觀變化較明顯。建築用色較豐富,大部建築繪有色彩艷麗的彩畫,以補植物環境的缺陷。
在清初的康熙、乾隆時代,江南私家園林多集中在交通發達、經濟繁盛的揚州地區,乾隆以後蘇州轉盛,無錫、松江、南京、杭州等地亦不少。如揚州瘦西湖沿岸的二十四景(實際一景即為一園),揚州城內的小盤谷、片石山房、何園、個園,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無錫的寄暢園等,都是著名的園林。江南氣候溫和濕潤,水網密布,花木生長良好等,都對園林藝術格調產生影響。江南宅園建築輕盈空透,翼角高翹,又使用了大量花窗、月洞,空間層次變化多樣。植物配置以落葉樹為主,兼配以常綠樹,再輔以青藤、篁竹、芭蕉、葡萄等,做到四季常青,繁花翠葉,季季不同。江南疊山用石喜用太湖石與黃石兩大類,或聚壘,或散置,都能做到氣勢聯貫,可仿出峰巒、丘壑、洞窟、峭崖、曲岸、石磯諸多形態。且太湖石以其透、漏、瘦的獨特形體還可作為獨峰欣賞。建築色彩崇尚淡雅,粉牆青瓦,赭色木構,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調。
順德清暉園
嶺南園林現在實例不多,以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餘蔭山房為代表。此外,福建、台灣的一些宅園亦屬嶺南體系。因氣候炎熱,嶺南園林建築需考慮自然通風,其通透開敞程度更勝於江南宅園。同時受西方規整式園林的影響,水體與裝修多為幾何式。建築密度高。疊山多用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鑲,即所謂「塑石」技法,形態自由多變。
清代私家宅園達到了宋、明以來的最高水平,積累了豐富經驗。首先是園林規劃由住宅與園林分置逐漸向結合方向發展。在宅園內不僅可欣賞山林景色,而且可住可游,大量生活內容引入園內,提高了園林的生活享受功能。由此引發園內建築類型及數量增多,密度增高,與宋、明以來的自然野趣欣賞性園林大為不同。其次,由於宅園盛行地區人口眾多、用地昂貴,宅園必須在較少的空間用地條件下創造更豐富的景物,因此在劃分景區或造景方面產生很多曲折、細膩的手法。如蘇州留園的入口建築序列,網師園的環池建築布置,都在空間上不斷追求變化,開合、收放、明暗、大小等方面交替運用,逐層轉換,以達到豐富景觀的效果。再是,清代宅園疊山中應用自然奔放的小崗平坡式的土山較少,多喜用大量疊石壘造空靈、剔透、雄奇、多變的石假山,並出現有關石山的疊造理論及流派,這方面以戈裕良所造的蘇州環秀山莊假山的藝術成就最為明顯。這時期的宅園藝術中也大量引入相關的藝術手段,巧妙地處理花街鋪地、嵌貼壁飾、門窗裝修、屋面翼角、傢具陳設、聯匾字畫、橋廊小品、花台石凳等項的藝術形式,為充分表達造園意匠開闢了更廣泛的途徑。當然,此時期由於物質享受要求深入園林創作之中,造成園林建築過多,空間鬱閉擁塞,裝飾繁華過度,形式主義地疊山壘石,不注意植物資源開發,不重視植物造景。這些缺點與不良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中國傳統山水園林意境的進一步發展與升華。
北京碧雲寺水泉院寺觀園林
此類園林是附屬在佛教寺廟或道教宮觀內的小園林。清代寺觀園林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建為附園,如北京碧雲寺的水泉院、北京大覺寺的舍利塔院等皆是山水園的模式,承德普寧寺後部的佛國世界為象徵式園林,承德殊象寺後部利用地形堆疊的大假山以象徵五台勝境亦為此意。另一種是寺觀園林與庭院結合,如北京白雲觀後院雲集山房周圍庭院,北京卧佛寺的西院,北京潭柘寺戒壇院等。還有一種是寺觀園林化,將寺觀建築與園林融匯為一,特別是名勝風景區的寺觀莫不如此,如四川灌縣青城山古常道觀、峨眉山伏虎寺、甘肅天水玉泉觀、雲南昆明太和宮等。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清代造園藝術對兄弟民族亦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回族的住宅中多另闢一園林式庭院,養花種樹,改善居住環境。在乾隆年間,西藏地方政府仿照漢族離宮模式在拉薩西郊開始建造羅布林卡,作為達賴喇嘛夏天居住的離宮。這是一座藏族風格的園林建築。它的特點是沒有人工堆疊的山水地形,也沒有迴環往複的廊閣劃分出的大小不同的空間環境,而更多的是布置古樹參天的林地與廣場、藏式宮殿、方整的水池等,環境幽靜而開闊。這種園林環境反映出藏族累代在大草原自由放牧,與天地為伴、與牛羊為伍的一種純樸而開放的思想情趣。
清代建築-清代民居中國地域遼闊,粗略統計民居形式不下四十餘種。概約地劃分為七大類,即:庭院式民居、窯洞式民居、干闌式民居、氈房和帳房、藏族民居、維吾爾族民居及其他特殊類型民居。
北京四合院鳥瞰圖合院式民居
形制特徵是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離的,住屋之間以走廊相聯或者不相聯屬,各幢房屋皆有堅實的外檐裝修,住屋間所包圍的院落面積較大,門窗皆朝向內院,外部包以厚牆。屋架結構採用抬梁式構架。這種民居形式在夏季可以接納涼爽的自然風,並有寬敞的室外活動空間;冬季可獲得較充沛的日照,並可避免寒風的侵襲,所以合院式是中國北方地區通用的形式,盛行於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合院式民居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規則典型。完整的北京四合院是由三進院落組成,沿南北軸線安排倒座房、垂花門、正廳、正房、後罩房。每進院落有東西廂房,正廳房兩側有耳房。院落四周有穿山游廊及抄手游廊將住房聯在一起。大門開在東南角。大型住宅尚有附加的軸線房屋及花園、書房等。宅內各幢住房皆有固定的使用用途,倒座房為外客廳及賬房、門房;正廳為內客廳,供家族議事;正房為家長及長輩居住;子侄輩皆居住在廂房;後罩房為倉貯、僕役居住及廚房等。這種住居按長幼、內外、貴賤的等級秩序進行安排,是一種宗法性極強的封閉型民居。屬於合院式的民居尚有:晉中民居,其院落呈南北狹長形狀;晉東南民居,其住房層數多為兩層或三層;關中民居,除院落狹長以外,其廂房多採用一面坡形式;臨夏回族民居,其布局形式較自由,朝向隨意,並帶有花園;吉林滿族民居,院落十分寬大,正房中以西間為主,三面設萬字炕;青海庄窠是平頂的四合院,周圍外牆全為夯土製成;白族民居,即大理一帶的民居,其典型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兩種;納西族民居,與白族民居類似,但吸收有藏族的上下帶前廊的樓房形制。
廳井式民居廳井式民居是庭院類型民居中另一大類,其特色表現在敞口廳及小天井。即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皆相互聯屬,屋面搭接,緊緊包圍著中間的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故又稱之為天井。天井內一般皆有地面鋪裝及排水渠道。每幢住屋前皆有寬大的前廊或屋檐,以便雨天時串通行走。同時一部分住屋做成敞口廳等半室外空間,與天井共同作為生活使用空間。其結構多用穿斗式構架。這種形式民居在濕熱的夏季可以產生陰涼的對流風,改善小氣候;同時有較多的室外、半室外空間來安排各項生活及生產活動,敞廳成為日常活動中心,而不受雨季的影響。廳井式民居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通用形式,
地處太湖流域的浙江桐鄉縣鳥鎮民居的院子
尤以江浙、兩湖、閩粵為典型。太湖流域是桑蠶絲織之鄉,民居亦具特色。蘇州民居可為太湖流域民居的代表。它是由數進院子組成的中軸對稱式的狹長民居,在軸線上依次布置有門廳、轎廳、過廳、大廳、女廳(又稱上房)等。大廳是宴客團聚之處,上房多做成「冂」字形兩層樓房,為家眷的卧房。蘇州民居大部分不設廂房,前後房屋間的聯繫是靠兩側山牆外附設的避弄(廊屋)來交通。主要天井內皆設立一座雕飾華麗的磚門樓,以表示房主的財富。富商大戶的住宅多附設一座精美的花園,至今蘇州宅園仍是中國古典園林遺產中重要的財富。屬於廳井式民居的尚有徽州民居,它多為規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組合體,且以樓房居多。東陽民居以木雕而聞名全國,其典型平面為「H」字型,當地人稱這為「十三間頭」。湘西民居是苗族、土家族、漢族共同的民居形式,因其為兩層樓高,且周圍有全封閉的高出房屋的封火牆環繞,遠望如官印,稱「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門是開在正中間,俗稱「龍門」,宅內裝修、掛落、花罩等項皆十分考究。雲南「一顆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為方正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的特點是中部三進廳堂,而東西兩側建造南北的護房,當地稱「護厝」,共同組成大宅院。此類房屋對潮汕、台灣皆有很大的影響。粵中民居的類型較多,當地中下層居民喜歡應用一種「三間兩廊式」民居,用地十分節省。
福建永定客家居住的土樓組群式民居
組群式民居是庭院式民居的集合式住宅,以它自己特有的構圖模式去組合全族眾多的住屋,構成雄渾龐大的民居外貌,多應用在閩西、粵東、贛南的客家人居住地區及福建漳州地區、廣東潮汕地區。客家人喜歡建造圓形或方形的大土樓。例如:福建永定古竹鄉的承啟樓直徑達70米,住房呈環狀布置,為四層夯土木構架的樓房,外觀封閉,無窗或很少開窗,內院有套建的圓形附屬房屋,中心為全族人共同的祠堂。內部有水井、糧倉。樓門關閉以後,全族人不依靠外援可堅持抵抗侵襲很長時間。永定湖雷、坎市、高陂一帶尚盛行建造另一種聚居土樓,平面方形,層數由北至南遞減,稱之為「五鳳樓」。廣東梅縣一帶客家人喜歡採用「三堂兩橫加圍屋」式,即中部三進廳堂,兩側為橫屋(即縱向房屋),橫屋北端接建一圈半圓形的圍屋,形成全封閉的大住宅。廣東北部南雄、始興一帶的客家人尚喜歡採用一種行列式民居,亦是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式民居。此外,漳州地區尚有單元式土樓,由三間為一套的單元住房組成。潮汕亦有以「冂」字型小住宅組成的巨大的複合式大宅。
陝西米脂的清代窯洞群窯洞式民居
窯洞式民居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居住方式,即是在黃土斷崖地區挖掘橫向洞穴作為居室。因為它有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冬暖夏涼,不破壞生態,不佔用良田等優點,雖然存在採光及通風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黃土地區,仍為人民慣用的民居形式。按構築方式可分為三種:靠崖窯、平地窯、錮窯。靠崖窯即是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頂式橫穴,可單孔,可多孔,還可結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平地窯又稱地坑院、地窨院、暗莊子。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之形成人工土壁,然後在坑底各個方向的土壁上縱深挖掘窯洞,也可以說是豎窯與橫窯結合而成的民居。此式窯洞多流行於河南鞏縣、三門峽、靈寶和甘肅慶陽、山西平陸一帶;錮窯為在平地上以磚石或土坯按發券方式建造的獨立窯洞,券頂上敷土做成平頂房,以曬晾糧食,多通行於山西西部及陝西北部。目前中國的窯洞民居大致集中在五個地區,即晉中、豫西、隴東、陝北、冀西北。
廣西龍勝金竹寨的壯族住宅干闌式民居
干闌式民居這是一種下部架空的住宅。它具有通風、防潮、防盜、防獸等優點,對於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中國西南部亞熱帶地區非常適用,包括廣西、貴州、雲南、海南島、台灣等地區。這類民居規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間,無院落,日常生活及生產活動皆在一幢房子內解決,對於平坎少,地形複雜的地區,尤能顯露出其優越性。應用干闌民居的有傣族、壯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頗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傣族民居多為竹木結構,茅草屋頂,故又稱為竹樓。其下部架空,竹席鋪地,席地而坐,有寬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曬台,外觀上以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頂為特色。壯族稱干闌建築為「麻欄」,以五開間者居多,採用木構的穿斗屋架。下邊架空的支柱層多圍以簡易的柵欄作為畜圈及雜用。上層中間為堂屋,是日常起居、迎親宴客、婚喪節日聚會之處。圍繞堂屋分隔出卧室。侗族干闌與壯族麻欄類似,只是居室部分開敞外露較多,喜用挑廊及吊樓。同時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檐的高聳的鼓樓,作為全村人活動的場所。村村各異,爭奇鬥巧,是侗族的一項寶貴的建築遺產。苗族喜歡用半樓居,即結合地形,半挖半填,干闌架空一半的方式。黎族世居海南島五指山,風大雨多,氣候潮濕。其民居為一種架空不高的低干闌,上面覆蓋著茅草的半圓形船篷頂,無牆無窗,前後有門,門外有船頭,就像被架空起來的縱長形的船,故又稱「船形屋」。景頗族、德昂族的干闌建築的屋頂皆有民族的獨特形式。而布依族的民居原來亦是干闌式房子,但居住在鎮寧、安順、六盤水一帶的布依族,由於建築材料的限制,則完全改用石頭做房子,但其原型仍是干闌式規式。
甘肅夏河的藏族民居藏族民居碉房
藏族民居俗稱碉房,大多數為三層或更高的建築。底層為畜圈及雜用,二層為居室和卧室,三層為佛堂和曬台。四周牆壁用毛石壘砌,開窗甚少,內部有樓梯以通上下,易守難攻,類似碉堡。窗口多做成梯形,並抹出黑色的窗套,窗戶上沿砌出披檐。居住在四川阿壩和甘孜的藏族碉房,其木裝修部分則增多一些。居住在甘肅南部的藏族則多採用青海庄窠形式,說明地區條件對民居的影響甚至比民族因素的影響更大。四川茂汶地區居住的羌族亦採用碉房形式,其外牆為片石壘砌,建築密度極高,並附建有極高的碉堡及過街樓,防禦性極強。雲南紅河州一帶的哈尼族民居稱為「土掌房」,為土牆、平頂、外牆無窗的兩層樓房,這種體系應說與藏族碉房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新疆北部游牧居民的氈房氈房和帳房
氈房俗稱蒙古包,是一種可以隨時拆卸運走的圓形住宅。它以柳木條為骨架,外邊復蓋以毛氈,適用於逐水草而居、隨時移動居住地的游牧民族,廣泛用於內蒙古的草原地帶及新疆北部、甘肅、青海部分地區。不僅蒙古族使用,一些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牧民亦使用。此外,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因夏季比較溫暖,牧民們採用一種帳篷式房屋,稱為帳房。內部以帳架支頂,外部覆以細羊毛氈或帆布。西藏、青海高原上的藏族牧民亦喜歡用帳房,但他們是以黑色的氂牛氈為覆蓋材料。
推薦閱讀:
※#漫步上海#【歷史保護建築:派克公寓】
※小戶型別墅設計,7.5x12.6米,實用好看
※看點設計 |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台基
※(4)建築師劉太格專訪——
※也談建築裂縫的預防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