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傳統儒學的生命智慧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中國人的家庭情結、家庭觀念很重。錢穆先生曾說:「家庭是中國人的教堂」,這個說法很深刻,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家庭不僅僅是一個生活的單位,也是一個文化教養的單元。

傳統儒家的家庭觀與智慧

  如果說傳統的儒家是一棵智慧之樹,那麼家庭就是這棵智慧之樹的根。如果說人生的生命是一棵樹,那麼家庭就該是人的生命之根。在傳統的儒家看來,一切的人生智慧和社會秩序都是從家庭培養起來的。離開了正確的家庭觀念,離開了合理的家庭環境,人的安身立命,社會的秩序就會受到不良影響,甚至無從談起。

  家庭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或者說影響了中國人的哲學,所以說家庭是中國人的智慧之根。《論語·里仁》篇記載孔子的一句話:「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就是鄉里的意思;擇,選擇,這裡指選擇一個地方定居安家。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鄉里有仁厚的風俗這是最美好的事情,定居安家如果不選擇有仁厚風俗的地方,這是不明智的。這句話好像是家長里短,但是其中蘊含豐富的意蘊和深刻的含義。孔子不是風水師,不是僅僅關注選擇住宅的道理。他是借著安家擇居的道理,說明安身立命的道理。你選擇為身體安家的時候,應該選擇仁厚風俗的環境。那麼為心靈選擇一個安身立命之所的時候——尋找一個精神家園的時候,難道就不知道選擇仁之道嗎?

  仁,這是傳統儒學乃至於整個中國人最為看重的道德境界。那麼仁道是什麼呢?在傳統的儒學中,常常是拿家來做比喻。

  孟子發揮孔子那句話說:「仁者,天之安宅也;義者,人之正路也。」仁是什麼?如何理解仁呢?仁就是老天爺賜予我們最為安定,最為安全,待在裡面最為安心和踏實的家——永遠的心靈安居之所。如果不明白仁是什麼,就可以向內心去反省,那個內心最安定、最踏實、最心安理得的狀態,這個就是仁的某種程度的呈現。以此為基礎,堅持不懈,任何事情上都能尋個心安理得,最後就到了「仁者安仁」的境界。人心永遠安居在那個「天之安宅」中,永遠安住於那個精神之家。

  人做任何事情,就是要在捫心自問的時候,依然能知道這個心安理得的仁心還在這裡,永遠住在老天爺賜予人的這個安宅之中。相反,如果做事,已經不問內心是不是安定踏實,而只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或者放縱情慾,那麼人心就已經喪失回家的路,就像一個出門迷路的孩童一樣,內心的深處實際是處於惶恐和焦慮。

  其實心靈家園的尋覓和身體家園的尋覓是有關係的,是相互影響的。我們內心的這種踏實感,這種對心安理得的狀態的尋求,最初必須在一個安定的家庭環境中才能培養起來。我們生活中,最初也是最能夠給予我們歸屬感、安全感和踏實感的就是家庭。所以古人非常重視穩定的家庭環境。所以,我們經常說家庭是人生的避風港等這類充滿詩意的話。因為家庭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僅僅是一個地方嗎?僅僅是一所房子嗎?僅僅是一種法律上的關係嗎?恐怕並非如此。家庭是人的生活方式,同時家庭裡面培養起來的道德情感也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家庭培養起來的道德情感和倫理觀念,是中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國古代社會最核心的倫理關係是五倫之道,父子、君臣、夫婦、兄弟和朋友。這其中,父子、夫婦、兄弟三倫就是基本和最親近的家庭倫理關係。在儒家看來,君臣關係朋友關係的處理原則,也是家庭倫理關係的推擴。家庭中的倫理關係是建立於情感基礎之上的,家庭生活靠情感紐帶維繫,這是不必多說的。那麼在家庭生活中,最為核心和重要的感情是哪一種?現代人看來,或許應該是夫婦,按照流行的觀念,婚姻必須以愛情為基礎,婚姻就是維繫愛情的。但是在傳統儒家看來,家庭中最為核心的感情應該是孝。這不是說夫妻關係不重要,不可貴,相反,夫婦之道是人倫的開端,《易傳》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沒有夫婦,何來父子、兄弟?並且,古人也非常重視夫婦之道。但是古人卻依然不把愛情作為家庭中最重要的感情,而是把孝、悌、慈作為最為重要的道德情感,這三者的核心可以歸結為「孝」。因為,兄弟是「親之枝」,子是「親之後」,所以都當有相應的感情(《禮記·哀公問》)。例如,「孝悌為人之本」(《論語·學而》),又如說「孝,道之美,百行之本也」。《白虎通義》,在政治上把孝視為治國的「至德要道」。這是因為古人有個洞見,他看到雖然都是愛,但是愛與愛的邏輯不通。有的愛,是可以「推擴」的,有的愛,則是不能推擴的。比如我們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能說「妻吾妻以及人之妻」嗎?這是不可以的。當然不是不重視夫婦之道,不是反對愛情,而是古人看到,愛情這種東西,不穩定,而且這個感情從內在里就有排他性,就是自私的因素在這裡面。所以對婚姻是強調「發乎情,止乎禮儀」(《詩經正義》),兩情相悅當然很好,但是必要有禮法來約束。如果沒有禮法,愛情會怎樣?一見鍾情,怦然心動的時候很多呀,不能都發展為夫妻關係。而進入家庭之中,愛情更多的是轉化為一種特殊的親情了,合理的夫妻之情,必須是在對父母和子女盡義務的過程中才最能穩定。

  孝道則不然,這是安身立命的一個根本。尤其是孝道,孝道對於人來說,不是一種外在的要求,而是人生命中一種生命本源意識的覺醒。所以傳統儒學說孝道的時候,不是從外面說,而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說「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大戴禮記》)。這是什麼意思?孝跟身體有何關係?身體就是值得人之生命本身。孝道覺悟是從覺悟生命本身開始的。就是得明白,人不是一個原子化孤立的個體,而是把人放到一個生命連續的序列中來理解人。你的生命不是你個人可以隨意支配的工具,而是有個來源,你應該對這個來源負責,應該好好利用這個身體,這個生命。其實古人很智慧,一個真的懂得自己生命價值的人、一個真的懂得愛自己生命的人,才真的會愛別人。並且,這樣的愛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可以擴充到別人乃至於天地萬物的。這也是儒家說的一個安身立命的精神之家了。

  所以在古人看來,家庭的基本責任是上孝下慈,在此基礎上,進而能夠做好社會本職工作也就好了,而非單獨地維繫愛情。其實也正是在上孝下慈和各安其業的過程中,夫妻關係才能步入常態和正軌。

  良好的家庭倫理觀念推擴到社會、政治和生態自然乃至整個世界,這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

  家庭不僅僅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所,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生活最為基本,最為普遍,也是最為天然的生活單位。所以,在儒家看來,管理好家庭,也是管理好社會國家的根本。很多從家庭中培養起來的觀念,直接就可以推到公共領域。例如,中國人的倫理情結,常常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庭觀念也影響了中國人的政治思維,例如,我們通常把基層的官員稱「父母官」。這個今天看來,好像不如「人民公僕」更為悅耳,但卻代表了一種政治倫理精神。如果一個官員真的明白為人父母的責任,用這樣一種心態來對待百姓和自己的職責,他當然會做得很好。其實這個觀念,在中國文化的傳統中非常深遠,早在《尚書·康誥》中,周公就告誡剛被冊封於衛國的衛康叔說管理百姓要「如保赤子」,人們對於自己年幼的兒女,哪怕他們還不會說話,人們也能完全知道他們的要求,從而合理地對待他們,若是對待百姓如同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自然是一個稱職的官員。《大學》中也說,從齊家到治國、平天下,不僅僅是秩序先後的關係,更是從道理上相互蘊含。「家齊而後國治」,就是把家庭中培養起來的觀念推到政治中。所以說「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古代有句話叫「必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漢代還有舉孝廉的制度,可見,古人認為孝這種倫理感情推於政治領域,也是重要政治倫理的原則。

  這樣的政治倫理的情結,對於中國政治影響深遠,甚至包括今天,我們也把家庭視為政治認同的一種思維習慣。2015年下半年,習近平先生和馬英九先生在新加坡會晤,基調就是「兩岸一家人」。這裡面可以看出來,我們制度有差別,發展有先後,但是在家庭情結這一點上,是相通的。可見,家庭也是一種普遍的價值訴求。

  家庭中的倫理觀念不僅僅可以推到政治領域,還可以推到天地萬物,這就具備另一種宗教的精神,一種超越的價值追求。例如,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如何看待人與萬物的關係呢?在古人看來,把天地視為父母的時候,人與萬物就生活在宇宙這個大家庭之中,所以張載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說,所謂「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這樣,人對自然就不會僅僅是一種征服和利用的心,同時也就有一種保護和養長的心,這個在《中庸》中稱為「參贊天地之化育」。

現代社會應該向傳統家庭觀學習之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西方生活觀念的流行,傳統的家庭觀念也受到衝擊。今天的家庭關係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個人的權利和利益了,人們也獲得了更多的組建家庭的自由。但是這也帶來了家庭的不穩定。如果家庭不穩定了,人們的安全感也就喪失了。家庭不存在了,人們感情上的安適也就很難找到了。家庭的穩定,應該從婚姻的穩定開始。現代社會男女關係更自由了,這也許是一種進步;但是並不能說婚姻關係更隨便了,這是一種進步。眾所周知,如今離婚率非常高,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社會進步,這是糊塗的。家庭的破裂,離婚率高漲,給社會帶來很多問題。例如,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犯罪率相對較高,這是眾所周知的。穩定家庭,這是社會治理最為基本的任務。

  從根本上說,穩定家庭應該明白家庭的責任和倫理義務。家庭之所以不穩定,是因為對家庭責任和義務的模糊。人有個人的自由權利思想,也許是一種進步,但是也帶來麻煩。家庭之內主恩情,而不是自由平等。平等自由本該是政治公共領域的價值訴求,但是並不適合用來處理家庭內部的事務。家庭內部的事務,恰是需要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明白這個道理,也就無法去明白,無法去落實家庭的責任和倫理義務,更無法享受家庭生活的天倫之樂。當家庭都無法提供給人避風港的時候,這個社會是可想而知的。

  要實現家庭的穩定,必須重視家庭的教化作用——家庭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單位、不僅僅是一個生活單位,家庭還應該是一個教化的單元,應該重視家風、家道的培養。《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人生兒育女,不僅僅傳承一個自然生命。人不僅僅有自然生命,人還應該有道德生命,有文化生命。為人父母,是一個傳承生命的角色,是天道流行之中的一個環節,不能僅僅給孩子自然生命和財產,得經常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品行有足以為子孫後代傳承的?從道德生命和文化生命上傳承於子孫後代的,就是家風和家道。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教師,西南政法大學國學經典與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

推薦閱讀:

家庭美德格言
武漢一家庭有70年未分過家 全家同吃一鍋飯|家風
怎麼看待平時不關心孩子學習,一到期末考完試就開始問孩子成績的家長?
【道德講堂講稿】 人際關係與和諧家庭
一個家庭幸不幸福,80%以上取決於女主人

TAG:生命 | 家庭 | 智慧 | 傳統 | 儒學 |